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篷布自动往复裁剪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73267发布日期:2020-10-20 13:04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篷布自动往复裁剪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篷布自动往复裁剪机。



背景技术:

篷布,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性能,其被广泛应用在物流运输行业、露天仓库的遮盖以及野外搭帐篷领域内。在篷布生产过程终端,需要对篷布按照客户需求进行裁剪,现有技术中,在对篷布进行裁剪时,都是通过人工进行篷布的拉扯移动,以便将裁剪好的篷布从裁剪刀具附近移开,在长时间的裁剪过程中,工人需要不断的往复的走动,从而导致人工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篷布自动往复裁剪机,利用该裁剪机内的上往复夹持机构和下往复夹持机构,在篷布裁剪过程中,可自动实现篷布的移动,无需人工操作,继而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篷布自动往复裁剪机,包括裁剪机构、右支撑架、上往复夹持机构和下往复夹持机构,所述裁剪机构包括左支撑架、刀具左右移动机构、刀具前后移动机构、刀具上下移动机构、压置输送机构和控制器;两组所述刀具左右移动机构前后相对设置在所述左支撑架的上支撑板上,每一组所述刀具左右移动机构均包括第一传动丝杠、第一导向杆、第一移动滑块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一传动丝杠上下设置在上支撑板上,所述第一移动滑块套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一传动丝杠上,所述第一传动丝杠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实现转动,所述刀具前后移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丝杠、第二导向杆、第二移动滑块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导向杆和第二传动丝杠上下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滑块之间,所述第二移动滑块套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杆和第二传动丝杠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丝杠转动,所述刀具上下移动机构包括第三传动丝杠、第三移动滑块、裁剪刀具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移动滑块竖直套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滑块上设置的竖直导轨上,所述第三传动丝杠套置在所述第三移动滑块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滑块的上部,且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传动丝杠相连接,所述裁剪刀具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三移动滑块上,在所述上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裁剪刀具的运动轨迹相对应的下刀槽,两组所述压置输送机构分布在所述第二传动丝杠的左右两侧,每一组所述压置输送机构包括压置辊和第四驱动电机,所述压置辊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板上,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压置辊转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和第四驱动电机的运转,所述右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左支撑架右侧,所述上往复夹持机构包括上移动机构、上移动支撑板、第一电动推杆、上活动板、上夹持机构和上定位检测机构,两组所述上移动机构前后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架上部,每一组所述上移动机构均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齿条,第一滑轨和第一齿条前后设置在右支撑架上,所述上移动支撑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套置在相应的两个所述第一滑轨上,且上移动支撑板位于第一滑轨的下方,在所述上移动支撑板的底平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第五驱动电机,在所述第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一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驱动轮,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分别倒置设置在所述上移动支撑板的底平面左右两端,所述上活动板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上,三组所述上夹持机构等间距设置在所述上活动板的底平面上,每一组所述上夹持机构均包括上f形固定板、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一检测开关,所述上f形固定板倒置设置在所述上活动板上,且上f形固定板的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的开口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右侧相对,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倒置设置在所述上f形固定板的上横板上,所述第一检测开关设置在所述上f形固定板的上横板上,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上设置一上夹持板,且上夹持板位于所述上f形固定板的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在所述上夹持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检测开关相对的第一圆形孔,在所述上移动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一第一检测板,两组所述上定位检测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架前后两侧,且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检测板相对应,每一组所述上定位检测机构均包括上l形固定板、第二检测开关、第三检测开关和第四检测开关,所述上l形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检测开关和第三检测开关分别设置在所述上l形固定板的左端和右端,所述第三检测开关设置在上l形固定板上,且位于第四检测开关的左侧;

