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8358发布日期:2021-07-27 13:1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冲压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压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生活中会碰到需要将产品的某些特定部分进行分离的问题,此时冲压分离装置能够较好地实现这种分离。冲压分离装置的使用给产品的分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但是,当待分离部分的尺寸发生变化时,传统的冲压分离装置难以完成有效的冲压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冲压分离装置,采用所述冲压分离装置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待分离部分进行有效分离。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分离装置,所述冲压分离装置包括工作台、定位件、第一转动件、压杆以及冲头;

所述工作台具有工作面,所述定位件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且凸出于所述工作面;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分离孔,所述分离孔具有多个径向截面面积不相等的分离通道;

所述第一转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定位件且能够沿所述定位件转动;

所述压杆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且能够沿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以用于调节所述压杆与所述工作面之间的夹角;

所述冲头具有安装端以及远离所述安装端的冲压端,所述安装端安装于所述压杆上,所述压杆能够运动至所述冲压端嵌入所述分离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自所述分离孔的一端至其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分离通道的径向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通道的径向截面为圆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通道的径向截面的圆心位于同一圆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弧的圆心位于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工作面的连接处,且所述圆弧的半径与所述冲头的安装端至所述定位件的距离相等以用于实现所述冲头的冲压端沿所述圆弧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头的冲压端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所述冲头的冲压端的径向截面的圆心能够沿所述圆弧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头的冲压端的径向截面的直径为0.5cm~2.5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通道的直径为0.5cm~2.5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孔为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套设于所述定位件的外缘;和/或,所述压杆铰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压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压杆且能够沿所述压杆转动;所述冲头的安装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件套设于所述压杆的外缘;和/或,所述冲头的安装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转动件。

本实用新型中冲压分离装置包括工作台、定位件、第一转动件、压杆以及冲头。工作台具有工作面,定位件安装于工作台且凸出于工作面;工作台上设有分离孔,分离孔具有多个径向截面面积不相等的分离通道。第一转动件活动连接于定位件且能够沿定位件转动。压杆活动连接于第一转动件且能够沿第一转动件转动以用于调节压杆与工作面之间的夹角。冲头具有安装端以及远离安装端的冲压端,安装端安装于压杆上,压杆能够运动至冲压端嵌入分离孔。当需要对产品的待分离部分进行分离时,将产品放置在工作面上,使待分离部分位于与其尺寸相匹配的分离通道处,然后调节压杆的位置,使冲头的冲压端靠近产品的待分离部分。接着继续通过压杆的运动使冲头的冲压端对待分离部分进行冲压分离。由于分离孔具有多个径向截面面积不相等的分离通道,同时在第一转动件的作用下,压杆能够沿定位件转动,因此能够通过压杆的运动使冲头运动至与分离通道相匹配。当待分离部分的尺寸发生变化时,将待分离部分放置在合适的分离通道处,并通过冲头的冲压以实现对待分离部分的分离。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冲压分离装置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待分离部分进行有效分离,不需要频繁更换冲压分离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冲压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冲压分离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对应的冲压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

10、冲压分离装置;11、工作台;12、定位件;13、第一转动件;1301、第一安装部件;14、压杆;15、冲头;16、分离孔;17、第二转动件;1701、第二安装部件;18、手柄;19、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中心”、“上”、“下”、“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两个元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时,同样可以认为该两个元件是“连接”关系。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冲压分离装置10,该冲压分离装置10包括工作台11、定位件12、第一转动件13、压杆14以及冲头15;工作台11具有工作面,定位件12安装于工作台11且凸出于工作面;工作台11上设有分离孔16,分离孔16具有多个径向截面面积不相等的分离通道;第一转动件13活动连接于定位件12且能够沿定位件12转动;压杆14活动连接于第一转动件13且能够沿第一转动件13转动以用于调节压杆14与工作面之间的夹角;冲头15具有安装端以及远离安装端的冲压端,安装端安装于压杆14上,压杆14能够运动至冲压端嵌入分离孔16。

