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5358发布日期:2020-12-11 15:2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锁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签封锁是一种能够自锁、防开启、带条码、二维条码、rfid芯片的一次性塑壳式封印,每个封印都具有唯一的编码,包含供智能手持终端识别的条码或二维码、rfid芯片,以及供人眼识别的编码;电子签封采用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可以自动识别目标,获取相关数据,并能智能读写和通信转换,实现电脑软件管理;电子封印标签数码id具有全球唯一性,通过rfid读写器完成施封解封管理过程,数据下载及远程传输,因此,封签锁被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

在现有技术中,封签锁使用过程中对上锁或者卡合的物体的体积有着一定限制,对于体积过大或者过小的物体不便于上锁或者卡合,导致应用存在局限性,而这样的情况也给用户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旨在克服现有封签锁不便于对不同体积的物体的卡合进行调节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其中,包括封签锁;

所述封签锁包括:锁外壳、设置在锁外壳上的紧急开锁孔、设置在锁外壳内的上锁组件、承载部件、第一电路板、用于与所述上锁组件相卡合使得所述封签锁上锁的可调节卡合部件、用于推动所述上锁组件与可调节卡合部件分离使得所述封签锁开锁的开锁推块、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用于限位承载部件的第一行程开关以及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用于限位开锁推块的第二行程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中,还包括用于推动或拉动所述上锁组件与可调节卡合部件相卡合或分离以使得所述封签锁上锁或开锁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组、螺杆和用于控制所述螺杆行程的第三行程开关;所述第一齿轮组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锁组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封签锁一侧的用于开启所述封签锁的开锁器;所述开锁器包括:开锁器外壳、设置在开锁器外壳上的开锁孔、设置在所述开锁器外壳内用于推动所述开锁推块的推动组件、与所述推动组件电连接的第二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中,所述上锁组件包括固定块、弹簧、用于对所述可调节卡合部件进行锁止的锁销以及弹性设置在所述锁外壳内用于卡住锁销的上锁按键;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锁销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一控制芯片和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相连接的第一通讯模块和/或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相连接的存储芯片;所述锁外壳上设置有用于识别封签锁编码的无线信号感应板;

所述第一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二行程开关电连接,用于获取封签锁的开锁状态信息和开锁次数,并将所述开锁状态信息和开锁次数保存到第一通讯模块,或者将所述开锁状态信息和开锁次数保存到所述存储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中,所述可调节卡合部件包括扎带,所述扎带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锁外壳内,另一端外伸出所述锁外壳,所述扎带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锁销相卡合的卡齿。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中,所述可调节卡合部件包括棘轮、钢绳和从动轮;所述棘轮内缘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锁销相卡合的卡齿,外缘为圆弧面或齿面;所述钢绳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锁外壳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棘轮外缘和从动轮之间并外伸出所述锁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中,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齿轮组和开锁推杆;所述第二齿轮组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开锁推杆由分离式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组合而成,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开锁推块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紧急开锁孔的两侧,在开锁时,推动所述前端部穿过所述紧急开锁孔推动所述开锁推块运动;所述后端部与所述第二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中,所述开锁器外壳上设置有紧急开锁孔,所述前端部上设置有紧急推动杆,所述紧急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前端部连接,另一端外伸出所述紧急开锁孔;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控制芯片和第二通讯模块,所述第二通讯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和所述后台服务器相通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封签锁外壳内设置可调节卡合部件,通过调节所述可调节卡合部件与所述上锁组件的卡合位置,进而实现对承载部件上不同体积的物体进行夹持。本实施例中的电子封签锁不仅能手动开锁,还能通过设置在封签锁锁体内的动力组件实现开锁,还能通过锁体外的开锁器开锁,进一步地,还能在动力组件和/或开锁器出现状态异常不能开锁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在锁外壳上的紧急开锁孔实现手动紧急开锁,同时得益于与第一电路板连接的第二行程开关和第三行程开关,在自动或手动开锁的情况下均会准确记录开锁状态信息和开锁次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封签锁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为用户在使用时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封签锁未上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封签锁中第二种卡合部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封签锁中第二种卡合部件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锁器中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锁器手动开锁工作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封签锁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框图。

