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充电宝新型传动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3007发布日期:2021-01-08 11:2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充电宝新型传动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共享充电宝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共享充电宝新型传动防盗锁。



背景技术:

共享充电宝行业大多使用电磁铁方案,此方案的缺点是开锁不稳定,开锁力不够,总功率只有15w左右,拉力不足,常常容易导致卡锁,不能正常弹出充电宝,影响用户的正常体验。另外电磁铁方案并不具备防盗功能,常常发生充电宝丢失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共享充电宝新型传动防盗锁,利用两个蜗杆相互啮合,通过驱动电机进行传动解锁,并配备了电流检测通断开关,具有开闭锁精准,能够检测充电宝是否已经归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共享充电宝新型传动防盗锁,包括载板、锁盒、放置充电宝的型腔和电流检测电路,所述型腔与所述锁盒均设于所述载板上,所述锁盒内设有锁轴,所述型腔的侧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型腔的底部设有第三弹性件,所述锁轴的一端穿过所述锁盒的侧壁和该开口延伸至所述型腔内;所述锁轴上自所述锁轴的朝向所述型腔的一端向所述锁轴的另一端依次套设有第一卡簧、第一限位环、运动蜗杆和第二卡簧,所述第一卡簧和所述第一限位环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限位环和所述运动蜗杆之间设有轴环,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锁盒固定连接,所述运动蜗杆的一侧设有与其啮合的电机主动蜗杆,所述电机主动蜗杆的一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锁轴上设有导电螺母,所述锁盒上设有对应的接触片,所述导电螺母与所述接触片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电流输入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共享充电宝的归还过程中,充电宝首先压入型腔内,锁轴再被挤回锁盒内,然后第一卡簧跟随锁轴一起移动,第一限位环固定在锁盒上不移动,第一卡簧和第一限位环之间的第一弹性件被压缩,充电宝归还到位后,第一弹性件得到释放,将锁轴的端部弹回充电宝的限位槽内,此时充电宝被锁轴锁住,接触片与导电螺母接触在一起,形成一个通电闭合电路,根据闭合通电状态,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有电流通过,判断充电宝插入归还成功;

当有用户进行扫码租借充电宝时,驱动电机首先带动电机主动蜗杆正转,由于运动蜗杆与电机主动蜗杆是啮合状态,所以当电机主动蜗杆正转时,会带动运动蜗杆同时向远离型腔的方向运动,由于第二卡簧与锁轴相对固定,当运动蜗杆运动到第二卡簧处时,会带动锁轴一起运动,从而使锁轴的端部退出型腔,此时充电宝被第三弹性件弹出,导电螺母与接触片断开,用户可取出充电宝;

用户取走充电宝后,驱动电机开始反向转动,电机主动蜗杆带动运动蜗杆反向运动,将锁轴复位,第一弹性件恢复松弛状态,而此时导电螺母与接触片闭合,系统后台判定充电宝租借成功;

通过驱动力度大的电机驱动蜗杆,从而精准地实现锁头拉开与闭合,同时电流检测电路可防止盗贼在归还充电宝将充电宝的限位槽堵住,使锁轴无法回弹,系统误判已归还后盗贼将充电宝偷走的情况;第一弹性件还能够在正转过程中使电机主动蜗杆与运动蜗杆保持在一个极限啮合的状态,在驱动电机正转过度,导致电机主动蜗杆与运动蜗杆脱离,驱动电机反转时,使电机主动蜗杆与运动蜗杆能够顺利重新啮合;第一卡簧具备限位功能,能够阻止弹簧弹开行程过大,导致锁轴的端部冲击充电宝。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运动蜗杆与所述轴环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

如果在充电宝弹出后用户未及时取走充电宝,被电机主动蜗杆带动复位的锁轴的端部将会挤压破坏充电宝,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给运动蜗杆一个回退的缓冲距离,用户未取走充电宝时,第二弹性件被运动蜗杆和轴环压缩,用户取走充电宝后,由第二弹性件将锁轴回弹复位;

同时第二弹性件还能够在驱动电机反转过度,导致电机主动蜗杆与运动蜗杆脱离,驱动电机正转时,使电机主动蜗杆与运动蜗杆能够顺利重新啮合。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锁轴的远离所述型腔的一端穿过所述锁盒设置,所述导电螺母设于该端,所述接触片设于所述锁盒的外侧面。