所述下往复夹持机构包括下移动机构、下移动支撑板、第三电动推杆、下活动板、下夹持机构和下定位检测机构,两组所述下移动机构前后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架下部,每一组所述下移动机构均包括第二滑轨和第二齿条,第二滑轨和第二齿条前后设置在右支撑架上,所述下移动支撑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上,在所述下移动支撑板的上平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第六驱动电机,在所述第六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一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的第二驱动轮,两个所述第三电动推杆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移动支撑板的上平面左右两端,所述下活动板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上,三组所述下夹持机构等间距设置在所述下活动板的上平面上,且三组所述下夹持机构与三组所述上夹持机构呈前后交错状态分布在所述上支撑板的右侧,每一组所述下夹持机构均包括下f形固定板、第四电动推杆和第五检测开关,所述下f形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下活动板上,且下f形固定板的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的开口与所述上支撑板的右侧相对,所述第四电动推杆设置在所述下f形固定板的下横板上,所述第五检测开关设置在所述下f形固定板的下横板上,在所述第四电动推杆的活动端上设置一下夹持板,且下夹持板位于所述下f形固定板的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在所述下夹持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五检测开关相对的第二圆形孔,在所述下移动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一第二检测板,两组所述下定位检测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架前后两侧,且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检测板相对应,每一组所述下定位检测机构均包括下l形固定板、第六检测开关、第七检测开关和第八检测开关,所述下l形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架上,所述第六检测开关、第七检测开关和第八检测开关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检测开关、第三检测开关和第四检测开关相对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五驱动电机、第六驱动电机、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第四电动推杆、第一检测开关、第二检测开关、第三检测开关、第四检测开关、第五检测开关、第六检测开关、第七检测开关和第八检测开关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f形固定板的下横板的左侧壁位于所述上支撑板的右侧壁的左侧,所述下夹持板的左侧壁位于所述上支撑板的右侧壁的左侧,在所述上支撑板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所述下夹持板和上f形固定板的下横板穿过的缺口。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上均设置一橡胶垫。

优选地,在所述上l形固定板和下l形固定板上均设置有用于相应的第三检测开关和第七检测开关调节位置的长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控制器控制上往复夹持机构和下往复夹持机构的有序运行,可实现篷布的往复移动,继而可保证篷布的有序裁剪,篷布的往复移动过程无需人工参与,继而利于大大降低人工拉动强度;上往复夹持机构和下往复夹持机构均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方式进行移动,继而可确保上往复夹持机构和下往复夹持机构的移动定位精确度,保证裁剪的质量;上f形固定板的下横板和下f形固定板内下夹持板的左侧壁均位于上支撑板的右侧壁的左侧,从而可保证从上支撑板上滑出的篷布活动端准确进入到上f形固定板和下f形固定板内的夹持空间内,继而保证篷布夹持的可靠性,实现篷布的顺利裁剪。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裁剪机构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上往复夹持机构和下往复夹持机构在右支撑架上分布的主视图;

图4为上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夹持机构与上支撑板的左右分布示意图;

图7为下夹持机构与上支撑板的左右分布示意图;

图8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9为图3中b处放大图;

图10为图3中c处放大图;

图11为第二检测开关、第三检测开关和第四检测开关在上l形固定板上的分布示意图;