图中:10、封签锁;20、开锁器;30、移动终端;40、后台服务器;50、封签锁管理器;100、锁外壳;101、承载部件;102、第一电路板;104、开锁推块;105、第一行程开关;106、第二行程开关;107、固定块;108、弹簧;109、锁销;110、开锁按键;111、第一电源;112、扎带;113、棘轮;114、钢绳;115、从动轮;116、第一齿轮组;117、螺杆;118、紧急开锁孔;200、开锁器外壳;210、第二电路板;220、第二齿轮组;230、开锁推杆;231、前端部;232、后端部;240、紧急推动杆;250、第二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与“所述”可泛指单一个或复数个。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请参阅图1和图3,包括封签锁;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3,所述封签锁包括:锁外壳100、设置在锁外壳上的紧急开锁孔118、设置在锁外壳内的上锁组件、承载部件101、第一电路板102、用于与所述上锁组件相卡合使得所述封签锁上锁的可调节卡合部件、用于推动所述上锁组件与可调节卡合部件分离使得所述封签锁开锁的开锁推块104、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用于限位承载部件的第一行程开关105以及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用于限位开锁推块的第二行程开关106;其中,所述承载部件包括对称设置在锁外壳内的两个底座、设置在两个底座上的两个弹簧、以及与弹簧连接设置在锁外壳外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用于放置被夹持的物品,当承载台上有重物时会使所述承载台下移触碰到第一行程开关105使其闭合,与第一行程开关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102通过第一行程开关的闭合状态来判断承载台有物品放置。

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所述的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推动或拉动所述上锁组件与可调节卡合部件相卡合或分离以使得所述封签锁上锁或开锁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一齿轮组116、螺杆117和用于控制所述螺杆行程的第三行程开关(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齿轮组116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1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锁组件相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述的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封签锁一侧的用于开启所述封签锁的开锁器;所述开锁器包括:开锁器外壳200、设置在开锁器外壳上的开锁孔、设置在所述开锁器外壳内用于推动所述开锁推块的推动组件和与所述推动组件电连接的第二电路板210。

所述上锁组件包括固定块107、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的弹簧108、用于对所述可调节卡合部件进行锁止的锁销109以及弹性设置在所述锁外壳内用于卡住锁销的上锁按键110;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锁销的一端。

