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坦克履带端联器螺栓拆装加力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99398发布日期:2020-08-25 19:5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坦克履带端联器螺栓拆装加力扳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履带端联器维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坦克履带端联器螺栓拆装加力扳手。



背景技术:

坦克的行动部分通常采用履带式,以提高行动部分的抓地力,防止行动部分与地面打滑,在机动行走方面,履带式行走机构最为常见,但是其使用寿命较短,不宜长途行驶,特别是履带,在长途行驶中,连接履带的端联器紧固螺栓,及容易损失出现毛刺和卷边,坦克自列装以来,虽然中联器和端联器螺栓的拧紧力矩为687-736n.m,挂胶履带时拧紧力矩为490-500n.m;但经过实际测量,在拆螺栓时经过气焊烤后的力矩为1000-1200n.m,使得履带端联器紧固螺栓拆卸困难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始终困扰着基层部队,特别是在野外条件下,修复履带需要将端联器用气焊进行切割,然后更换新的端连器,但由于野外作业条件差,没有电力加以辅助,靠人力难以完成上述维修工作,给装备维修保养带来很多不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影响了日常训练保障和战时抢修能力。如果对端联器部位进行修理和维护,需要对其进行拆卸,那么,对于端联器螺栓的拆卸就显得十分困难和棘手,通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物力来进行抢修,进而也降低了效率。而且,普通的六角形扳手不能满足其履带端联器的螺栓拆卸,也不具备足够的扭力和承载力,由于行走式重型机械行进的路线和区域有所不同,久而久之,在履带的缝隙中就会增加许多附着物,如果对端联器部位进行修理和维护,需要对其进行拆卸,那么,行走途中的泥土、石子等杂质就会对履带端联器造成一定的埋没,对于端联器螺栓的拆卸就显得十分困难和棘手,通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物力来进行抢修,进而也降低了效率,而且,普通的六角形扳手不能满足其履带端联器的螺栓拆卸,也不具备足够的扭力和承载力,受力不均匀很容易导致抢修人员的操作不当,使得普通的扳手出现位移偏差,这样也最容易导致端联器螺栓的脱扣,操作起来十分不便和困难,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履带端联器螺栓拆装的加力扳手,来解决上述的实际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采用行星齿轮旋转结构设计,能够对履带端联器的螺栓进行拆卸和安装,充分利用了多个行星轮来分担扭力荷载,形成功率分流,进而让旋转更加流畅自如、省时省力,从而提高履带端联器拆装效率,承载能力更大、体积更加小巧,降低噪声、提高运转的平稳性和可靠性的旋转式坦克履带端联器螺栓拆装加力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转式坦克履带端联器螺栓拆装加力扳手,其特征在于:由转动体、行星架总成、螺栓修整套筒和棘轮扳手组成,所述转动体上还设有支臂,所述支臂位于转动体的一侧,所述支臂与转动体为固定连接,所述行星架总成位于转动体的内部,所述行星架总成贯穿转动体为固定连接,所述行星架总成是由一级行星架、输入轴、二级行星架、三级行星架、四级行星架和输出轴组成,所述输入轴位于一级行星架的上部,所述输入轴与一级行星架为固定连接,所述二级行星架位于一级行星架的下部,所述二级行星架与一级行星架为固定连接,所述三级行星架位于二级行星架的下部,所述三级行星架与二级行星架为固定连接,所述四级行星架位于三级行星架的下部,所述四级行星架与三级行星架为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位于四级行星架的下部,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四级行星架为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与螺栓修整套筒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栓修整套筒位于转动体的下部,所述螺栓修整套筒与输出轴为固定连接,所述棘轮扳手位于转动体的上部,所述棘轮扳手与输入轴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转动体为空心圆柱结构。

进一步,所述一级行星架、二级行星架、三级行星架、四级行星架均为五齿轮同心轴联动齿轮结构。

进一步,所述一级行星架、二级行星架、三级行星架、四级行星架均为外部带有十字框架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四级行星架的齿轮厚度大于一级行星架、二级行星架、三级行星架各自内部的齿轮厚度。

进一步,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均为等边六角形柱形结构,并且所述输出轴的高度大于输入轴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螺栓修整套筒为等边六角形镂空圆柱。

进一步,所述螺栓修整套筒中部的六角形稍大于输出轴的外六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是一种采用行星齿轮旋转结构设计,能够对履带端联器的螺栓进行拆卸和安装,充分利用了多个行星轮来分担扭力荷载,形成功率分流,进而让旋转更加流畅自如、省时省力,从而提高履带端联器拆装效率,承载能力更大、体积更加小巧,转动体采用空心圆柱结构,并且行星架总成被安装在转动体的内部,这样对整套行星架总成起到一个保护,行星架总成是由一级行星架、输入轴、二级行星架、三级行星架、四级行星架和输出轴组成,一级行星架、二级行星架、三级行星架、四级行星架使得整个行星架总成的结构更加紧凑,这些行星架配合使用,能够增大承载力;此外,四级行星架的齿轮厚度大于一级行星架、二级行星架、三级行星架各自内部的齿轮厚度,这样能够提高四级行星架的启动扭力以及啮合传动力,四级行星架配合一级行星架、二级行星架、三级行星架一起使用,能够分担扭动荷载,形成功率分流,实现载荷分布均匀,让操作人员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灵活自如、省时省力,同时,这些行星架一起配合使用,还能降低齿轮本身的各种误差,防止行星轮轴线的位移,从而产生对齿轮转动的运动误差;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降低旋转噪声、提高运转的平稳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各种坦克履带端联器或者其他机动装置履带端联器螺栓拆装的加力扳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架总成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行星架内部齿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转动体2、支臂3、行星架总成

