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排水管用对接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7224发布日期:2020-05-01 16:5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排水管用对接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连接夹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市政排水管用对接夹具。



背景技术:

排水管主要承担雨水、污水、农田排灌等排水的任务,应用于市政工程、净水厂、污水厂、垃圾场等场合。排水管按材质的不同可分为塑料排水管、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在排水管安装时,都需要将排水管进行依次对接,以配合设定的排水路线。

由于市政工程所使用的排水管往往直径较大,因此在对接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

(1)排水管体积、重量均较大,在对接过程中排水管的位置调整难度较大;

(2)多采用人工方式手动对排水管进行对中操作,不稳定性较大,对接精度不理想,因此需要多次进行调节,从而导致对接工作效率低下。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提高排水管对接精度与对接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排水管用对接夹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排水管用对接夹具。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市政排水管用对接夹具,包括支撑板、安装筒与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板数量为二,两个支撑板左右对称布置,两个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安装筒,安装筒内安装有夹持机构;其中:

所述安装筒包括筒体与连接板,筒体数量为二,两个筒体左右对称布置,且筒体下端面与支撑板上端面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两个筒体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接,且筒体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工作口与工作槽,且工作槽与工作口相间布置;

所述夹持机构数量为二,两个夹持机构左右对称布置,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支架、调节杆件与驱动环,夹持支架位置与工作口位置一一对应,夹持支架安装在筒体侧壁上,夹持支架与调节杆件下端相连接,调节杆件上端安装在筒体侧壁上,且调节杆件侧壁与驱动环侧壁相接触;通过人工方式转动驱动环,使得调节杆件带动夹持支架进行上下移动,达到对不同直径的排水管外壁进行夹持的目的,便于对排水管进行对接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支架包括固定架、支撑杆与夹持板,固定架数量为二,两个固定架左右对称安装在工作口外侧,固定架下端与支撑杆上端相连接,支撑杆下端与夹持板上端相连接,支撑杆为上下可伸缩结构;两个夹持支架的夹持板内轮廓线所在的圆的圆心始终保持重合状态,使得两个待对接的排水管能够处于对中状态,无需重复进行位置调节,节省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杆件包括安装架、转动筒、锥齿轮与升降螺杆,安装架安装在工作口正上方,安装架中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筒,转动筒外壁上安装有锥齿轮,转动筒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升降螺杆侧壁相连接,升降螺杆下端安装在夹持板上;锥齿轮随驱动环转动而转动,使得位于其内部的升降螺杆带动夹持板进行上下直线运动,达到对排水管外壁进行夹持或松放的目的,且能够在对接工作中,起到一定的导引作用,提高了对接工作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环包括环体、锥型齿与抓杆,环体通过轴承安装在筒体外壁上,环体外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抓杆,环体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锥型齿,锥型齿与锥齿轮相啮合;通过人工方式抓住抓杆以带动环体进行转动,转动过程中,在锥型齿的传动作用下,锥齿轮也进行相应转动,最终达到对夹持板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板内侧壁为圆弧面结构,且夹持板内侧通过轴承从左往右均匀安装转动滑杆;以便对两排水管接口处进行连接、调整等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筒体与环体均沿其径向等分为前后两部分,且筒体前后两部分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以便完成对接工作后将本装置从排水管上取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目前市政排水管对接过程中存在的两个排水管位置难以保持对中,需要多次进行调节,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的难题;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夹持机构,通过人工方式转动驱动环,使得调节杆件带动夹持支架进行上下移动,达到对不同直径的排水管外壁进行夹持的目的,便于对排水管进行对接操作;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夹持支架,两个夹持支架的夹持板内轮廓线所在的圆的圆心始终保持重合状态,使得两个待对接的排水管能够处于对中状态,无需重复进行位置调节,节省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筒与夹持机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筒与夹持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

一种市政排水管用对接夹具,包括支撑板1、安装筒2与夹持机构3,所述支撑板1数量为二,两个支撑板1左右对称布置,两个支撑板1之间安装有安装筒2,安装筒2内安装有夹持机构3;其中:

所述安装筒2包括筒体21与连接板22,筒体21数量为二,两个筒体21左右对称布置,且筒体21下端面与支撑板1上端面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两个筒体21之间通过连接板22相连接,且筒体21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工作口与工作槽,且工作槽与工作口相间布置;

所述夹持机构3数量为二,两个夹持机构3左右对称布置,夹持机构3包括夹持支架31、调节杆件32与驱动环33,夹持支架31位置与工作口位置一一对应,夹持支架31安装在筒体21侧壁上,夹持支架31与调节杆件32下端相连接,调节杆件32上端安装在筒体21侧壁上,且调节杆件32侧壁与驱动环33侧壁相接触;通过人工方式转动驱动环33,使得调节杆件32带动夹持支架31进行上下移动,达到对不同直径的排水管外壁进行夹持的目的,便于对排水管进行对接操作。

所述夹持支架31包括固定架311、支撑杆312与夹持板313,固定架311数量为二,两个固定架311左右对称安装在工作口外侧,固定架311下端与支撑杆312上端相连接,支撑杆312下端与夹持板313上端相连接,支撑杆312为上下可伸缩结构;两个夹持支架31的夹持板313内轮廓线所在的圆的圆心始终保持重合状态,使得两个待对接的排水管能够处于对中状态,无需重复进行位置调节,节省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调节杆件32包括安装架321、转动筒322、锥齿轮323与升降螺杆324,安装架321安装在工作口正上方,安装架321中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筒322,转动筒322外壁上安装有锥齿轮323,转动筒322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升降螺杆324侧壁相连接,升降螺杆324下端安装在夹持板313上;锥齿轮323随驱动环33转动而转动,使得位于其内部的升降螺杆324带动夹持板313进行上下直线运动,达到对排水管外壁进行夹持或松放的目的,且能够在对接工作中,起到一定的导引作用,提高了对接工作精度。

所述驱动环33包括环体331、锥型齿332与抓杆333,环体331通过轴承安装在筒体21外壁上,环体331外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抓杆333,环体331侧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安装有锥型齿332,锥型齿332与锥齿轮323相啮合;通过人工方式抓住抓杆333以带动环体331进行转动,转动过程中,在锥型齿332的传动作用下,锥齿轮323也进行相应转动,最终达到对夹持板313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

所述夹持板313内侧壁为圆弧面结构,且夹持板313内侧通过轴承从左往右均匀安装转动滑杆;以便对两排水管接口处进行连接、调整等操作。

所述筒体21与环体331均沿其径向等分为前后两部分,且筒体21前后两部分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以便完成对接工作后将本装置从排水管上取下。

具体工作时,首先将待对接的两根排水管分别插入对应的筒体21内,之后工作人员转动驱动环33,使得调节杆件32带动夹持支架31进行上下移动,使得夹持板313内壁能够与排水管外壁相紧贴,达到对排水管外壁进行夹持的目的,在对接工作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引作用,提高了对接工作精度,对接完成后,工作人员将筒体21上设置的螺钉拧开,将本装置从排水管上取下,以便进行后续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