图中:1左支撑架、11上支撑板、12下刀槽、13缺口、21第一传动丝杠、22第一导向杆、23第一移动滑块、24第一驱动电机、31第二传动丝杠、32第二导向杆、33第二移动滑块、34第二驱动电机、41第三传动丝杠、42第三移动滑块、43裁剪刀具、44第三驱动电机、51压置辊、52第四驱动电机、6右支撑架、711第一滑轨、712第一齿条、713第五驱动电机、714第一驱动轮、72上移动支撑板、721上检测板、73第一电动推杆、74上活动板、75上夹持机构、751上f形固定板、7511上f形固定板的上横板、7512上f形固定板的下横板、752第二电动推杆、753上夹持板、7531第一圆形孔、754第一检测开关、761上l形固定板、762第二检测开关、763第三检测开关、764第四检测开关、765长圆孔、811第二滑轨、812第二齿条、813第六驱动电机、814第二驱动轮、82下移动支撑板、821下检测板、83第三电动推杆、84下活动板、85下夹持机构、851下f形固定板、8511下f形固定板的下横板、8512下f形固定板的上横板、852第四电动推杆、853下夹持板、8531第二圆形孔、854第五检测开关、861下l形固定板、862第六检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1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篷布自动往复裁剪机(如图1所示),包括裁剪机构、右支撑架6、上往复夹持机构和下往复夹持机构,所述裁剪机构包括左支撑架1、刀具左右移动机构、刀具前后移动机构、刀具上下移动机构、压置输送机构和控制器,所述左支撑架1设置在地面上,两组所述刀具左右移动机构前后相对设置在所述左支撑架1的上支撑板11上,每一组所述刀具左右移动机构均包括第一传动丝杠21、第一导向杆22、第一移动滑块23和第一驱动电机24,所述第一导向杆22和第一传动丝杠21上下设置在上支撑板11上,所述第一移动滑块23套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杆22和第一传动丝杠21上,所述第一传动丝杠21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4实现转动,第一传动丝杠21的转动,可带动第一移动滑块23沿着第一传动丝杠21的轴线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刀具前后移动机构包括第二传动丝杠31、第二导向杆32、第二移动滑块33和第二驱动电机34,所述第二导向杆32和第二传动丝杠31上下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移动滑块23之间,第一移动滑块23的移动,可带动第二导向杆32和第二传动丝杠31的同步移动,所述第二移动滑块33套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杆32和第二传动丝杠31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4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丝杠31转动,第二传动丝杠31的转动,可带动第二移动滑块33沿着第二传动丝杠31的轴线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刀具上下移动机构包括第三传动丝杠41、第三移动滑块42、裁剪刀具43和第三驱动电机44,所述第三移动滑块42竖直套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滑块33上设置的竖直导轨上,所述第三传动丝杠41套置在所述第三移动滑块42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44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滑块33的上部,且第三驱动电机44的输出轴与第三传动丝杠41相连接,第二移动滑块33的移动可带动刀具上下移动机构的移动,所述裁剪刀具43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三移动滑块42上,第三驱动电机44通过驱动第三传动丝杠41的转动,可带动裁剪刀具43沿着第三传动丝杠41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在所述上支撑板11上设置有与所述裁剪刀具43的运动轨迹相对应的下刀槽12,两组所述压置输送机构分布在所述第二传动丝杠31的左右两侧,每一组所述压置输送机构包括压置辊51和第四驱动电机52,所述压置辊51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板11上,所述第四驱动电机52用于驱动压置辊51转动,在实际应用中,篷布通过压置辊51被压置在上支撑板11上,通过压置辊51的转动,继而实现篷布在上支撑板11上的移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驱动电机24、第二驱动电机34、第三驱动电机44和第四驱动电机52的运转。

所述右支撑架6设置在所述左支撑架1右侧,所述上往复夹持机构包括上移动机构、上移动支撑板72、第一电动推杆73、上活动板74、上夹持机构75和上定位检测机构,两组所述上移动机构前后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架6上部,每一组所述上移动机构均包括第一滑轨711和第一齿条712,第一滑轨711和第一齿条712前后设置在右支撑架6上,所述上移动支撑板72的前后两端分别套置在相应的两个所述第一滑轨711上,且上移动支撑板72位于第一滑轨711的下方,在所述上移动支撑板72的底平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第五驱动电机713,在所述第五驱动电机713的输出轴上设置一与所述第一齿条712相啮合的第一驱动轮714,通过第五驱动电机713带动第一驱动轮714的转动,继而可实现上移动支撑板72在右支撑架6上的往复移动,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73分别倒置设置在所述上移动支撑板72的底平面左右两端,所述上活动板74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73的活动端上,三组所述上夹持机构75等间距设置在所述上活动板74的底平面上,每一组所述上夹持机构均包括上f形固定板751、第二电动推杆752和第一检测开关754,所述上f形固定板751倒置设置在所述上活动板74上,且上f形固定板751的上横板7511和下横板7512之间的开口与所述上支撑板11的右侧相对,所述第二电动推杆752倒置设置在所述上f形固定板的上横板7511上,所述第一检测开关754设置在所述上f形固定板的上横板7511上,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752的活动端上设置一上夹持板753,且上夹持板753位于所述上f形固定板的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在所述上夹持板75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检测开关754相对的第一圆形孔7531,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检测开关754透过第一圆形孔7531可检测到进入到上夹持板753和上f形固定板的下横板7512之间的篷布;在所述上移动支撑板72的前后两侧均设置一第一检测板721,两组所述上定位检测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架6前后两侧,且与相应的所述第一检测板721相对应,每一组所述上定位检测机构均包括上l形固定板761、第二检测开关762、第三检测开关763和第四检测开关764,所述上l形固定板761固定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架6上,所述第二检测开关762和第四检测开关764分别设置在所述上l形固定板761的左端和右端,所述第三检测开关763设置在上l形固定板761上,且位于第四检测开关764的左侧。

