一种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0684发布日期:2020-05-26 17:54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迷宫式调压阀阀芯由多个盘片通过焊接、粘结或机械固定的方法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套筒式结构。盘片的厚度很薄,每一个单独盘片上的迷宫通道多为带有许多曲折转角的通道。流体进入到盘片内,会流经多级拐弯流道,流体每通过一级拐弯流道,由于多次碰撞转折,其压力会有所降低,从而使迷宫式调压阀达到逐级降压、控制流量的目的。

在气田开采过程中采用迷宫式调压阀调节气量时,一是由于管线内的焊渣或井筒内带出的较大固体杂质会通过阀芯,容易造成阀芯堵塞,二是采气过程中,由于阀门前后压差较大,天气寒冷,气体携带的大量的液滴形成水合物,容易使阀芯产生冰堵。

现有技术中对阀芯解堵时,需要将阀芯取出进行清理,由于阀门执行机构的阀杆与阀芯是分离的,阀门执行机构和阀杆被拆除后,阀芯还留在阀腔中,由于阀腔和阀芯的之间的空间较狭小,直接用手提取阀芯不方便,并且容易对手造成损伤,常常因为提取阀芯耗时过长而影响生产,同时也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取出调压阀阀芯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柔性顶压部、张开驱动机构以及两个活动臂,两个活动臂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一起或者两个活动臂通过各自的铰接轴铰接在同一个中间连接件上,各活动臂上至少在其底部具有适配部,该适配部用于与阀芯的内周面适配,所述柔性顶压部用于布置在各适配部与阀芯的内周面之间,所述张开驱动机构用于驱使两个活动臂摆动以控制两个适配部向外张开,以使柔性顶压部被适配部撑顶在阀芯的内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张开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使活动臂上的适配部张开,并且可使适配部将柔性顶压部撑顶在阀芯的内周面上,在适配部与阀芯的撑顶作用下,可较容易的将阀芯从阀腔内取出,而且操作方便,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适配部上具有用于与阀芯的内周面相配合的圆弧面。

其有益效果是:适配部上的圆弧面与阀芯的内周面相配合,可使适配部较好地撑顶在阀芯内部,增加适配部与阀芯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面的圆心角为180°。

其有益效果是:圆弧面的圆心角为180°,可增加适配部与阀芯的配合面积,使适配部与阀芯之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活动臂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布置,且活动臂的横截面为圆心角是180°的扇环。

其有益效果是:两个活动臂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布置,且其横截面是圆心角为180°的扇环,可简化活动臂结构,降低活动臂的加工难度。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顶压部由设置在适配部外侧的柔性材料形成。

其有益效果是:柔性材料形成的柔性顶压部,可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减少适配部对阀芯的内周面的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材料为橡胶、布或皮。

其有益效果是:橡胶、布或皮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和耐磨性,可减少适配部对阀芯的内周面的损伤,还可增加柔性顶压部的寿命,延缓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顶压部粘接在所述适配部的外侧。

其有益效果是:柔性顶压部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适配部外侧,装配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当柔性顶压部磨损后,便于更换。

进一步地,张开驱动机构包括可滑动的穿装在两个活动臂上的螺杆,螺杆上对应各活动臂分别设置挡止结构,至少一个挡止结构为活动螺母。

其有益效果是:张开驱动机构包括螺杆和挡止结构,而且至少一个挡止结构为活动螺母,可降低张开驱动机构的装配难度,便于对张开驱动机构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和所述适配部位于所述铰接轴的上下两侧,两挡止结构分别位于相应活动臂的外侧。

其有益效果是:利用杠杆原理,使用较小预紧力即可使适配部之间具有较大的张开距离,节省工人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上穿装弹簧,弹簧的两端对应顶压在两个活动臂上。

