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板立体存放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8020发布日期:2022-01-08 00:0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叠合板立体存放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预制件生产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合板立体存放架。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预制件生产过程中,预制叠合板浇筑成型后,需要从加工车间吊装至厂内存放地点,发货时再由存放地点吊上构件运输车,运至现场,现场又需要将预制叠合板吊放在施工现场堆放区域,最后才吊装到位。从生产到安装就位,每块预制叠合板共经历四次吊装。
3.吊装次数过多将使得板面破坏的可能性增大,施工工地堆场环境复杂,堆场平整度对构件完整度影响作用很大。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cn201811481070公开了一种叠合板堆放工装,有以下不足:1、三层存放设计,每层存放6块叠合板、枕木高度及堆放工装预留空间,总高度2.5m以上,此工装对堆场平整度要求高,存在安全隐患;2、叠合板需单板起吊,工作效率低;3、多次直接起吊构件,对构件板面破坏的可能性增大;4、堆放工装全焊接设计,闲置时占用空间大;5、尺寸规格单一,通用性差,需根据不同构件尺寸设计制作工装,单一工装使用率低,大大提高制作成本;6、工装规格种类多,易造成使用及管理混乱。
5.综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种通用性强,可有效节省空间以及吊运时间的叠合板立体存放架。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强,可有效节省空间以及吊运时间的叠合板立体存放架。
7.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叠合板立体存放架,包括底架和存放架,所述底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多根竖向支撑杆,所述存放架至少包括存放大尺寸叠合板的第一存放架和存放小尺寸叠合板的第二存放架,所述第一存放架可横向放置在所述底座上和/或纵向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撑杆上,所述第二存放架可纵向放置在所述底座上和/或横向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撑杆上,所述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均设有转运部件。
8.本实用新型用于存放叠合板,底架与存放架分体设计,且采用双层设计,每层可适应全范围叠合板规格存放,具体,底架适用放置不同规格的存放架,即底层横向可放置大规格的存放架,纵向可放置小规格存放架;二层竖向支撑杆平台位置纵向放置小规格存放架,横向可放置大规格存放架;具体,每层存放架可放置7层以下叠合板,且每层可根据需要存放不同规格叠合板。
9.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既降低了对堆场地面平整度的要求,有效节省存放空间;每层底架可适应存放架旋转放置,即横向可适用大规格存放架,纵向可适应小规格存放架。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有多种组合方式,灵活性大、通用性强、使用率高;可减少不同规格存
放架的制作,大大降低成本;底架与存放架分体设计,存放架可作为吊具一次性起吊多块叠合板,有效节省工作时间。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转运部件包括转运孔。转运孔的设计可使得存放架可作为吊具一次性起吊多块叠合板,便于转运。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纵杆以及连接两根纵杆的多根横杆,所述转运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纵杆上的第一转运孔和第二转运孔,所述第一转运孔的轴线与所述纵杆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转运孔的轴线与垂直所述纵杆长度的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转运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转运孔。具体应用过程中,纵杆设置成空心结构形成第一转运孔,第一转运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转运孔,优选第一转运孔与第二转运孔有100mm高度差,此设计既可吊装运输也可叉车转运。
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底架设有叉车孔。如此设置,便于叉车将叠合板立体存放架(包括叠合板)整体转运。
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竖向支撑杆的顶部设有限位挡块,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撑杆上的所述第一存放架或第二存放架设置在多个所述限位挡块之间。如此设置,一方面限位挡块起到限位和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对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的放置方式起到限制,避免放置错误。
