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直钉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61334发布日期:2020-12-29 10:0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排直钉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钉枪,特别是一种双排直钉枪。



背景技术:

钉枪是一种用于打钉的装置,直钉枪则是钉枪的一种,能够打出直钉将被固定物体紧固,传统直钉枪在使用前需要先将由多根直钉组成的排钉装入至弹夹中,而弹夹受限于自身结构只能装入一排排钉,因此在推钉装置的推动下,每一次打钉只有排钉最上方的钉子单独进入至枪道内,当钉子进入至枪道内后,撞针则会在活塞的作用下将枪道内的钉子从枪嘴打出,完成打钉动作,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每一次紧固工作需要打出多根钉子才能完成,但传统直钉枪每一次打钉只能打出一根钉子,完成一次紧固工作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导致打钉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排直钉枪,它能够同时从枪嘴打出两根钉子,实现打双钉的效果,有效提高打钉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排直钉枪,包括枪体、设于枪体下方的枪柄以及设于枪体前侧的枪嘴组件,枪嘴组件下方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弹夹组件,枪体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塞,活塞前侧设有撞针,枪体内设有与撞针相匹配的枪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枪嘴组件包括设于枪体前侧的钉头,钉头上表面设有一与枪道相贯通的出钉槽;所述钉头上方盖有一与其相匹配的钉头盖板;所述弹夹组件包括设于钉头下方的弹夹壳;所述弹夹壳前侧侧壁设有一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开口;所述弹夹壳前端卡接有一隔板座;所述隔板座后侧侧壁中心设有一隔板,隔板通过开口穿入至弹夹壳内;所述弹夹壳后侧设有与隔板相对的限位板;所述隔板将弹夹壳内部空间分隔为左导钉腔、右导钉腔;所述弹夹壳下端设与左导钉腔、右导钉腔相匹配的推钉装置;所述出钉槽槽底设有一呈条形的通孔;所述通孔中部设有一分钉结构,分钉结构将通孔分隔为与左导钉腔相贯通的左上钉孔、与右导钉腔相贯通的右上钉孔;所述撞针前端左右两侧分别互为对称的左撞针头、右撞针头,左撞针头与左上钉孔位置相对应,右撞针头与右上钉孔位置相对应。

所述推钉装置包括设于弹夹壳下端槽口的底板,底板通过轴销与弹夹壳下端相铰接;所述左导钉腔左侧内壁、右导钉腔右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顶头弹簧,顶头弹簧下端抵于底板上;所述顶头弹簧上端设有一顶头推杆,顶头推杆下表面设有一嵌入至顶头弹簧上端内的嵌入部;所述顶头推杆上表面设有一卡槽;所述顶头推杆上方设有一呈u型的顶头片;所述顶头片自身形成一u型槽,隔板后端插入至u型槽内,顶头片左右两端分别位于左导钉腔、右导钉腔内,顶头片后端卡于限位板与隔板之间;所述顶头片左右两侧外壁设有互为对称的卡板,卡板卡于卡槽内。

所述弹夹壳下端铰接有一定位柄,定位柄位于底板后侧;所述定位柄中部铰接于弹夹壳上,定位柄上端设有一位于弹夹壳内的定位钩,定位柄下端向下穿出至弹夹壳外并设有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底板相对的一侧侧壁设有一定位槽;所述底板后端设有一插入至定位槽内的定位头;所述隔板下部后侧设有一定位缺口,定位钩钩于定位缺口内。

所述左上钉孔左右两侧孔壁、右上钉孔左右两侧孔壁皆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槽;所述左导钉腔左右两侧腔壁、右导钉腔左右两侧腔壁左右两侧皆设有若干与限位槽相匹配的导钉槽;所述分钉结构包括设于通孔后侧孔壁中心并与限位板位置相对应的后分钉杆、设于通孔前侧孔壁中心并与隔板位置相对应的前分钉杆,左上钉孔右侧孔壁上的限位槽位于前分钉杆左侧侧壁上、后分钉杆左侧侧壁上,右上钉孔左侧孔壁上的限位槽位于前分钉杆右侧侧壁上、后分钉杆右侧侧壁上;所述前分钉杆后端与前分钉杆前端之间具有调节间隙。

所述隔板座后部左右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滑槽;所述弹夹壳前端左右两侧外壁设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条。

所述枪柄前侧设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隔板座下部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前端与连接块之间、连接板后端与隔板座之间皆通过固定螺丝相固定。