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锁外壳上设置有上锁孔(图中未示出),所述上锁按键110的一端弹性设置在所述锁外壳内,另一端外伸出所述上锁孔;所述上锁按键在上锁时松开所述锁销109。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和图4;为所述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的手动开锁和上锁的具体步骤:所述上锁按键110的一端与一固定设置在锁外壳100内的弹簧弹性连接,另一端外伸出上锁孔;所述锁销上设置有与上锁按键卡合的凹槽,上锁按键上相应设置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块,在未上锁的状态下,上锁按键因为与之连接弹簧的张力的作用下使其卡住锁销销体不能移动(此时的动力组件未启动,因此固定块不能动作,弹簧压缩在锁销与固定块之间),此时的可调节卡合部件是可以自由调节的;当按下上锁按键时,锁销因为没有了上锁按键的阻挡,与锁销连接的弹簧的张力得以释放,使锁销运动至与可调节卡合部件相互卡合,实现封签锁的上锁功能,同时所述锁销在上锁的过程中推动与其连接的开锁推块,使开锁推块从所述第二行程开关上移开,第二行程开关得到释放,与第二行程开关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通过第二行程开关的断开状态来判断上锁销已和可调节卡合部件相卡合,记录此时为上锁状态;当需要开锁时,通过紧急开锁孔118手动推动开锁推块,使与其接触的锁销回程并与上锁按键相卡合实现开锁功能,同时开锁推块与第二行程开关相接触,使其闭合,与第二行程开关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通过第二行程开关的闭合状态来判断上锁销已和可调节卡合部件分离,记录此时为开锁锁状态;可以想到的是,在锁外壳内设置有用于给第一电路板102供电的第一电源111;其中,在上锁后,上锁组件中的弹簧的弹簧力在释放力后会产生回弹,请参阅图1,锁销前端与可调节卡和部件相卡合的位置为一个斜面,可调节卡合部件的卡齿形状与锁销前端的形状相吻合,在锁销与可调节卡合部件相卡合后,弹簧的回弹力会带动锁销前端向下运动,而向下运动时因卡齿与锁销抵接的平面所抵触而不能动作,又因为开锁推块的重量而不能带动锁销回弹;值得一提的是,当可调节卡合部件与锁销相卡合后,此时的可调节卡合部件可向下运动(向上运动的趋势与锁销前端的底面相抵接而不能运动),当拉动可调节卡合部件向下运动时,可调节卡合部件的斜面与锁销前端的斜面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可调节卡合部件向下动作,压缩与承载部件之间的空间。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4和图5,为所述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的通过动力组件实现开锁和上锁的具体步骤: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螺杆向前或是向后运动;当为开锁状态下,所述螺杆向前运动,与之连接的固定块在驱动力作用下向前运动并挤压与锁销连接的弹簧,锁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产生向前运动的趋势,但是由于此时上锁按键与锁销是卡合的状态使锁销不能运动,此时按下上锁按键,锁销上被挤压的弹簧张力得到释放(朝弹簧与锁销连接的一端),使锁销与可调节卡合部件相卡合,实现上锁功能;当为上锁状态下,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组转动带动螺杆向后运动,同时固定块也随之向后运动,弹簧不再受到固定块的挤压,与固定块连接的一端的张力得到释放,拉动锁销向后运动,使之与可调节卡合部件分离,同时上锁按键因为锁销的向后运动与锁销卡合(锁销上设置有凹坑,上锁按键上设置有凸台,锁销向后运动时上锁按键上的凸台与锁销上的凹坑相配合实现卡合限位),实现开锁功能;其中,第三行程开关在螺杆向前运动时与螺杆断开,将上锁信号传递给第一电路板;在螺杆向后运动并与第三行程开关接触时使第三行程开关闭合,将开锁信号传递给第一电路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电机的电力由锁外壳内部的第一电源提供,同时第一电机由所述第一电路板进行控制;通过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组、螺杆和用于控制所述螺杆行程的第三行程开关可以实现封签锁的自动上锁及开锁,不需要借助外部的开锁工具即可开锁,实现封签锁的功能更加集中化,当然上述中的动力组件的组成部件仅是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其他任何能产生动力的装置均可,只要能满足使锁销产生两个相反方向的运动即可。

同时,设置在锁外壳上的紧急开锁孔118可用于在封签锁内部的动力组件产生故障时无法拉动锁销开锁时,可通过手动开锁的一些工具(例如,手动推杆)穿过紧急开锁孔推动开锁推块使锁销与可调节卡和部件分离或者是正常采用开锁器时,通过其中的推动组件穿过紧急开锁孔来推动开锁推块使锁销与可调节卡和部件分离,即所述紧急开锁孔用于两种情况,其一在紧急情况下可用于手动开锁通道,其二,在使用开锁器等开锁工具时为正常开锁通道;值得一提的是,在驱动部件出现故障时,其中的第三行程开关无状态切换,因此无法从中判断封签锁的状态,但是此时的第二行程开关因为开锁推块的运动却会产生通断状态的切换,此时的第一电路板以从第二行程开关获取的信号为准来判断封签锁的是否处于上锁还是开锁状态,以此保存准确的开上锁次数;因此,不论在自动或手动开锁的情况下均会准确记录开锁状态信息和开锁次数。

作为更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一控制芯片和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相连接的第一通讯模块(图中未示出);和/或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相连接的存储芯片(图中未示出),所述锁外壳上设置有无线信号感应板(图中未示出);所述无线信号感应板上保存有所述封签锁的唯一编码,通过所述唯一编码对封签锁进行识别;所述唯一编码还存储在所述存储芯片中,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用于当所述第二行程开关检测出的所述开锁推块位置变化时,生成锁状态码发送至所述第一通讯模块,所述第一通讯模块根据接收到的锁状态码对其保存的锁状态码进行更新,或者所述第一控制芯片控制将所述锁状态码保存到与其相连接的存储芯片中。

