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全包式电池盖拆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1743发布日期:2021-01-30 06:1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全包式电池盖拆卸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全包式电池盖拆卸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电子产品包括:由前壳和后壳(由于后壳盖设于电池上,因此后壳通常被称为电池盖)组成的壳体,以及装配于壳体内且与前壳固定连接的屏幕和电池等组件。
[0003]
在对电子产品进行维修或者更换电池的情况下,需要先拆开电池盖。针对全包式的电池盖,目前常规拆卸方法为:直接在电池盖与前壳之间插入拆机片,利用拆机片撬开电池盖;或者,直接用指甲撬开电池盖。
[0004]
这种常规的直接撬开式拆卸方法,往往会对前壳的外观面造成较大的损伤;同时由于屏幕和电池等组件均固定装配于前壳上,因此也会对屏幕和电池等组件造成一定损伤,甚至出现报废的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全包式电池盖拆卸设备,解决常规直接撬开式拆卸方法存在的易对前壳及与前壳固定连接的其他组件造成损伤的缺陷。
[0006]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全包式电池盖拆卸设备,所述电子产品包括全包式电池盖以及与所述全包式电池盖连接的前壳组件,所述电池盖拆卸设备包括:定位机构和运动吸附机构;
[0008]
所述定位机构,提供有供所述电子产品背向放置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底的中心区域,形成有与所述前壳组件相匹配的贯通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底,于所述贯通槽的周边区域,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全包式电池盖的边部相抵的抵持部;在所述背向放置的状态下,所述前壳组件面向所述定位槽的槽底,所述全包式电池盖背向所述定位槽的槽底;
[0009]
所述运动吸附机构,包括:吸盘,与所述吸盘连接的气阀和驱动机构;所述吸盘的吸附面面向所述前壳组件;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所述吸盘可在所述贯通槽内或者下方沿垂直于所述贯通槽的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
[0010]
可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底板和定位框;
[0011]
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所述贯通槽;
[0012]
所述定位框固定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定位框围设于所述贯通槽的外周,使得所述定位框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所述定位槽,所述底板的位于所述定位框与所述贯通槽之间的板块形成为所述抵持部。
[0013]
可选的,所述吸盘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列且均匀排布于所述贯通槽内或者下方。
[0014]
可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前壳组件相匹配且与所述吸盘联动的对接板;
[0015]
所述对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吸盘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吸盘位于所述通孔内,且所
述对接板的面向所述前壳组件的板面与所述吸盘的吸附面始终位于同一平面内。
[0016]
可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前壳组件相匹配且固定设于所述贯通槽下方预设距离的对接板;所述对接板上,开设有用于在所述吸盘运动过程中对吸盘进行避让的通孔。
[0017]
可选的,还包括操作平台和治具盖板,所述定位机构固定装配于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治具盖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操作平台。
[0018]
可选的,还包括真空开关按钮和升降开关按钮,所述真空开关按钮电连接至所述气阀,所述升降开关按钮电连接至驱动机构。
[0019]
可选的,所述定位框上开设有取放避让槽。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
运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操作人员可直接将电子产品背向放置于定位槽中,开启气阀以使吸盘吸紧面向槽底的前壳组件,再驱动吸盘带动整个电子产品下行一定距离,在下行过程中全包式电池盖的凸出于前壳组件四周的边部会遇到抵持部而被迫停止下行,而前壳组件在吸盘的带动下继续下行并最终与全包式电池盖分离。
[0022]
与常规的手动的直接撬开式拆卸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运动吸附机构和定位机构的配合作用实现自动拆卸的效果,提高了拆卸效率,降低了拆卸难度;同时,由于吸盘吸附于前壳组件的正面,会形成面积较大、受力均匀、作用力较小的受力区域,因此可有效避免拆卸操作对前壳组件以及装配于前壳组件上的其他组件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包式电池盖拆卸设备的整体立体图。
[002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包式电池盖拆卸设备的部分立体图。
[002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0027]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0028]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包式电池盖拆卸方法流程图。
[0029]
