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手提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5479发布日期:2020-05-20 02:2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手提料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折叠手提料斗。



背景技术:

一般的,目前,施工现场所用手提式料斗一般为单层,而施工生产所用到的螺母、螺丝、钢钉、工具等规格型号各有不同,传统的手提式料斗储物单一或混杂,且存储的数量有限,需要来回拿取,使用不便捷,延误时间,难以满足现场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手提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手提料斗,其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托斗,

底托斗上方叠坐有n层水平层的层装斗,各层的层装斗分别由左右并列的两个独立的分装斗左右方向之间相靠拢组成;

n的取值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底托斗和各分装斗均设置有水平的斗底和水平的上开斗口;

底托斗的左半部和其上方各层的左位的分装斗之间的前、后斗壁上均设置有相平行的直线左位铰接连杆,

每一左位铰接连杆共同铰接相临的至少两个上下层的左位的分装斗;

每一左位铰接连杆的在每一层左位的分装斗斗壁上具有唯一的铰接位;

相平行的左位铰接连杆的倾斜方向从底托斗外展部向各层分装斗的靠拢中缝倾斜设置;

底托斗的右半部和其上方各层的右位的分装斗之间的前、后斗壁上均设置有相平行的直线右位铰接连杆,

每一右位铰接连杆共同铰接相临的至少两个上下层的右位的分装斗;

每一右位铰接连杆的在每一层右位的分装斗斗壁上具有唯一的铰接位;

相平行的右位铰接连杆的倾斜方向从底托斗外展部向各层分装斗的靠拢中缝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底托斗上方叠坐有两层水平层的层装斗,

底托斗上方第一层设置有左位一级分装斗和右位一级分装斗,左位一级分装斗和右位一级分装斗的斗高相同;

底托斗上方第二层设置有左位二级分装斗和右位二级分装斗;左位二级分装斗和右位二级分装斗的斗高相同;

底托斗和左位一级分装斗的前、后斗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和第一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二者相平行;

第一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的两端的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底托斗和左位一级分装斗的前斗壁上;

第一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的两端的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底托斗和左位一级分装斗的后斗壁上;

第一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和第一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的铰接点位前后相对应;

底托斗、左位一级分装斗和左位二级分装斗的前、后斗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和第二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二者相平行;

第二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设置有三个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底托斗、左位一级分装斗和左位二级分装斗的前斗壁上;

第二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设置有三个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底托斗、左位一级分装斗和左位二级分装斗的后斗壁上;

第二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和第二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的铰接点位前后相对应;

左位一级分装斗和左位二级分装斗的前、后斗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和第三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二者相平行;

第三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设置有两个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左位一级分装斗和左位二级分装斗的前斗壁上;

第三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设置有两个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左位一级分装斗和左位二级分装斗的后斗壁上;

第三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和第三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的铰接点位前后相对应;

第三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和第三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左把手;

第一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第二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第三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三者相平行;

底托斗和右位一级分装斗的前、后斗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和第一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二者相平行;

第一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的两端的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底托斗和右位一级分装斗的前斗壁上;

第一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的两端的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底托斗和右位一级分装斗的后斗壁上;

第一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和第一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的铰接点位前后相对应;

底托斗、右位一级分装斗和右位二级分装斗的前、后斗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和第二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二者相平行;

第二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设置有三个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底托斗、右位一级分装斗和右位二级分装斗的前斗壁上;

第二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设置有三个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底托斗、右位一级分装斗和右位二级分装斗的后斗壁上;

第二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和第二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的铰接点位前后相对应;

右位一级分装斗和右位二级分装斗的前、后斗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和第三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二者相平行;

第三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设置有两个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右位一级分装斗和右位二级分装斗的前斗壁上;

第三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设置有两个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右位一级分装斗和右位二级分装斗的后斗壁上;

第三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和第三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的铰接点位前后相对应;

第三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和第三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右把手;

第一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第二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第三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三者相平行。

底托斗和各分装斗均采用长方体斗。

左右并列的两个独立的分装斗的大小形状相同,且左右并列的两个独立的分装斗靠拢后的整体和底托斗的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手提料斗适用于储存各种中小型零件,其优点是:

能够有效地节约空间:利用有限的空间储存更多的东西

能够有效地节约时间:避免了来回取物件

适用范围较广:不仅适用于工地,也适用于家庭、修理厂等空间有限的场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手提料斗采用的铰接连杆和分装斗之间的铰接方式采用了单元的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结构,具有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的运动特点,上拉并向左右外侧翻转左把手和右把手,即可把各个分装斗打开,便于取用、分类;收拢时只需要同时上提左把手和右把手,将左把手和右把手合拢,即可收拢折叠整个折叠手提料斗,操作简单方便,便于携带和运输,特别适用于盛装工具,零件等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手提料斗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收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底托斗,2、层装斗,