其中,所述无线信号感应板可以通过设置保存有封签锁锁编码的二维码标识来替换,通过扫描所述二维码获取其中含有的封签锁的锁编码。

作为进一步地方案,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可调节卡合部件包括扎带112,所述扎带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锁外壳内,另一端外伸出所述锁外壳,所述扎带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锁销相卡合的卡齿;所述扎带为柔性体,一端固定设置在锁外壳内部,中间部分露出锁外壳,并设置在承载部件的上方用于夹持物品;另一端穿过锁外壳且于锁外壳底部外伸出;可以想到的是,在所述扎带的另一端还设置有一张紧轮,用于提供张紧力给扎带。

具体的,扎带112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和锁销相卡合的卡齿,在需上锁的时,通过拉动扎带露出锁外壳的另一端使其位置产生变化,进而使扎带中间部分更贴近承载部件,调整与承载部件之间的空间大小;当拉动扎带使承载部件与扎带之间的空间减小到想要的大小,此时的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螺杆运动,与螺杆连接的固定块在驱动力作用下向前运动并挤压与锁销连接的弹簧,锁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产生向前运动的趋势,随后按下上锁按键110,使锁销在被挤压的弹簧的张力下作用下运动至与扎带相互卡合,实现封签锁的上锁功能;当扎带与锁销相卡合后,此时的扎带可向下运动(向上运动的趋势与锁销前端的底面相抵接而不能运动),当拉动扎带向下运动时,扎带的斜面与锁销前端的斜面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扎带向下动作,压缩与承载部件之间的空间,越往下拉,对承载部件上物体压缩的越紧,因此,通过调节扎带的不同位置,并通过锁销与扎带上的卡齿相互卡合,从而实现了对不同体积物体的夹持。

作为更进一步地方案,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上述提供一种扎带作为可调节卡合部件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外一种可调节卡合部件;所述可调节卡合部件包括棘轮113、钢绳114和从动轮115;所述棘轮内缘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锁销相卡合的卡齿,外缘为圆弧面或齿面;所述钢绳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锁外壳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棘轮外缘和从动轮之间并外伸出所述锁外壳;其中,所述钢绳为柔性体,一端固定设置在锁外壳内部,中间部分露出锁外壳,并设置在承载部件的上方用于夹持物品;另一端穿过锁外壳且于锁外壳底部外伸出;可以想到的是,在所述钢绳的另一端还设置有一张紧轮,用于提供张紧力给钢绳。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棘轮和从动轮平行设置在所述锁外壳内部,两轮中间为钢绳的另一端,所述棘轮的内缘部分设置有若干个与锁销相卡合的卡齿,外缘部分为圆弧面或者齿面,用于与所述钢绳产生相对运动;举例说明,通过拉动钢绳露出锁外壳的另一端使其位置产生变化,同时与钢绳另一端相接触的棘轮和从动轮也开始转动,进而使钢绳中间部分更贴近承载部件,调整与承载部件之间的空间大小;当拉动钢绳使承载部件与扎带之间的空间减小到想要的大小,此时的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螺杆运动,与螺杆连接的固定块在驱动力作用下向前运动并挤压与锁销连接的弹簧,锁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产生向前运动的趋势,随后,按下上锁按键,使锁销在被挤压的弹簧的张力下作用下运动至与棘轮相互卡合,实现封签锁的上锁功能;当棘轮与锁销相卡合后,此时的钢绳可向下运动(向上运动的趋势因棘轮与锁销前端的底面相抵接而不能运动),当拉动钢绳向下运动时,棘轮内缘的卡齿的斜面与锁销前端的斜面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钢绳向下动作,压缩与承载部件之间的空间,越往下拉,对承载部件上物体压缩的越紧,因此,通过调节钢绳的不同位置,并通过锁销与棘轮上的卡齿相互卡合,从而实现了对不同体积物体的夹持。

