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锁的防撬机构及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55627发布日期:2022-03-16 11:04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锁的防撬机构及门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领域,具体涉及门锁的防撬机构及门锁。


背景技术:

2.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
3.现有智能锁,在被撬时,很有可能被撬起或撬开一定的缝隙;缝隙内可以塞入片状的夹具,夹具可以夹住门锁的方轴,夹具转动即可扭动方轴,从而无需钥匙或者密码即可开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门锁被撬的问题,提供门锁的防撬机构及门锁。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门锁的防撬机构,包括
7.抵接件,所述抵接件同门锁的壳体连接,所述抵接件上设置有通孔;门锁的连接轴穿过所述通孔;
8.所述门锁安装在门板上,所述抵接件顶端到壳体的距离大于壳体到门板的距离。
9.抵接件插入门板内,即使门锁被撬起,夹具伸入撬起缝隙内也无法接触方轴。
10.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降低了门锁被撬导致的安全风险。
11.优选地,所述抵接件上设置有缺口,缺口用于安装将连接轴固定在门锁的传动件上的螺丝。
12.优选地,连接轴同门锁的传动件连接,传动件一端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位于所述通孔内,连接轴穿过抵接件的通孔,抵接件防止连接轴被夹具夹住。
13.优选地,门锁的壳体同垫片连接,垫片同门板连接。
14.优选地,所述抵接件顶端到壳体的距离大于所述垫片的厚度,抵接件的高度大于垫片的厚度,确保抵接件可以起到保护连接轴不被夹住的作用。
15.一种门锁,包括:
16.壳体,所述壳体不少于两个,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传动件;
17.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同所述壳体连接;
18.锁体,所述锁体同所述连接轴连接;
19.上述防撬机构,所述防撬机构包括抵接件,所述抵接件同至少一个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抵接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通孔;
20.所述锁体安装在门板上,所述壳体同门板连接,所述抵接件顶端到壳体的距离大于壳体到门板的距离。
21.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同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后壳
体同所述连接轴连接。
22.优选地,所述前壳体同所述防撬机构连接。
23.优选地,所述后壳体同所述防撬机构连接。
24.优选地,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同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垫片同门板连接,所述抵接件顶端到所述壳体的距离大于所述垫片的厚度。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降低了门锁被撬导致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26.图1为门锁的防撬机构的在门锁前壳体上的示意图。
2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28.图3为门锁的防撬机构的在门锁前壳体上的示意图。
29.图4为图3的局部示意图。
30.图5为门锁的防撬机构的在门锁后壳体上的示意图。
31.图6为图5的俯视图。
32.图7为门锁的防撬机构的在门锁后壳体上的示意图。
33.图8为图7的局部示意图。
34.图9为门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实施列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门锁的防撬机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
37.抵接件101,所述抵接件101同门锁的前壳体201连接,所述抵接件101上设置有通孔1011;门锁的连接轴400穿过所述通孔1011;
38.所述门锁安装在门板上,所述抵接件101顶端到前壳体201的距离大于前壳体201到门板的距离。
39.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门锁的防撬机构安装在另一个后壳体202上,具体包括
40.抵接件102,所述抵接件102同门锁的后壳体202连接,所述抵接件102上设置有通孔1021;门锁的连接轴400穿过所述通孔1021;
41.所述门锁安装在门板上,所述抵接件102顶端到后壳体202的距离大于后壳体202到门板的距离。
42.抵接件插入门板内,即使门锁被撬起,夹具伸入撬起缝隙内也无法接触方轴。
43.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降低了门锁被撬导致的安全风险。缺口用于安装将连接轴固定在门锁的传动件上的螺丝。
4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件101上设置有缺口1012。
4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件102上设置有缺口1022.
4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轴400同门锁的传动件501连接,传动件501一端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位于所述通孔1011内。传动件501位于前壳体201中。
4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轴400同门锁的传动件502连接,传动件502一端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位于所述通孔1021内。传动件502位于后壳体202中。
48.连接轴穿过抵接件的通孔,抵接件防止连接轴被夹具夹住。
4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门锁的前壳体201同垫片301连接,垫片301同门板连接。
5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门锁的后壳体202同垫片302连接,垫片302同门板连接。
5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件101顶端到壳体201的距离大于所述垫片301的厚度。
5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件102顶端到壳体202的距离大于所述垫片302的厚度。
53.抵接件的高度大于垫片的厚度,确保抵接件可以起到保护连接轴不被夹住的作用。
54.一种门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
55.壳体,所述壳体不少于两个,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传动件;
56.连接轴400,所述连接轴400同所述壳体连接;
57.锁体600,所述锁体600同所述连接轴400连接;
58.上述防撬机构,所述防撬机构包括抵接件,所述抵接件同至少一个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抵接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通孔;
59.所述锁体安装在门板上,所述壳体同门板连接,所述抵接件顶端到壳体的距离大于壳体到门板的距离。
60.抵接件插入门板内,即使门锁被撬起,夹具伸入撬起缝隙内也无法接触方轴。
6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201和后壳体202,所述前壳体201同所述连接轴400连接,所述后壳体202同所述连接轴400连接。
6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体201同所述防撬机构连接,所述前壳体同所述抵接件101连接。
6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体202同所述防撬机构连接,所述后壳体同所述抵接件102连接。
6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垫片301,所述垫片301同所述前壳体201连接,所述垫片301同门板连接,所述抵接件101顶端到所述壳体201的距离大于所述垫片301的厚度。
65.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以上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