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琴板制作的测厚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2060发布日期:2020-05-15 15:5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琴板制作的测厚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加工工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琴板制作的测厚工具。



背景技术:

乐器制作技艺属于一种特种加工工艺,虽然在工业化不断进步的今天,已在木材开料、配料等部分工序上由机械替代,但在木工、雕刻、漆工等大部份工序上仍然需要通过手工制作完成。我们知道,琴类乐器的音板弧度除满足乐器外型的美观度外,还对声乐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制作者结合木材的密度、弹性模量与琴板的厚度尺寸,相互补充和相互调整,才能确保琴板的弧度、平均的厚度分布、梯度的厚度分布与乐器的发音敏感度和音色相互关联,并使乐器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

传统制作工艺中,在依次完成琴板外弧面形状定型和琴板内弧面粗加工后,为保证琴板外弧面与内弧面形成的厚度分布要求,需要制作者在粗加工的基础上继续对琴板内弧面进行精加工,即:以测量若干点的厚度为基础,结合木材密度和弹性模量等,来决定该若干点所集合的琴板弧线或者弧面的板材厚度,并通过拇指刨、砂纸、刮片等工具将琴板内弧面的多余木料剔除。为保障琴板厚度的精确度,往往需要不断的测量其剩余厚度,因此,在精加工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需要借助工具对琴板厚度进行测量。常用的测厚工具如图1、图2所示,可广泛应用于皮革、钢板、木材等物质测量的手持操作的接触式测厚仪,但是只能进行点位的厚度测量。由于琴板制作过程中厚度测量的重要性和繁琐度,为提高琴板制作效率,开发一种专门针对琴板制作所使用的测厚工具势在必行。

在现有技术中,为提高板材厚度的测量效率,现有专利文献cn207662375u(一种高精度板材多点测厚仪,2018.08.27)公开了一种以检测亚克力箱板有无变形为目的的厚度测量装置,该装置通过高精度的多点位测量,达到了检测亚克力箱板有无变形的目的。除此之外,现有专利文献cn208075734u(一种可同时进行多次测量的板材测厚仪,2018.11.09)公开了一种在进行板材厚度测量过程中能对多个位置进行同时检测,提高整个板材厚度测量效率的测厚仪。但由于琴板设计有弧度,且在其制作过程中厚度测量的点位随制作要求等因素而不确定,因此,上述专利涉及的测厚装置并不适合琴板制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琴板制作过程中多点位以及重复性的厚度测量时所存在的繁琐操作,提供了一种用于琴板制作的测厚工具,该测厚工具作为琴板厚度制作过程中的辅助工具使用,通过划线部和调整件的设计,在实现琴板上任一位置厚度测量外,还可对该位置所在线或者面的厚度进行辅助测量,方便琴板制作者对该所划区域内琴板的厚度进行了解,不仅能提高琴板制作效率,还能保证琴板制作精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琴板制作的测厚工具,包括设有底座的测厚工具本体,底座上方的测厚工具本体与底座形成测量槽,测厚工具本体上设配合测量槽的测量组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件,所述测量组件包括设有移动杆和按压件的测量器,移动杆一端通过按压件与测量器配合使用,移动杆另一端穿过底座上方的测厚工具本体与定位件配合,与定位件配合的移动杆的端部设划线部,定位件与划线部接触;所述测量组件还包括固定移动杆移动距离的调整件。

所述测量器上设支点,按压件通过支点设于测量器上,按压件的一端连接移动杆,调整件为设于该端部与支点之间按压件上的调整螺杆,调整螺杆穿过按压件并作用于测量器上。

所述划线部包括夹持件和螺旋夹紧件,移动杆的端部开设螺纹孔,夹持件顶部与螺纹孔螺纹固定,夹持件底部设至少两个夹持块,夹持块内套设划线笔芯,螺旋夹紧件作用于夹持块上。

