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体开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67344发布日期:2020-11-25 17:5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盖体开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国际申请要求基于2018年8月24日向日本特许厅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57303号的优先权,并将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57303号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国际申请中。

本公开涉及一种对通过盖体实现的开口部的开闭进行控制的盖体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盖体开闭装置具有圆筒状的转动轴以及被插入该转动轴内的直线运动轴等。转动轴能够相对于直线运动轴旋转。直线运动轴能够与转动轴一体地在长度方向上往复位移。

转动轴的前端设置有能够与盖体卡止的卡止部。该转动轴一边与直线运动轴一体地往复位移,一边相对于该直线运动轴旋转。由此,卡止部在闩锁位置与非闩锁位置之间旋转位移,闩锁位置为与盖体卡止的位置,非闩锁位置为该卡止被解除的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4389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中,当卡止部与盖体卡止时,如果打开盖体的方向的外力作用于该盖体,则该外力经由卡止部以及转动轴作用于直线运动轴。

上述外力的作用方向与直线运动轴的位移方向一致。因此,在卡止部位于闩锁位置的情况下,需要一种机构来限制直线运动轴的因该外力而产生的位移。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盖体开闭装置中,很难减少部件件数以及简化结构。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希望减少部件件数以及简化结构。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一方面的盖体开闭装置对通过盖体实现的开口部的开闭进行控制。盖体开闭装置具有:杆,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位移;壳体,容纳杆的至少一部分;卡止部,能够在锁定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位移,且该卡止部能够以与杆的位移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锁定位置为能够与盖体卡止的位置,所述开放位置为不能与盖体卡止的位置;联动机构,使卡止部的旋转位移和杆的位移联动;以及连接部,将卡止部与壳体连接,容许卡止部在锁定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旋转,且限制该卡止部在中心轴线上方向位移。

由此,促进多数作用于盖体的“打开方向的外力(以下,称为“外力”)”经由卡止部而作用于壳体。也就是说,能够抑制该外力作用于能够位移的杆。因此,能够减少盖体开闭装置的部件件数以及简化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交替机构的分解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开放位置以及突出位置的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锁定位置以及容纳位置的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交替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交替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交替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盖体开闭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部的结构的图。

图1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凸轮槽以及突起部的图。

图1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凸轮槽以及突起部的图。

图1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联动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联动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联动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盖体开闭装置、

3:盖体、

5:杆装置、

7:锁定装置、

51:推杆、

52:杆壳体、

53:卡止部、

53a:连接部、

53b:卡止构件、

53c:通孔、

53d:嵌合部、

53e:被嵌合部、

54:联动机构、

54a:凸轮槽、

54b:突起部、

54c:脱离槽、

55:交替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示出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的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也就是说,本公开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具体结构或构造等。

此外,各图中标注的表示方向的箭头等是为了容易理解各图相互的关系而记载的。本公开不限于各图中所标注的方向。

对于至少标注附图标记来说明的构件或部位,除记载有“一个的”等情况之外,至少设置有一个。也就是说,在没有记载“一个的”等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两个以上该构件。

(第一实施方式)

1.盖体开闭装置的概要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盖体开闭装置的一个示例适用于车辆。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盖体开闭装置1,作为一个示例,控制盖体3的开闭动作。

盖体3是打开和关闭车辆的加油口(未图示)的封闭体的一个示例。加油口是开口部的一个示例。该加油口设置在车辆的外板(未图示)上。盖体3经由铰链部3a安装在该外板上。该盖体3能够以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假想线为中心,相对于该外板旋转。

2.盖体开闭装置的结构

2.1盖体开闭装置的概要

如图2所示,盖体开闭装置1至少具有杆装置5以及锁定装置7等。杆装置5控制盖体3的开闭动作。锁定装置7限制杆装置5的动作。

2.2杆装置的结构

如图3所示,杆装置5至少具有推杆51、杆壳体52、卡止部53、联动机构54(参照图12)以及交替机构55等。

<推杆>

推杆51是在突出位置(参照图4)和容纳位置(参照图5)之间位移的棒状构件。每次受到按压力f(参照图4、图5),推杆51会在突出位置和容纳位置之间交替地位移(之后,也记载为交替位移)。

也就是说,推杆51如果位于突出位置时受到按压力f,则由于该按压力f的作用而向容纳位置位移。推杆51如果位于容纳位置时受到按压力f,则由于弹簧55a(参照图3)的弹力的作用而向突出位置位移。

