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开锁商品保护装置及商品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5800发布日期:2021-01-15 11:5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非接触开锁商品保护装置及商品保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仅能够进行远程全自动解锁,而且上锁省时省力,同时使用适用性好,同时能够对箱式包装商品进行防盗保护的非接触开锁商品保护装置及商品保护系统,属于商品防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所有的cn107444771a、名称“一种包装盒保护装置”,包括底座,其用于固定于包装盒上;盖体,其活动连接于底座上,盖体与底座部分隔开且能供包装件穿过;线路板,其固设于盖体内;报警器,其设置于盖体内并与线路板电连接;锁定组件,其设置于盖体上并通过其自身移动能实现盖体与底座的锁定与解锁,锁定组件能与线路板间歇式接触;当锁定组件锁定时,其与线路板接触并使报警器与线路板断电,当锁定组件解锁时,其与线路板分离且报警器与线路板通电。所述锁定组件包括与盖体活动连接的滑块,在滑块的底部设置有锁块,所述底座上相应设置有锁孔,所述滑块能相对盖体上下移动且锁块能卡入或移出锁孔并使盖体与底座锁定或分离。所述滑块的中部设置有抵块,在线路板上设置有接触开关,当锁块卡入锁孔时,抵块与接触开关接触且报警器与线路板断电,当锁块移出锁孔时,抵块与接触开关分离且报警器与线路板通电。所述盖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相隔开的两限位板,所述滑块被限制于两限位板间并在两限位板间上下移动。所述滑块的上端凸设有锁定杆,在锁定杆上套设有解锁弹簧,解锁弹簧分别抵在滑块与盖体上,盖体与底座锁定时,所述解锁弹簧压缩,解锁时,所述解锁弹簧能使盖体与底座分离。所述盖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安装筒,所述限位板位于安装筒下方,解锁弹簧一端抵在安装筒上,在安装筒内设置有多个锁定球,当盖体与底座锁定时,所述锁定杆伸入安装筒内且锁定球分别与锁定杆和安装筒抵紧。所述锁定球由金属材料或磁性材料制成,当锁定球受吸引力吸引时,所述锁定球能分别与锁定杆和安装筒分离。所述安装筒内设置有弹簧座,锁定球位于弹簧座与安装筒间,所述锁定杆伸入弹簧座内,在弹簧座内设置有锁定弹簧,锁定弹簧一端抵在盖体上,另一端抵在弹簧座上并使弹簧座抵紧于锁定球上。所述安装筒内设置有安装罩,安装罩的上端抵在盖体上,下端抵在安装筒内,所述锁定球、弹簧座与锁定弹簧均位于安装罩内,所述锁定杆伸入安装罩内。所述盖体内活动设置有可穿过底座的抵柱,在线路板上设置有导电开关,当抵柱与包装盒接触时,抵柱与导电开关接触且报警器与线路板断电,当抵柱与包装盒分离时,抵柱与导电开关分离且报警器与线路板通电。所述盖体内表面上固设有限位筒且抵柱位于限位筒内,在抵柱与限位筒间设置有能使抵柱移动的复位弹簧。所述线路板上设置有与报警器电连接的发光器与接收器,所述发光器与接收器间的光信号能穿过底座并投射于包装盒上,当接收器接收的光信号发生变化时,所述线路板与报警器通电。所述底座的内表面上交错设置有用于容纳包装件的容纳槽,每个容纳槽的两端均延伸至底座的周缘,在每个容纳槽的两侧形成有挡板。所述容纳槽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防滑部,所述防滑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锥形体状的防滑钉,所述防滑钉靠近底座的边缘。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周缘凸设有挡圈,在挡圈上设置有多个与容纳槽相对的容纳缺口。在盖体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与容纳缺口相邻的压块,当盖体与底座为锁定状态时,所述压块抵在包装件上。所述盖体与底座通过一枢接轴枢接连接,在枢接轴上套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抵在盖体与底座上。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包装盒保护装置的平面位移距离;若平面位移距离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则启动报警器;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包装盒保护装置的垂直位移距离;若垂直位移距离超过第二预设距离,则启动报警器。所述光电传感器通过获取不同高度下收到的图形信号以获取垂直位移距离。其不足之处在于:该种包装盒保护装置采用磁性开锁器开锁,要除去附着在商品上的防盗标签必须使用磁性开锁器接触来接触到标签才能开锁,即必须通过人工(雇员)操作的方式开锁,其无法在无人自助收银等场合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设计目的:为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不仅能够进行远程全自动解锁,而且上锁省时省力,同时使用适用性好,同时能够对箱式包装商品进行防盗保护的非接触开锁商品保护装置及商品保护系统。