所述下往复夹持机构包括下移动机构、下移动支撑板82、第三电动推杆83、下活动板84、下夹持机构85和下定位检测机构,两组所述下移动机构前后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架6下部,每一组所述下移动机构均包括第二滑轨811和第二齿条812,第二滑轨811和第二齿条812前后设置在右支撑架6上,所述下移动支撑板8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812上,在所述下移动支撑板82的上平面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第六驱动电机813,在所述第六驱动电机813的输出轴上设置一与所述第二齿条812相啮合的第二驱动轮814,通过第六驱动电机813驱动第二驱动轮814的转动,可实现下移动支撑板82在右支撑架6上的移动,两个所述第三电动推杆83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移动支撑板82的上平面左右两端,所述下活动板84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三电动推杆83的活动端上,三组所述下夹持机构85等间距设置在所述下活动板84的上平面上,且三组所述下夹持机构85与三组所述上夹持机构75呈前后交错状态分布在所述上支撑板11的右侧,每一组所述下夹持机构85均包括下f形固定板851、第四电动推杆852和第五检测开关854,所述下f形固定板851设置在所述下活动板84上,且下f形固定板的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的开口与所述上支撑板11的右侧相对,所述第四电动推杆854设置在所述下f形固定板的下横板8511上,所述第五检测开关854设置在所述下f形固定板的下横板8511上,在所述第四电动推杆852的活动端上设置一下夹持板853,且下夹持板853位于所述下f形固定板的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在所述下夹持板85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五检测开关854相对的第二圆形孔8531,第五检测开关854透过第二圆形孔8531可检测到进入到下夹持板853和下f形固定板的上横板8512之间的篷布,在所述下移动支撑板82的前后两侧均设置一第二检测板821,两组所述下定位检测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架6前后两侧,且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检测板821相对应,每一组所述下定位检测机构均包括下l形固定板861、第六检测开关862、第七检测开关和第八检测开关,所述下l形固定板861固定设置在所述右支撑架6上,所述第六检测开关862、第七检测开关和第八检测开关与相应的所述第二检测开关762、第三检测开关763和第四检测开关764相对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五驱动电机713、第六驱动电机813、第一电动推杆73、第二电动推杆752、第三电动推杆83、第四电动推杆852、第一检测开关754、第二检测开关762、第三检测开关763、第四检测开关764、第五检测开关854、第六检测开关862、第七检测开关和第八检测开关相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为确保篷布顺利进入到上f形固定板的下横板7512和上夹持板753之间,及下夹持板853和下f形固定板的上横板8512之间,在此,使得所述上f形固定板的下横板7512的左侧壁位于所述上支撑板11的右侧壁的左侧,所述下夹持板853的左侧壁位于所述上支撑板11的右侧壁的左侧,在所述上支撑板1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所述下夹持板853和上f形固定板的下横板7512穿过的缺口13,为进一步提高上夹持板753和下夹持板853对篷布的夹持稳定性,在此,在上夹持板753和下夹持板853上均设置一橡胶垫;在实际应用中,为便于调节篷布的裁剪长度,在此,在所述上l形固定板76和下l形固定板86上均设置有用于相应的第三检测开关763和第七检测开关调节位置的长圆孔,如在上l形固定板76上开设有长圆孔765,第三检测开关763设置在长圆孔765内。