具体的,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7,为所述电子封签锁的控制系统中通过的开锁器开锁的具体步骤: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二齿轮组220、开锁推杆230;所述第二齿轮组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开锁推杆由分离式的前端部231和后端部232组合而成,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开锁推块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开锁孔的两侧,在开锁时,推动所述前端部穿过所述紧急开锁孔推动所述开锁推块运动;所述后端部与所述第二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连接。

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开锁推杆230运动。所述开锁推杆的前端部穿过所述开锁孔,推动所述开锁推块,进而与开锁推块相接触的上锁组件从所述可调节卡合部件上分离,从而实现开锁;优选的,所述开锁推杆的前端部与锁外壳通过弹簧弹性连接,便于在开锁后的返程更加快捷;与此同时,开锁推块与第二行程开关接触使其闭合,与第二行程开关电连接的第一电路板通过第二行程开关的闭合状态来判断锁销已和可调节卡合部件分离,记录此时为开锁状态;其中,第二电机的电力由设置在开锁器内的第二电源250提供。

作为更进一步地方案,请参阅图8,所述开锁器外壳上设置有开锁孔,所述前端部上设置有紧急推动杆240,所述紧急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前端部连接,另一端外伸出所述开锁孔;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控制芯片和第二通讯模块,所述第二通讯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和所述后台服务器相通信。

当设置在所述开锁器壳体内的第二电机驱动开锁推杆推动所述开锁推块的功能失效时,也即是当出现第二电源的电量低与启动电机的阈值,或者当第二电机出现故障无法正确驱动开锁推杆运动时,则可以通过设置在开锁孔内的紧急推动杆推动开锁推杆的前端部运动,通过所述开锁推杆的前端部推动开锁推块,进而开锁推块推动锁销与可调节卡合部件的分离;也即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封签锁不仅可通过开锁器自动开锁,并且还可通过开锁器上设置的紧急推动杆实现手动开锁,从而预防了紧急情况的发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作为更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后台服务器建立连接的封签锁管理器;所述封签锁管理器,用于读取所述第一通讯模块或者所述存储芯片中保存的开锁状态信息和开锁次数,并将所述开锁状态信息和开锁次数发送至所述后台服务器。

所述开锁器外壳内的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二控制芯片(图中未示出)和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相连接的第二通讯模块(图中未示出),所述开锁器外壳上还设置有无线信号读取器(图中未示出),例如frid读取器,用于从所述锁外壳上的无线信号感应板中读取器中所保存的锁编码,并将所述锁编码发送给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基于所述锁编码得到该封签锁的唯一编码。

所述无线信号读取器读取到所述无线信号感应板中保存的锁编码,并将所述锁编码发送到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所述锁编码查询到与所述锁编码相对应的锁状态码,后台服务器将锁状态码中的开锁次数进行比对,判断开锁次数是否正确,若正确,则发送开锁指令到开锁器。其中,所述后台服务器进行比对的锁状态码和次数码分别为所述第二通讯模块从第一通讯模块中获取到并转发到后台服务器的锁状态码和次数码,和在所述封签锁开锁之前,所述封签锁管理器从第一通讯模块中获取并转发到后台服务器的锁状态码和次数码。

所述开锁器外壳内的第二通讯模块接收所述开锁指令,并将所述开锁指令发送到第二控制芯片,所述第二控制芯片对接收到所述开锁指令后,控制推动组件的第二电机驱动开锁推杆推动开锁推块,使锁销与可调节卡合部件分离。若后台服务器核对出开锁次数不正确,则提示开锁异常。

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开锁器还设置有第三通讯模块(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三通讯模块通过移动终端建立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开锁器通过第三通讯模块将其锁编码发送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将其接收到的锁编码发送到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通过移动终端转发开锁指令到开锁器的第三通讯模块,所述第三通讯模块将接收到的开锁指令发送给第二控制芯片。

进一步地,在所述锁外壳内还设置有第一蓝牙模块,第一蓝牙模块与所述锁外壳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蓝牙模块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封签锁管理器内还设置有第二蓝牙模块。