将导电螺母和接触片设于锁盒外侧,在节约锁盒的内部空间的同时避免锁盒壁上开孔走导线,方便安装。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锁轴与所述锁盒之间设有环隙。

由于运动蜗杆正反转的时候会产生晃动,在锁轴与锁盒之间设置环隙能够减轻锁轴通过锁盒侧壁时的磨损。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运动蜗杆和所述电机主动蜗杆的螺旋齿的中部大,两端小。

两端小的蜗杆的螺旋齿使其在相互脱开后再重新啮合时更加顺畅。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运动蜗杆的侧面设有蜗杆限位板。

蜗杆限位板使运动蜗杆在沿其轴向运动时更加稳定,晃动幅度更小,从而避免运动蜗杆与电极主动蜗杆之间脱开。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轴环上设有轴肩,所述轴肩的朝向所述第一限位环的一面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与所述锁盒固定连接。

由于第一限位环与锁轴之间经常摩擦,可能导致第一限位环的内径变大,轴环能从其内部穿过,从而使第一限位环失效,设置所述第二限位环能作为备用的限位结构,还能与第一限位环一起限制锁轴的晃动,使其运动更加稳定。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锁轴的朝向所述型腔的一端设有斜端面,所述斜端面背向所述载板设置。

充电宝放入时先接触斜端面,充电宝的向下运动使斜端面产生一个向锁盒内回收的力,从而使锁轴向锁盒内运动,使用所述斜端面作为充电宝的限位结构,具有耐磨损,限位效果稳定的优点。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锁轴的朝向所述型腔的一端的侧面设有与所述锁轴的轴线平行的平面,所述型腔的开口与锁轴形状对应。

侧面设置的平面使锁轴在出入型腔的开口时不会转动,避免锁轴转动后斜端面转向其他方向使充电宝无法插入。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载板的顶面设有滑轨,所述锁盒的底面设有对应的滑条。

安装锁盒时只需将锁盒划入载板顶面的滑轨,拧紧螺钉即可,装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驱动力度大的电机驱动蜗杆,从而精准地实现锁头拉开与闭合,同时电流检测电路可防止盗贼在归还充电宝将充电宝的限位槽堵住,使锁轴无法回弹,系统误判已归还后盗贼将充电宝偷走的情况;第一弹性件还能够在正转过程中使电机主动蜗杆与运动蜗杆保持在一个极限啮合的状态,在驱动电机正转过度,导致电机主动蜗杆与运动蜗杆脱离,驱动电机反转时,使电机主动蜗杆与运动蜗杆能够顺利重新啮合;第一卡簧具备限位功能,能够阻止弹簧弹开行程过大,导致锁轴的端部冲击充电宝;

2、如果在充电宝弹出后用户未及时取走充电宝,被电机主动蜗杆带动复位的锁轴的端部将会挤压破坏充电宝,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给运动蜗杆一个回退的缓冲距离,用户未取走充电宝时,第二弹性件被运动蜗杆和轴环压缩,用户取走充电宝后,由第二弹性件将锁轴回弹复位,同时第二弹性件还能够在驱动电机反转过度,导致电机主动蜗杆与运动蜗杆脱离,驱动电机正转时,使电机主动蜗杆与运动蜗杆能够顺利重新啮合;

3、将导电螺母和接触片设于锁盒外侧,在节约锁盒的内部空间的同时避免锁盒壁上开孔走导线,方便安装;

4、由于运动蜗杆正反转的时候会产生晃动,在锁轴与锁盒之间设置环隙能够减轻锁轴通过锁盒侧壁时的磨损;

5、两端小的蜗杆的螺旋齿使其在相互脱开后再重新啮合时更加顺畅;

6、蜗杆限位板使运动蜗杆在沿其轴向运动时更加稳定,晃动幅度更小,从而避免运动蜗杆与电极主动蜗杆之间脱开;

7、由于第一限位环与锁轴之间经常摩擦,可能导致第一限位环的内径变大,轴环能从其内部穿过,从而使第一限位环失效,设置所述第二限位环能作为备用的限位结构,还能与第一限位环一起限制锁轴的晃动,使其运动更加稳定;

