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车门关门障碍物调整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5748发布日期:2020-07-07 14:04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车门关门障碍物调整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门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车门关门障碍物调整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车辆门系统是乘客及司机上下车的通道,是车辆车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轨道交通车门通常采用门扇产生的机械式位移使安装在机架上的门到位开关产生运动,使门到位开关中的行程开关动作,断开开门状态信号回路,闭合关门到位信号回路。向电子门控单元输入关门到位信号。由此判定车门关闭到位。

目前,车门系统主要通过电机电流监控以及路程/时间检测两种方式结合判定车门运动过程中是否有障碍物。以下简要介绍两种方法原理:

电机电流监控:在每次关门过程中电机正常关门电流曲线已被存储并自动调整;如果电机的实际电流超过额定值,障碍检测被激活。

路程/时间监测:通过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将车门的运动分成距离段,如果在给定的时间内门未通过这些距离段,障碍检测被激活。

当车门受到障碍物的阻挡时,车门系统采用预先给电子门控单元设定的最大控制关门力关门。当门自动打开之前,该关门力持续时间为0.5s,然后,经过1s后,将重新启动关门动作。若连续关闭3次激活关门的障碍检测流程,那么门会自动完全打开。

但由于末端行程障碍物仅采用上述方法与行程开关结合进行检测,一但行程开关发生动作,车门系统就判定车门关闭到位,但车门行程末端的较小障碍物往往不能被精确检测,通常能检测的最小障碍物为20*40mm。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乘客的手臂或物品无法被有效的检测出来,且通常关门力较大,有可能导致夹伤乘客或夹人夹物动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门关门障碍物调整检测装置,其实现轨道交通车辆车门关闭时更精准检测障碍物、同时做出对应的回应。

一种轨道交通车门关门障碍物调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座、角位移传感器、扭簧、转动杆、传感器旋钮,所述安装座的四角分别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用于与机架上的对应位置通过螺钉固接,所述角位移传感器固接在安装座的面域中心位置的定位安装孔,所述角位移传感器的厚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传感器旋钮,所述传感器旋钮的输出端固套有所述转动杆的转动端,所述转动杆长度方向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座的对应侧的两颗相邻的螺钉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区域内,所述转动杆的长度方向另一端朝向车门的接触部分为圆弧面,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转动杆的转动端。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角位移传感器的非传感器旋钮端布置于所述机架的对应安装避让孔槽内,确保整个结构的安装合理可靠;

所述传感器旋钮的输出端外凸于所述安装座的对应表面、且外凸部分通过键结构固套有所述转动杆的转动端的转动连接孔;

所述转动杆和所述安装座的相向表面间留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内设置有所述扭簧,确保扭簧的安装不会影响外部连接,

所输送安装座厚度为1cm;

根据车门的实际结构,选择将整个装置安装于车门的顶部位置或底部位置,所述车门的外侧边的底部或顶部压附住所述转动杆的长度方向另一端的圆弧面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装置通过安装座的连接通孔与螺钉固定在机架上,再通过车门运动带动转动杆运动,将车门的直线运动压附到转动杆的长度方向另一端,转动杆的转动端所转动角度位移信息通过角位移传感器传递给外部的主控单元,由主控单元判定其是否关门到位,当车门夹物时,与车门正常关闭状态时产生角位移进行差运算,如误差不在设定范围内,则判定车门夹物,重新开关门,开门时,通过扭簧使转动杆恢复到初始位置;其增加了检测精度,进一步保证了乘客上下车安全,防止误伤乘客;其实现轨道交通车辆车门关闭时更精准检测障碍物、同时做出对应的回应;其采用安装座的连接通孔与螺钉固定在机架上,防止了检测装置由于车门运动力造成装置横向位移,导致装置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于上部机架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立体图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结构示意图(去除机架)

