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组件装配用拔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2601发布日期:2020-06-02 19:4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组件装配用拔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组件及整体叶盘、涡轮盘等盘类组件在装配过程中拆卸使用的一种工装。



背景技术:

转子组件在装配过程中有很高的装配要求,尤其是在装配完成后组件的圆跳动及面跳动要求极高,很难做到一次性装配就达到装配技术文件的要求,经常会发生某一级别的轮盘、整体叶盘有可能要装拆多次才能够达到装配技术文件的要求。由于大部分的转子组件各级盘间的止口配合为过盈配合,且过盈量较大,造成了在拆卸过程中耗时耗力,并存在磕碰、脱落等风险,会造成零件或组件的损坏,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劳动效率,造成了制造成本的大量浪费,增加了安全生产可靠性的风险。

由于航空发动机转子组件及整体叶盘、涡轮盘等盘类零、组件规格的多样性,而且大部分零件都是小批量生产,如果全部针对每个组件去设计一个专用的拆卸工装,将会造成加工成本的大量浪费,也给生产现场的工装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研制一种可适用于不同规格航空发动机转子组件及整体叶盘、涡轮盘等盘类零、组件,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单、方便,又能够保证其拆卸安全性的工装。不仅能够保证零、组件安全可靠的装配拆卸,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的降低了安全生产可靠性风险,而且又对生产现场的工装管理工作带来便利,降低了加工成本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或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不同规格的航空发动机转子组件及整体叶盘、涡轮盘等环盘类零、组件的拆卸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组件装配用拔具,包括撑拔元件和顶紧元件;撑拔元件包括支撑块、活动块、拔爪、拔转贴、连杆、压板、销轴;支撑块的上平面中心位置设有台阶孔(光孔),支撑块的侧面设有周向凸出且均布三个关节孔,支撑块关节孔与拔爪上端部设有的孔由销轴或连杆活络连接;拔爪上端部及下方设有上下两处轴孔,两轴孔平行;活动块位于支撑块同轴的下方且上表面平行,活动块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左旋螺纹孔,活动块侧面亦设有与支撑块相同角度周向均布的关节孔,与支撑块关节孔平行的活动块关节孔与拔爪端部下方设有的孔由销轴或连杆活络连接;

顶紧元件包括活动螺纹杆套、顶杆、压帽、丝套、锁紧螺母、压头、盖板、受力盘;活动螺纹杆套上端侧部设有十字对开槽,活动螺纹杆套下端杆表面设有左旋螺纹,活动螺纹杆套装入撑拔元件中支撑块上平面中心处的台阶孔内,通过内六角螺钉将撑拔元件中压板固定至撑拔元件中支撑块的上表面,将活动螺纹杆套限制在撑拔元件中支撑块的台阶孔(光孔)孔内,活动螺纹杆套只能周向旋转,活动螺纹杆套下端左旋螺纹则与活动块的螺纹连接;丝套外侧设有十字凸出卡入活动螺纹杆套上的十字对开槽中,随即用压帽压牢在压板的上方;活动螺纹杆套中央设有固定于活动螺纹杆套的顶杆,顶杆设有外螺纹与活动螺纹杆套的内螺纹固定,顶杆下端固定受力盘。

受力盘中心有止口,压头中心设有螺纹孔,压头放入受力盘中心的止口内,通过m5十字开槽螺钉将盖板固定至受力盘的上表面,使压头只可在受力盘中心周向旋转;压杆旋入丝套后,压杆下端与压头连接后用锁紧螺母锁紧。

拔爪中上端轴孔与支撑块中的关节孔的连接是通过m8限位螺钉进行,拔爪中下部的轴孔与活动块关节孔的连接是通过m6限位螺钉进行,连杆另一端关节孔通过m6限位螺钉与活动块上均布的关节孔进行连接;