8、充电宝放入时先接触斜端面,充电宝的向下运动使斜端面产生一个向锁盒内回收的力,从而使锁轴向锁盒内运动,使用所述斜端面作为充电宝的限位结构,具有耐磨损,限位效果稳定的优点;

9、侧面铣扁使锁轴在出入型腔的开口时不会转动,提升锁轴的稳定性;

10、安装锁盒时只需将锁盒划入载板顶面的滑轨,拧紧螺钉即可,装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一种共享充电宝新型传动防盗锁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一种共享充电宝新型传动防盗锁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所述一种共享充电宝新型传动防盗锁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导电螺母和接触片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所述环隙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所述运动蜗杆和电机主动蜗杆的组合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所述蜗杆限位板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所述轴肩和第二限位环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所述锁轴的斜端面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所述锁轴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所述型腔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所述滑轨和滑条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型腔;11、开口;12、第三弹性件;20、载板;21、滑轨;30、锁盒;31、上盖;32、底座;321、第一限位环;322、第二限位环;323、蜗杆限位板;324、滑条;33、锁轴;331、运动蜗杆;332、第一弹性件;333、第一卡簧;334、第二卡簧;335、轴环;336、第二弹性件;337、轴肩;338、环隙;339、斜端面;34、驱动电机;341、电机主动蜗杆;40、接触片;50、导电螺母;60、电流检测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共享充电宝新型传动防盗锁,包括载板20、锁盒30、放置充电宝的型腔10和设于载板20底部的电流检测电路60,型腔10与锁盒30均设于载板20上,锁盒30内设有锁轴33,型腔10的右侧面开设有开口11,型腔10的底部设有第三弹性件12,锁轴33的左端穿过锁盒30的侧壁和该开口11延伸至型腔10内;锁轴33上自锁轴33的左端向右端依次套设有第一卡簧333、第一限位环321、运动蜗杆331和第二卡簧334,第一卡簧333和第一限位环32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332,第一卡簧333和第二卡簧334均固定在锁轴33的环形槽中,且套设在锁轴33上,第一限位环321和运动蜗杆331之间设有轴环335,第一限位环321设于锁盒30内的底部,与锁盒30固定连接,运动蜗杆331的前方设有与其啮合的电机主动蜗杆341,电机主动蜗杆341的左端设有驱动电机34;锁轴33上设有导电螺母50,锁盒30上设有对应的接触片40,导电螺母50与接触片40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检测电路60的电流输入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12和第一弹性件332是弹簧,导电螺母50与接触片40为铜制,第三弹性件12和第一弹性件332还可以是气体弹簧、橡胶弹簧,导电螺母50与接触片40还可以是银制、金制、铁制、导电合金制,均不影响实现本技术方案。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共享充电宝的归还过程中,充电宝首先压入型腔10内,锁轴33再被挤回锁盒30内,然后第一卡簧333跟随锁轴33一起移动,第一限位环321固定在锁盒30上不移动,第一卡簧333和第一限位环321之间的第一弹性件332被压缩,充电宝归还到位后,第一弹性件332得到释放,将锁轴33的端部弹回充电宝的限位槽内,此时充电宝被锁轴33锁住,接触片40与导电螺母50接触在一起,形成一个通电闭合电路,根据闭合通电状态,电流检测电路60检测到有电流通过,判断充电宝插入归还成功;

当有用户进行扫码租借充电宝时,驱动电机34首先带动电机主动蜗杆341正转,由于运动蜗杆331与电机主动蜗杆341是啮合状态,所以当电机主动蜗杆341正转时,会带动运动蜗杆331同时右运动,由于第二卡簧334与锁轴33相对固定,当运动蜗杆331运动到第二卡簧334处时,会带动锁轴33一起运动,从而使锁轴33的端部退出型腔10,此时充电宝被第三弹性件12弹出,导电螺母50与接触片40断开,用户可取出充电宝;

用户取走充电宝后,驱动电机34开始反向转动,电机主动蜗杆341带动运动蜗杆331反向运动,将锁轴33复位,第一弹性件332恢复松弛状态,而此时导电螺母50与接触片40闭合,系统后台判定充电宝租借成功;

