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搬运车毫米级定位纠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2127发布日期:2021-12-22 16:4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搬运车毫米级定位纠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搬运车毫米级定位纠正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智能仓库或者智能存储柜领域,现阶段一般是通过设置物理结构的方式来实现其对接的可靠性,如采用一些卡接件来实现对接,或者通过一些轨道来限制可移动部分的移动轨迹,但是上述物理形式的限制看似提高了其对接的可靠性,但是也大大限制了整个系统可扩充性,基本上只能基于原有控制逻辑的基础上去设置物理组件,而物理组件的存在则又进一步限制了采用新的移动控制逻辑,此种处理方式实质上并不是完整意义的智能,自纠正能力也非常弱。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搬运车毫米级定位纠正装置,包括一载体,在载体的一侧设有第一调整件,在载体上相对于第一调整件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调整件,所述第一调整件与第二调整件的运动方向平行设置,还包括一用以确定载体相对目标地点距离的第一测距仪和第二测距仪,所述第一测距仪与第一调整件配合设置,所述第二测距仪与第二调整件配合设置。本技术通过设置配合设置的调整件和测距仪,可以较为方便的通过对于两个调整件的调配达到适宜的距离,从而提高调配速度和匹配度,将原有的单点控制变成了双点协调,从而将原有的调配过程提前到了前期的控制环节,可以提高控制的精度和控制的效率。
4.优选的,所述载体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有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调整件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调整件设置在第二支架上。
5.优选的,还包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连接杆上。
6.优选的,所述第一测距仪和第二测距仪分别设置在支撑板的两侧。
7.优选的,在连接杆下方设有一支撑导轨,所述连接杆通过连接支座与支撑导轨活动相连。
8.优选的,所述支撑导轨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一下方设有若干移动轮的移动板固连设置。本技术的支撑导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固设到一个移动板上,使得其一直处于同一形态,采用该种结构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状态调整的基点的一致性,从而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调整过程具有较高的程序化的特性,独特性大大降低,而程序化处理是自动化调整精准度的基础所在。
9.优选的,所述连接支座包括设在上部的卡装部和与卡装部固连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的下方设有一移动部,所述移动部滑动安装在支撑导轨上。
10.优选的,所述旋转部包括一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设有一内圈外延板,所述内圈外延板与卡装部固连设置,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设有一横向支撑板,所述横向支撑板与移动部固连设置。
11.优选的,所述第一调整件包括第一主动轮和第一被动轮,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被动轮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调整件包括第二主动轮和第二被动轮,在第二主动轮和第二被动轮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被动轮和第二被动轮与连接杆动力相连。
12.优选的,所述第一被动轮和第二被动轮与连接杆铰接相连,所述第一主动轮设置在第二主动轮相对于连接杆的异侧。本技术采用第一被动轮和第二被动轮相连,然后将与第一被动轮联合设置的第一主动轮以及与第二被动轮联合设置的第二主动轮交错设置,使得在调整过程中,可以相对较快且准确的完成定位,且由于方向相异,也能避免运动误差的扩大,提高移动位置的准确率。
13.本技术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技术通过设置配合设置的调整件和测距仪,可以较为方便的通过对于两个调整件的调配达到适宜的距离,从而提高调配速度和匹配度,将原有的单点控制变成了双点协调,从而将原有的调配过程提前到了前期的控制环节,可以提高控制的精度和控制的效率;
15.2、本技术的支撑导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固设到一个移动板上,使得其一直处于同一形态,采用该种结构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状态调整的基点的一致性,从而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调整过程具有较高的程序化的特性,独特性大大降低,而程序化处理是自动化调整精准度的基础所在;
16.3、本技术采用第一被动轮和第二被动轮相连,然后将与第一被动轮联合设置的第一主动轮以及与第二被动轮联合设置的第二主动轮交错设置,使得在调整过程中,可以相对较快且准确的完成定位,且由于方向相异,也能避免运动误差的扩大,提高移动位置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连接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技术使用时的一种调整方式;
22.图5为本技术使用时的另外一种调整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24.如图中所示,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5.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
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6.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0.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

5所示,一种搬运车毫米级定位纠正装置,包括一载体1,在载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调整件2,在载体1上相对于第一调整件2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调整件3,所述第一调整件2与第二调整件3的运动方向平行设置,还包括一用以确定载体1相对目标地点距离的第一测距仪4和第二测距仪5,所述第一测距仪4与第一调整件2配合设置,所述第二测距仪5与第二调整件3配合设置。所述载体1包括第一支架6和第二支架7,在第一支架6和第二支架7之间设有一连接杆8;所述第一调整件2设置在第一支架6上,所述第二调整件3设置在第二支架7上。还包括一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设置在连接杆8上。所述第一测距仪4和第二测距仪5分别设置在支撑板9的两侧。在连接杆8下方设有一支撑导轨10,所述连接杆8通过连接支座13与支撑导轨10活动相连。所述支撑导轨10与第一支架6和第二支架7通过一下方设有若干移动轮11的移动板12固连设置。所述连接支座13包括设在上部的卡装部14和与卡装部14固连的旋转部15,所述旋转部15的下方设有一移动部16,所述移动部16滑动安装在支撑导轨10上。所述旋转部15包括一圆锥滚子轴承17,所述圆锥滚子轴承17的内圈设有一内圈外延板18,所述内圈外延板18与卡装部14固连设置,所述圆锥滚子轴承17的外圈设有一横向支撑板19,所述横向支撑板19与移动部16固连设置。所述第一调整件2包括第一主动轮20和第一被动轮21,在第一主动轮20和第一被动轮21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调整件3包括第二主动轮22和第二被动轮23,在第二主动轮22和第二被动轮23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被动轮21和第二被动轮23与连接杆8动力相连。所述第一被动轮21和第二被动轮23与连接杆8铰接相连,所述第一主动轮20设置在第二主动轮22相对于连接杆8的异侧。
31.使用时,调整过程按照如下方式进行,首先是按照普遍采用的移位方式进行移动,移动到大概所需要的装置,本技术主要的目的是对其进行矫正,如图所示,在倾斜时,首先是通过第一测距仪4和第二测距仪5与目标位置之间的反馈,进行其运动距离的计算,待得到运动距离之后,然后第一主动轮20或第二主动轮22进行动作,从而得到平齐状态,然后再确立现在距离目标的距离与设定距离的差别,然后第一主动轮20和第二主动轮22一起动作,调整到适宜的距离即完成操作。
32.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