所述隔板座上端与钉头之间通过紧固螺丝相固定。

所述钉头、钉头盖板通过锁紧螺丝与枪体前端相固定;所述钉头盖板与锁紧螺丝的头部之间设有一垫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双排直钉枪的弹夹壳能够同时装入两排排钉,使钉头的出钉槽内同时拥有两根直钉,当撞针向前撞击打钉时,撞针前端的左撞针头、右撞针头能够将两根直钉同时打出,实现打双钉的效果,一次完整的紧固工作打出的钉子是有定数的,相比每一次打钉只打出一根直钉,同时打出两根钉子,能够有效缩减一次完整紧固工作所消耗的时间,从而有效提高打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排直钉枪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排直钉枪的第一个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排直钉枪的第二个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排直钉枪的第三个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钉头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排直钉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双排直钉枪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排直钉枪,包括枪体1、设于枪体1下方的枪柄2以及设于枪体1前侧的枪嘴组件,枪嘴组件下方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弹夹组件,枪体1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塞3,活塞3前侧设有撞针4,枪体1内设有与撞针4相匹配的枪道5,所述枪嘴组件包括设于枪体1前侧的钉头6,钉头6上表面设有一与枪道5相贯通的出钉槽7;所述钉头6上方盖有一与其相匹配的钉头盖板8;所述弹夹组件包括设于钉头6下方的弹夹壳9;所述弹夹壳9前侧侧壁设有一与其内部空间相贯通的开口10;所述弹夹壳9前端卡接有一隔板座11;所述隔板座11后侧侧壁中心设有一隔板12,隔板12通过开口10穿入至弹夹壳9内;所述弹夹壳9后侧设有与隔板12相对的限位板901;所述隔板12将弹夹壳9内部空间分隔为左导钉腔13、右导钉腔14;所述弹夹壳9下端设与左导钉腔13、右导钉腔14相匹配的推钉装置;所述出钉槽7槽底设有一呈条形的通孔15;所述通孔15中部设有一分钉结构,分钉结构将通孔15分隔为与左导钉腔13相贯通的左上钉孔16、与右导钉腔14相贯通的右上钉孔17;所述撞针4前端左右两侧分别互为对称的左撞针头18、右撞针头19,左撞针头18与左上钉孔16位置相对应,右撞针头19与右上钉孔17位置相对应。

所述推钉装置包括设于弹夹壳9下端槽口的底板20,底板20通过轴销21与弹夹壳9下端相铰接;所述左导钉腔13左侧内壁、右导钉腔14右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导向槽22;所述导向槽22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顶头弹簧23,顶头弹簧23下端抵于底板20上;所述顶头弹簧23上端设有一顶头推杆24,顶头推杆24下表面设有一嵌入至顶头弹簧23上端内的嵌入部25;所述顶头推杆24上表面设有一卡槽26;所述顶头推杆24上方设有一呈u型的顶头片27;所述顶头片27自身形成一u型槽28,隔板12后端插入至u型槽28内,顶头片27左右两端分别位于左导钉腔13、右导钉腔14内,顶头片27后端卡于限位板901与隔板12之间;所述顶头片27左右两侧外壁设有互为对称的卡板29,卡板29卡于卡槽26内。

所述弹夹壳9下端铰接有一定位柄30,定位柄30位于底板20后侧;所述定位柄30中部铰接于弹夹壳9上,定位柄30上端设有一位于弹夹壳9内的定位钩31,定位柄30下端向下穿出至弹夹壳9外并设有一定位块32;所述定位块32与底板20相对的一侧侧壁设有一定位槽33;所述底板20后端设有一插入至定位槽33内的定位头34;所述隔板12下部后侧设有一定位缺口35,定位钩31钩于定位缺口35内。

所述左上钉孔16左右两侧孔壁、右上钉孔17左右两侧孔壁皆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槽36;所述左导钉腔13左右两侧腔壁、右导钉腔14左右两侧腔壁左右两侧皆设有若干与限位槽36相匹配的导钉槽37;所述分钉结构包括设于通孔15后侧孔壁中心并与限位板901位置相对应的后分钉杆38、设于通孔15前侧孔壁中心并与隔板12位置相对应的前分钉杆39,左上钉孔16右侧孔壁上的限位槽36位于前分钉杆39左侧侧壁上、后分钉杆38左侧侧壁上,右上钉孔17左侧孔壁上的限位槽36位于前分钉杆39右侧侧壁上、后分钉杆38右侧侧壁上;所述前分钉杆39后端与前分钉杆39前端之间具有调节间隙40。

所述隔板座11后部左右两侧内壁设有互为对称的滑槽41;所述弹夹壳9前端左右两侧外壁设有与滑槽41相匹配的滑条42。

所述枪柄2前侧设有一连接块43;所述连接块43与隔板座11下部之间通过连接板44相连接;所述连接板44前端与连接块43之间、连接板44后端与隔板座11之间皆通过固定螺丝45相固定。

