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合页及具有其的合页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7459发布日期:2020-06-05 18:42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液压合页及具有其的合页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五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合页及具有其的合页组。



背景技术:

现有在市面上流通的液压合页是依靠液压完成的,在液压外面套上弹簧合页,这将弹簧的扭力和液压的调节功能一起装配在单一的合页上。但是在安装合页时通常是安装两个以上,众所周知液压合页的推动速度是不可能两只都一模一样的,将现在市面上的液压合页安装上房门后,由于两只液压合页的速度不一样,两只合页推动的时候就必然会发生拉扯,由于油压的力道是很大的,两只产品这样互相拉扯,很容易就造成产品停顿不动,或者失控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液压合页及具有其的合页组,可以有效的避免液压合页之间的拉扯,造成的产品停顿或失控现象,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使产品更加的不容易出现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压合页,包括第一液压页板和第二液压页板;

所述第一液压页板具有第一油缸和第一液压板部,所述第二液压页板具有第二液压筒套和第二液压板部;

所述液压合页还包括液压芯轴,所述液压芯轴插入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液压筒套形成的空腔内部;

所述液压芯轴包括弹簧、活塞、固定轴套、液压转轴和油针;

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缸的底端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抵接,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一油缸形成闭合空间;

所述活塞的侧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抵接在所述第一油缸的内部;

所述固定轴套套接在所述液压转轴上;

所述活塞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液压转轴套接在所述安装孔上;所述固定轴套与所述第一油缸固定安装,并与所述第一油缸形成闭合空间;

所述液压转轴未与所述安装孔连接的一端开设有油针孔,所述油针插入所述油针孔内,并与所述液压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活塞在压差的作用下沿所述液压转轴的轴线方向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轴套的外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油封,所述第一油封与所述第一油缸形成密闭空间;

所述固定轴套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上放置有钢圈,所述钢圈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油封,所述钢圈与所述第二油封同轴设置,所述钢圈远离所述固定轴套的一侧放置有平垫,所述平垫和所述钢圈套接在所述液压转轴上,所述平垫远离所述固定轴套的一侧放置有第一卡簧,所述第一卡簧与所述液压转轴卡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油针孔的孔口处设有第二卡簧,所述第二卡簧与所述油针孔的内孔壁卡接,所述油针卡接在所述第二卡簧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活塞包括活塞头和活塞杆,所述活塞头与所述第一油缸内壁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所述活塞头靠近所述弹簧的一端,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所述活塞头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处;

所述活塞杆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活塞杆孔,所述弹簧卡接在所述活塞杆孔内部,所述活塞杆孔的底部与所述弹簧抵接;

所述外螺纹开设在所述活塞杆的杆身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油缸和所述固定轴套的连接处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第一油缸的侧壁,所述固定孔处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固定轴套抵接,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一油缸侧壁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缸开口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筒套开口处固定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合页组,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合页,还包括弹簧合页;

所述弹簧合页包括第一弹簧页板、第二弹簧页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定位套、肖套、弹簧转轴和顶柱;

所述第一弹簧页板和所述第一液压页板固定安装在旋转物体的同一侧上,所述第二弹簧页板和所述第二液压页板固定安装在固定物体的同一侧上;

所述第一弹簧页板与所述第一液压页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弹簧页板到所述第二液压页板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弹簧页板具有第一弹簧筒套和第一弹簧板部,所述第二弹簧页板具有第二弹簧筒套和第二弹簧板部;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为扭力弹簧;

所述定位套固定连接在所述弹簧转轴上,所述肖套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套未与所述弹簧转轴连接的一侧;

所述定位套的肖套一侧与所述第一弹簧筒套卡接;

所述肖套包括肖套连接部和肖套柱部,所述肖套连接部与所述定位套固定连接,所述肖套柱部处于所述第一弹簧筒套的内部;

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筒套的内部,并与所述肖套连接部抵接,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肖套柱部套接;

所述顶柱套接在所述第一弹簧筒套未与所述定位套连接的开口处,所述顶柱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与所述第一弹簧筒套套接,并与所述第一弹簧筒套形成密闭空间;

