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机去重加工浮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79334发布日期:2021-12-31 21:18阅读:66来源:国知局
平衡机去重加工浮动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平衡机去重加工浮动夹具。


背景技术:

2.平衡机是用于测定转子不平衡的仪器,平衡机属于硬支承平衡机,摆架刚度很大,用动平衡机测量结果对转子的不平衡量进行校正,使转子旋转时产生的振动或作用于轴承上的振动减少到允许的范围内,以达到减少振动、改善性能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3.目前现有的平衡机夹具,基本都是由人工进行操作,且人工操作步骤比较繁琐,而且夹持不够稳定,这样不仅效率比较低,且方法比较原始,而且夹持与检测不能同步。
4.因此,需要平衡机去重加工浮动夹具,用以解决对稳定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平衡机去重加工浮动夹具,解决了稳定较差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平衡机去重加工浮动夹具,包括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顶端侧壁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侧壁滑动套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内侧壁滑动套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侧壁固定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固定有安装圆柱,所述安装圆柱的外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侧壁紧配合套接有第一转动套,所述第一转动套的一侧侧壁固定有第二转动套,所述第二转动套远离第一转动套的一侧固定有第三转动套,所述第三转动套远离第二转动套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保护套与第二保护套,所述第一保护套靠近第二保护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二保护套靠近第一保护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一保护套靠近第二保护套的一侧固定有呈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圆柱,所述限位圆柱的外侧壁滑动套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侧壁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侧壁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转动套与第二转动套、第三转动套的外侧壁转动套接有第四转动套。
7.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套与所述第二保护套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转动槽与所述第二转动槽的横截面呈圆弧形。
8.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套与所述第二保护套呈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转动槽与所述第二转动槽的横截面呈圆弧形。
9.优选的,所述第四转动套的外侧壁固定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的顶端侧壁开设有弧槽。
10.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外侧壁与所述皮带的内侧壁相配合,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侧壁与所述皮带的内侧壁相配合。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呈垂直设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旋转杆进行转动,旋转杆带动皮带进行转动,皮带带动第一转动杆进行转动,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驱动电机在运转时产生的晃动,当拉动第一旋转杆会带动固定在第一旋转杆一侧侧壁的第二旋转杆,第二旋转杆带动安装圆柱运动,这样可以更加稳定的夹持,安装圆柱运动带动第二连接杆进行运动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了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
14.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保护套与第二保护套的横截面呈圆弧形,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了限位圆柱的稳定性,第二安装架顶部开设的弧槽,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了第四转动套的稳定性,第一保护套与第二保护套呈垂直设置这样可以有效的对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进行保护,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可以提高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平衡机去重加工浮动夹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平衡机去重加工浮动夹具的俯剖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平衡机去重加工浮动夹具的限位圆柱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第一安装架;2、驱动电机;3、旋转杆;4、皮带;5、第一转动杆;6、第二转动杆;7、安装圆柱;8、通孔;9、第一转动套;10、第二转动套;11、第三转动套;12、第一保护套;13、第二保护套;14、第一转动槽;15、第二转动槽;16、限位圆柱;17、第一连接杆;18、第二连接杆;19、第一限位块;20、第二限位块;21、第四转动套;22、第二安装架;23、弧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参照图1

3,平衡机去重加工浮动夹具,包括第一安装架1,第一安装架1的顶端侧壁固定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有旋转杆3,旋转杆3的外侧壁滑动套接有皮带4,皮带4的内侧壁滑动套接有第一转动杆5,第一转动杆5的一端侧壁固定有第二转动杆6,第二转动杆6远离第一转动杆5的一端固定有安装圆柱7,安装圆柱7的外侧壁开设有通孔8,第一转动杆5的外侧壁紧配合套接有第一转动套9,第一转动套9的一侧侧壁固定有第二转动套10,第二转动套10远离第一转动套9的一侧固定有第三转动套11,第三转动套11远离第二转动套10的一端固定有第一保护套12与第二保护套13,第一保护套12靠近第二保护套1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转动槽14,第二保护套13靠近第一保护套1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转动槽15,第一保护套12靠近第二保护套13的一侧固定有呈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圆柱16,限位圆柱16的外侧壁滑动套接有第一连接杆17,第一连接杆17的一侧侧壁固定有第二连接杆18,第二连接杆18远离第一连接杆17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块19,第一连接杆17的一侧侧壁固定有第二限位块20,第一转动套9与第二转动套10、第三转动套11的外侧壁转动套接有第四转动套21,第四转动套21可以有效的减少驱动电机2在运转时产生的晃动。
21.第一限位块19的横截面呈圆弧形,第二限位块20的横截面呈圆弧形,第一限位块19与第二限位块20呈平行设置,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第一限位块19与第二限位块20在移动
时产生的晃动。
22.第一保护套12与第二保护套13呈垂直设置,第一转动槽14与第二转动槽15的横截面呈圆弧形。
23.第四转动套21的外侧壁固定有第二安装架22,第二安装架22的顶端侧壁开设有弧槽23。
24.旋转杆3的外侧壁与皮带4的内侧壁相配合,第一转动杆5的外侧壁与皮带4的内侧壁相配合。
25.第一安装架1与第二安装架22呈垂直设置。
26.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轮胎进行夹持时,拉动第一连接杆17,第一连接杆17带动第二连接杆18,第二连接杆18带动安装圆柱7进行移动,安装圆柱7移动带动第一限位块19在通孔8内移动,限位块带动第二连接杆18进行移动,第二连接杆18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杆17在限位圆柱16内进行圆弧运动,第一连接杆17运动带动第二限位块20运动,第二限位块20移动,从而完成对轮胎的夹持固定,在夹持完成后需要检测时刻打开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带动旋转杆3进行转动,旋转杆3转动带动皮带4进行转动,皮带4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5转动,第一转动杆5带动第一转动套9在第四转动套21内侧壁进行转动,第一转动套9带动第二转动套10在第四转动套21内侧壁进行转动,第二转动套10带动第三转动套11在第四转动套21内侧壁进行转动,第三转动套11带动第一保护套12与第二保护套13进行转动,从而完成对轮胎的检测。
27.驱动电机2可采用市场购置,驱动电机2配有电源,在本领域属于成熟技术,已充分公开,因此说明书中不重复赘述。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