设有拔爪贴,拔爪贴通过紧固螺钉(m5十字开槽螺钉)固定至拔爪下部的外侧面。拔爪贴采用软性材料。避免零件或组件与工装的硬接触,减少因起吊过程造成的挤压、磕碰损伤。

周向均布的设有三个拔爪,通过活动螺纹杆套的旋转,调整活动块与支撑块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调节拔爪的撑开距离,使拔爪贴达到撑紧并挂住零件幅板内表面和端面的效果,在拔爪贴达到有效撑紧的效果后,旋转顶杆,顶杆带动下端受力盘移动,在受力盘接触到有力的受力点后,继续旋转顶杆,达到一定的顶紧力后拔爪带动零件上移,从而使上端零件与下端零件的止口脱离接触,达到拆卸的效果。

使用此工装拆卸时,需将要拆卸的组件平稳放置装配平台上,将拔爪间距离调至最小,将工装放置至零件幅板内孔中心位置处,然后通过旋转活动螺纹杆套,活动螺纹杆套带动活动块移动,调整活动块与支撑块之间的距离,活动块带动连杆运动,连杆将运动传至拔爪上,从而达到调节拔爪的撑开距离,使拔爪上的拔爪贴达到撑紧并挂住零件幅板内表面和端面的效果,在拔爪贴达到有效撑紧的效果后用m4锁紧螺钉锁紧,锁紧后旋转顶杆,顶杆带动下端受力盘向下移动,在受力盘接触到有力的受力点后,继续旋转顶杆,达到一定的顶紧力后拔爪带动零件上移,从而使上端零件与下端零件的止口脱离接触,达到拆卸的效果。

活动螺纹杆套上端设有十字对开槽,丝套上设有与活动螺纹杆套中对开槽相对应的凸台,用于限制丝套与活动螺纹杆套的轴线相对位置,并限制丝套的周向旋转;活动螺纹杆套中部设有垂直于螺纹杆套的16角平面,在拔爪达到预定位置后,通过m4锁紧螺钉锁紧,限制活动螺纹杆套的周向旋转;活动螺纹杆套下端螺纹为左旋螺纹,防止在未将m4锁紧螺钉锁紧状态下进行使用时候带动活动螺纹杆套旋转,将拔爪带离工作位置,未卡住零件,造成安全事故。丝套为可更换零件,使用过程中因丝套受力严重,使用频率较高,容易造成螺牙变形。

通过活动螺纹杆套的旋转来调整撑拔元件中支撑块与活动块间的距离,控制拔爪撑开的角度,使拔爪贴达到撑紧并挂住零件幅板内表面和端面的效果,从而能够安全平稳有效的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以拆卸的安全可靠性,使用简单方便的要求来考虑,既能够保证零、组件的装夹快速便捷、搬运过程的稳定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的降低安全生产可靠性的风险;并且制作简单、维护方便,夹具制造成本较低。此工装制造过程中对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加工设备简单;使用范围广,适用大部分航空发动机转子组件及整体叶盘、涡轮盘等盘类零、组件,有效避免了加工多付夹具材料的浪费,降低了夹具设计及生产成本,同时也大大节约生产现场工装夹具的管理空间;使用时撑紧过程快速便捷,省时省力,拆卸过程平稳安全,有效避免了磕碰、坠落等风险。此工装制造过程中简明;使用范围广,适用大部分航空发动机转子组件及整体叶盘、涡轮盘等盘类零、组件的装夹,有效避免了加工多付夹具材料的浪费,降低了夹具设计及生产成本,同时也大大节约生产现场工装夹具的管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子组件装配用拔具3d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块4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螺纹杆套8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拔爪5、拔爪贴9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丝套2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帽1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受力盘10,压头11,盖板12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1压帽,2丝套,3压板,4支撑块,5拔爪,6连杆,7活动块,8活动螺纹杆套,9拔爪贴,10受力盘,11压头,12盖板,13m5十字开槽螺钉,14m16锁紧螺母,15m6限位螺钉,16m8限位螺钉,17m4锁紧螺钉,18m6内六角螺钉,19顶杆。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工装包括起吊调节元件和联动撑紧元件。所述撑拔元件包括支撑块4(见图2)、活动块7(见图7)、拔爪5(见图4)、拔转贴9(见图4)、连杆6、压板3、m8限位螺钉16、m6限位螺钉15、m6内六角螺钉18、m5十字开槽螺钉13、m4锁紧螺钉17;支撑块4中心位置设有台阶孔,侧面设有周向均布的3个关节孔,关节孔用于与拔爪5上设有孔进行销轴连接;活动块7中心位置设有左旋螺纹孔,侧面设有周向均布的关节孔,关节孔用于与连杆6进行连接;活动块7位于支撑块4下方两零件中心同轴,上表面平行;连杆6两端各设有1处关节孔,两关节孔平行,用于与支撑块4及拔爪5进行连接;拔爪5上端处设有上下两处轴孔,两轴孔平行;拔爪5中上轴孔与支撑块4中的关节孔的连接是通过m8限位螺钉16进行,拔爪5中下轴孔与连杆6一端关节孔的连接是通过m6限位螺钉15进行,连杆另一端关节孔通过m6限位螺钉15与活动块7上均布的关节孔进行连接;拔爪贴9通过m5十字开槽螺钉13固定至拔爪5上(见图4)。15m6限位螺钉和16m8限位螺钉均为销轴,起销轴的作用。