所述杆部与所述第一弹簧套接;

所述定位套靠近所述弹簧转轴的一侧设有一圈凸起的檐,所述檐的侧壁上设有檐开口;

所述弹簧转轴远离所述定位套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弹簧套在所述弹簧转轴上;

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伸出的部分分别卡接在所述檐开口和弹簧转轴凹槽上;

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定位套的一侧上放置有第三卡簧,所述第三卡簧与所述弹簧轴套卡接;

所述第二弹簧筒套与所述定位套有檐的一侧卡接,所述第二弹簧筒套远离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端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柱的头部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开设有六角孔。

所述第一弹簧筒套的侧面上,远离所述肖套的方向开设有通孔;

所述顶柱头部侧面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和所述通孔的大小形状相同;

所述盲孔和所述通孔处贯穿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与所述盲孔、通孔相匹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簧合页和所述液压合页之间设有链杆,所述链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弹簧合页靠近所述液压合页的一侧,所述链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液压合页靠近所述弹簧合页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簧转轴的侧壁上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套接在所述第二弹簧的内部,并所述套筒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弹簧的长度。

本公开实施例的液压合页,通过液压转轴转动带动活塞转动,活塞上的外螺纹把活塞从旋转运动转变为沿旋转轴线方向的移动,从而阻碍液压转轴转动,通过和活塞固定连接的弹簧保证活不会因过量运动而导致卡死。上述的液压合页能够与弹簧合页配合,弹簧合页产生推力,以使门可以自动缓慢的闭合。这种液压合页和弹簧合页的配合方式,将弹簧推力和液压油缸的稳定性能分开,避免了在旋转物件上安装两个市面上现有的液压合页时,两个液压合页因闭合速度不同而产生的合页之间的拉扯,而过大的油压力道,使合页拉扯时既会对合页造成伤害,又会造成门的停顿不动或者失控的现象。从而,使安装弹簧合页与液压合页后的旋转物件稳定性能提高,更加的不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液压合页的爆炸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紧固件的放大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卡簧的主视图;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弹簧合页装置的爆炸图;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液压合页的总装图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合页组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液压合页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液压合页200包括第一液压页板210和第二液压页板220。第一液压页板210具有第一油缸211和第一液压板部212,第二液压页板220具有第二液压筒套221和第二液压板部222。液压合页200还包括液压芯轴230,液压芯轴230插入第一油缸211和第二液压筒套221形成的空腔内部。液压芯轴230包括弹簧231、活塞232、固定轴套233、液压转轴234和油针235。弹簧231的一端与第一油缸211的底端抵接,弹簧231的另一端与活塞232抵接,活塞232与第一油缸211形成闭合空间。活塞231的侧壁上开设有外螺纹,外螺纹抵接在第一油缸211的内部;固定轴套233套接在液压转轴234上,活塞232远离弹簧23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液压转轴234套接在安装孔上,固定轴套233与第一油缸211固定安装,并与第一油缸211形成闭合空间。液压转轴234未与安装孔连接的一侧开设有油针孔,油针235插入油针孔内,并与液压转轴234固定连接。活塞232在压差的作用下沿液压转轴234的轴线方向移动。

参照图1、图3和图5,本公开实施例的液压合页,通过液压转轴234转动带动活塞232转动,活塞232上的外螺纹把活塞232从旋转运动转变为沿旋转轴线方向的移动,从而阻碍液压转轴234转动,通过和活塞232固定连接的弹簧231保证活塞232不会因过量运动而导致卡死。上述的液压合页200能够与弹簧合页100配合,弹簧合页100产生推力,以使门可以自动缓慢的闭合。这种液压合页200和弹簧合页100的配合方式,将弹簧推力和液压油缸的稳定性能分开,避免了在旋转物件300上安装两个市面上现有的液压合页时,两个液压合页因闭合速度不同而产生的合页之间的拉扯,而过大的油压力道,使合页拉扯时既会对合页造成伤害,又会造成门的停顿不动或者失控的现象。从而,使安装弹簧合页100与液压合页200后的旋转物件300稳定性能提高,更加的不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参照图1和图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轴套233的外侧安装固定连接有第一油封,第一油封与第一油缸211形成密闭空间。固定轴套233远离弹簧231的一侧放置有钢圈240,钢圈240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油封,钢圈240与第二油封同轴设置,钢圈240远离固定轴套233的一侧放置有平垫250,平垫250和钢圈240套接在液压转轴234上,平垫250远离固定轴套233的一侧放置有第一卡簧260,第一卡簧260与液压转轴234卡接。参阅图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卡簧260可以为开口式卡簧。通过采用开口式卡簧,能够有效降低第一卡簧260的安装难度,并且在将第一卡簧260套接到液压转轴234上后,可以通过控制开口的大小来保证第一卡簧260在液压转轴234上的稳固性。