设计方案: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

1、所述盖体内设有销锁机构且销锁机构中的动力单元能够驱动锁销锁住锁紧件中的锁块的锁头,所述盖体内设有感应元件,在锁紧件中的锁槽与底座中的插块插接配合时感应元件将改变状态信号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上锁,将打包带容纳在底座的容纳槽中,之后按压盖体且盖体将绕铰接件中的轴转动,直至当锁紧件中的锁槽与底座的插块插接配合,同时在盖体下压过程中锁紧件相对盖体向上滑动直至锁紧件触动感应元件,此时感应元件将改变状态信号且感应元件将该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动力单元驱动锁销锁住锁块,这样工作人员单手就能够快速实现上锁操作;开锁,服务器通过信号收发处理单元将开锁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到开锁信号后控制动力单元驱动锁销脱离锁头,此时,锁块在弹性件恢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当下滑的锁块在锁槽与插块相互脱离时实现底座的打开,之后将打包带从底座的容纳槽中移出,这样工作人员远程就能够实现装置开锁操作,为无人自助结账的场景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保障;三是装置能够对箱式商品提供防盗保护及rfid盘点。

2、在锁销的杆体通过“凸”字形锁孔的窄孔段并位于“凸”字形锁孔的宽孔段后动力单元带到锁销旋转90°使锁销锁住锁块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锁销的杆体通过“凸”字形锁孔的窄孔段并位于“凸”字形锁孔的宽孔段后动力单元带到锁销旋转90°使锁销锁住锁块,由于该销锁结构中锁销是在原位绕锁销的对称中心线进行转动实现上锁和开锁,其销锁结构不仅使用稳定性好,而且销锁结构处于锁住状态时抗拉强度大;另外由于上锁后锁块会受到很大的拉力,锁销转动的阻力(约几十牛)会很大,锁销旋转90°使锁销锁住锁块,即电机输出轴转动很小的角度就可以开锁,这样在电机转速、齿轮箱减速比等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就可以输出更大的扭矩,同时也能减少开锁时间。

3、所述锁销的外侧端头上设有限位套且限位套上设有弧形缺口,所述限位块位于缺口中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锁销的外侧端头上设有限位套且限位套上设有弧形缺口,所述限位块位于缺口中,所述弧形缺口的弧度为90°,这样能够确保锁销旋转角度的稳定性。

4、在锁紧件中的锁槽与底座中的插块插接配合时电动推杆向外推出直至锁销挂住勾头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锁紧件中的锁槽与底座中的插块插接配合时电动推杆向外推出直至锁销挂住勾头,一是该销锁结构中锁头(勾头)结构简单,便于锁紧件的生产,而且销锁结构安装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只要勾头能够勾住锁销即可)。

5、所述锁块的背面设有弹性件安装台且安装台上设有弹性件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五。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弹性件作用是开锁时将锁块弹出并保持弹出状态,实现底座的全自动打开。

6、所述锁块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六。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锁块下滑一定距离后限位凸起的下端面与盖板的上端面接触,避免锁块滑出盖体。