所述定位件为贯穿底座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设固定螺母。

所述定位件对应划线部的端部为半圆头结构。

所述测量器为数字式测量器或机械式测量器。

所述测量槽为深喉型测量槽。

所述测厚工具本体上设手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专用于琴板的厚度测量,以现有测厚工具为基础,增加划线部和调整件的设计,为现有琴板制作提供了新的厚度测量方法。使用时,除用于测量琴板任一位置所在点位的厚度外,还可以通过调整件固定某一目标厚度下移动杆的最低下移位置后,移动测厚工具本体,以琴板外弧面与定位件接触为基准,使划线部在需要测量的琴板内弧面区域内移动,并通过划线的方式进行标记。由于移动杆采用调整件和按压件的设计,仅能限定其最低下移位置,当厚度高于目标厚度时,移动杆随之向上提升,但不同的是,其划线笔记会随之加深。因此,制作者可根据标记的深、浅对相应部位进行木工打磨、刨削和刮削,避免了现有琴板加工过程中对多点位厚度测量的频繁操作,大大地提高了琴板制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划线部与调整件配合使用,结构设计合理,其中调整件可采用固定螺栓,通过螺纹与按压件固定连接,并可实现移动杆移动距离的固定。使用时,转动调整螺杆使其作用于测量器上,提升按压件连接移动杆的一端,当测量器显示至目标厚度时,停止旋转调整螺杆后,移动杆的移动位置被固定,操作方便、快捷;划线部用于夹持划线笔芯,可采用螺旋夹紧件进行紧固,不仅方便使用,还方便划线笔芯的更换。

(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划线笔芯可采用易擦拭且颜色不易浸染的记号笔芯,例如铅笔芯等,以铅笔芯为例,为保证测量的精确度,可在铅笔芯使用损耗后重新对测量器进行校准,以弥补铅笔芯磨损而造成的测量误差,为方便校准,定位件采用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由下至上贯穿底座并与之螺纹连接,校准时,只需旋转调节螺杆,调整测量器归零后,旋紧固定螺母即可。

(4)为避免琴板移动过程中,定位件对琴板外弧面造成的磨损,本实用新型将定位件对应划线部的端部设计为光滑的半圆头形状,减少定位件与琴板的摩擦,方便琴板的划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用测厚仪的结构示意图(机械式)。

图2为现有技术中常用测厚仪的结构示意图(数字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机械式)。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数字式)。

图5为图3所示a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底座,2—测厚工具本体,3—测量槽,4—定位件,5—测量组件,5.1—移动杆,5.2—按压件,5.3—测量器,5.4—划线部,5.4.1—夹持件,5.4.2—螺旋夹紧件,5.4.3—划线笔芯,5.4.4—夹持块,5.5—调整件,6—支点,7—固定螺母,8—半圆头结构,9—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为解决现有琴板精加工制作过程中因多点位和重复性厚度测量而带来的繁琐工作,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琴板制作的测厚工具,该测厚工具在现有测厚仪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对测量组件5进行改进,为琴板制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以下是对本实施例涉及的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进行的具体概述:

如图3结构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测厚工具包括设有底座1和手柄9的测厚工具本体2,底座1上设有可调节高度的定位件4,定位件4为贯穿底座1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上设固定螺母7,底座1上方的测厚工具本体2与底座1形成深喉型测量槽,以方便对不同尺寸或不同部位的琴板进行测量,测厚工具本体2上设配合测量槽3的测量组件5。如图3结构所示,测量组件5包括设有移动杆5.1和按压件5.2的测量器5.3,移动杆5.1一端通过按压件5.2与测量器5.3配合使用,移动杆5.1另一端穿过底座1上方的测厚工具本体2与定位件4配合,为保证测量的正常使用,移动杆5.1应于底座1上方的测厚工具本体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测量器5.3可采用机械式测量器,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如图4所示的数字式测量器。使用时,测量者通过作用按压件5.2,将移动杆5.1提升的同时将定位件4和移动杆5.1移动至琴板的待测位置,相配合的移动杆5.1和定位件4分别作用于该琴板位置的内弧面和外弧面,琴板的厚度经通过测量器5.3反馈给测量者。由于本实施例中与定位件4配合的移动杆5.1的端部设有划线部5.4,当需要对测量器5.3进行校准时,应调整调节螺母的位置,使之与划线部5.4接触,测量器5.3归零后再进行使用。当然,为避免定位件4对琴板外弧面造成磨损,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可将定位件4对应划线部5.4的端部设计为半圆头结构8。

