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吊粒生产线用的无尘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4954发布日期:2021-12-22 17:0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服装吊粒生产线用的无尘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吊粒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吊粒生产线用的无尘工作台。


背景技术:

2.吊粒是服装、服饰、鞋帽箱包、饰品等采用比较多的品牌展示、表现工具之一,其主要用于悬挂吊牌,它是服装与吊牌的连接纽带,一套好的吊牌、吊粒搭配更能体现出整套辅料的设计品味及凸显服装品牌效应;吊粒主要由绳子、叉子、产品主体、logo等几部分组成;大部分吊粒采用注塑成型工艺,材料多为ps、abs、pp等,线绳为尼龙绳、涤沦绳、棉麻绳、蜡绳等,另有部分直接用线绳绑扎或铝壳、铝合金制作。
3.吊粒在生产完成后,需要通过质检部门进行质检作业,质检员进行吊粒质检时,需要质检工作台进行配合,但现有的质检工作台的结构较为简单,其高度无法进行调节,无法让不同身高的质检员较为舒适进行质检作业,降低了工作台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服装吊粒生产线用的无尘工作台,以解决现有的质检工作台的结构较为简单,其高度无法进行调节,无法让不同身高的质检员较为舒适进行质检作业,降低了工作台实用性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服装吊粒生产线用的无尘工作台,包括定位底座,所述定位底座顶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联动液压杆,所述定位底座的正上方通过四个所述联动液压杆活动安装有压力感应平台,所述压力感应平台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供电终端,所述供电终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压力感应平台为电性连接的感应灯组,所述定位底座顶面的中部活动安装有一体式活动座椅,所述一体式活动座椅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供电终端为电性连接的脚踏式控制器。
6.优选地,所述定位底座包括防滑底座,所述防滑底座顶面的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一体式活动座椅活动安装于所述滑槽的内部。
7.优选地,所述一体式活动座椅包括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组并排分布的定位滑轨,两个定位滑轨均与所述滑槽的槽底为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一体式座椅,所述滑动座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组承压滑轮。
8.优选地,所述脚踏式控制器包括踏板座,所述踏板座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两组控制踏板,所述踏板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与两组所述控制踏板为电性连接的束线板,所述束线板的两个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与两个所述控制踏板为电性连接的连接线缆。
9.优选地,所述束线板包括束线座,所述束线座的两个输出端处均固定套接有束线筒,两个所述连接线缆的底端分别活动套接于两个所述束线筒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线缆的顶端分别与所述供电终端为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终端与四个所述联动液压杆的控制终端为电性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压力感应平台包括承压平台,所述承压平台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压感控制板,所述压感控制板的接电端与所述供电终端为电性连接,所述压感控制板的控制端与所述感应灯组为电性连接。
11.优选地,所述感应灯组包括散射灯罩,所述散射灯罩的侧面开设有倾向朝向于所述压感控制板顶面的定向卡槽,所述定向卡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压感控制板为电性连接的led灯板。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上述方案中,所述滑动座通过两组并排分布的定位滑轨活动安装于防滑底座顶面开设的滑槽内部,滑动座顶面的踏板座和两组控制踏板分布于一体式座椅的前部,且两组控制踏板分别通过两个连接线缆与供电终端为电性连接,供电终端与四个联动液压杆的控制终端为电性连接,在工人坐在一体式座椅上使用工作台进行吊粒质检作业时,工人可以通过脚踏两组控制踏板来控制四个联动液压杆同步升降来调节工作台的高度,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所述散射灯罩侧面开设的定向卡槽内部的led灯板通过承压平台顶面的压感控制板与供电终端为电性连接,当工人使用工作台进行吊粒质检作业时,吊粒的重力压迫压感控制板,使得led灯板接通供电终端进行照明作业,当工人作业结束后,压感控制板卸去吊粒的重力压迫,从而自动断开led灯板与供电终端的电路连接,从而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装置的环保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