其有益效果是:在螺杆上穿装弹簧的结构,当将阀芯取出后,向外旋转活动螺母,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可实现两个适配部之间距离自动缩小,便于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从阀芯中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在其他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动臂,2-销轴,3-适配部,4-柔性顶压部,5-螺杆,6-头部,7-活动螺母,8-弹簧,9-连杆,10-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包括两个活动臂1,两个活动臂1分别通过各自的铰接轴铰接在同一个中间连接件上,在各个活动臂1的底部均设有适配部3,且该适配部3用于与阀芯(未示出)的内周面相适配。

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活动臂1上的张开驱动机构,该张开驱动机构可驱动两个活动臂1分别绕各自的铰接轴摆动,从而使两个适配部3向外张开。

在两个适配部3与阀芯的内周面之间还设有柔性顶压部4,两个适配部3向外张开后,柔性顶压部4可被适配部3撑顶在阀芯的内周面上,以使柔性顶压部4对阀芯的内周面形成保护,减少适配部3对阀芯的内周面的损坏。

通过上述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在张开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使活动臂1上的适配部3张开,并且可使适配部3将柔性顶压部4撑顶在阀芯的内周面上,在适配部3与阀芯的撑顶作用下,可较容易的将阀芯从阀腔内取出,而且操作方便,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活动臂1上分别设有对应的连接凸起,两个连接凸起的高度相等,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凸起均焊接在相应的活动臂1上,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凸起还可以与活动臂一体成型。

两个连接凸起之间通过中间连接件连接,本实施例中,该中间连接件具体为连杆9,两个连接凸起分别通过销轴2与连杆9的两个端部铰接,以实现两个活动臂1均通过各自的铰接轴铰接在中间连接件上,并且两个活动臂1均可绕各自的铰接轴摆动,上述销轴9即为铰接轴。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适配部3上具有圆弧面,该圆弧面与阀芯的内周面相配合,在活动臂1绕各自的铰接轴偏摆的过程中,可使适配部3较好地撑顶在阀芯内,增加阀芯与适配部3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在将阀芯取出的过程中,适配部3从阀芯内脱出。

上述圆弧面的圆心角为180°,以增加阀芯与适配部3之间的配合面积,可进一步增加阀芯的内周面与适配部3之间的摩擦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圆弧面的圆心角还可以小于180°,只需要满足在适配部和阀芯的撑顶作用下,适配部不会从阀芯中脱出即可。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各适配部3均为横截面为180°的扇环,使适配部3便于加工,减少材料用量,节约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各适配部还可以是横截面为180°的扇形,也便于适配部的加工。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各活动臂1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布置,而且活动臂1的横截面为圆心角是180°的扇环,以使两个活动臂1形成相对的两个半圆筒状结构,这种形式的活动臂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其他实施例中,在保证适配部为横截面是180°的扇环的前提下,活动臂上位于适配部上方的结构还可以是横截面为圆心角小于180°的扇环,这种结构也便于加工,而且还可以节省材料的用量,节约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柔性顶压部4设置在适配部3的外侧,而且柔性顶压部4的形状与适配部3的外周面形状相匹配,可避免适配部3与阀芯的内周面直接接触。柔性顶压部4由柔性材料形成,相对于刚性材料来说,柔性材料较软,柔性顶压部4设置在适配部3与阀芯的内周面之间,可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刚性材料直接接触阀芯的内周面,而损坏阀芯的内周面,可减少适配部3对阀芯的内周面的损伤,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柔性顶压部4由橡胶形成,橡胶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和耐磨性,可以减少适配部3对阀芯的内周面的损伤,还可以增加柔性顶压部4的寿命,延缓磨损。其他实施例中,柔性顶压部还可以由海绵、布或者皮等其他柔性材料形成,也可以减少适配部对阀芯的内周面的损伤,增加柔性顶压部的寿命。