本实施例中,划线部5.4包括夹持件5.4.1和螺旋夹紧件5.4.2,设有划线部5.4的移动杆5.1端部开设有螺纹孔,夹持件5.4.1顶部插入螺纹孔,并与之螺纹固定,夹持件5.4.1底部设有至少两个夹持块5.4.4,夹持块5.4.4内用于套设划线笔芯5.4.3,螺旋夹紧件5.4.2作用于夹持块5.4.4上。使用时,该划线笔芯5.4.3可采用易擦拭且颜色不易浸染的记号笔芯,例如铅笔芯等。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夹持件5.4.1和螺旋夹紧件5.4.2可采用如图5所示结构进行固定,如图5所示,两个夹持块5.4.4对应设置,其顶部通过螺纹结构固定于移动杆5.1端部的螺纹孔内,划线笔芯5.4.3套设于两夹持块5.4.4上,两夹持块5.4.4外设外螺纹,螺旋夹紧件5.4.2通过螺纹配合使两夹持块5.4.4进行夹紧。

由于划线部5.4的设计,在具体使用时,可实现对琴板内弧面的连续划线和测量,为方便使用,本实施例设计有固定移动杆5.1移动距离的调整件5.5。如图3、图4所示,测量器5.3上设支点6,按压件5.2通过支点6设于测量器5.3上,按压件5.2的一端连接移动杆5.1,调整件5.5为设于该端部与支点6之间按压件5.2上的调整螺杆,调整螺杆穿过按压件5.2并作用于测量器5.3上。

本实施例的具体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工具校正:调整调节螺杆,将半圆头结构8的顶端与划线笔芯5.4.3的顶端接触,对测量器5.3进行校正并归零。

点位的厚度测量:手持测厚工具的手柄9,按压按压件5.2,将划线笔芯5.4.3和半圆头结构8移动至待侧琴板位置后,放开按压件5.2,划线笔芯5.4.3的顶端和半圆头结构8的顶端分别作用在琴板的内弧面和外弧面,划线笔芯5.4.3在琴板内弧面留下记号点,测量器5.3显示此时琴板位置的厚度。

线或面的厚度测量:确定一目标厚度,旋转调整螺杆,使调整螺杆向下作用于测量器5.3上,当测量器显示目标厚度时停止调整螺杆的旋转,此时调整螺杆的最低下移位置被固定,琴板制作者根据制作经验,手持测厚工具使划线笔芯5.4.3在满足相同厚度条件下的琴板内弧面区域内移动,半圆球紧贴琴板外弧面,划线笔芯5.4.3随琴板的移动进行划线(该区域内琴板厚度大的,划线笔芯5.4.3留下记号,厚度越大,记号越深),琴板制作者再根据记号深、浅,在相应制作经验的指导下,利用拇指刨、砂纸、刮片等工具进行精细处理。

由于琴板制作过程是一项繁琐的工艺过程,在上述测量工具的辅助下,制作者在进行点位厚度测量、线或面厚度测量的合理配合下,能极大程度的提高现有测量工具仅提供点位测量而造成的工作效率低及繁琐操作。当然,为提高上述测量工具的应用范围,其所述的测厚工具本体2应不限于图1-4所示的测厚仪,还可以是机床或者其他可能的设备或工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