图4为图1的右视图平面视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安装座1、角位移传感器2、扭簧3、转动杆4、传感器旋钮5、机架6、螺钉7、定位安装孔8、转动端41、圆弧面42、安装间隙9、安装避让孔槽61、键结构10、转动连接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轨道交通车门关门障碍物调整检测装置,见图1-图4:其包括安装座1、角位移传感器2、扭簧3、转动杆4、传感器旋钮5,安装座1的四角分别设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用于与机架6上的对应位置通过螺钉7固接,角位移传感器2固接在安装座1的面域中心位置的定位安装孔8,角位移传感器2的厚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传感器旋钮5,传感器旋钮5的输出端固套有转动杆4的转动端41,转动杆4长度方向另一端延伸至安装座的对应侧的两颗相邻的螺钉7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区域内,转动杆4的长度方向另一端朝向车门的接触部分为圆弧面42,扭簧3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安装座1、转动杆4的转动端41。

角位移传感器4的非传感器旋钮端布置于机架6的对应安装避让孔槽61内,确保整个结构的安装合理可靠;

传感器旋钮5的输出端外凸于安装座1的对应表面、且外凸部分通过键结构10固套有转动杆4的转动端41的转动连接孔11;

转动杆4和安装座1的相向表面间留有安装间隙9,安装间隙9内设置有扭簧3,确保扭簧3的安装不会影响外部连接,

具体实施例中,所输送安装座1厚度为1cm;根据车门的实际结构,选择将整个装置安装于车门的顶部位置或底部位置,车门的外侧边的底部或顶部压附住转动杆4的长度方向另一端的圆弧面42设置。

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四颗螺钉将关门障碍物调整检测装置安装在机架上,通过垫片调节装置的高度,确保车门关闭时车门内部传动部件能准确地使转动杆进行一定的角度位移。

车门关闭后,主控单元进行判定,车门是否关闭到位。通过计算机连接主控单元对其内部参数进行设定,即可实现检测最小障碍物尺寸的调整,增加了精度,减小了乘客被车门夹伤以及夹人夹物动车的可能性。

其工作原理如下:通过车门运动带动转动杆运动,将车门的直线运动压附到转动杆的长度方向另一端,转动杆的转动端所转动角度位移信息通过角位移传感器传递给外部的主控单元,由主控单元判定其是否关门到位,当车门夹物时,与车门正常关闭状态时产生角位移进行差运算,如误差不在设定范围内,则判定车门夹物,重新开关门,开门时,通过扭簧使转动杆1恢复到初始位置;其增加了检测精度和可靠性,进一步保证了乘客上下车安全,防止误伤乘客。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车门关门障碍物调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座、角位移传感器、扭簧、转动杆、传感器旋钮,所述安装座的四角分别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用于与机架上的对应位置通过螺钉固接,所述角位移传感器固接在安装座的面域中心位置的定位安装孔,所述角位移传感器的厚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传感器旋钮,所述传感器旋钮的输出端固套有所述转动杆的转动端,所述转动杆长度方向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座的对应侧的两颗相邻的螺钉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区域内,所述转动杆的长度方向另一端朝向车门的接触部分为圆弧面,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转动杆的转动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门关门障碍物调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位移传感器的非传感器旋钮端布置于所述机架的对应安装避让孔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门关门障碍物调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旋钮的输出端外凸于所述安装座的对应表面、且外凸部分通过键结构固套有所述转动杆的转动端的转动连接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门关门障碍物调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和所述安装座的相向表面间留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内设置有所述扭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门关门障碍物调整检测装置,其实现轨道交通车辆车门关闭时更精准检测障碍物、同时做出对应的回应。其包括安装座、角位移传感器、扭簧、转动杆、传感器旋钮,安装座的四角分别设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用于与机架上的对应位置通过螺钉固接,所述角位移传感器固接在安装座的面域中心位置的定位安装孔,所述角位移传感器的厚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传感器旋钮,所述传感器旋钮的输出端固套有所述转动杆的转动端,转动杆长度方向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座的对应侧的两颗相邻的螺钉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区域内,所述转动杆的长度方向另一端朝向车门的接触部分为圆弧面,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转动杆的转动端。

技术研发人员:雷鸣;徐依杰;朱小芹;雷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