如图4所示,在突出位置,推杆51的一部分51a从杆壳体52突出。如图5所示,在容纳位置,该一部分51a的至少一部分被容纳在杆壳体52内。

此外,突出位置是第一位置的一个示例。容纳位置是第二位置的一个示例。按压力f例如是在推杆51的长度方向上作用的力。

杆壳体52是具有插入孔(未图示)的筒状构件,推杆51能够进出地插入该插入孔。插入孔的剖面形状能够限制推杆51以中心轴线lp(参照图3)为中心旋转。

该剖面形状例如是大致d状。大致d状的形状具有一个圆弧部以及一个直线部,该直线部连接该圆弧部的两端。而且,在推杆51中的与该直线部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平面部51b(参照图4)。

因此,每次受到按压力f,推杆51与中心轴线lp平行地在突出位置和容纳位置之间往复位移,而不绕中心轴线lp旋转。也就是说,该平面部51b构成限制推杆51的旋转的限制部。此外,中心轴线lp与推杆51中心轴线一致。

<交替机构>

交替机构55使推杆51交替位移。如图3所示,该交替机构55至少具有弹簧55a、第一凸轮55b、第二凸轮55c、限制筒55d以及轴构件55e等。

弹簧55a能够产生朝向图8中的纸面上方方向的弹力。“图8中的纸面上方方向”是指从容纳位置侧朝向突出位置侧的方向。以下,将该方向称为“突出方向d1”。将与突出方向d1相反的方向称为“容纳方向d2”。

如图6所示,轴构件55e能够旋转地插入在第一凸轮55b以及第二凸轮55c中。轴构件55e以中心轴线lp为中心旋转,并且,通过压入等固定手法与推杆51一体化。

也就是说,第一凸轮55b以及第二凸轮55c以能够以中心轴线lp为中心旋转的方式与推杆51一体化。在第一凸轮55b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作为一个示例,三个)突起部55f。

在第二凸轮55c的外周面也设置有至少一个突起部55g。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突起部55g的数量与突起部55f的数量相同。各突起部55f以及各突起部55g分别从外周面向与中心轴线lp垂直的方向突出。

如图3所示,在限制筒55d的外周壁55h设置有与突起部55g数量相同的槽部55j。这些槽部55j与中心轴线lp平行地延伸至限制筒55d的一方的端部(之后,称为第一端部)。各槽部55j在第一端部开放。

各突起部55f嵌入各槽部55j中,并且各突起部55f能够在该槽部55j内沿槽部55j的延伸方向位移(参照图6~图8)。也就是说,第一凸轮55b在中心轴线lp方向上位移,而不绕中心轴线lp旋转。

各突起部55g能够在嵌入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位移,嵌入位置为各突起部55g嵌入任意一个槽部55j的位置(参照图6),脱离位置为各突起部55g从该槽部55j脱离的位置(参照图8)。也就是说,在各突起部55g位于嵌入到任意一个槽部55j的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凸轮55c在中心轴线lp方向上位移,而不绕中心轴线lp旋转。

在各突起部55g从槽部55j脱离的情况下,第二凸轮55c能够绕中心轴线lp旋转。在限制筒55d的第一端部,设置有各槽部55j的开放端部,并且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够与各突起部55g卡合的卡合突起部55k

各卡合突起部55k从限制筒55d的第一端部向容纳方向d2突出。而且,在任意一个突起部55g卡到任意一个卡合突起部55k上而卡合的状态(以下,称为卡合状态。)下,第二凸轮55c的旋转被限制。

各卡合突起部55k的根部位置从各槽部55j的开放端部向突出方向d1偏离。弹簧55a总是将第二凸轮55c向突出方向d1按压。因此,在图8所示的状态下,弹簧55a的弹力能够维持突起部55g与卡合突起部55k的卡合状态。

如图6所示,第一凸轮55b以及第二凸轮55c能够发挥将容纳方向d2的按压力f变换为旋转力fr的功能。旋转力fr使第二凸轮55c向图6的箭头的方向旋转。

即,在第一凸轮55b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倾斜面55l(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设置多个)。在第二凸轮55c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设置多个)倾斜面55m。

