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交管对接用剖口划线套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2361发布日期:2020-06-17 00:20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相交管对接用剖口划线套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工切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交管对接用剖口划线套尺。



背景技术:

针对栏杆、管道等相接时,需要对管道等进行相贯线切割,此类加工大多采用划线并手工切割的方式完成。由于传统的手工画线精度难以保证,因此导致两相交管的焊接质量较差。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相交管对接用剖口划线套尺,利用套尺辅助划线,以解决剖口之前手工划线精度低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相交管对接用剖口划线套尺,利用第一尺体和第二尺体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划线,沿着划线手工切割后完成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焊接,具有划线准确度高的优点。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相交管对接用剖口划线套尺,包括:

第一尺体,该第一尺体的周壁上具有第一剖口,第一尺体紧贴第一管道套设,使用者沿第一剖口对第一尺体划线;

第二尺体,该第二尺体的端部具有第二剖口,第二剖口紧贴第二管道套设,使用者沿第二剖口对第二尺体划线;

第一剖口和第二剖口匹配,对接第一尺体和第二尺体后,第二剖口插入第一剖口,使其形成相贯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尺体包括:可卷曲成筒形的尺本体、维持筒形直径不变的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剖口开设在尺本体上;

所述第二尺体为一体式的筒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尺本体沿径向的两端通过固定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尺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由多个对固定件组成,每对固定件对称固定在尺本体沿径向的两端,每对固定件通过螺杆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尺本体由第一扇形体和第二扇形体组成,所述第一剖口位于第一扇形体或第二扇形体上;

所述第一扇形体的两端与第二扇形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件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尺体和第二尺体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尺体和第二尺体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划线,沿着划好的线手工切割后完成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焊接,由于第一剖口和第二剖口对接后能形成相贯线,借助第一尺体和第二尺体划线并切割后对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也能形成相贯线,本实用新型具有划线准确度高的优点。

2、当第一管道架设在高空,且需要在第一管道上增加一条相交管线使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交汇处形成三通结构时,第一管道的划线和切割在高空完成,第二管道的划线和切割在地面完成,随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在高空对接并完成焊接工作,此时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尺体由尺本体和固定组件组成,第二尺体为筒状结构,这样操作人员拿着第一尺体爬上高空先把尺本体展开然后套设于第一管道上,再把尺本体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最后操作人员按照第一剖口的形状划线;第二尺体在地面套设在第二管道上完成第二剖口的划线。

3、本实用新型的尺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这样尺本体可卷曲成不同直径的筒形。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尺体和第二尺体均由弹性材料制成,这样第一尺体和第二尺体可适应不同直径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尺体和第二尺体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尺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第一尺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第二尺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第二尺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第一尺体和第二尺体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尺本体与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00、第一尺体;10、第一剖口;110、尺本体;111、第一扇形体;112、第二扇形体;120、固定组件;121、固定件;122、螺杆;200、第二尺体;20、第二剖口;300、相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交管对接用剖口划线套尺,包括第一尺体100和第二尺体200,第一尺体100的周壁上具有第一剖口10,第一尺体100紧贴第一管道套设,使用者沿第一剖口10对第一尺体100划线;第二尺体200的端部具有第二剖口20,第二剖口20紧贴第二管道套设,使用者沿第二剖口20对第二尺体200划线;第一剖口10和第二剖口20匹配,对接第一尺体100和第二尺体200后,第二剖口20插入第一剖口10,使其形成相贯线300。

本实施例利用第一尺体100和第二尺体200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划线,沿着划好的线手工切割后完成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焊接,由于第一剖口10和第二剖口20对接后能形成相贯线300,借助第一尺体100和第二尺体200划线并切割后对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也能形成相贯线300,本实施例具有划线准确度高的优点。

实施例2:

当第一管道架设在高空,且需要在第一管道上增加一条相交管线使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交汇处形成三通结构时,第一管道的划线和切割在高空完成,第二管道的划线和切割在地面完成,随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在高空对接并完成焊接工作,此时:

本实施例的一种相交管对接用剖口划线套尺,包括第一尺体100和第二尺体200,第一尺体100的周壁上具有第一剖口10,第一尺体100紧贴第一管道套设,使用者沿第一剖口10对第一尺体100划线;第二尺体200的端部具有第二剖口20,第二剖口20紧贴第二管道套设,使用者沿第二剖口20对第二尺体200划线;第一剖口10和第二剖口20匹配,对接第一尺体100和第二尺体200后,第二剖口20插入第一剖口10,使其形成相贯线300。

第一尺体100包括:可卷曲成筒形的尺本体110、维持筒形直径不变的固定组件120,第一剖口10开设在尺本体110上;第二尺体200为一体式的筒状结构。尺本体110沿径向的两端通过固定组件120连接。尺本体110由弹性材料制成。固定组件120由多个对固定件121组成,每对固定件121对称固定在尺本体110沿径向的两端,每对固定件121通过螺杆122固定。尺本体110由第一扇形体111和第二扇形体112组成,第一剖口10位于第一扇形体111或第二扇形体112上;第一扇形体111的两端与第二扇形体112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件121固定。

本实施例利用第一尺体100和第二尺体200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划线,沿着划好的线手工切割后完成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焊接,由于第一剖口10和第二剖口20对接后能形成相贯线300,借助第一尺体100和第二尺体200划线并切割后对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也能形成相贯线300,本实施例具有划线准确度高的优点。

在使用时,操作人员拿着第一尺体100爬上高空先把尺本体110展开然后套设于第一管道上,再把尺本体110通过固定组件120固定,最后操作人员按照第一剖口10的形状划线;第二尺体200在地面套设在第二管道上完成第二剖口20的划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套尺为了适应不同直径的管道,本实施例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相交管对接用剖口划线套尺,包括第一尺体100和第二尺体200,第一尺体100的周壁上具有第一剖口10,第一尺体100紧贴第一管道套设,使用者沿第一剖口10对第一尺体100划线;第二尺体200的端部具有第二剖口20,第二剖口20紧贴第二管道套设,使用者沿第二剖口20对第二尺体200划线;第一剖口10和第二剖口20匹配,对接第一尺体100和第二尺体200后,第二剖口20插入第一剖口10,使其形成相贯线300。第一尺体100和第二尺体200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的第一尺体100和第二尺体200均由弹性材料制成,这样第一尺体100和第二尺体200可适应不同直径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

本实施例利用第一尺体100和第二尺体200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划线,沿着划好的线手工切割后完成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焊接,由于第一剖口10和第二剖口20对接后能形成相贯线300,借助第一尺体100和第二尺体200划线并切割后对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也能形成相贯线300,本实施例具有划线准确度高的优点。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