如图1所示,顶紧元件包括活动螺纹杆套8(见图3)、顶杆19、压帽1(见图6)、丝套2(见图5)、锁紧螺母14、压头11(见图8)、盖板12(见图8)、受力盘10(见图8),m5十字开槽螺钉13;活动螺纹杆套8上端套的侧部设有十字对开槽,下端设有左旋螺纹,活动螺纹杆套8装入撑拔元件中支撑块4中心处的台阶孔内,通过m6内六角螺钉18将撑拔元件中的压板3固定至撑拔元件中支撑块4的上表面,将活动螺纹杆套8限制在撑拔元件中支撑块4的台阶孔孔内,只可周向旋转,活动螺纹杆套8下端左旋螺纹则与活动块7连接;丝套2卡入活动螺纹杆套8上的十字对开槽中,随即用压帽1压牢;受力盘10中心有止口,压头11中心设有螺纹孔,压头11放入受力盘10中心的止口内,使通过m5十字开槽螺钉13将盖板12固定至受力盘10的上表面(见图8),使压头只可在受力盘中心周向旋转;压杆19旋入丝套2后,压杆1下端与压头11连接后用锁紧螺母14锁紧。

如图1所示,支撑块4(见图2)、活动块7(见图7)的周向侧部均布设有三个拔爪5,螺纹杆套8的下端从活动块7中央螺孔下部露出,通过活动螺纹杆套8的旋转,调整活动块7与支撑块4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调节拔爪5的撑开距离,使拔爪贴9达到撑紧并挂住零件幅板内表面和端面的效果,在拔爪贴9达到有效撑紧的效果后,旋转顶杆19,顶杆19带动下端受力盘1移动,在受力盘接触到有力的受力点后,继续旋转顶杆,达到一定的顶紧力后拔爪5带动零件上移,从而使上端零件与下端零件的止口脱离接触,达到拆卸的效果。

使用此工装拆卸时,需将要拆卸的组件平稳放置装配平台上,将拔爪5间距离调至最小,将工装放置至零件幅板内孔中心位置处,然后通过旋转活动螺纹杆套8,活动螺纹杆套8带动活动块7移动,调整活动块7与支撑块4之间的距离,活动块7带动连杆6运动,连杆6将运动传至拔爪5上,从而达到调节拔爪5的撑开距离,使拔爪5上的拔爪贴9达到撑紧并挂住零件幅板内表面和端面的效果(通过调节顶杆由受力盘支撑),在拔爪贴9达到有效撑紧的效果后用m4锁紧螺钉17锁紧,锁紧后旋转顶杆19,顶杆19带动下端受力盘10向下移动,在受力盘10接触到有力的受力点后,继续旋转顶杆1,达到一定的顶紧力后拔爪5带动零件上移,从而使上端零件与下端零件的止口脱离接触,达到拆卸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