具体的,所述锁状态码还包含地址码,在上述两个蓝牙模块当中,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用于实时地向预定范围(比如预定范围为0.3米)内发射固定地址码的蓝牙广播,以便于预定范围内所有的封签锁管理器或开锁器能够获取到所述地址码。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则用于实时地扫描预定范围内所有封签锁的状态信息。

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封签锁管理器内还可以包括第三蓝牙模块;通过三个蓝牙模块也可实现上述两个蓝牙模块的功能;即第一蓝牙模块用于实时地向预定范围内发送固定地址码的蓝牙广播;第二蓝牙模块用于实时扫描预定范围内封签锁的状态信息,当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扫描到所述封签锁的状态为开锁状态时,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向该封签锁发起连接,并将该封签锁的状态变为待上锁状态;第三蓝牙模块则用于扫描处于上锁状态的封签锁,并向所述wifi或gprs等通讯模块发送封签锁的锁编码以及锁开锁状态码和地址码等信息,然后,通过所述wifi或gprs等通讯模块将封签锁的锁编码以及锁开锁状态码和地址码等信息上报给后台服务器。

另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锁器内还可以设置第四蓝牙模块,用于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接收移动终端发出的开锁密码,或者将其接收到的开锁状态码发送到移动终端或后台服务器。

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锁外壳的表面还可设置显示屏(未图示),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通过所述显示屏可实时显示封签锁的上锁状态,以及实时显示与服务器端的连接状态等;所述显示屏以及其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的,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开锁器外壳的表面还可设置显示屏(未图示),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通过所述显示屏可实时显示封签锁的上锁状态,以及实时显示与服务器端的连接状态等;所述显示屏以及其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方面,首先将封签的物体放入锁外壳内,通过调节设置在锁外壳内的可调节卡合部件与所述承载部件之间的空间大小,以达到对放置在承载部件上不同体积物品的有效夹持。例如,在承载部件上放置待封签物品,且物品体积较小时(如袋子等),拉长卡合部件外伸出的长度,使其夹紧承载部件上的物品,与此同时,承载部件因为物品重量压向第一行程开关,第一电路板接收到第一行程开关的闭合信号,判断此时承载部件上有待封签物品;随后,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螺杆向前运动,与螺杆连接的固定块在驱动力作用下向前运动并挤压与锁销连接的弹簧,锁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产生向前运动的趋势,此时按下上锁按键,与上锁按键卡合的锁销上被挤压的弹簧张力得到释放,在弹簧的推力作用下使锁销与可调节卡合部件相卡合,从而实现对封签锁的上锁;需要说明的是,在锁销被弹簧驱动的运动过程中,与锁销连接的开锁推块被锁销所推动从而离开所述第二行程开关(未上锁的情况下,开锁推块是贴近第二行程开关使其闭合的),与第二行程开关连接的第一电路板接收到第二行程开关断开的信号,同时驱动组件中螺杆离开第三行程开关时的断开信号也传递给第一电路板,以此判断此时的封签锁处于上锁的状态;当然上述仅对待封签的物品体积较小进行举例说明,同理,在待封签物品体积较大时同样先调整好可调整卡合部件的位置,进而进行上锁来达到夹持较大体积物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可调节卡合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两种实施例;第一种提供:一种扎带,通过在扎带上设置若干个卡齿,通过调整扎带的位置使锁销与扎带上不同位置的卡齿相卡合,从而达到对不同体积的待封签物品的夹持;第二种提供:钢绳、棘轮和从动轮,通过棘轮内缘上的卡齿与锁销相卡合,通过棘轮外缘的钢绳实现调整承载部件上的夹持空间,通过棘轮外缘和从动轮为钢绳导向及辅助运动,同时两轮的夹持也起到防止钢绳回缩的作用;此外,当为开锁状态下,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组转动带动螺杆向后运动,同时固定块也随之向后运动,弹簧不再受到固定块的挤压,与固定块连接的一端的张力得到释放,拉动锁销向后运动,使之与可调节卡合部件分离,因此在没有外部开锁器的情况下封签锁也能自行实现上锁与开锁;当然同样也可以采用开锁器开锁,具体的是否设置开锁器可以依据实际使用时决定。

