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1685发布日期:2020-07-17 15:55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锁;属于锁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锁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包括别墅、酒店、公寓、住宅、写字楼等场合,智能门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性的复合型锁具,现有的指纹开锁的电子门锁,指纹模块设于把手上,会导致连接线容易发生断裂问题,从而造成经济损失,也有的会使用普通线路来进行调整,但在长时间使用过后,故障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锁。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锁,包括锁体本体、按键区、执手;所述锁体本体外端设置有壳体;所述锁体本体内部安装有离合器以及电路板;所述离合器与电路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线;所述离合器上端贯穿壳体与执手相连接;所述执手端面设置有指纹头;所述壳体外端设置有按键区,底端设置有充电口。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区外层设置有防水膜层。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抗震性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由弹簧线构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锁,弹簧线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有良好的耐寒性,阻燃性,耐油性和耐磨性,连接线将指纹模块和电子锁内部电路连通,这样使得把手带动离合件转动时,弹簧连接线跟随离合件转动而出现本身的扭转可以有效防止线路易磨损等问题。

应用于目前智能锁市场,属于锁体内部结构,不影响智能锁外观设计,可应用于个各类智能锁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锁体本体;2-按键区;3-指纹头;4-离合器;5-充电口;6-电路板;7-连接线;8-壳体;9-执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智能锁,包括锁体本体1、按键区2、执手9;所述锁体本体1外端设置有壳体8;所述锁体本体1内部安装有离合器4以及电路板6;所述离合器4与电路板6之间设置有连接线7;所述离合器4上端贯穿壳体8与执手9相连接;所述执手9端面设置有指纹头3;所述壳体8外端设置有按键区2,底端设置有充电口5。

其中,所述按键区2外层设置有防水膜层;所述壳体8为抗震性壳体;所述连接线7由弹簧线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锁,弹簧线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有良好的耐寒性,阻燃性,耐油性和耐磨性,连接线将指纹模块和电子锁内部电路连通,这样使得把手带动离合件转动时,弹簧连接线跟随离合件转动而出现本身的扭转可以有效防止线路易磨损等问题。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本体(1)、按键区(2)、执手(9);所述锁体本体(1)外端设置有壳体(8);所述锁体本体(1)内部安装有离合器(4)以及电路板(6);所述离合器(4)与电路板(6)之间设置有连接线(7);所述离合器(4)上端贯穿壳体(8)与执手(9)相连接;所述执手(9)端面设置有指纹头(3);所述壳体(8)外端设置有按键区(2),底端设置有充电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区(2)外层设置有防水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为抗震性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7)由弹簧线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锁,包括锁体本体、按键区、执手;所述锁体本体外端设置有壳体;所述锁体本体内部安装有离合器以及电路板;所述离合器与电路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线;所述离合器上端贯穿壳体与执手相连接;所述执手端面设置有指纹头;所述壳体外端设置有按键区,底端设置有充电口;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锁,弹簧线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有良好的耐寒性,阻燃性,耐油性和耐磨性,连接线将指纹模块和电子锁内部电路连通,这样使得把手带动离合件转动时,弹簧连接线跟随离合件转动而出现本身的扭转可以有效防止线路易磨损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金华佳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