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箱盖智能开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14952发布日期:2020-08-28 15:4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尾箱盖智能开闭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尾箱盖智能开闭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科技智能化的的发展,汽车电动尾门,即电动尾箱盖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已被人们熟知。

现在市场上的三厢车电动撑杆都是利用电机的驱动,外加弹簧力量作用,保证尾箱盖任意位置悬停,实现三厢车尾箱盖的自动开闭,此种结构成本相对昂贵,并在在技术、安全、可靠性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旦电机损坏或者弹簧衰减过大,都会使电动撑杆功能失效,无法保证尾箱盖的正常开启或者关闭,容错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尾箱盖智能开闭机构,其能解决成本高及容错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尾箱盖智能开闭机构,包括车身安装支架、丝杆螺母驱动机构、两个铰链、铰链安装支架、中心转轴及扭杆机构,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车身安装支架,所述铰链通过所述中心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铰链安装支架,两个所述铰链位于所述扭杆机构两端,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铰链移动;所述扭杆机构包括第一杆及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交叉,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铰链上;一尾箱盖抵触于所述扭杆机构,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铰链移动,使所述扭杆机构转动,从而调节所述尾箱盖的开合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第一平行齿轮、第二平行齿轮、丝杆、塑料螺母及固定球头,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平行齿轮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一平行齿轮转动,所述第一平行齿轮与所述第二平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平行齿轮与所述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螺接于所述塑料螺母,所述塑料螺母与所述固定球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球头固定于所述铰链。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球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球头位于所述塑料螺母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平行于所述丝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杆两端均设有弯折边,所述弯折边卡扣固定于所述铰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的两端均设有弯折边,所述弯折边卡扣固定于所述铰链安装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包括油缸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包括气缸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安装支架呈弯折状,所述车身安装支架固定于一车架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两个所述铰链位于所述扭杆机构两端,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铰链移动;所述扭杆机构包括第一杆及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交叉,所述第一杆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铰链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二杆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铰链上;一尾箱盖抵触于所述扭杆机构,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铰链移动,使所述扭杆机构转动,从而调节所述尾箱盖的开合角度。尾箱盖接收到开门信号后,所述扭杆机构弹起,通过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铰链驱动,可完全替代现在市场上的单电动撑杆、拉簧结构或者双电动撑杆结构,并且此结构不需要拉簧结构,在成本上得以降低以及用户体验上得以改善,不会出现尾箱盖系统因材料力量衰减而无法开启的情况,所述扭杆机构与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可一并工作,扭杆亦可分开单独工作,简单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尾箱盖智能开闭机构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尾箱盖智能开闭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尾箱盖智能开闭机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尾箱盖智能开闭机构的下视图。

图中:10、车身安装支架;20、丝杆螺母驱动机构;21、驱动件;22、第一平行齿轮;23、第二平行齿轮;24、丝杆;25、塑料螺母;26、固定球头;30、铰链;40、铰链安装支架;50、中心转轴;60、扭杆机构;61、第一杆;62、第二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4,一种尾箱盖智能开闭机构,包括车身安装支架10、丝杆螺母驱动机构20、两个铰链30、铰链安装支架40、中心转轴50及扭杆机构60,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20固定于所述车身安装支架10,所述铰链30通过所述中心转轴50转动安装于所述铰链安装支架40,两个所述铰链30位于所述扭杆机构60两端,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20带动所述铰链30转动;所述扭杆机构60包括第一杆61及第二杆62,所述第一杆61与所述第二杆62交叉,所述第一杆61和所述第二杆6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铰链30上;一尾箱盖抵触于所述扭杆机构60,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20带动所述铰链30转动,使所述扭杆机构60转动,从而调节所述尾箱盖的开合角度。尾箱盖接收到开门信号后,所述扭杆机构60弹起,通过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20带动所述铰链30驱动,所述扭杆机构60安装于两个所述铰链30的内侧,可完全替代现在市场上的单电动撑杆、拉簧结构或者双电动撑杆结构,并且此结构不需要拉簧结构,在成本上得以降低以及用户体验上得以改善,不会出现尾箱盖系统因材料力量衰减而无法开启的情况,所述扭杆机构60与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20可一并工作,亦可分开单独工作,简单方便。

具体的,图1所示为尾箱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本机构的立体图。在实际使用时,车身安装支架10、丝杆螺母驱动机构20及铰链安装支架40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设置为两个,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20包括驱动件21、第一平行齿轮22、第二平行齿轮23、丝杆24、塑料螺母25及固定球头26,所述驱动件21与所述第一平行齿轮22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一平行齿轮22转动,所述第一平行齿轮22与所述第二平行齿轮23啮合传动,所述第二平行齿轮23与所述丝杆24固定连接,所述丝杆24螺接于所述塑料螺母25,所述塑料螺母25与所述固定球头2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球头26固定于所述铰链30。尾箱盖接收到开门信号后,所述扭杆机构60弹起,驱动件21立刻工作,带动所述第一平行齿轮22与所述第二平行齿轮23啮合传动,再带动丝杆24工作,塑料螺母25随着丝杆24的运行,逐渐把丝杆螺母驱动机构20的整体长度缩短,尾箱盖则随着驱动电机的转速缓慢开启;同理,当尾箱盖在开启状态下,接收到关门信号后,驱动件21则运作,把丝杆螺母驱动机构20伸长直至尾箱盖关闭。

优选的,所述固定球头2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球头26位于所述塑料螺母25的两端。可根据需求调节固定位置或方向,进一步方便了工作人员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21平行于所述丝杆24。所述第二杆62两端均设有弯折边,所述弯折边卡扣固定于所述铰链30。所述第一杆61的两端均设有弯折边,所述弯折边卡扣固定于所述铰链安装支架40。安装简便,同时拆卸时省时省力。

优选的,所述丝杆螺母驱动机构20包括油缸驱动或气缸驱动。可根据需求调节动力,所述车身安装支架10呈弯折状,所述车身安装支架10固定于一车架上。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适用性强,便于推广。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