通过在固定轴套233上增加第一油封,加强了固定轴套233与第一安装套筒211之间的密闭性能,防止了工作液体从固定轴套处流出。通过在固定轴套233远离弹簧231的一侧上放置钢圈240,钢圈240内固定第二油封,使固定轴套233与油封转轴234形成密闭的空间,放置工作液体从固定轴套233与液压转轴234的连接处流出。在钢圈240上放置平垫250,在平垫250上放置第一卡簧260,以此来使钢圈240紧固的套设在液压转轴234上,防止了钢圈240因轴向移动造成工作液体泄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油针孔的孔口处设有第二卡簧270,第二卡簧270与油针孔的内孔壁形成密闭空间,油针235卡接在第二卡簧内270内。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卡簧270与第一卡簧260的形状相同。即,第二卡簧270的形状与第一卡簧260的形状相同,孔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通过在油针孔内安装第二卡簧270,第二卡簧270与油针235相配合,由此,用第二卡簧270消除了油针235的轴向力,进一步的紧固了油针23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活塞232包括活塞头2321和活塞杆2322,活塞头2321与第一油缸211的内壁形成密闭空间,活塞杆2322设置在活塞头2321靠近弹簧231的一端,安装孔开设在活塞头2321远离弹簧231的一端处。活塞杆2322沿轴线方向开设有活塞杆孔,弹簧231卡接在活塞杆孔内部,活塞杆孔的底部与弹簧231抵接。所述外螺纹开设在所述活塞杆2322的杆身上。

通过在活塞杆2322上开设活塞杆孔,将弹簧231卡接在第一油缸211,由此,进一步限制了弹簧231的运动方向,防止了弹簧231在作用力下,向其他方向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油缸211和固定轴套233的连接处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贯穿第一油缸211侧壁,固定孔处设有紧固件280,紧固件280贯穿固定孔与固定轴套233抵接,紧固件280与第一油缸211侧壁固定连接。

参照图1或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紧固件280为机米螺丝,第一油缸211的固定孔为螺纹孔,螺纹孔与机米螺丝相配合。

通过紧固件280与固定轴套233、第一油缸211之间的固定,由此,使固定轴套233与第一油缸211紧固连接,防止了液压转轴234带动固定轴套233转动,从而使固定轴套233与第一油缸211之间产生动摩擦,破坏固定轴套233与第一油缸211之间的密闭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连接套236,连接套236的一端与第一油缸211的开口处固定连接,连接套236的另一端与第二液压筒套221开口处固定连接。

通过在第一油缸211和第二液压筒套221之间设置连接套236,使第一油缸211和第二液压筒套221能相对旋转,还防止了第一油缸211和第二按安装筒部221之间直接摩擦。

参照图4和图6,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合页组,合页组包括前面任一所述的液压合页,同时还包括弹簧合页100。其中,弹簧合页100包括第一弹簧页板110、第二弹簧页板120、第一弹簧130、第二弹簧140、定位套150、肖套160、弹簧转轴170和顶柱180;

第一弹簧页板110和第一液压页板210固定安装在旋转物体300的同一侧上,第二弹簧页板120和第二液压页板220固定安装在固定物体400的同一侧。第一弹簧页板110与第一液压页板210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弹簧页板120与第二液压页板220直接的距离。