7、所述感应元件为微动开关,在锁紧件中的锁槽与底座中的插块插接配合时锁槽上方的挡块触动微动开关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七。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微动开关感触灵敏、稳定,从而提高了商品保护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8、所述盖体中的盖板下端面设有多个硅胶垫一,所述底座中的容纳槽的槽底设有多个与硅胶垫一对应的硅胶垫二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八。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盖体和底座相互盖合锁住后,打包带将夹在硅胶垫一和硅胶垫二间,这样能够避免商品保护装置与打包带出现相对滑动,从而影响商品保护装置的使用效果;同时由于硅胶垫一和硅胶垫二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样硅胶垫一和硅胶垫二能够对不同厚度的打包带实现卡住,从而提高了商品保护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方案1:一种非接触开锁商品保护装置,包括盖体、底座和线路板,所述盖体一侧通过铰接件与底座一侧铰接、另一侧通过锁紧件与底座对应侧连接,所述盖体内设有销锁机构且销锁机构中的动力单元能够驱动锁销锁住锁紧件中的锁块的锁头;所述盖体内设有感应元件,在锁紧件中的锁槽与底座中的插块插接配合时感应元件将改变状态信号;所述线路板上设有控制单元和信号收发处理单元,所述感应元件的信号输出端和信号收发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动力单元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

技术方案2:一种商品保护系统,包括服务器和基站,还包括非接触开锁商品保护装置,所述服务器通过基站能够向非接触开锁商品保护装置发送开锁信号。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非接触开锁商品保护装置能够进行远程全自动解锁,其能够用于无人自助收银等场合;同时非接触开锁商品保护装置同时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适用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非接触开锁商品保护装置(开锁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非接触开锁商品保护装置(开锁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b处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处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非接触开锁商品保护装置(上锁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d-d处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c-c处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锁块的前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锁块的后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锁头(锁头为勾头)和锁销锁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非接触开锁商品保护装置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图11。一种非接触开锁商品保护装置,包括盖体1、底座2和线路板3,所述盖体1一侧通过铰接件4与底座2一侧铰接、另一侧通过锁紧件5与底座2对应侧连接,即盖体1与底座2一侧为铰接、另一侧为锁定连接,所述盖体1内设有销锁机构6且销锁机构6中的动力单元61能够驱动锁销62锁住锁紧件5中的锁块51的锁头52,锁销62与锁头52之间可以是通过插扣方式实现锁紧,也是通过勾合方式实现锁紧;所述盖体1内设有感应元件7,所述感应元件7可以是直接设置在线路板3上,在锁紧件5中的锁槽53与底座2中的插块21插接配合时感应元件7将改变状态信号;所述线路板3上设有控制单元和信号收发处理单元,所述感应元件7的信号输出端和信号收发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即所述感应元件7的信号输出端和信号收发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动力单元61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

所述销锁机构6中的动力单元61为电机(电机可以是伺服电机,也可以是减速电机)且动力单元61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或齿轮减速箱63与锁销62固定连接,所述锁销62径向截面的长度大于宽度,所述锁销62呈圆形且锁销62前端段两侧切削呈平面,这样锁销62前端段一组相对的两面为平面、另一组相对的两面为弧形面,两弧形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平面间的间距(即实现锁销62径向截面的长度大于宽度);所述锁紧件5中的锁块51的下端设有锁槽53、上端设有锁头52且锁头52的上端开有“凸”字形锁孔54,所述“凸”字形锁孔54贯通锁头52的正反两面及锁头52的上端面,该“凸”字形锁孔54中的窄孔段的宽度大于锁销62径向截面的宽度且窄孔段的宽度小于锁销62径向截面的长度,所述“凸”字形锁孔54中的宽孔段的宽度大于锁销62径向截面的长度,(即锁销62的弧形面正对“凸”字形锁孔54时锁销62的杆体能够通过“凸”字形锁孔54的窄孔段并进入到“凸”字形锁孔54的宽孔段,且宽孔段的尺寸能够使锁销62进行旋转);在锁销62的杆体通过“凸”字形锁孔54的窄孔段并位于“凸”字形锁孔54的宽孔段后动力单元61带到锁销62旋转90°(这时锁销62的平面正对“凸”字形锁孔54的窄孔段,由于此时锁销62两弧形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窄孔段的宽度,锁块51被锁销62锁住)使锁销62锁住锁块51;服务器通过信号收发处理单元将开锁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到开锁信号后控制动力单元61驱动锁销62反向旋转90°,这时锁销62的弧形面面正对“凸”字形锁孔54的窄孔段,由于此时锁销62两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窄孔段的宽度,锁块51在弹性件56恢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下滑的锁块51首先实现其与锁销62的脱离,之后下滑的锁块51使锁槽53与插块21相互脱离后实现底座2的打开,之后将打包带从底座2的容纳槽22中移出,即完成开锁操作。

