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闸管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9120发布日期:2021-09-29 01:3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晶闸管更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晶闸管更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闸管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2.换流阀是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设备,是实现交直流电能转换的核心功能单元。晶闸管是构成换流阀的基本单元。晶闸管击穿故障为换流阀常见故障之一。处理此类故障要求换流阀处于检修状态,因此提高晶闸管击穿故障处理效率,能够缩短换流阀停电时间,保证直流输电系统功率输送能力,但是,现有晶闸管更换工具更换晶闸管的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晶闸管更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晶闸管更换工具更换晶闸管的时间较长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晶闸管更换装置,包括:液压泵、缓压阀、压力表、分流阀、第一油管、第二油管、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液压泵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缓压阀的入口端,所述缓压阀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分流阀的入口端,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所述压力表,所述分流阀的第一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油管的入口端,所述分流阀的第二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油管的入口端,所述分流阀的第一出口端处设置有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分流阀的第二出口端处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油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二油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一液压缸包括:第一腔体、两个第二腔体和第一活塞柱,所述第一腔体为u形,所述第二腔体为条形,两个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的u形的两侧臂的端部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垂直于所述第一腔体所在的平面,两个所述第二腔体的一表面分别活动设置有至少一所述第一活塞柱,其中,所述第二腔体的一表面为与所述第一腔体的u形的底面平行的表面。
6.进一步,所述第二液压缸包括:第三腔体和第二活塞柱,所述第三腔体的一端活动设置有所述第二活塞柱。
7.进一步,所述晶闸管更换装置还包括:延长活塞柱,所述延长活塞柱与所述第二活塞柱可拆卸地连接。
8.进一步:所述分流阀的第一出口端和所述第一油管的入口端通过第一接头连接。
9.进一步:所述分流阀的第二出口端和所述第二油管的入口端通过第二接头连接。
10.进一步:所述液压泵上设置有泄压旋钮。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晶闸管更换装置,可以更为快速高效地更换故障的晶闸管,尤其对鼓胀晶闸管处理更为有效,提高了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外送可靠性,减少了损失,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晶闸管更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晶闸管更换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晶闸管更换装置。如图1和2所示,该晶闸管更换装置包括:液压泵1、缓压阀2、压力表3、分流阀4、第一油管5、第二油管6、第一控制阀7、第二控制阀8、第一液压缸9和第二液压缸10。