4、一级行星架5、输入轴6、二级行星架

7、三级行星架8、四级行星架9、输出轴

10、螺栓修整套筒11、棘轮扳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旋转式坦克履带端联器螺栓拆装加力扳手,其特征在于:由转动体1、行星架总成3、螺栓修整套筒10和棘轮扳手11组成,所述转动体1上还设有支臂2,所述支臂2位于转动体1的一侧,所述支臂2与转动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行星架总成3位于转动体1的内部,所述行星架总成3贯穿转动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行星架总成3是由一级行星架4、输入轴5、二级行星架6、三级行星架7、四级行星架8和输出轴9组成,所述输入轴5位于一级行星架4的上部,所述输入轴5与一级行星架4为固定连接,所述二级行星架6位于一级行星架4的下部,所述二级行星架6与一级行星架4为固定连接,所述三级行星架7位于二级行星架6的下部,所述三级行星架7与二级行星架6为固定连接,所述四级行星架8位于三级行星架7的下部,所述四级行星架8与三级行星架7为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9位于四级行星架8的下部,所述输出轴9的一端与四级行星架8为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9的另一端与螺栓修整套筒10为固定连接,所述螺栓修整套筒10位于转动体1的下部,所述螺栓修整套筒10与输出轴9为固定连接,所述棘轮扳手11位于转动体1的上部,所述棘轮扳手11与输入轴5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体1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一级行星架4、二级行星架6、三级行星架7、四级行星架8均为五齿轮同心轴联动齿轮结构。所述一级行星架4、二级行星架6、三级行星架7、四级行星架8均为外部带有十字框架的结构。所述四级行星架8的齿轮厚度大于一级行星架4、二级行星架6、三级行星架7各自内部的齿轮厚度。所述输入轴5和输出轴9均为等边六角形柱形结构,并且所述输出轴9的高度大于输入轴5的高度。所述螺栓修整套筒10为等边六角形镂空圆柱。所述螺栓修整套筒10中部的六角形稍大于输出轴9的外六角形。

工作方式:该装置是一种采用行星齿轮旋转结构设计,能够对履带端联器的螺栓进行拆卸和安装,充分利用了多个行星轮来分担扭力荷载,形成功率分流,进而让旋转更加流畅自如、省时省力,从而提高履带端联器拆装效率,承载能力更大、体积更加小巧,主要是由转动体1、行星架总成3、螺栓修整套筒10和棘轮扳手11组成,其中,转动体1采用空心圆柱结构,并且行星架总成3被安装在转动体1的内部,这样对整套行星架总成3起到一个保护,在使用的时候,将螺栓修整套筒10套入到需要拆卸的履带端联器的螺栓位置处,该螺栓修整套筒10采用等边六角形镂空圆柱,并且螺栓修整套筒10中部的六角形稍大于输出轴9的外六角形,接着,操作人员通过手动旋转棘轮扳手11,该棘轮扳手11与行星架总成3的输入轴5连接,在转动体1内部的行星架总成3的驱动下,来带动输出轴9转动,这样从而使螺栓修整套筒10中的履带端联器的螺栓开始松动,并通过旋转将履带端联器的螺栓拆下,该行星架总成3是由一级行星架4、输入轴5、二级行星架6、三级行星架7、四级行星架8和输出轴9组成,而一级行星架4、二级行星架6、三级行星架7、四级行星架8均采用五齿轮同心轴联动齿轮结构,并且该一级行星架4、二级行星架6、三级行星架7、四级行星架8均为外部带有十字框架的结构叠加放置,使得整个行星架总成3的结构更加紧凑,这些行星架配合使用,能够增大承载力;此外,四级行星架8的齿轮厚度大于一级行星架4、二级行星架6、三级行星架7各自内部的齿轮厚度,这样能够提高四级行星架8的启动扭力以及啮合传动力,四级行星架8配合一级行星架4、二级行星架6、三级行星架7一起使用,能够分担扭动荷载,形成功率分流,实现载荷分布均匀,让操作人员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灵活自如、省时省力,同时,这些行星架一起配合使用,还能降低齿轮本身的各种误差,防止行星轮轴线的位移,从而产生对齿轮转动的运动误差;同理,反向手动旋转棘轮扳手11,则是将履带端联器的螺栓利用螺栓修整套筒10进行拧紧安装,而输入轴5和输出轴9均采用等边六角形柱形结构,并且输出轴9的高度大于输入轴5的高度,这也是为了让输出轴9与螺栓修整套筒10更好的插入连接;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降低旋转噪声、提高运转的平稳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各种坦克履带端联器或者其他机动装置履带端联器螺栓拆装的加力扳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部”、“底部”、“端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