各倾斜面55l、55m相对于按压力f的方向倾斜。调整各倾斜面55l、55m的倾斜方向,使得当倾斜面55l与倾斜面55m接触时,在倾斜面55m产生的按压力f的分力变为旋转力fr。

<卡止部>

卡止部53能够在锁定位置(参照图9)和开放位置(参照图10)之间旋转位移。如图9所示,在锁定位置,卡止部53能够与被卡止部3b卡止。如图10所示,在开放位置,卡止部53不能与被卡止部3b卡止。

即,卡止部53能够以与推杆51的位移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推杆51的位移方向与该推杆51的中心轴线lp平行。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卡止部53的旋转中心轴线与推杆51的中心轴线lp一致。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卡止部53的旋转中心轴线也被记载为中心轴线lp。

第一实施方式的盖体开闭装置1具有两个卡止部53(第一以及第二卡止部53)。各卡止部53被设置在隔着中心轴线lp对称的位置。也就是说,第一卡止部53相对于第二卡止部53以中心轴线lp为中心在圆周方向上错开大致180度。

被卡止部3b设置在盖体3上。该被卡止部3b具有与中心轴线lp交叉的面。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被卡止部3b经由箱状的被卡止体3c与盖体3一体化。

在被卡止体3c中的面对推杆51的部位,至少设置有推杆51能够贯通的通孔3d。被卡止部3b被设置在通孔3d的外缘部。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隔着通孔3d的两个位置上分别设置有被卡止部3b。

也就是说,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盖体3中,设置有两个被卡止部3b(第一以及第二被卡止部3b)。第一被卡止部3b相对于第二被卡止部3b以中心轴线lp为中心在圆周方向上错开大致180度。

如图11所示,两个卡止部53通过连接部53a与杆壳体52连接。连接部53a容许两个卡止部53在锁定位置和开放位置之间旋转,并且,限制这些卡止部53在中心轴线lp的方向上位移。

即,两个卡止部53设置在筒状的卡止构件53b的轴线方向的第二端部。在卡止构件53b中,设置有被推杆51贯通的通孔53c。此外,作为一个示例,两个卡止部53和卡止构件53b被一体化,且它们是树脂制品或者金属制品。

在卡止构件53b的轴线方向的第一端部设置有嵌合部53d,该嵌合部53d包含在连接部53a中。嵌合部53d以嵌入的方式与设置在杆壳体52上的被嵌合部53e卡合。

由此,两个卡止部53也就是卡止构件53b与杆壳体5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接。换言之,两个卡止部53也就是卡止构件53b被杆壳体52支撑。

<联动机构>

联动机构54使两个卡止部53的旋转位移和推杆51的往复位移联动。如图1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联动机构54具有凸轮槽54a以及突起部54b等。

凸轮槽54a为导槽,该凸轮槽54a设置在推杆51的外周面以及通孔53c的内周面中的任意一方的面(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孔53c的内周面53f)上。突起部54b设置在另一方的面(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推杆51的外周面)上。

突起部54b从推杆51的外周面向内周面53f突出,并且与该凸轮槽54a的内壁滑动接触。第一实施方式的突起部54b是半球状的突起。

如图13所示,凸轮槽54a构成一个封闭的环形导槽。也就是说,如果突起部54b在凸轮槽54a内向一个方向位移,则该突起部54b以围绕内周面53f的方式位移。

图13的纸面上下方向是与中心轴线lp平行的方向(以下,称为轴线方向)。当突起部54b在凸轮槽54a的与纸面上下方向平行的部位(以下,称为轴向槽。)移动时,推杆51在轴线方向上移动,并且卡止构件53b不相对于推杆51旋转。

当突起部54b在凸轮槽54a的相对于纸面上下方向倾斜的部位(以下,称为径向槽。)移动的情况下,推杆51在轴线方向上移动,并且卡止构件53b相对于推杆51旋转。

因此,当突起部54b在径向槽内时,如果推杆51往复位移,则卡止构件53b也就是两个卡止部53与推杆51的往复位移联动进行旋转位移。换言之,联动机构54能够利用使推杆51在轴线方向上位移的力来使两个卡止部53旋转位移。

如图14所示,凸轮槽54a也就是联动机构54构成为,在卡止部53离开被卡止部3b时,使该卡止部53旋转位移。此外,“卡止部53离开被卡止部3b时”是指,卡止部53与被卡止部3b的接触面压力低于预先设定的上限值的时候。