通过驱动力度大的电机驱动蜗杆,从而精准地实现锁头拉开与闭合,同时电流检测电路60可防止盗贼在归还充电宝将充电宝的限位槽堵住,使锁轴33无法回弹,系统误判已归还后盗贼将充电宝偷走的情况;第一弹性件332还能够在正转过程中使电机主动蜗杆341与运动蜗杆331保持在一个极限啮合的状态,在驱动电机34正转过度,导致电机主动蜗杆341与运动蜗杆331脱离,驱动电机34反转时,使电机主动蜗杆341与运动蜗杆331能够顺利重新啮合;第一卡簧333具备限位功能,能够阻止弹簧弹开行程过大,导致锁轴33的端部冲击充电宝。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运动蜗杆331与轴环335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336。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336是弹簧,导电螺母50与接触片40为铜制,第三弹性件还可以是气体弹簧、橡胶弹簧。

如果在充电宝弹出后用户未及时取走充电宝,被电机主动蜗杆341带动复位的锁轴33的端部将会挤压破坏充电宝,设置第二弹性件336能够给运动蜗杆331一个回退的缓冲距离,用户未取走充电宝时,第二弹性件336被运动蜗杆331和轴环335压缩,用户取走充电宝后,由第二弹性件336将锁轴33回弹复位;

同时第二弹性件336还能够在驱动电机34反转过度,导致电机主动蜗杆341与运动蜗杆331脱离,驱动电机34正转时,使电机主动蜗杆341与运动蜗杆331能够顺利重新啮合。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2相比,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锁轴33的右端穿过锁盒30设置,导电螺母50与锁轴33的右端螺纹连接,接触片40设于锁盒30的外侧面,并环绕锁轴33的右端设置。

将导电螺母50和接触片40设于锁盒30外侧,在节约锁盒30的内部空间的同时避免锁盒30壁上开孔走导线,方便安装。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3相比,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锁轴33与锁盒30之间设有环隙338。

由于运动蜗杆331正反转的时候会产生晃动,在锁轴33与锁盒30之间设置环隙338能够减轻锁轴33通过锁盒30侧壁时的磨损。

实施例5:

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2相比,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运动蜗杆331和电机主动蜗杆341的螺旋齿的中部大,两端小。

两端小的蜗杆的螺旋齿使其在相互脱开后再重新啮合时更加顺畅。

实施例6:

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5相比,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运动蜗杆331的侧面设有蜗杆限位板323。

蜗杆限位板323使运动蜗杆331在沿其轴向运动时更加稳定,晃动幅度更小,从而避免运动蜗杆331与电极主动蜗杆之间脱开。

实施例7:

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2相比,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轴环335上设有轴肩337,轴肩337的朝向第一限位环321的一面设有第二限位环322,第二限位环322与锁盒30固定连接。

由于第一限位环321与锁轴33之间经常摩擦,可能导致第一限位环321的内径变大,轴环335能从其内部穿过,从而使第一限位环321失效,设置第二限位环322能作为备用的限位结构,还能与第一限位环321一起限制锁轴33的晃动,使其运动更加稳定。

实施例8:

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2相比,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锁轴33的左端设有斜端面339,斜端面339斜向上设置。

充电宝放入时先接触斜端面339,充电宝的向下运动使斜端面339产生一个向锁盒30内回收的力,从而使锁轴33向锁盒30内运动,使用斜端面339作为充电宝的限位结构,具有耐磨损,限位效果稳定的优点。

实施例9: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与实施例8相比,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锁轴33的左端的两侧面铣扁,使锁轴33的朝向型腔10的一端的侧面设有与锁轴33的轴线平行的两个平面,型腔10的开口与锁轴33的形状对应。

侧面设置的平面使锁轴33在出入型腔10的开口11时不会转动,避免锁轴33转动后斜端面339转向其他方向使充电宝无法插入。

实施例10:

如图13所示,与实施例2相比,还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载板20的顶面设有滑轨21,锁盒30的底面设有对应的滑条324。

安装锁盒30时只需将锁盒30划入载板20顶面的滑轨21,拧紧螺钉即可,装拆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