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冲压分离装置10,当需要对产品的待分离部分进行分离时,将产品放置在工作面上,使待分离部分位于与其尺寸相匹配的分离通道处,然后调节压杆14的位置,使冲头15的冲压端靠近产品的待分离部分。接着继续通过压杆14的运动使冲头15的冲压端对待分离部分进行冲压分离。由于分离孔16具有多个径向截面面积不相等的分离通道,同时在第一转动件13的作用下,压杆14能够沿定位件12转动,因此能够通过压杆14的运动使冲头15运动至与分离通道相匹配。当待分离部分的尺寸发生变化时,将待分离部分放置在合适的分离通道处,并通过冲头15的冲压以实现对待分离部分的分离。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冲压分离装置10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待分离部分进行有效分离,不需要频繁更换冲压分离装置10,能够有效提高冲压分离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具体的示例,采用冲压分离装置10对中药材进行分离。更具体地,采用冲压分离装置10对茯神进行冲压分离。

茯神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中间抱有松枝或松根的白色部分。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中将该松枝或松根称为“木心”,将木心以外的白色部分称为茯苓。茯神性平,味甘、淡,归心、脾经,具有宁心,安神,利水等功效,用于治疗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等。

在部分含茯神的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为提高茯神提取率会对茯神进行粉碎。但是由于木心质地坚硬,含有大量的木质纤维,在粉碎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木心在粉碎机内被反复粉碎导致摩擦发热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轻则使粉碎后的饮片粉因受热发黑;重则损坏粉碎机,生产十分不畅,饮片粉质量也受到影响。

发明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木心部分虽难以粉碎,但白色的茯苓部分不含木质纤维,较易粉碎。因此在茯神粉碎前可以先将木心和茯苓分离。传统的分离方法主要是工作人员采用钳子将木心外围的茯苓掰断。尽管该方法能够将木心与茯苓进行分离,但是在实际分离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掰断操作,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针对茯神结构中木心和茯苓的分离,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冲压分离装置10能够有效完成木心与茯苓的分离。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茯神木心冲压分离装置,该茯神木心冲压分离装置包括工作台11、定位件12、第一转动件13、压杆14以及冲头15;工作台11具有工作面,定位件12安装于工作台11且凸出于工作面;工作台11上设有分离孔16,分离孔16具有多个径向截面面积不相等的分离通道;第一转动件13活动连接于定位件12且能够沿定位件12转动;压杆14活动连接于第一转动件13且能够沿第一转动件13转动以用于调节压杆14与工作面之间的夹角;冲头15具有安装端以及远离安装端的冲压端,安装端安装于压杆14上,压杆14能够运动至冲压端嵌入分离孔16。

采用本实施例中的茯神木心冲压分离装置能够有效将木心进行分离。具体地,当需要将茯神中的木心进行分离时,将茯神放置在工作面上,使木心位于与其尺寸相匹配的分离通道处,然后调节压杆14的位置,使冲头15的冲压端靠近木心。接着继续通过压杆14的运动使冲头15的冲压端对木心进行冲压分离。由于分离孔16具有多个径向截面面积不相等的分离通道,同时在第一转动件13的作用下,压杆14能够沿定位件12转动,因此能够通过压杆14的运动使冲头15运动至与分离通道相匹配。当木心的尺寸发生变化时,将木心放置在合适的分离通道处,并通过冲头15的冲压以实现对木心的分离。采用本实施例中的茯神木心冲压分离装置能够对不同尺寸的木心进行有效分离,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茯苓掰断以实现木心的分离,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茯神木心的分离效率。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在自分离孔16的一端至其另一端的方向上,分离通道的径向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分离通道的径向截面面积逐渐增大,有利于更加方便找准与待分离部分相匹配的分离通道,提高冲压分离装置10的分离效率。需要说明的是,自分离孔16的一端至其另一端指的是冲头15沿定位件12转动方向上分离孔16的一端至其另一端。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分离通道的径向截面为圆形。分离通道的径向截面为圆形,便于对圆形的待分离部分进行分离。比如,茯神的木心部分,通过观察,木心主要为圆形,在冲压分离装置10中设置径向截面为圆形的分离通道,更加便于对茯神木心进行分离。