因此,即使在卡止部53与被卡止部3b接触的情况下,当卡止部53与被卡止部3b的接触面压力低于上限值时,相当于“卡止部53离开被卡止部3b时”。

而且,如图10所示,至少在卡止部53位于开放位置的情况下,推杆51的第二端部51c位于比该卡止部53靠近盖体3的位置。此外,第二端部51c是指推杆51中的卡止部53侧的长度方向的端部。

也就是说,在卡止部53位于开放位置的情况下,推杆51贯通卡止构件53b的通孔53c,并且,该推杆51的第二端部51c接触或靠近盖体3的一部分3e。

如图13所示,在内周面53f设置有脱离槽54c,该脱离槽54c从凸轮槽54a分支并延伸至该内周面53f的第一端部(图13的纸面下端部)。第一端部是与卡止构件53b中的设置有卡止部53的第二端部相反的一侧。

在凸轮槽54a中,通往脱离槽54c的分支部设置在从“突起部54b的锁定位置”向“突起部54b的开放位置”一侧(换言之,突起部54响应于施加按压力f而旋转位移的一侧)偏离的位置上。

“突起部54b的锁定位置”指,两个卡止部53为锁定位置时的凸轮槽54a中的突起部54b的位置。“突起部54b的开放位置”指,两个卡止部53为开放位置时的凸轮槽54a中的突起部54b的位置。

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分支部的位置为,在凸轮槽54a中,与相当于后述的下死点的位置相比向开放位置侧偏离的位置。也就是说,该分支部比“在突起部54b从锁定位置向开放位置位移的情况下,向容纳方向d2侧位移最多的突起部54b的在凸轮槽54a中的位置”向开放位置侧偏离。

<锁定装置>

锁定装置7发挥用于使推杆51保持在容纳位置的功能。具体地,如图5所示,锁定装置7至少具有锁定棒7a等。

锁定棒7a贯通杆壳体52并嵌入推杆51。推杆51中设置有锁定棒7a所嵌入的凹部51d(参照图11)。如果锁定棒7a嵌入凹部51d中,则推杆51不动。

即,如图2所示,杆壳体52被固定在主体壳体9上。主体壳体9被固定在车辆上。锁定棒7a能够在嵌入凹部51d的位置和从该凹部51d脱离的位置之间位移。

锁定棒7a与斜齿齿条7b一体化。斜齿齿条7b能够在与杆壳体5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位移。该斜齿齿条7b从斜齿齿轮7c获得力而位移。

斜齿齿轮7c能够通过来自蜗杆7d的旋转力而旋转。蜗杆7d被电动马达7e驱动而旋转。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电动马达7e也就是锁定装置7,与乘降用门(未图示)的上锁装置(未图示)联动动作。

具体地,电动马达7e按照如下方式动作,即,如果上锁装置变为上锁状态,则锁定棒7a嵌入凹部51d,如果上锁装置变为解锁状态,则锁定棒7a从凹部51d脱离。

3.开闭装置的动作

3.1交替机构的动作

每次按压力f作用于推杆51,交替机构55使该推杆51在突出位置和容纳位置之间交替位移。图6示出推杆51位于突出位置的情况下的交替机构55。

如果按压力f作用于位于突出位置的推杆51(参照图6),则各突起部55f以及各突起部55g嵌入多个槽部55j中的任意一个,并且向按压力f的方向也就是容纳方向d2位移。

如果各突起部55g到达各槽部55j的开放端部(参照图7),则各突起部55g借助作用于第二凸轮55c的旋转力fr而绕中心轴线lp旋转。

由此,各突起部55g与任意一个卡合突起部55k卡合并变为卡合状态(参照图8)。此时,由于该卡合状态被弹簧55a的弹力维持,因此推杆51被维持在容纳位置。

如果按压力f作用于位于容纳位置的推杆51(参照图8),则第二凸轮55c向容纳方向d2位移,且各突起部55g从各卡合突起部55k脱离。

此时,通过作用于第二凸轮55c的旋转力fr,各突起部55g沿引导部55n绕中心轴线lp旋转。因此,各突起部55g被引导至任意一个槽部55j的开放端部。

并且,如果按压力f消失,则各突起部55f以及各突起部55g嵌入到多个槽部55j中的任意一个,并且通过弹簧55a的弹力向突出方向d1位移,因此推杆51恢复至突出位置。