本实施例中,柔性顶压部4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适配部3上,装配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当柔性顶压部4磨损后,还便于更换。其他实施例中,柔性顶压部还可以通过螺钉紧固件固定在适配部上,也便于后续的更换。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柔性顶压部与适配部之间还可以没有任何连接关系,柔性顶压部由一整块柔性材料形成,在整个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使用的过程中,先将柔性顶压部垫在阀芯的内周面上,再将适配部撑顶在垫有柔性顶压部阀芯的内周面的位置处,这种柔性顶压部的设置形式,也能使柔性顶压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减少适配部对阀芯的内周面的损伤。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张开驱动机构包括穿装在两个活动臂1上的螺杆5,且螺杆5的穿装位位于两个铰接轴的上方,张开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螺杆5上的挡止结构,该挡止结构分别对应两个活动臂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挡止结构均设置在对应活动臂1的外侧,其中一个挡止结构为固定在螺杆5上的头部6,另一个为与螺杆5的螺纹段配合的活动螺母7,以使整个螺杆5、头部6以及活动螺母7构成整个螺栓组件。

本实施例中的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拆卸阀芯的过程中,先将两个适配部3伸入到阀芯中,向内旋紧活动螺母7,减小头部6与活动螺母7之间的距离,在张开驱动机构的作用下,驱动两个活动臂1绕各自的铰接轴转动,从而使两个适配部3向外张开,以使柔性顶压部4与阀芯的内周面接触,并使适配部3将柔性顶压部4撑顶在阀芯的内周面;然后向阀腔外提拉螺杆5,在适配部3对阀芯的撑顶作用下,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即可将阀芯从阀腔中取出。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螺杆5上还套装有弹簧8,该弹簧8为压簧,且弹簧8的两端对应顶压在两个活动臂1上,当将阀芯从阀腔内取出后,向外旋松活动螺母7,在弹簧8的顶压作用下,两个活动臂1绕各自的铰接轴摆动,从而使两个适配部3向内靠拢,以自动解除对阀芯的撑顶作用,便于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从阀芯中取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弹簧,此时向外旋松活动螺母后,需要操作工人手动使两个适配部向内靠拢,以方便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从阀芯中取出。

上述整个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单,将阀芯从阀腔中取出的过程简单方便、耗时短,可极大减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施例中,适配部具有圆弧面,且圆弧面与阀芯的内周面相配合,可使适配部较好地撑顶在阀芯内。其他实施例中,适配部上还可以不设置圆弧面,适配部上与阀芯的内周面相配合的面可以是平直面,在柔性顶压部的缓冲作用下,也可实现适配部较好地撑顶在阀芯内。

本实施例中的张开驱动机构包括穿装在活动臂上的螺杆,以及设置在螺杆上的挡止结构,其中一个挡止结构为活动螺母。其他实施例中,两个挡止结构都可以是装配的螺杆上的活动螺母,在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同时调节两个活动螺母,以实现适配部的张开和靠拢,而且螺杆穿出活动螺母外侧的部分可以作为供工人提拉的把手,以方便将整个阀芯从阀腔中取出。

本实施例中,张开驱动机构的螺杆设置在铰接轴的上方。其他实施例中,螺杆还可以设置在铰接轴的下方,并且螺杆上不设置弹簧,而且两个挡止结构均为活动螺母,两个活动螺母设置在对应活动臂的内侧,向外旋出活动螺母,以驱动两个活动臂绕各自的铰接轴摆动,从而使两个适配部向外张开,以顶紧在阀芯的内周面上;向内旋进活动螺母,手动使两个活动臂绕各自的铰接轴摆动,从而使两个适配部向内靠拢,以方便调压阀阀芯拆卸工具从阀芯内取出。而本实施例中将螺杆设置在铰接轴上方的结构,借助杠杆原理,转动活动螺母,使用较小的预紧力即可使适配部之间具有较大的张开距离,可节省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施例中,两个活动臂分别通过各自的铰接轴铰接在同一个中间连接件上,以使两个活动臂均可绕各自的铰接轴摆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中间连接件,两个活动臂可以通过同一个铰接轴铰接在一起,具体地,如图3所示,两个连接凸起通过销轴10连接,即可实现两个活动臂通过同一个铰接轴铰接在一起,销轴10即为铰接轴,并且两个活动臂可相对该铰接轴摆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