进一步地,分离通道的径向截面的圆心位于同一圆弧上。分离通道的径向截面的圆形位于同一圆弧上,当冲头15沿定位件12转动时,冲头15的冲压端与分离通道对应,便于对待分离部分进行分离。分离通道的数量为2个~10个,比如,分离通道的数量可以是但不限定为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或10个。可以理解的是,相邻的分离通道可以相互部分重叠。分离孔16表现为多个分离通道构成的分离孔16,分离通道的数量越多,且排布得越密集时,表现为分离孔16的边缘更加顺滑,可以使冲压分离的效果更好。当分离孔16由无数个直径不同的分离通道形成时,分离孔16的边缘表现为顺滑的曲线,分离孔16的边缘与所有分离通道均相切。更进一步地,圆弧的圆心位于定位件12与工作面的连接处,且圆弧的半径与冲头15的安装端至定位件12的距离相等以用于实现冲头15的冲压端沿圆弧运动。在此情况下,第一转动件13沿定位件12转动时,压杆14也沿定位件12转动,同时冲头15也沿定位件12转动,在此运动过程中,冲头15可以与分离孔16中的任一分离通道进行匹配冲压,便于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待分离部分进行分离。

在一个更具体的示例中,冲头15的冲压端的径向截面为圆形,冲头15的冲压端的径向截面的圆心能够沿圆弧运动。此示例中,冲头15的冲压端的圆心沿圆弧运动,可以使冲头15的冲压作用更加均匀。

在对某一类具体的产品进行冲压分离时,可以将分离通道的直径设置为一个具体的范围以便于冲压。比如,在茯神木心的冲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茯神木心的直径通常为0.5cm~2.5cm。因此,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分离通道的直径为0.5cm~2.5cm。具体表现为,在形成分离孔16时,分离通道的最大直径为2.5cm、最小直径为0.5cm,且直径最大的分离通道和直径最小的分离通道分别位于分离孔16的两端。分离孔16的中部由多个直径在0.5cm~2.5cm范围内的分离通道形成。比如分离通道的直径可以是但不限定为0.5cm、0.6cm、0.8cm、1cm、1.2cm、1.5cm、1.8cm、1.9cm、2cm、2.1cm、2.2cm、2.3cm、2.4cm或2.5cm。进一步地,冲头15的冲压端的径向截面的直径为0.5cm~2.5cm。可以理解的是,冲头15的冲压端的径向截面的直径可以是但不限定为0.5cm、0.6cm、0.7cm、0.8cm、0.9cm、1cm、1.1cm、1.2cm、1.3cm、1.4cm、1.5cm、1.6cm、1.7cm、1.8cm、1.9cm、2cm、2.1cm、2.2cm、2.3cm、2.4cm或2.5cm。更进一步地,冲头15为圆柱体。具体地,冲头15的直径可以是但不限定为0.5cm、0.6cm、0.7cm、0.8cm、0.9cm、1cm、1.1cm、1.2cm、1.3cm、1.4cm、1.5cm、1.6cm、1.7cm、1.8cm、1.9cm、2cm、2.1cm、2.2cm、2.3cm、2.4cm或2.5cm。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冲头15的轴向长度为5cm~20cm。冲头15轴向长度太小,难以顺利将待分离部分分离,冲头15轴向长度太大则不利于安装。可以理解的是,冲头15的轴向长度可以是但不限定为5cm、6cm、7cm、8cm、9cm、10cm、11cm、12cm、13cm、14cm、15cm、16cm、17cm、18cm、19cm或20cm。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分离孔16为通孔。分离孔16为通孔,便于将分离下来的待分离部分进行收集和转移。当对茯神木心进行分离时,木心被分离之后穿过分离孔16,便于对木心进行收集和转移。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压杆14铰接于第一转动件13。压杆14铰接于第一转动件13,便于调节压杆14与工作面之间的夹角。具体地,第一转动件13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一安装部件1301;第一安装部件1301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压杆14与第一转动件13配合的一端嵌入第一安装槽内。更具体地,冲压分离装置1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安装槽相对的槽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通孔,压杆14与第一转动件13配合的一端开设有压杆通孔;第一连接件贯穿第一安装槽通孔与压杆通孔。压杆14在运动过程中,以第一连接件为轴转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件可以是但不限定为螺杆、销钉或铆钉。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第一转动件13套设于定位件12的外缘。进一步优选地,第一转动件13为轴承。轴承的内圈固定在定位件12的外缘,轴承的外圈可以转动,压杆14活动连接于轴承的外圈上。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第一转动件13在与工作面平行的平面上沿定位件12转动。压杆14在与工作面垂直的平面上沿第一转动件13转动。