此外,引导部55n是设置在限制筒55d的第一端部的倾斜面。该引导部55n向与倾斜面55l、55m相同的方向倾斜。如图7所示,各突起部55g的顶部55p为光滑的曲面。

也就是说,如图6~图8所示,当推杆51受到按压力f时向容纳方向d2位移之后,该推杆51变为容纳位置或者突出位置。以下,将如下时刻定义为“推杆51位于下死点”,即,当推杆51在容纳位置和突出位置之间位移时,该推杆51向容纳方向d2侧位移最多的时刻。

3.2卡止部以及卡止构件的动作

如图10所示,在推杆51位于突出位置的情况下,两个卡止部53位于开放位置。此时的联动机构54以及卡止构件53b通过图14中的a被示出。

当推杆51位于突出位置时,如果按压力f作用于该推杆51,则突起部54b与推杆51一体地向容纳方向d2位移。也就是说,突起部54b在凸轮槽54a的轴向槽中位移(参照图14中的b)。

按压力f的来源是驾驶员等使用者向关闭盖体3的方向按压的力。因此,当推杆51位于突出位置时,在按压力f作用于该推杆51的情况下,通常,盖体3与推杆51一起向封闭加油口的方向位移。

此外,使用者按压盖体3的力,经由作为盖体3的一部分的按压部3e传达到推杆51。按压部3e设置在盖体3的推杆51侧的部位。第一实施方式的按压部3e位于被卡止体3c内。

如果推杆51接近下死点,则两个卡止部53贯通通孔3d靠近盖体3,并且该两个卡止部53离开两个被卡止部3b。此时,由于突起部54b进入凸轮槽54a的径向槽内,因此两个卡止部53也就是卡止构件53b,开始旋转位移(参照图14中的c)。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两个卡止部53离开两个被卡止部3b的离开期间中,在从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前到推杆51到达下死点后的这一段期间,卡止构件53b旋转。

在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后,推杆51向突出方向d1位移并变为容纳位置(参照图14中的d)。如图9所示,如果推杆51变为容纳位置,则由于两个卡止部53变为锁定位置,且该两个卡止部53与两个被卡止部3b变为卡止状态,因此盖体3被保持在关闭加油口的位置。

如果按压力f作用于图9所示的推杆51,则推杆51位移到下死点之后,向突出位置位移。此时,由于突起部54b在凸轮槽54a的径向槽内移动,因此两个卡止部53旋转位移。

也就是说,在离开期间中,在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前到推杆51到达下死点后的这一段期间,卡止构件53b旋转(参照图14中的e以及图14中的f)。

由此,两个卡止部53从锁定位置恢复至开放位置。此时,由于突起部54b在凸轮槽54a的轴向槽内向突出方向d1位移,因此盖体3被推杆51向打开加油口的方向按压。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每次按压力f作用时,卡止构件53b在同一方向上旋转90度。也就是说,每次按压力f作用时,卡止构件53b一边在开放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交替位移,一边在一个方向上旋转。

4.第一实施方式的盖体开闭装置的特征

盖体开闭装置1具有连接部53a,该连接部53a将两个卡止部53与杆壳体52连接。由此,作用于盖体3的打开方向的外力,经由两个卡止部53作用于杆壳体52,而不直接作用于推杆51。也就是说,该外力不直接作用于能够位移的推杆51。因此,能够减少盖体开闭装置1的部件件数以及简化结构。

在两个卡止部53位于开放位置的情况下,推杆51的第二端部51c比该两个卡止部53更靠近盖体3。由此,通过推杆51能够将该盖体3向打开盖体3的方向按压。

盖体开闭装置1具有交替机构55,每次按压力作用于推杆51时,该交替机构55能够使该推杆5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交替位移。由此,能够容易地使推杆51往复位移。

在两个卡止部53离开两个被卡止部3b时,联动机构54使该两个卡止部53旋转位移。由此,两个被卡止部3b的旋转位移所需的旋转力变小,并且,两个卡止部53以及两个被卡止部3b的磨损被抑制。

假如,当两个卡止部53与两个被卡止部3b接触时,也就是接触面压大于上限值时,如果两个卡止部53旋转位移,则两个被卡止部3b的旋转位移所需的旋转力变大,并且,两个卡止部53以及两个被卡止部3b提前磨损。

