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焊机零部件安装的压紧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2838发布日期:2021-05-19 01:06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焊机零部件安装的压紧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机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焊机零部件安装的压紧工装。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焊机生产安装领域中,由于焊机内部有许许多多的零部件,因此,每个零部件的品质如何,直接影响着焊机的整体品质。在安装零部件的过程中,由于焊接的结构较为紧凑,同时也需要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如何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使得两个零部件之间能够较为牢固地压紧,成为了提高零部件品质的一个重要技术点。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焊机零部件安装的压紧工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工装结构,能够较为简便有效地对零部件进行压紧工作,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品质。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焊机零部件安装的压紧工装,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压紧装置,压紧装置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杆和压紧杆,转动杆与压紧杆之间固定连接,转动杆与压紧杆的转动方向相同且位于同一平面内。
5.进一步地,底板上设置有定位柱和定位孔,定位柱与定位孔的位置与压紧装置相对应。
6.进一步地,压紧装置有两个且相邻设置。
7.进一步地,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固定座上,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
8.进一步地,压紧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固定座上,压紧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压紧件,压紧件与压紧杆之间为螺纹连接,压紧件的前端设置有压头,压紧件与压紧杆之间呈垂直。
9.进一步地,转动杆位于压紧杆的后方。
10.本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焊机零部件安装的压紧工装,通过相配合的压紧杆以及转动杆设计,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很方便地通过转动转动杆带动压紧杆进行压紧,从而提高了零部件的生产安装效率,进而提高了焊机的装配效率,由此提升了整个的生产效率,整体压紧效果好,结构设计简单巧妙。
附图说明
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焊机零部件安装的压紧工装在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
图;
13.图中:1

底板、2

压紧装置、3

转动杆、4

压紧杆、11

定位柱、12

定位孔、5

转轴、31

把手、41

压紧件、42

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5.如图1所示,这种用于焊机零部件安装的压紧工装,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压紧装置2,压紧装置2包括固定在底板1上固定座21,固定座21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杆3和压紧杆4,转动杆3与压紧杆4之间固定连接,转动杆3与压紧杆4的转动方向相同且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可以使得通过转动转动杆3能够带动压紧杆4转动进而实现对位于底板1上的零部件进行压紧。
16.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上设置有定位柱11和定位孔12,定位柱11与定位孔12的位置与压紧装置2相对应,这样可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将零部件通过定位柱11及定位孔12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提高固定效果,进而提高压紧的效果,最终提高了产品品质。
17.在本实施例中,压紧装置2有两个且相邻设置,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来进行设置。
18.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杆3的一端通过转轴5转动设置在固定座21上,转动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31,这样可以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把手31来对转动杆3实现转动,提高了便捷性。
19.在本实施例中,压紧杆4的一端通过转轴5转动设置在固定座21上,压紧杆4的另一端设置有压紧件41,压紧件41与压紧杆4之间为螺纹连接,压紧件41的前端设置有压头42,压紧件41与压紧杆4之间呈垂直,这样可以使得通过压紧件41上的压头42对零部件进行压紧安装,呈垂直的压紧件41和压紧杆4能够保证在压紧杆4水平时,压紧件41呈竖直状,从而能够提高压紧的效果。
20.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杆3位于压紧杆4的后方,由此可以防止转动杆3阻碍压紧杆4的正常工作,提高了便捷性。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焊机零部件安装的压紧工装,通过相配合的压紧杆4以及转动杆3设计,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很方便地通过转动转动杆3带动压紧杆4进行压紧,从而提高了零部件的生产安装效率,进而提高了焊机的装配效率,由此提升了整个的生产效率,整体压紧效果好,结构设计简单巧妙。
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