本裁剪机在进行篷布裁剪时的工作初始状态为:上夹持机构75和下夹持机构85均位于右支撑架6的左侧等待位置,且上夹持机构75和下夹持机构85分别位于上支撑板11的上方和下方。。

利用本裁剪机进行篷布裁剪的流程为:第一步,通过控制器实现本裁剪机内所有电器部件的通电,使其处于待机状态;第二步,控制器按照设定程序第四驱动电机52,使得压置辊51开始转动工作;第三步,控制器按照设定程序启动第三电动推杆83,使得第三电动推杆83伸出,第三电动推杆83的伸出,使得下f形固定板的上横板8512与下夹持板853的中部恰好与上支撑板11的右侧壁相对;第四步,人工辅助将篷布的活动端穿入两个压置辊51的下部;第五步,随着压置辊51的转动,篷布开始缓慢移动,篷布的活动端则通过上支撑板11进入到下f形固定板的上横板8512与下夹持板853的中部;第六步,当第四检测开关854检测到篷布时,控制器启动第四电动推杆852,使得篷布被夹持住,然后,控制器启动第六驱动电机813,使得下f形固定板851带动篷布开始缓慢向后移动,同时,第三电动推杆83回缩,继而使得篷布的活动端在位于上支撑板11的下方缓慢移动;第七步,当第七检测开关检测到第二检测板821时,控制器启动第一驱动电机24、第二驱动电机34和第三驱动电机44,继而实现篷布的裁切,在篷布裁切完之后,控制器启动第一电动推杆73,使得上f形固定板的下横板7512与上夹持板753的中部与上支撑板11的右侧壁相对,同时,第一驱动电机24、第二驱动电机34和第三驱动电机44使得裁切刀具43回到工作初始位置;第八步,当第八检测开关检测到第二检测板821时,控制器使得第六驱动电机813停止转动,并使得第四电动推杆852解除对篷布的夹持,第四电动推杆852将篷布释放后,被裁切好的篷布则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右支撑架6的底部,同时,下夹持机构85在第六驱动电机813的带动下向初始工作位置移动,当第六检测开关862检测到第二检测板821时,第六驱动电机813停止转动,此时,下夹持机构85处于初始工作位置;随着压置辊51的不停转动,当篷布进入到上f形固定板的下横板7512与上夹持板753之间,并被第一检测开关754检测到之后,控制器启动第二电动推杆752,使得篷布被夹持住,然后,控制器启动第五驱动电机713,使得上f形固定板751带动篷布开始缓慢向后移动,同时,第一电动推杆73回缩,继而使得篷布的活动端在位于上支撑板11的上方缓慢移动;第九步,当第三检测开关763检测到第一检测板721时,控制器启动第一驱动电机24、第二驱动电机34和第三驱动电机44,继而实现篷布的裁切,在篷布裁切完之后,控制器启动第三电动推杆83,使得上夹持机构再次进入到工作状态;同时,第一驱动电机24、第二驱动电机34和第三驱动电机44使得裁切刀具43回到工作初始位置;第十步,当第四检测开关764检测到第一检测板721时,控制器使得第五驱动电机713停止转动,并使得第二电动推杆752解除对篷布的夹持,第二电动推杆752将篷布释放后,被裁切好的篷布则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到右支撑架6的底部,同时,上夹持机构75在第五驱动电机713的带动下向初始工作位置移动,当第二检测开关762检测到第一检测板721时,第五驱动电机713停止转动,此时,上夹持机构75处于初始工作位置。

随着篷布的不断从两个压置辊51内输出,裁切机构、上夹持机构75和下夹持机构85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不断重复上述工作流程,便可完成篷布的自动往复裁切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前”、“后”、“左”、“右”均是为了方便描述位置关系而采用的相对位置,因此不能作为绝对位置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