在卡止构件53b的内周面53f中设置有脱离槽54c,该脱离槽54c从凸轮槽54a分支并延伸至内周面53f的第一端部。由此,当两个卡止部53位于锁定位置时,即使联动机构54、交替机构55或者锁定装置7发生故障,使用者也能够强制打开盖体3。

也就是说,为了强制打开盖体3,需要卡止构件53b能够从推杆51脱离。假如没有设置脱离槽54c,则由于卡止构件53b的突起部54b卡到推杆51上,因此卡止构件53b不能从推杆51脱离。

相对于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盖体开闭装置1中,由于设置了脱离槽54c,因此借助突起部54b通过脱离槽54c,卡止构件53b能够从推杆51脱离。因此,能够强制打开盖体3。此外,连接部53a的连接强度被设定为,当规定以上大小的力作用于卡止构件53b时,能够解除卡止构件53b与杆壳体52的连接。

通往脱离槽54c的分支部被设置于,凸轮槽54a中的从“突起部54b的锁定位置”向“突起部54b的开放位置”侧偏离的位置。由此,当使用者强制打开盖体3时,突起部54b能够可靠地被导入脱离槽54c中。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两个卡止部53离开两个被卡止部3b的离开期间中,在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前到推杆51到达下死点后的这一段期间,卡止构件53b旋转。

相对于此,如图15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推杆51从突出位置向容纳位置位移的情况下,在离开期间中,在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后的期间,卡止构件53b旋转。

<卡止部以及卡止构件的动作>

当推杆51位于突出位置时(参照图15中的a),如果按压力f作用于该推杆51,则突起部54b与推杆51一体地在容纳方向d2上位移。

在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前,突起部54b在凸轮槽54a的轴向槽内位移(参照图15中的b以及图15中的c)。在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后,突起部54b进入凸轮槽54a的径向槽(参照图15中的d)。

也就是说,在离开期间中的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前的期间,卡止构件53b不旋转,而在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后的期间卡止构件53b旋转。

在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后,推杆51向突出方向d1位移并变为容纳位置。如果推杆51变为容纳位置,则由于两个卡止部53变为锁定位置,且该两个卡止部53与两个被卡止部3b变为卡止状态,因此盖体3能够被保持在关闭加油口的位置。

当推杆51位于容纳位置时,如果按压力f作用于该推杆51,则推杆51在位移至下死点之后,向突出位置位移。此时,由于突起部54b在凸轮槽54a的径向槽内移动,因此两个卡止部53旋转位移。

也就是说,在离开期间中的从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前到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后的这一段期间,卡止构件53b旋转(参照图15中的e以及图15中的f)。

由此,两个卡止部53从锁定位置恢复至开放位置。此时,由于突起部54b在凸轮槽54a的轴向槽内向突出方向d2位移,因此盖体3被推杆51向打开加油口的方向按压。

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等被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两个卡止部53离开两个被卡止部3b的离开期间内,在从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前到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后这一段期间,卡止构件53b旋转。

相对于此,如图16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推杆51从突出位置向容纳位置位移的情况下,在离开期间中的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前的期间,卡止构件53b旋转。

<卡止部以及卡止构件的动作>

当推杆51位于突出位置时(参照图16中的a),如果按压力f作用于该推杆51,则突起部54b与推杆51一体地向容纳方向d2位移。

突起部54b在凸轮槽54a的轴向槽位移之后(参照图16中的b),在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前,在径向槽内位移(参照图16中的c)。在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后,突起部54b在轴向槽内向突出方向d1位移。

也就是说,卡止构件53b,在离开期间中的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前的期间旋转,在推杆51到达下死点后的期间不旋转。

在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后,推杆51向突出方向d1位移并变为容纳位置。如果推杆51变为容纳位置,则两个卡止部53变为锁定位置,并且,由于该两个卡止部53与两个被卡止部3b变为卡止状态,因此盖体3被保持在关闭加油口的位置。

当推杆51位于容纳位置时,如果按压力f作用于该推杆51,则推杆51在位移至下死点之后,向突出位置位移。此时,由于突起部54b在凸轮槽54a的径向槽内移动,因此两个卡止部53旋转位移。

也就是说,在离开期间中的从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前到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后的这一段期间,卡止构件53b旋转(参照图16中的e以及图16中的f)。