所述隔板座11上端与钉头6之间通过紧固螺丝46相固定。

所述钉头6、钉头盖板8通过锁紧螺丝47与枪体1前端相固定;所述钉头盖板8与锁紧螺丝47的头部之间设有一垫板48。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需要使用双排直钉枪前,先将两排排钉49分别装入至左导钉腔13与右导钉腔14内,装排钉时,工作人员可握住底板20,使底板20以轴销21为中心发生摆动,当底板20发生摆动时,底板20后端的定位头34随之以轴销21向上摆动并从定位块32的定位槽33内脱离出来,同时握住定位柄30以自身铰接点为中心发生摆动,并使定位块32向着前侧摆动、使定位钩31向着后侧摆动,当定位钩31向后摆动时,定位钩31从隔板12上的定位缺口35内脱离出来,定位柄30的定位钩31不再限制弹夹壳9的活动,此时可握住弹夹壳9并下拉弹夹壳9,弹夹壳9则会顺着隔板座11的滑槽41轨迹向下移动,在隔板座11与钉头6通过紧固螺丝46相固定时,随着弹夹壳9不断下移,最终弹夹壳9上端槽口则会暴露在外。

当弹夹壳9上端槽口暴露在外时,工作人员便可根据排钉的直钉的长度选择其中一个合适的导钉槽37将排钉的头部卡入至其内部,此时排钉最下方的直钉压在顶头片27上表面上,然后将两排排钉分别压入至左导钉腔13与右导钉腔14内,随着排钉装入,顶头片在排钉的压力作用下不断下移,此刻顶头片27通过卡板29下压顶头推杆24,顶头推杆24随之向下不断压缩顶头弹簧23,顶头弹簧23产生向上的弹力,当两排排钉都安装完成后,便可通过滑条42与滑槽41之间的配合使弹夹壳9顺着滑槽41轨迹向上移动,最终定位柄30上端的定位钩31再次移动至隔板12的定位缺口位置,定位钩31再次钩于定位缺口35内,在隔板12固定不动的情况下,一旦定位钩31钩于定位缺口内,弹夹壳9便能够被隔板12固定。

当弹夹壳9装入两排排钉并再次完成固定时,排钉最上方的直钉在顶头弹簧23的弹力作用下被推动至钉头6的出钉槽7内,由于钉头6上方盖有钉头盖板8,在钉头盖板8的限制下,排钉最上方的直钉则会稳定的处于出钉槽7内,此刻出钉槽7左右两侧同时拥有两根直钉,这两根直钉分别是位于左导钉腔13内的排钉的最上方的直钉、位于右导钉腔14内的排钉的最上方的直钉,接着便可开启直钉枪,当直钉枪启动后,在活塞3的作用下,撞针4顺着枪道5轨迹向前撞击,此时撞针4前端的左撞针头18撞击在位于出钉槽7左侧的直钉上,撞针4前端的右撞针头19撞击在位于出钉槽右侧的直钉上,最终两根直钉皆从钉头6内打出,完成打出双钉的工作。

完成一次打钉工作后,左导钉腔13内的排钉则会在顶头弹簧23的作用下自动上移,左导钉腔13内的排钉的最上方的直钉随后依次通过左导钉腔13上端腔口、左上钉孔16进入至出钉槽7的左侧,右导钉腔14内的排钉则会在顶头弹簧23的作用下自动上移,右导钉腔14内的排钉的最上方的直钉随后依次通过右导钉腔14上端腔口、右上钉孔17进入至出钉槽7的右侧,两排排钉在上移过程中皆会依次顺着导钉槽37以及与导钉槽37位置相对应的限位槽36的轨迹进行移动,最大程度上保证两排排钉自动上钉时的稳定性,当出钉槽7再次装上两根直钉后,便可再次进行打钉,如此循环,使每一次打钉都能同时打出两根直钉。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弹夹壳9能够同时装入两排排钉,使钉头的出钉槽7内同时拥有两根直钉,当撞针4向前撞击打钉时,撞针4前端的左撞针头18、右撞针头19能够将两根直钉同时打出,实现打双钉的效果,一次完整的紧固工作打出的钉子是有定数的,相比每一次打钉只打出一根直钉,同时打出两根钉子,能够有效缩减一次完整紧固工作所消耗的时间,从而有效提高打钉效率。

分钉结构包括设于通孔15后侧孔壁中心的后分钉杆38、设于通孔15前侧孔壁中心的前分钉杆39,前分钉杆39后端与前分钉杆39前端之间具有调节间隙40,调节间隙40的存在使前分钉杆39与后分钉杆38并非一体结构,两者能够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适应排钉上钉至出钉槽7过程中对前分钉杆39、后分钉杆38的挤压,避免彼此挤压导致上钉过程中出现卡顿的情况,同时呈u型的顶头片27能够通过调节间隙40顺利将排钉最后的直钉顶入至出钉槽内,保证顶头片27的移动不会受到分钉结构的限制,保证顶头片27的顺畅移动。

枪柄2前侧设有连接块43,连接块43与隔板座11下部之间通过连接板44相连接,连接板44的存在能够进一步稳固隔板座11,而连接板44前端与连接块43之间、连接板44后端与隔板座11之间皆通过固定螺丝45相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便于拆装。

隔板座11上端与钉头6之间通过紧固螺丝46相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便于拆装。

钉头6、钉头盖板8通过锁紧螺丝47与枪体1前端相固定,钉头盖板8与锁紧螺丝47的头部之间设有垫板48,垫板48的存在能够有效起到防磨损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