3、左位一级分装斗,4、右位一级分装斗,

5、左位二级分装斗,6、右位二级分装斗,

7、前斗壁,8、后斗壁,

9、第一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0、第一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

11、第二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2、第二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

13、第三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4、第三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

15、第一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16、第一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

17、第二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18、第二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

19、第三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20、第三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

21、左把手,22、右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手提料斗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手提料斗,其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托斗,

底托斗上方叠坐有n层水平层的层装斗,优选两层,各层的层装斗分别由左右并列的两个独立的分装斗左右方向之间相靠拢组成;

n的取值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底托斗和各分装斗均设置有水平的斗底和水平的上开斗口;

底托斗的左半部和其上方各层的左位的分装斗之间的前、后斗壁上均设置有相平行的直线左位铰接连杆,

每一左位铰接连杆共同铰接相临的至少两个上下层的左位的分装斗;

每一左位铰接连杆的在每一层左位的分装斗斗壁上具有唯一的铰接位;

相平行的左位铰接连杆的倾斜方向从底托斗外展部向各层分装斗的靠拢中缝倾斜设置;

底托斗的右半部和其上方各层的右位的分装斗之间的前、后斗壁上均设置有相平行的直线右位铰接连杆,

每一右位铰接连杆共同铰接相临的至少两个上下层的右位的分装斗;

每一右位铰接连杆的在每一层右位的分装斗斗壁上具有唯一的铰接位;

相平行的右位铰接连杆的倾斜方向从底托斗外展部向各层分装斗的靠拢中缝倾斜设置。

底托斗1上方叠坐有两层水平层的层装斗2,

底托斗上方第一层设置有左位一级分装斗3和右位一级分装斗4,左位一级分装斗和右位一级分装斗的斗高相同;

底托斗上方第二层设置有左位二级分装斗5和右位二级分装斗6;左位二级分装斗和右位二级分装斗的斗高相同;

底托斗1和左位一级分装斗3的前、后斗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9和第一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0,二者相平行;

第一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9的两端的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底托斗和左位一级分装斗的前斗壁上;

第一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0的两端的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底托斗和左位一级分装斗的后斗壁上;

第一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9和第一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0的铰接点位前后相对应;

底托斗1、左位一级分装斗3和左位二级分装斗5的前、后斗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1和第二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2,二者相平行;

第二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1设置有三个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底托斗、左位一级分装斗和左位二级分装斗的前斗壁上;

第二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2设置有三个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底托斗、左位一级分装斗和左位二级分装斗的后斗壁上;

第二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1和第二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2的铰接点位前后相对应;

左位一级分装斗3和左位二级分装斗5的前、后斗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3和第三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4,二者相平行;

第三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3设置有两个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左位一级分装斗和左位二级分装斗的前斗壁上;

第三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4设置有两个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左位一级分装斗和左位二级分装斗的后斗壁上;

第三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3和第三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4的铰接点位前后相对应;

第三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和第三后斗壁左位铰接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左把手21;

第一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9、第二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1、第三前斗壁左位铰接连杆13三者相平行;

底托斗1和右位一级分装斗4的前、后斗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15和第一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16,二者相平行;

第一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15的两端的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底托斗和右位一级分装斗的前斗壁上;

第一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16的两端的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底托斗和右位一级分装斗的后斗壁上;

第一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15和第一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16的铰接点位前后相对应;

底托斗1、右位一级分装斗4和右位二级分装斗6的前、后斗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17和第二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18,二者相平行;

第二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17设置有三个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底托斗、右位一级分装斗和右位二级分装斗的前斗壁上;

第二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18设置有三个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底托斗、右位一级分装斗和右位二级分装斗的后斗壁上;

第二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17和第二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18的铰接点位前后相对应;

右位一级分装斗4和右位二级分装斗6的前、后斗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19和第三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20,二者相平行;

第三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19设置有两个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右位一级分装斗和右位二级分装斗的前斗壁上;

第三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20设置有两个铰接点位,分别铰接在右位一级分装斗和右位二级分装斗的后斗壁上;

第三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19和第三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20的铰接点位前后相对应;

第三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和第三后斗壁右位铰接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右把手22;

第一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第二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第三前斗壁右位铰接连杆三者相平行。

底托斗和各分装斗均采用长方体斗。

左右并列的两个独立的分装斗的大小形状相同,且左右并列的两个独立的分装斗靠拢后的整体和底托斗的大小相同。

铰接连杆可选材钢板条或木条。铰接点位的铰接采用铰轴、螺丝或者铆钉以便于旋转。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增加料斗的层数,以制得不同规格、层数的折叠手提料斗,来拓展盛装空间,更便于分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