由此,两个卡止部53从锁定位置恢复至开放位置。此时,由于突起部54b在凸轮槽54a的轴向槽内向突出方向d2位移,因此盖体3被推杆51向打开加油口的方向按压。

此外,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等被标注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对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说明。

(其他实施方式)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盖体开闭装置1具有两个卡止部53。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即,盖体开闭装置1例如也可以具有一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卡止部53。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按压部3e与推杆51接触。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即,例如也可以不设置按压部3e。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在两个卡止部53位于开放位置的情况下,推杆51的第二端部51c比该两个卡止部53靠近盖体3。

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即,例如,在两个卡止部53位于开放位置的情况下,推杆51的第二端部51c也可以比该两个卡止部53靠近杆壳体52侧。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推杆51贯通卡止构件53b的通孔53c。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即,例如,推杆51也可以不贯通卡止构件53b,而位于推杆51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卡止构件53b的中心轴线偏离的位置。

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联动机构54,利用使推杆51与中心轴线lp平行地位移的力来使两个卡止部53旋转位移。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即,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联动机构54是可逆机构。也就是说,当突起部54b位于径向槽时,在卡止构件53b被强制地旋转位移的情况下,联动机构54使推杆51与该旋转位移联动地在轴线方向上位移。

因此,联动机构54也可以利用被赋予在卡止构件53b上的使该卡止构件53b旋转的力,来使推杆51位移。

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部53a将卡止部53也就是卡止构件53b与杆壳体52连接。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即,连接部53a例如也可以连接卡止构件53b与主体壳体9,并且连接部53a也可以由嵌合部53d以及被嵌合部53e以外的部位构成。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推杆51从突出位置向容纳位置位移的情况下,在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后的期间,卡止构件53b旋转。

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即,例如,卡止构件53b也可以在推杆51从容纳位置向突出位置位移的情况下,在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后的期间旋转。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推杆51从突出位置向容纳位置位移的情况下,在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前的期间,卡止构件53b旋转。

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即,例如,卡止构件53b也可以在推杆51从容纳位置向突出位置位移的情况下,在推杆51到达下死点之前的期间旋转。

也就是说,当两个卡止部53离开两个被卡止部3b时,联动机构54能够使该两个卡止部53旋转位移即可,使该两个卡止部53旋转位移的时机并不限于下死点之前或之后。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卡止构件53b的内周面53f上设置有凸轮槽54a,在推杆5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突起部54b。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即,例如,也可以在卡止构件53b的内周面53f上设置突起部54b,在推杆51的外周面上设置凸轮槽54a。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设置有脱离槽54c,该脱离槽54c延伸至卡止构件53b的第一端部。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即,例如,也可以设置有延伸至卡止构件53b中的设置有卡止部53的第二端部的脱离槽54c,也可以不设置脱离槽54c。

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联动机构54具有凸轮槽54a以及突起部54b。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即,例如,联动机构54也可以是具有齿条、小齿轮以及斜齿齿轮等的齿轮机构。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联动机构54中,突起部54b在凸轮槽54a内向一个方向位移。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即,在联动机构54中,例如,突起部54b也可以在凸轮槽54a内往复位移。

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盖体开闭装置1是打开和关闭车辆的加油口的封闭体的开闭装置。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即,例如,本公开也能够适用于打开和关闭电动汽车的充电部的封闭体的开闭装置等其他(也包含车辆以外)的盖体开闭装置。

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动马达7e按如下方式动作,即,如果上锁装置变为上锁状态,则锁定棒7a嵌入凹部,如果上锁装置变为解锁状态,则锁定棒7a从凹部脱离。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推杆51中,设置有平面部51b作为限制该推杆51绕中心轴线lp旋转的限制部。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即,例如,该限制部也可以具有:槽部,在推杆51的外周面上,在中心轴线lp方向上延伸;以及突起部,从杆壳体52的内周面向该槽部突出。此外,也可以不设置该限制部。

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盖体开闭装置1利用交替机构55来使推杆51位移。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即,例如,在本公开中,(a)也可以不设置交替机构55,(b)也可以设置电动马达等促动器来代替该交替机构55使推杆51位移,(c)也可以设置操作线缆来代替该交替机构55使推杆51位移。

而且,本公开只要符合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宗旨即可,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定。因此,例如,也可以组合上述的多个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两个实施方式。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图示结构要素或者被标注附图标记进行说明的结构要素中的任意一个。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