17.液压泵1为手动液压泵。液压泵1的出口端连接缓压阀2的入口端。具体的,液压泵1上设置有泄压旋钮11。缓压阀2的出口端通过管道12连接分流阀4的入口端。管道12上设置有压力表3。分流阀4的第一出口端连接第一油管5的入口端。分流阀4的第二出口端连接第二油管6的入口端。优选的,分流阀4的第一出口端和第一油管5的入口端通过第一接头13连接,分流阀4的第二出口端和第二油管6的入口端通过第二接头14连接。第一接头13和第二接头14均为快速接头。分流阀4的第一出口端处设置有第一控制阀7。分流阀4的第二出口端处设置有第二控制阀8。第一油管5的出口端连接第一液压缸9。第一液压缸9为5t的液压缸。第二油管6的出口端连接第二液压缸10。第二液压缸10为25t的液压缸。第一液压缸9的压力用于替代晶闸管的填隙垫片的压力,第二液压缸10用于提供撑开晶闸管的散热片的压力。
18.其中,第一液压缸9包括:第一腔体901、两个第二腔体902和第一活塞柱903。第一腔体901为u形。第二腔体902为条形。两个第二腔体90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腔体901的u形的两侧臂的端部连通。第二腔体902垂直于第一腔体901所在的平面。两个第二腔体902的一表面分别活动设置有至少一第一活塞柱903。优选的,每一第二腔体902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活塞柱903。其中,第二腔体902的一表面为与第一腔体901的u形的底面平行的表面。
19.第二液压缸9包括:第三腔体和第二活塞柱。第三腔体的一端活动设置有第二活塞柱。
20.优选的,该晶闸管更换装置还包括:延长活塞柱。延长活塞柱与第二活塞柱可拆卸地连接。当第二活塞柱的长度不足时,可使用延长活塞柱增加长度。
21.下面以a5000型换流阀晶闸管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晶闸管更换装置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a5000型换流阀晶闸管由位于晶闸管两端的散热片夹住。晶闸管以及散热片之间均有导线连接。
22.使用时,首先将第二液压缸10的第二活塞柱与晶闸管的压力加载适配器的中心管连接,使第二液压缸10与压力加载适配器连接牢固。当第二活塞柱的行程不够时,可预先将
第二活塞柱与延长活塞柱连接,然后将延长活塞柱与晶闸管的压力加载适配器的中心管连接。采用晶闸管保护绑带从晶闸管底部托住晶闸管,防止晶闸管两端的散热片被撑开以后,晶闸管缺少支撑而坠落,此外,也方便将晶闸管从散热片之间取出。将晶闸管和散热片之间的导线拆除。将第一液压缸9固定在要拆卸的晶闸管的位置。具体的,第一液压缸9的两个第二腔体902分别位于晶闸管的两侧,即晶闸管卡在两个第二腔体902之间,使得两个第二腔体902的第一活塞柱903分别对着晶闸管的一端的散热片的两侧端,即散热片的顶压位置。
23.然后,进行打压调试,以便确保第一液压缸9的压力可以将散热片撑开,以及第二液压缸10的压力可替代填隙垫片的压力,从而可将填隙垫片拆卸下来。具体的,先打开第二控制阀8,拧紧(拧紧的方向一般为顺时针)液压泵1的泄压旋钮11,打开缓压阀2(打开的方向一般为逆时针)。通过液压泵1手动打压,当压力表3的压力大于55mpa时,晶闸管的压力加载适配器的中心管处的填隙垫片会坠落。如果压力达到60mpa,填隙垫片仍未坠落,则停止继续加压。这时要打开泄压旋钮11泄压,然后查看第二液压缸10的第二活塞柱(或者延长活塞柱)是否卡住,第二液压缸10是否到了行程极限等。解决上述的问题后,再重复上述手动打压的操作过程。然后,拧紧缓压阀2,将泄压旋钮11打开一点,一边观察压力表3,一边松开缓压阀2泄压。应当注意的是,压力要缓缓的泄。当泄到压力表3的压力值为5~10mpa时,停止泄压。观察需要多少填隙垫片能够填满缝隙,然后稍加压,将这些填隙垫片放上后,再稍泄压,如果填隙垫片压紧,则此步操作正确,表明可以完全卸除压力,第一液压缸9可以撑开散热片,且第二液压缸10可以提供填隙垫片的压力,能够拆卸掉填隙垫片,以使晶闸管整体松动,以便拆卸下晶闸管。
24.当开始拆卸晶闸管时,打开第一控制阀7,对第一液压缸9进行打压,直到第一液压缸9的活塞柱903撑开散热片,保证散热片与晶闸管之间有1~2mm的间隙,停止加压。提动晶闸管保护绑带,将需更换的晶闸管提出。采用电力纺或者无绒布,蘸取无水乙醇,清洗散热片表面;采用电力纺蘸导电膏,在新的晶闸管的表面均匀涂抹薄薄的一层导电膏。然后将新的晶闸管放入要更换的位置。
25.控制液压泵1与第一液压缸9逐步泄压,并将第一液压缸9从晶闸管处取下。控制液压泵1与第二液压缸10相连,逐步加压使压力大于55mpa,放入原来的填隙垫片,然后泄压至零位。泄压后将第二液压缸10从晶闸管上拆卸下来(若使用了延长活塞柱,则将延长活塞柱从第二液压缸10上拆下),晶闸管更换完毕。
26.采用该晶闸管更换工具,更换单支晶闸管(特别是鼓胀晶闸管)平均节省时间2~4小时,效率为原有工具的3.25倍,以单阀组送电功率2000mw计算,单次鼓胀晶闸管的更换处理工作耗时将至少比原有工具处理节约5000mw的功率损失。
27.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晶闸管更换装置,可以更为快速高效地更换故障的晶闸管,尤其对鼓胀晶闸管处理更为有效,提高了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外送可靠性,减少了损失,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