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加力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7429发布日期:2020-06-23 22:2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套筒加力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拆装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套筒加力手柄。



背景技术:

套筒扳手是由多个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套筒并配有手柄、接杆等多种附件组成,适用于拧转位置十分狭小或凹陷很深处的螺栓或螺母。现在套筒加力孔大小不一,使用套筒时要根据套筒加力孔大小,使用不同直径的加力手柄,完成装配作业。

申请公布号为cn106625357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公开了一种多节套筒扳手,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第五套筒、连接杆,所述第一套筒后端焊接连接杆,连接杆末端焊接圆环,加力杆安装在圆环内,所述第一套筒通过滑块安装在第二套筒内,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第五套筒上均开设通孔,插销安装在通孔内,所述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第五套筒内部末端焊接有挡板,上述发明多个套筒的叠加实现了同一扳手适应不同规格的螺栓,但是加力杆的设计仅适用特定的套筒规格,不能解决套筒加力孔大小不一时的加力杆不适用的问题,并且上述加力杆不能延长,对不方便施力需借助延长杆的状况不能有效解决。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的套筒加力杆面临不同套筒加力孔大小,需要使用不同直径的加力手柄,另外现有技术套筒加力手柄不能有效延长以适应不同的施力环境。本实用新型套筒加力手柄通过将加力杆两端制成不同尺寸,使其适用于两种不同加力口径的套筒,实现了一柄多用,减少了加力手柄数量,提高了实用性,并且在加力并两端增加了通孔设计,用于延长杆的固定以实现增加力臂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加力手柄,包括手柄主体、第一加力杆、第二加力杆和环形垫片,所述手柄主体为圆柱形实体结构,所述第一加力杆和所述第二加力杆分别连接在手柄主体的两端,所述环形垫片位于第一加力杆和第二加力杆之间套装在手柄主体上,所述第一加力杆为柱体结构,所述第二加力杆为圆柱体结构,在远离手柄主体的一端开设有垂直于轴向的通孔,所述套筒加力手柄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力杆半径沿远离手柄主体的轴向逐渐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力杆的最小直径小于所述环形垫片的外侧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主体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为与环形垫片与第二加力杆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套筒加力手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加力杆两端制成不同尺寸,使其适用于两种不同加力口径的套筒,实现了一柄多用,减少了加力手柄数量,提高了实用性;在加力并两端增加了弹力孔设计,用于延长杆的固定以实现增加力臂的需求;环形垫片实现对套筒的滑动限定,增加了拆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套筒加力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套筒加力手柄;10.手柄主体;20.第一加力杆;30.第二加力杆;31.通孔;40.环形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套筒加力手柄1包括手柄主体10、第一加力杆20、第二加力杆30和环形垫片40,所述手柄主体10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加力杆20和所述第二加力杆30分别连接在手柄主体10的两端,所述环形垫片40套装在手柄主体10上位于第一加力杆20和第二加力杆30之间,所述第一加力杆20为柱形结构,其半径沿远离手柄主体10的轴向逐渐增加,所述第二加力杆30为圆柱形结构,在第二加力杆30远离手柄主体10的一端开设有垂直于轴向的通孔31,所述通孔31可用于延长杆的固定。所述环形垫片40的内径等于手柄主体10的外径,所述环形垫片40的外径大于第一加力杆20远离手柄主体10一端的半径。所述环形垫片40可以实现对套筒的限位作用,并对施力过程中的力臂进行平衡分配,减小套筒相对手柄主体10滑动产生磨损。所述手柄主体10开设环形凹槽11,所述环形凹槽11位于所述环形垫片40与所述第二加力杆30之间,在适用加力孔较大的套筒时,所述环形凹槽11在可以通过卡扣加力孔边缘的方式实现对套筒的限位。所述套筒加力手柄1为一体成型结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套筒加力手柄包括手柄主体10、第一加力杆20、第二加力杆30和环形垫片40,所述手柄主体10为圆柱形实体结构,所述第一加力杆20和所述第二加力杆30分别连接在手柄主体10的两端,所述环形垫片40套装在手柄主体10上位于第一加力杆20和第二加力杆30之间,所述第一加力杆20为柱形结构,其半径沿远离手柄主体10的轴向逐渐增加,所述第二加力杆30为圆柱形结构,在第二加力杆30远离手柄主体10的一端开设有垂直于轴向的通孔31,所述通孔31可用于延长杆的固定。

使用过程中,当适用加力孔小的套筒时,将第一加力杆20的一端穿入套筒顶端的加力孔,沿轴向滑动抵靠环形垫片40即可施力,此时套筒加力手柄两端均有余量可手握,当力臂过小或者施力空间不足时,通过第二加力杆30的一端连接延长杆,此时延长杆可以通过在通孔31处配合销结构实现固定。

本实用新型套筒加力手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不同直径的第一加力杆和第二加力杆的设计实现适应不同型号加力孔的套筒需求,减少了工具数量上的需求;环形垫片的设计对使用过程中的套筒起到了限位作用,合理的分配了力臂,并见降低了套筒和加力杆相对滑动产生的磨损;第二加力杆的通孔设计可以固定延长杆,以适应不同的施力环境,完善了套筒加力手柄的适用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套筒加力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主体(10)、第一加力杆(20)、第二加力杆(30)和环形垫片(40),所述手柄主体(10)为圆柱形实体结构,所述第一加力杆(20)和所述第二加力杆(30)分别连接在手柄主体(10)的两端,所述环形垫片(40)位于第一加力杆(20)和第二加力杆(30)之间套装在手柄主体(10)上,所述第一加力杆(20)为柱体结构,所述第二加力杆(30)为柱体结构,所述第二加力杆(30)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加力杆(20)的直径,在远离手柄主体的第二加力杆(30)一端开设有垂直于轴向的通孔(31),所述套筒加力手柄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加力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力杆(20)直径沿远离手柄主体(10)的轴向逐渐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套筒加力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力杆(20)的最小直径小于所述环形垫片(40)的外侧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加力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主体(10)开设有环形凹槽(11),所述环形凹槽(11)在环形垫片(40)与第二加力杆(3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加力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1)为螺纹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筒加力手柄,包括手柄主体、第一加力杆、第二加力杆和环形垫片,所述手柄主体为圆柱形实体结构,所述第一加力杆和所述第二加力杆分别连接在手柄主体的两端,所述环形垫片位于第一加力杆和第二加力杆之间套装在手柄主体上,所述第一加力杆为柱体结构,所述第二加力杆为圆柱体结构,在远离手柄主体的一端开设有垂直于轴向的通孔,所述套筒加力手柄一体成型。此工具将加力杆两端制成不同尺寸,使其适用于两种不同加力口径的套筒,实现了一柄多用,减少了加力手柄数量,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爱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吉泰永利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