图示说明:操作平台1、治具盖板2、抵持部3、吸盘4、气阀5、驱动机构6、底板7、定位框8、对接板9、真空开关按钮10、升降开关按钮11、取放避让槽12。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包式电池盖拆卸设备,该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具有全包式电池盖的电子产品,不限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数码相机、遥控器、录音机等各种电子产品。
[0032]
针对不同电子产品,电子产品的全包式电池盖的形状和大小、以及与全包式电池盖装配连接的前壳组件和其他组件的类型尺寸等会发生相应改变,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以手机为例,手机除了包括全包式电池盖和与全包式电池盖装配连接的前壳组件之外,还会包括固定装配于前壳组件上的屏幕和电池。
[0033]
请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全包式电池盖拆卸设备,主要包括:定位机构和运动吸附机构。此外,还可包括操作平台1和治具盖板2,定位机构固定装配于操作平台1上,治具盖板2转动连接于操作平台1。
[0034]
定位机构,提供有供电子产品背向放置的定位槽;定位槽的槽底的中心区域,形成有与前壳组件相匹配的贯通槽;定位槽的槽底,于贯通槽的周边区域,形成有用于与全包式电池盖的边部相抵的抵持部3。
[0035]
运动吸附机构,包括:吸盘4,与吸盘4连接的气阀5和驱动机构6。吸盘4位于贯通槽内或者下方,其吸附面面向前壳组件,可由驱动机构6驱动实现沿垂直于贯通槽的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
[0036]
气阀5开启时,吸盘4先上移至贯通槽内吸附前壳组件,再在驱动机构6的驱动下带动整个电子产品朝贯通槽下方运动,并在全包式电池盖因边部与定位槽槽底的抵持部3相抵而导致运动受限后,继续带动前壳组件朝远离全包式电池盖的方向运动预设距离,直至全包式电池盖与前壳组件分离。
[0037]
在开始拆卸操作前,需要将电子产品背向放置于定位槽内。需要说明的是,在背向放置的状态下,电子产品的前壳组件面向定位槽的槽底,电子产品的全包式电池盖背向定位槽的槽底。
[0038]
定位槽与背向放置的电子产品,前者的截面尺寸可以大于后者的截面尺寸,保证电子产品能够轻松地完全放入定位槽内;为了更好的对电子产品进行定位,以确保后续的拆卸工作操作的精确度,也可以对前者按照后者的截面尺寸进行相同设计,使得电子产品刚好完全卡入定位槽内。
[0039]
应用上述结构的全包式电池盖拆卸设备来对电子产品进行拆卸操作时,操作人员可直接将电子产品背向放置于定位槽中,开启气阀5以使吸盘4吸紧面向槽底的前壳组件,再驱动吸盘4带动整个电子产品下行一定距离,在下行过程中全包式电池盖的凸出于前壳组件四周的边部会遇到抵持部3而被迫停止下行,而前壳组件在吸盘4的带动下继续下行并最终与全包式电池盖分离。
[0040]
与常规的手动的直接撬开式拆卸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运动吸附机构和定位机构的配合作用实现自动拆卸的效果,提高了拆卸效率,降低了拆卸难度;同时,由于吸盘4吸附于前壳组件的正面,会形成面积较大、受力均匀、作用力较小的受力区域,因此可有效避免拆卸操作对前壳组件以及装配于前壳组件上的其他组件造成损伤。
[0041]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机构具体可包括:底板7和定位框8。其中,底板7上开设有贯通槽;定位框8固定于底板7上,且定位框8围设于贯通槽的外周,使得定位框8与底板7配合形成定位槽,同时底板7的位于定位框8与贯通槽之间的板块形成为抵持部3。
[0042]
图示中,定位框8为大小固定的矩形结构。实际上,为实现针对具有不同尺寸或者
结构的电子产品的兼容性,定位框8可以替换为相互独立的多个l型定位件,通过调整多个l型定位件的相对排布位置,可以获得具有不同尺寸或者结构的不同定位槽,以匹配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类似的,为匹配不同的前壳组件,可以配备具有不同贯通槽的多个底板7,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实现底板7,以获得所需类型的贯通槽。
[0043]
定位框8上,还设有取放避让槽12,在操作人员向定位槽取放电子产品时对操作人员的手指产生避让。
[0044]
图示中,吸盘4的数量为两个,实际可以为一个或者两个以上,具体不限制。在采用两个及以上数量的吸盘4时,所有吸盘4联动,可将这些吸盘4平列且均匀排布于贯通槽内或者下方,以确保在拆卸过程中前壳组件受力均匀,从而降低损坏风险。
[0045]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包式电池盖拆卸设备,还可包括与前壳组件相匹配且与吸盘4联动的对接板9;该对接板9上开设有与吸盘4相匹配的通孔,吸盘4位于通孔内,且对接板9的面向前壳组件的板面与吸盘4的吸附面始终位于同一平面内。在吸盘4吸附前壳组件的部分区域时,对接板9与前壳组件的其他区域相抵,以增大前壳组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均匀度,进一步降低前壳组件受损的风险。
[0046]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前壳组件相匹配的对接板9,也可以与吸盘4不联动,即固定设于贯通槽下方的预设距离位置;此时,对接板9上,开设的通孔用于在吸盘4运动过程中对吸盘4进行避让。在吸盘4带动前壳组件与全包式电池盖分离的时刻,全包式电池盖会因惯性继续快速运动直至与对接板9相抵,此时对接板9起到缓冲作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前壳组件受损的风险。
[0047]
为简化操作,上述全包式电池盖拆卸设备还可以包括真空开关按钮10和升降开关按钮11,真空开关按钮10电连接至气阀5,升降开关按钮11电连接至驱动机构6。通过按压按钮,操作人员即可完成整个拆卸控制操作。
[0048]
相应的,请参阅图5,上述全包式电池盖拆卸设备的拆卸方法,包括步骤:
[0049]
步骤101、将电子产品背向放置于定位槽内,且电子产品的前壳组件对准贯通槽。
[0050]
步骤102、驱动吸盘4运行至贯通槽内,并控制吸盘4吸附前壳组件。
[0051]
步骤103、控制吸盘4带动整个电子产品向贯通槽下方运动,并在全包式电池盖因边部与抵持部3相抵而导致运动受限后,控制吸盘4继续带动前壳组件朝远离全包式电池盖的方向运动预设距离,直至全包式电池盖与前壳组件分离。
[0052]
步骤104、取出全包式电池盖。本步骤中,可手动取出,也可采用撬棒、吸附工具等工具自动取出,具体不限。
[0053]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