在另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冲压分离装置10还包括第二转动件17;第二转动件17活动连接于压杆14且能够沿压杆14转动;冲头15的安装端活动连接于第二转动件17。此时便于对冲头15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

具体地,冲头15的安装端铰接于第二转动件17。更具体地,第二转动件17的外表面固定有第二安装部件1701;第二安装部件1701上设有第二安装槽,冲头15的安装端嵌入第一安装槽内。更具体地,冲压分离装置1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安装槽相对的槽壁开设有第二安装槽通孔,冲头15的安装端设有冲头通孔;第二连接件贯穿第二安装槽通孔与冲头通孔。冲头15在运动过程中,可以以第二连接件为轴转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件可以是但不限定为螺杆、销钉或铆钉。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第二转动件17套设于压杆14的外缘。进一步优选地,第二转动件17为轴承。轴承的内圈固定在压杆14的外缘,轴承的外圈可以转动,冲头15活动连接于轴承的外圈上。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当工作面与水平面平行时,冲头15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可以保持垂直方向,便于对准产品的待分离部分,提高分离的准确度。比如,当对茯神木心进行分离时,便于对准木心进而对木心进行分离。

在另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压杆14为圆柱体。具体地,压杆14的直径为1cm~10cm。压杆14的直径太小难以保证良好的强度,直径太大则重量加大,会增加工作人员的操作强度。比如,压杆14的直径可以是但不限定为1cm、2cm、3cm、4cm、5cm、6cm、7cm、8cm、9cm或10cm。压杆14的轴向长度为10cm~100cm。比如,压杆14的轴向长度可以是但不限定为10cm、15cm、20cm、25cm、30cm、35cm、40cm、45cm、50cm、55cm、60cm、65cm、70cm、75cm、80cm、85cm、90cm、95cm或100cm。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冲压分离装置10还包括手柄18,手柄18位于压杆14远离定位件12的一端。手柄18的直径为1cm~3cm,比如手柄18的直径可以是但不限定为1.2cm、1.5cm、1.8cm、2cm、2.5cm或3cm。手柄18的轴向长度为10cm~20cm,比如手柄18的轴向长度可以是但不限定为10cm、12cm、15cm、18cm或20cm。

本实用新型中的轴向长度表示轴线方向上的长度。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冲压分离装置10还包括支撑架19;支撑架19设于工作台11远离工作面的表面以用于支撑工作台11。具体地,支撑架19远离工作台11的一端与工作台11远离工作面相对的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1cm~20cm,比如,2cm、5cm、8cm、10cm、12cm、15cm、18cm或20cm。即通过支撑架19使工作台11与地面或者其他操作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便于对工作台11进行固定,当分离孔16为通孔时,便于收集分离下来的待分离部分。支撑架19的数量为1个~8个,比如,支撑架19的数量为2个、3个、4个、5个、6个、7个或者8个。具体地,支撑架19的数量为2个,2个支撑架19之间形成的锐角为60°,便于对工作台进行稳定的支撑。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冲压分离装置10中,工作面呈长方形,且长为60cm、宽为40cm。工作台11的厚度为1cm。分离孔16为通孔,分离通道的径向截面为圆形且半径为0.5cm~2.5cm。压杆14为圆柱体,其轴向长度为50cm、直径为3.8cm,压杆14由空心的不锈钢管制成以减轻重量。冲头15为圆柱体,其直径为0.8cm、轴向长度为10cm,冲头15为实心不锈钢制成,当工作面水平放置时,冲头15由自身重量保持竖直。手柄18为圆柱体,其轴向长度为15cm、直径为1.8cm,手柄18由空心的不锈钢管制成以减轻重量。支撑架19的数量为2个,支撑架19远离工作台11的一端与工作台11远离工作面相对的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6.5cm,2个支撑架19之间形成的锐角为6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