另一方面,开锁器中的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开锁推杆向前运动。所述开锁推杆的前端部穿过所述紧急开锁孔,推动所述开锁推块,进而与开锁推块相接触的上锁组件从所述可调节卡合部件上分离,从而自动实现开锁;进一步地,在开锁器外壳上设置有开锁孔,在开锁推杆的前端部设置有紧急推动杆,且紧急推动杆的露出所述开锁孔;当出现第二电机不能驱动开锁推杆运动或开锁器中电量耗尽导致的不能自动开锁的情况时,可通过手动推动所述紧急推动杆的方式使封签锁开锁,具体为,紧急推动杆推动开锁推杆的前端部运动,通过所述开锁推杆的前端部推动开锁推块,进而开锁推块推动锁销与可调节卡合部件的分离,从而实现开锁。

又一方面,得益于与第二行程开关和第三行程开关连接的第一电路板,在获取到当前封签锁的开锁状态信息和开锁次数,并将所述开锁状态信息和所述开锁次数保存到所述第一通讯模块中,或者保存到与所述通讯模块相连接的存储模块中。所述开锁器外壳内与所述第一通讯模块相连接的第二通讯模块从所述存储模块中获取开锁状态信息和开锁次数,并将其直接发送到后台服务器,或者通过移动终端转发到后台服务器。

所述开锁码信息中包括:锁编号、开锁状态码(开锁状态对应的开锁码和上锁状态对应的上锁码),地址码和次数码,其中每一个封签锁均具有一个固定的锁编号,其为封签锁在出厂时设定的唯一标识编号,所述状态码随着封签锁为开锁状态还是上锁状态而改变,既是所述第二行程开关是否闭合(闭合为开锁,断开为上锁),得到当前封签锁的状态为上锁状态还是开锁状态,若为上锁状态,则状态码对应为上锁状态码,若为开锁状态,则状态码对应为开锁状态码。所述地址码为所述封签锁的物理地址,次数码为该封签锁开锁的次数,为根据第二行程开关与开锁推块闭合次数,记录为开锁次数,从而得到次数码。

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通讯模块或蓝牙模块建立连接的所述封签锁管理器,还用于接收第一电路板上设置的蓝牙模块或通讯模块中发出的开锁码信息,并将所述开锁码信息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所述后台服务器经过将从所述封签锁管理器中接收到的次数码与开锁器的第二通讯模块发送的次数码进行核对,判断封签锁是否被打开过,若不同,则提示开锁异常。

请参阅图9,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封签锁10,用于开启封签锁10的开锁器20,用于获取封签锁的开锁状态码,并将所述开锁状态码发送至后台服务器40的封签锁管理器50,用于接收所述开锁器中发送的锁编码、开锁状态码或上锁状态码、次数码,并将所述锁编码、开锁状态码或上锁状态码、次数码发送到后台服务器40的移动终端30。所述移动终端30和后台服务器40均可以用于查看封签锁的状态信息,得到其当前所处于的开锁状态或上锁状态,以及其开锁次数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封签锁可通过动力组件提供的动力使封签锁上锁或开锁,应理解的是,在封签锁不包括动力组件的情况下也可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上锁按键手动上锁(在未上锁时预先预紧好弹簧力,按下上锁按键后弹簧力得到释放,使锁销与可调节卡合部件相卡合而上锁),和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的开锁器实现开锁或是外加手动开锁工具开锁,因此在不含动力组件的封签锁也应是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封签锁外壳内设置可调节卡合部件,通过调节所述可调节卡合部件与所述上锁组件的卡合位置,进而实现对承载部件上不同体积的物体进行夹持。本实施例中的电子封签锁不仅能手动开锁,还能通过设置在封签锁锁体内的动力组件实现开锁,还能通过锁体外的开锁器开锁,进一步地,还能在动力组件和/或开锁器出现状态异常不能开锁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在锁外壳上的紧急开锁孔实现手动紧急开锁,同时得益于与第一电路板连接的第二行程开关和第三行程开关,在自动或手动开锁的情况下均会准确记录开锁状态信息和开锁次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封签锁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为用户在使用时提供了方便。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所指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