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勘测用多功能地质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34907发布日期:2021-06-11 21:5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野外勘测用多功能地质锤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质锤技术领域,具体为野外勘测用多功能地质锤。



背景技术:

地质锤又称手锤,是地质工作的基本工具之一,选用优质钢材制成,其式样随工作地区的岩石性质而异,用于火成岩地区的地质锤,多数一端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另一端呈尖形或楔形,用于沉积岩发育的地区,其中一端常呈鹤嘴形,按重量,地质锤还分轻重型两种。

然而,现有的地质锤在使用时,本身功能性单一,只能当做敲打的工具进行使用,在野外勘探时,需要携带多种不同的工具进行使用,本身重量较大,需要一种可以实现多功能的工具进行使用,减少负重,便于勘探的工作进行,同时现有的地质锤没法作为手杖进行使用,同时没有很好的收纳结构,使得携带不方便,同时在野外作业时,使用起来有局限性,大大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野外勘测用多功能地质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地质锤在使用时,本身功能性单一,只能当做敲打的工具进行使用,在野外勘探时,需要携带多种不同的工具进行使用,本身重量较大,需要一种可以实现多功能的工具进行使用,减少负重,便于勘探的工作进行,同时现有的地质锤没法作为手杖进行使用,同时没有很好的收纳结构,使得携带不方便,同时在野外作业时,使用起来有局限性,大大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野外勘测用多功能地质锤,包括锤体,所述锤体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锤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锤柄,所述锤柄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置物槽,所述第一置物槽的内部设置有灯泡,所述第一置物槽的前端开口处设置有钢化玻璃,所述锤柄的内部位于第一置物槽的后端开设有第二置物槽,所述第二置物槽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所述第二置物槽的后端开口处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锤柄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锤柄的左端设置有开关,所述锤柄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锤柄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的外侧均设置有相同的第二刻度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槽,所述第二空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锤柄的前端位于灯泡的下端设置有指南针。

优选的,所述开关与灯泡和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孔与外螺纹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三连接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杆延伸至第一连接杆的外侧,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连接杆之间通过第一弹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一弹簧关于第一隔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端穿过第三连接杆延伸至第二连接杆的外侧,所述第二限位块与第三连接杆之间通过第二弹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和第二弹簧关于第二隔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野外勘测用多功能地质锤,通过第一刻度线、第二刻度线、灯泡、电池和指南针的设置,将原本功能单一的地质锤,增加可以进行照明、度量和定位的功能,通过锤子和连接杆两个不同位置的刻度线,对不同长度的岩石和样本进行测量,方便快捷,同时灯泡可以增加夜晚照明的功能,指南针可以帮助勘探人员在野外进行辨别位置,功能多样化,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2、该野外勘测用多功能地质锤,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一弹簧、第一限位块、第二弹簧、第二限位块、外螺纹和螺纹孔的设置,将锤子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杆进行连接,安装方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使用,同时每个连接杆之间通过限位块和弹簧进行限位,可以实现伸缩调节,便于进行收纳,携带方便,减少占用的体积,便于野外进行携带,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锤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锤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连接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锤体;2、第一刻度线;3、锤柄;4、第一置物槽;5、灯泡;6、钢化玻璃;7、第二置物槽;8、电池;9、盖板;10、开关;11、螺纹孔;12、第一连接杆;13、连接柱;14、外螺纹;15、第二连接杆;16、第三连接杆;17、第二刻度线;18、第一空槽;19、第一隔板;20、第一限位块;21、第一弹簧;22、第二空槽;23、第二隔板;24、第二限位块;25、第二弹簧;26、防滑垫;27、指南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野外勘测用多功能地质锤,包括锤体1,锤体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刻度线2,锤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锤柄3,锤柄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置物槽4,第一置物槽4的内部设置有灯泡5,第一置物槽4的前端开口处设置有钢化玻璃6,锤柄3的内部位于第一置物槽4的后端开设有第二置物槽7,第二置物槽7的内部设置有电池8,第二置物槽7的后端开口处设置有盖板9,盖板9与锤柄3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锤柄3的左端设置有开关10,锤柄3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11,锤柄3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13,连接柱13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14,第一连接杆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15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6,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5和第三连接杆16的外侧均设置有相同的第二刻度线17,第二连接杆15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槽18,第一空槽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19,第一隔板19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块20,第一限位块2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弹簧21,第三连接杆16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槽22,第二空槽2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23,第二隔板2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块24,第二限位块2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25,第三连接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6,锤柄3的前端位于灯泡5的下端设置有指南针27。

进一步的,开关10与灯泡5和电池8电性连接,实现照明的功能。

进一步的,螺纹孔11与外螺纹14螺纹连接,便于进行安装,方便使用。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杆12与第二连接杆15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杆15与第三连接杆16滑动连接,实现连接杆的伸缩功能,便于收纳。

进一步的,第一限位块20的一端穿过第二连接杆15延伸至第一连接杆12的外侧,第一限位块20与第二连接杆15之间通过第一弹簧21活动连接,第一限位块20和第一弹簧21关于第一隔板19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实现第一连接杆12与第二连接杆15伸长后的稳定性,加强结构的强度。

进一步的,第二限位块24的一端穿过第三连接杆16延伸至第二连接杆15的外侧,第二限位块24与第三连接杆16之间通过第二弹簧25活动连接,第二限位块24和第二弹簧25关于第二隔板23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个,实现第二连接杆15和第三连接杆16伸长后的稳定性,加强结构的强度。

所述防滑垫26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算,包括丁苯橡胶15份、国标5号天然橡胶50份、氯丁橡胶30份、氧化锌15份、油酰胺润滑剂3份、炭黑20份、硼酸锌15份、硫黄1份、促进剂cz为2.5份、防老剂rd1份、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玻璃纤维15份、茶多酚还原氧化石墨烯25份。将所述配方搅拌均匀后混炼,混炼温度为115℃,时间为10min,混炼结束后压片成型;然后在170℃,10mpa压力下进行硫化处理,时间为90s,得到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在100摄氏的热空气中放置24h,阿克隆磨耗量为0.06cm3/1.61km,大大提高了防滑垫的使用寿命(测试方法参考gb/t1689-1998)。茶多酚还原氧化石墨烯购买自南京先锋纳米科技;若茶多酚还原氧化石墨烯替换为石墨烯后,磨损耗性能变差,阿克隆磨耗量超过0.1cm3/1.61km。

工作原理:首先,根据不同的使用需要进行选择,可以利用锤体1的部分进行岩石的勘探,可以利用锤体1上端的第一刻度线2对小型的岩石进行测量,便于进行记录,同时在野外时,可以利用锤柄3上的指南针27进行方位的辨别,防止在野外迷路,同时当天变暗时,可以通过开关10打开灯泡5,进行辅助照明,同时电池8可以随时将盖板9进行拆卸更换,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当在野外长途跋涉后,可以将第一连接杆12上端的连接柱13和锤柄3下端的螺纹孔11进行螺纹连接,之后将第二连接杆15向外拉出,此时第一弹簧21开始向外张开,将第一限位块20向外弹射,将第二连接杆15与第一连接杆12进行限位,重复上述操作,将第三连接杆16向外拉出即可,连接杆之间的伸缩结构,便于进行收纳,同时可以延长长度,当成手杖进行使用,便于野外勘探人员使用,同时连接杆的外侧设置的第二刻度线17,可以进行辅助测量体积较大的岩石,该地质锤功能多样化,同时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便于收纳方便携带,大大提高了实用性和功能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