第一弹簧页板110包括第一弹簧筒套111和第一弹簧板部112,第二弹簧页板120包括第二弹簧筒套121和第二弹簧板部122。第一弹簧130和第二弹簧140为扭力弹簧。定位套150固定连接在弹簧转轴170上,肖套160固定连接在定位套150未与弹簧转轴170连接的一侧。定位套150带有肖套160的一侧与第一弹簧筒套111卡接。肖套160包括肖套连接部161和肖套柱部162,肖套连接部161与定位套150固定连接,肖套柱部1620位于第一弹簧筒套111的内部。第一弹簧130位于第一弹簧筒套111的内部,并于肖套连接部161抵接,第一弹簧130与肖套柱部162套接。顶柱180套接在第一弹簧筒套111未与定位套150连接的一侧开口处,顶柱180包括头部181和杆部182,头部181与杆部182第一弹簧筒套111套接,并与第一弹簧筒套111形成密闭空间。杆部182与第一弹簧130套接。定位套150靠近弹簧转轴170的一侧设有一圈突出的檐,檐的侧壁上开设有檐开口,弹簧转轴170远离定位套150的一侧开设有凹槽,第二弹簧140套接在弹簧转轴170上。由于第二弹簧140为扭力弹簧,所以说第二弹簧140两侧有伸出的部分,第二弹簧140的两端伸出的部分分别卡接在檐开口和弹簧转轴170的凹槽上。第二弹簧140远离定位套150的一侧上防止有第三卡簧190,第三卡簧190与弹簧转轴170卡接。第二弹簧筒套121与定位套150有檐的一侧卡接,第二弹簧筒套121远离第二弹簧14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端盖1211。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合页组中,弹簧合页100和液压合页200在旋转物件300、固定物件400安装时,弹簧合页100可以安装在上面也可以安装在下面,在这里不做详细的限定。其中,弹簧合页100和液压合页200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此处,还应当指出的是,杆部182的形状可以呈十字形,肖套柱部162的形状也可以呈十字形,第一弹簧130两端伸出部分卡接在十字形相邻两侧之间。由此,固定第一弹簧130,防止第一弹簧130在第一弹簧筒套111内转动。

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顶柱180的头部181远离第一弹簧130的一侧开设有六角孔。第一弹簧筒套111的侧面上,远离肖套160的方向开设有通孔,头部181侧面开设有盲孔,盲孔和通孔的大小形状相同。盲孔和通孔处贯穿有销轴,销轴与盲孔、通孔相匹配。

通过六角扳手和六角孔的配合,使顶柱180更好的安装,通过销轴可以使顶柱180固定连接在第一弹簧筒套111上,并且安装、拆卸方便。

此处,应当指出的使,六角孔的大小只要可以符合现有的六角扳手的规格即可,此处不做详细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弹簧合页100和液压合页200之间设有链杆,链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弹簧合页100靠近液压合页200的一侧,链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液压合页200靠近弹簧合页100的一侧。

通过链杆,可以使弹簧合页100和液压合页200更容易配套使用。

此处应当指出的使,链杆与弹簧合页100、液压合页200之间可以为粘合。这样可以在安装弹簧合页100和液压合页200时,将链杆拆下来,既方便了安装,又可以回收二次利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弹簧转轴170的侧壁上套接有套筒190,套筒190套接在第二弹簧140的内部,并套筒190的长度小于第二弹簧140的长度。

通过套筒190,将弹簧转轴170与第二弹簧140的内部分离开,防止了第二弹簧140随着弹簧转轴170转动,也避免了弹簧转轴170直接与第二弹簧140相摩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弹簧140远离定位套150的一侧设有垫片,垫片套设在弹簧转轴170上,垫片远离定位套150的一侧设有第三卡簧,第三卡簧套设在弹簧转轴170上。第三卡簧与第一卡簧260的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由此,可以消除第二弹簧140的轴向力,使第二弹簧140部发生轴向移动。

综上,通过在旋转物件300上安装本公开实施例合页组,弹簧合页100来产生推力,液压合页200产生缓冲力,而液压合页200中没有安装产生推力的部件,使合页的弹簧推力和液压的稳定性能分开,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能,提高了产品质量。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