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38281发布日期:2021-10-12 13:31阅读:939来源:国知局
大力钳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力钳,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大力钳,即,在单手握住多个杆的锁定状态下,可通过用拇指按压开启杆的加压部来便捷地解除锁定状态,可借助杠杆原理拉动对象物并拉紧。


背景技术:

2.大力钳是一种能够维持固定抓住对象物的状态的工具。
3.这种大力钳于1924年由美国的欧文(irwin)公司发明,以vise

grip商标销售,欧文公司的vise

grip目前仍在广泛销售。
4.图1为示出普通大力钳的紧固解除状态(锁定解除状态)的图,图2为示出普通大力钳的紧固状态(锁定状态)的图。
5.参照图1及图2,普通大力钳10包括:固定杆11;转动钳口12,铰接于上述固定杆11,可通过使其末端向上述固定杆的末端转动来抓住对象物;可动杆13,铰接于上述转动钳口12,在被按压的情况下,可使上述转动钳口12转动;以及调节杆14,一端铰接于上述可动杆13,另一端铰接于设置在上述固定杆11的调节螺栓15,当按压上述可动杆13时,使得按压状态被固定。
6.并且,如图2所示,若在紧固状态下按压解锁杆16,则上述解锁杆16将按压上述调节杆14,使得上述可动杆13从上述固定杆11分开,从而解除紧固。
7.并且,大力钳10利用以a、b、c、d四个连杆结构构成的肘节机构(toggle mechanism),在如图1所示的解除紧固的情况下,a连杆与b连杆之间的角度(θ1)达到约90
°
,但是在以使得a连杆与b连杆之间的角度(θ2)达到180
°
以下的方式按压的情况下会紧固。
8.另一方面,由于普通大力钳10使得解锁杆16铰接于可动杆13的内侧,因而无法通过握住大力钳的手进行解除,需利用另一只手按压解锁杆16,因此,在拉拽广告布并固定于牌匾框架的作业等需要快速执行紧固及解除的作业方面存在困难。
9.现有技术文献
10.专利文献
11.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第10

0729179号,“牌匾框架的广告布固定装置”12.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实用新型第20

2014

000466号,“老虎钳”13.专利文献3:韩国授权专利第10

0713559号,“老虎钳”

技术实现要素:

14.技术问题
15.本发明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通过用握住多个杆的手的拇指按压开启杆来快速、便捷地单手执行紧固及紧固解除的大力钳。
16.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可利用杠杆原理拉动对象物并拉紧的大力钳。
17.技术方案
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大力钳包括:固定杆;转动钳口,铰接于上述固定杆,能够通过使其末端向上述固定杆的末端转动来抓住对象物;可动杆,铰接于上述转动钳口,可使上述转动钳口转动;以及调节杆,一端铰接于上述可动杆,另一端铰接于设置在上述固定杆的调节螺栓,当按压上述可动杆时,使得按压状态被固定,上述大力钳的特征在于,包括开启杆,以杆形态铰接于上述调节杆且能够转动,而并非铰接于上述可动杆,以铰接轴为中心,分为朝向上述转动钳口的前侧部和朝向相反方向的后侧部,在上述固定杆朝向下部且上述可动杆朝向上部的状态下,用除拇指以外的四根手指包住上述固定杆的下端,将拇指放在上述可动杆的上端,从而握住使用,在上述前侧部形成有可用握住上述固定杆和上述可动杆的手的拇指按压的加压部,当按压上述可动杆来形成锁定状态时,后侧部与上述可动杆相接触,当沿着从上述可动杆朝向上述固定杆的方向按压上述加压部时,后侧部从上述固定杆侧推开上述可动杆来解除锁定状态。
19.根据优选实施例,在上述可动杆设置有解锁杆,铰接于上述可动杆,在锁定状态下,解锁杆的一侧端与上述调节杆相接触,当按压解锁杆的另一侧端时,解锁杆的一侧端按压上述调节杆,使得上述可动杆从上述调节杆侧分开,来解除锁定状态,在锁定状态下,上述开启杆的后侧部与上述解锁杆的一侧端相接触,当按压上述加压部时,使得上述解锁杆的一侧端从上述调节杆侧分开,来解除锁定。
20.根据优选实施例,在上述固定杆的末端和上述转动钳口的末端,分别设置能够以规定的面积抓住对象物的咬合垫,在上述固定杆设置杠杆垫,在通过上述咬合垫抓住对象物的状态下,从下部钩住被固定的结构物并使其旋转,从而能够借助杠杆原理拉动上述对象物。
21.发明的效果
22.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秀效果。
23.首先,根据本发明的大力钳,可单手握住并紧固固定杆和可动杆,可通过用握住的手的拇指按压开启杆来快速、便捷地执行紧固解除。
24.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大力钳,可用杠杆垫钩住被固定的结构物的下端并利用杠杆原理进行旋转且拉动对象物来拉紧,因此可非常有效地进行拉紧广告布等来固定于牌匾框架的作业。
附图说明
25.图1为示出普通大力钳的紧固解除状态的图。
26.图2为示出普通大力钳的紧固状态的图。
27.图3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大力钳的紧固状态的图。
28.图4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大力钳的紧固解除状态的图。
29.附图标记的说明
30.10:现有的大力钳
ꢀꢀꢀꢀꢀꢀꢀꢀ
11:固定杆
31.12:转动钳口
ꢀꢀꢀꢀꢀꢀꢀꢀꢀꢀꢀꢀ
13:可动杆
32.14:调节杆
ꢀꢀꢀꢀꢀꢀꢀꢀꢀꢀꢀꢀꢀꢀ
15:调节螺栓
33.16:解锁杆
34.100:本发明的大力钳
ꢀꢀꢀꢀꢀ
110:开启杆
35.111:铰接轴
ꢀꢀꢀꢀꢀꢀꢀꢀꢀꢀꢀꢀꢀ
112:前侧部
36.113:后侧部
ꢀꢀꢀꢀꢀꢀꢀꢀꢀꢀꢀꢀꢀ
114:加压部
37.120、120a:咬合垫
ꢀꢀꢀꢀꢀꢀꢀ
130:杠杆垫
38.140:u型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9.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尽可能地选择当前广泛使用的普通术语,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申请人自行选定的术语,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发明的详细说明部分中记载或使用的含义来掌握术语的含义,而不是仅限于术语的名称。
40.以下,参照附图所示的多个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结构。
41.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也可通过其他实施方式具体化。说明书全文中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要素。
42.图3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大力钳的紧固状态的图,图4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大力钳的紧固解除状态的图。
43.参照多个附图,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大力钳100为可利用由四个连杆结构构成的肘节机构抓取或放下对象物1的工具,尤其,非常有利于拉拽且拉紧广告布后在牌匾框架连续进行装订作业的牌匾作业。
44.上述大力钳100包括固定杆11、转动钳口12、可动杆13、调节杆14、调节螺栓15、解锁杆16以及开启杆110,还可包括咬合垫120、120a和杠杆垫130以及u型把手140。
45.并且,上述固定杆11、上述转动钳口12、上述可动杆13、上述调节杆14、上述调节螺栓15、上述解锁杆16实际与图1及图2中所示的普通大力钳10的固定杆11、转动钳口12、可动杆13、调节杆14、调节螺栓15、解锁杆16相同,因而将省略详细说明。
46.上述开启杆110以杆形态铰接于上述调节杆14的侧面且能够转动,以铰接轴111为基准,分为朝向上述转动钳口12的前侧部112和朝向相反方向的后侧部113。
47.并且,根据使用人员的身体特性及作业目的,上述开启杆110可铰接于上述调节杆14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任意一侧。
48.并且,上述前侧部112的长度大于上述后侧部113的长度,在上述前侧部112的末端形成具有规定面积的加压部114,以使得作业人员可在握住上述固定杆11和上述可动杆13的状态下用拇指进行按压。
49.并且,上述后侧部113的末端与上述解锁杆16的一侧端相接触,当按压上述加压部114时,推开上述解锁杆16的一侧端,使得上述可动杆13从上述调节杆14侧分开来解除锁定。
50.并且,使得上述前侧部112的长度大于上述后侧部113的长度是为了能够用较少的力来推开上述解锁杆16。
51.另一方面,即使没有单独设置上述解锁杆16,本发明的大力钳100也可通过使上述开启杆110的后侧部113直接与上述可动杆13相接触来使得上述可动杆13从上述固定杆11侧分开并解除锁定状态,因此,可选择性地设置上述解锁杆16。
52.因此,与在工作时用一只手握住上述可动杆13和上述固定杆11的状态下需用另一只手按压上述解锁杆16来解除锁定的普通大力钳10不同,具有可通过用握住的手的拇指按
压上述加压部114来快速、便捷地单手执行锁定及锁定解除的优点。
53.上述咬合垫120、120a设置于可直接抓住对象物1的上述转动钳口12的末端和上述固定杆11的末端,起到能够以规定的面积稳定地抓住对象物1的作用。
54.这种咬合垫120、120a具有规定的面积,因此,当对象物1为膜或布等又薄又软的物品时非常有效。
55.并且,上述杠杆垫130设置于上述固定杆11,并以从设置于上述固定杆11的咬合垫120a的下端隔开规定距离的方式设置,可通过钩住被固定的结构物2的下部并使其沿着“r”方向旋转,来利用杠杆原理拉动对象物1并拉紧。
56.这种杠杆垫130同样也在对象物1拉紧用于牌匾设置的广告布等时非常有效。
57.上述u型把手140为设置于上述固定杆11的下端的环状物,大小达到可放入除拇指之外的四根手指,起到防止大力钳100在作业过程中脱手的作用。
58.如上所述,虽然以示出优选实施例的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在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思想的范围内,可由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
59.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60.本发明的大力钳其本身就作为工具的一种来具有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