所述盖体1内固定安装有限位块8,所述锁销62的外侧端头上设有限位套9且限位套9上设有弧形缺口91,所述限位块8位于缺口91中,所述弧形缺口91的弧度为90°。

所述销锁机构6中的动力单元61为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中的伸缩杆前端设有锁销62或者电动推杆中的伸缩杆为锁销62;所述锁紧件5中的锁块51的下端设有锁槽53、上端设有锁头52且锁头52为勾头;在锁紧件5中的锁槽53与底座2中的插块21插接配合时电动推杆向外推出直至锁销62挂住勾头;服务器通过信号收发处理单元将开锁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到开锁信号后控制动力单元61驱动锁销62回缩,这样勾头与锁销62实现脱离,此时,锁块51在弹性件56恢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当下滑的锁块51在锁槽53与插块21相互脱离时实现底座2的打开,之后将打包带从底座2的容纳槽22中移出,即完成开锁操作。

所述锁块51的背面设有弹性件安装台55且安装台55上设有弹性件56,弹性件56设置在活动槽13中,弹性件56的一端与盖体1内壁接触,另一端与安装台55的上端面接触,作用是开锁时将锁块51弹出并保持弹出状态;所述弹性件56为弹簧。所述锁块51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57,在锁块51下滑一定距离后限位凸起57的下端面与盖板11的上端面接触,避免锁块51滑出盖体1。所述感应元件7为微动开关,在锁紧件5中的锁槽53与底座2中的插块21插接配合时锁槽53上方的挡块触动微动开关。所述盖体1中的盖板11下端面设有多个硅胶垫一12,所述底座2中的容纳槽22的槽底设有多个与硅胶垫一12对应的硅胶垫二23,上下对应的两个硅胶垫(相对应的硅胶垫一12和硅胶垫二23)分别粘在盖板11和底座2上的,作用是夹紧打包带。本装置中的信号收发处理单元,可以实现的技术有rfid通信技术,蓝牙通信,2.4ghz通信,eas(rf8.2mh频率或am58khz)来通信,红外信号通信等。所述盖体1内设有频率元件。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一种非接触开锁商品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一上锁,将打包带容纳在底座2的容纳槽22中后底座2与商品表面接触,之后按压盖体1且盖体1将绕铰接件4中的轴转动,此时锁紧件5将逐渐接近于底座2,直至当锁紧件5中的锁槽53与底座2的插块21插接配合,同时在盖体1下压过程中锁紧件5相对盖体1向上滑动直至锁紧件5触动感应元件7,在锁紧件5向内滑动并对弹性件56蓄能的过程中,此时感应元件7将改变状态信号且感应元件7将该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在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动力单元61驱动锁销62锁住锁块51,即完成上锁操作;步骤二开锁,服务器通过信号收发处理单元将开锁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到开锁信号后控制动力单元61驱动锁销62脱离锁头52,此时,锁块51在弹性件56恢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当下滑的锁块51在锁槽53与插块21相互脱离时实现底座2的打开,之后将打包带从底座2的容纳槽22中移出,即完成开锁操作。

实施例3:在实施例1和2的基础上。一种商品保护系统,包括服务器和基站,其特征是:还包括非接触开锁商品保护装置,所述服务器通过基站能够向非接触开锁商品保护装置发送开锁信号。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