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竖向支撑杆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式连接。如此设置,竖向支撑杆螺栓连接,可拆装存放,节省占地空间。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效果:叠合板全尺寸适用,通用性强;降低了对堆场地面平整度的要求,有效节省存放空间;第一存放架和第二存放架有多种组合方式,灵活性大、通用性强、使用率高;可减少不同规格存放架的制作,大大降低成本;底架与存放架分体设计,存放架可作为吊具一次性起吊多块叠合板,有效节省工作时间;底架设计有叉车孔,便于转运;竖向支撑杆可拆卸时连接,可拆装存放,节省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叠合板立体存放架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叠合板立体存放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存放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存放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
23.1底架
ꢀꢀꢀꢀꢀꢀꢀꢀ
2第一存放架
ꢀꢀꢀꢀꢀꢀꢀꢀ
3第二存放架
ꢀꢀꢀꢀꢀꢀꢀꢀ
4竖向支撑杆
24.5底座
ꢀꢀꢀꢀꢀꢀꢀꢀ
6第一转运孔
ꢀꢀꢀꢀꢀꢀꢀꢀ
7第二转运孔
ꢀꢀꢀꢀꢀꢀꢀꢀ
8纵杆
25.9横杆
ꢀꢀꢀꢀꢀꢀꢀꢀ
10限位挡块
ꢀꢀꢀꢀꢀꢀꢀꢀꢀ
11叉车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
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叠合板立体存放架,包括底架1和存放架,所述底架1包括底座5和设置在所述底座5上的多根竖向支撑杆4,所述存放架至少包括存放大尺寸叠合板的第一存放架1和存放小尺寸叠合板的第二存放架3,所述第一存放架1可横向放置在所述底座5上和/或纵向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撑杆4上,所述第二存放架3可纵向放置在所述底座5上和/或横向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撑杆4上,所述第一存放架1和第二存放架3均设有转运部件。
28.本实用新型用于存放叠合板,底架1与存放架分体设计,且采用双层设计,如图1和图2,每层可适应全范围叠合板规格存放,具体,底架1适用放置不同规格的存放架,即底层横向可放置大规格的存放架,纵向可放置小规格存放架;二层竖向支撑杆4平台位置纵向放置小规格存放架,横向可放置大规格存放架;具体,每层存放架可放置7层以下叠合板,且每层可根据需要存放不同规格叠合板。
29.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既降低了对堆场地面平整度的要求,有效节省存放空间;每层底架1可适应存放架旋转放置,即横向可适用大规格存放架,纵向可适应小规格存放架。第一存放架1和第二存放架3有多种组合方式,灵活性大、通用性强、使用率高;可减少不同规格存放架的制作,大大降低成本;底架1与存放架分体设计,存放架可作为吊具一次性起吊多块叠合板,有效节省工作时间。
30.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述转运部件包括转运孔。转运孔的设计可使得存放架可作为吊具一次性起吊多块叠合板,便于转运。
3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述第一存放架1和第二存放架3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纵杆8以及连接两根纵杆8的多根横杆9,所述转运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纵杆8上的第一转运孔6和第二转运孔7,所述第一转运孔6的轴线与所述纵杆8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转运孔7的轴线与垂直所述纵杆8长度的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转运孔6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转运孔7。具体应用过程中,纵杆8设置成空心结构形成第一转运孔6,第一转运孔6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转运孔7,优选第一转运孔6与第二转运孔7有100mm高度差,此设计既可吊装运输也可叉车转运。
3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述底架1设有叉车孔11。如此设置,便于叉车将叠合板立体存放架(包括叠合板)整体转运。
3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述竖向支撑杆4的顶部设有限位挡块10,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撑杆4上的所述第一存放架1或第二存放架3设置在多个所述限位挡块10之间。如此设置,一方面限位挡块10起到限位和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对第一存放架1和第二存放架3的放置方式起到限制,避免放置错误。
3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支撑杆4与所述底座5可拆卸式连接。如此设置,竖向支撑杆4螺栓连接,可拆装存放,节省占地空间。
3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效果:叠合板全尺寸适用,通用性强;降低了对堆场地面平整度的要求,有效节省存放空间;第一存放架1和第二存放架3有多种组合方式,灵活性大、通用性强、使用率高;可减少不同规格存放架的制作,大大降低成本;底架1与存放架分体设计,存放架可作为吊具一次性起吊多块叠合板,有效节省工作时间;
底架1设计有叉车孔11,便于转运;竖向支撑杆4可拆卸时连接,可拆装存放,节省占地空间。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