底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脚踏式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束线板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应灯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为:1、定位底座;2、联动液压杆;3、压力感应平台;4、供电终端;5、感应灯组;6、一体式活动座椅;7、脚踏式控制器;11、防滑底座;12、滑槽;31、承压平台;32、压感控制板;51、散射灯罩;52、定向卡槽;53、led灯板;61、滑动座;62、定位滑轨;63、一体式座椅;64、承压滑轮;71、踏板座;72、控制踏板;73、束线板;74、连接线缆;731、束线座;732、束线筒。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21.如附图1至附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服装吊粒生产线用的无尘工作台,包括定位底座1,定位底座1顶面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联动液压杆2,定位底座1的正上方通过四个联动液压杆2活动安装有压力感应平台3,压力感应平台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供电终端4,供电终端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压力感应平台3为电性连接的感应灯组5,定位底座1顶面的中部活动安装有一体式活动座椅6,一体式活动座椅6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与供电终端4为电性连接的脚踏式控制器7。
22.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4,定位底座1包括防滑底座11,防滑底座11顶面的中部开设有滑槽12,一体式活动座椅6活动安装于滑槽12的内部;一体式活动座椅6包括滑动座61,滑动座6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组并排分布的定位滑轨62,两个定位滑轨62均与滑槽12的槽底为固定连接,滑动座6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一体式座椅63,滑动座6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两组承压滑轮64;脚踏式控制器7包括踏板座71,踏板座7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两组控制踏板72,踏板座7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与两组控制踏板72为电性连接的束线板73,束线板7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与两个控制踏板72为电性连接的连接线缆74;束线板73包括束线座731,束线座731的两个输出端处均固定套接有束线筒732,两个连接线缆74的底端分别活动套接于两个束线筒732的内部,两个连接线缆74的顶端分别与供电终端4为电性连接,供电终端4与四个联动液压杆2的控制终端为电性连接。
23.具体的,滑动座61通过两组并排分布的定位滑轨62活动安装于防滑底座11顶面开设的滑槽12内部,滑动座61顶面的踏板座71和两组控制踏板72分布于一体式座椅63的前部,且两组控制踏板72分别通过两个连接线缆74与供电终端4为电性连接,供电终端4与四个联动液压杆2的控制终端为电性连接,在工人坐在一体式座椅63上使用工作台进行吊粒质检作业时,工人可以通过脚踏两组控制踏板72来控制四个联动液压杆2同步升降来调节工作台的高度,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4.如附图5,压力感应平台3包括承压平台31,承压平台3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压感控制板32,压感控制板32的接电端与供电终端4为电性连接,压感控制板32的控制端与感应灯组5为电性连接;感应灯组5包括散射灯罩51,散射灯罩51的侧面开设有倾向朝向于压感控制板32顶面的定向卡槽52,定向卡槽5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压感控制板32为电性连接的led灯板53。
25.具体的,散射灯罩51侧面开设的定向卡槽52内部的led灯板53通过承压平台31顶面的压感控制板32与供电终端4为电性连接,当工人使用工作台进行吊粒质检作业时,吊粒的重力压迫压感控制板32,使得led灯板53接通供电终端4进行照明作业,当工人作业结束后,压感控制板32卸去吊粒的重力压迫,从而自动断开led灯板53与供电终端4的电路连接,从而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装置的环保性。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27.滑动座61通过两组并排分布的定位滑轨62活动安装于防滑底座11顶面开设的滑槽12内部,滑动座61顶面的踏板座71和两组控制踏板72分布于一体式座椅63的前部,且两组控制踏板72分别通过两个连接线缆74与供电终端4为电性连接,供电终端4与四个联动液压杆2的控制终端为电性连接,在工人坐在一体式座椅63上使用工作台进行吊粒质检作业时,工人可以通过脚踏两组控制踏板72来控制四个联动液压杆2同步升降来调节工作台的高度,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8.散射灯罩51侧面开设的定向卡槽52内部的led灯板53通过承压平台31顶面的压感控制板32与供电终端4为电性连接,当工人使用工作台进行吊粒质检作业时,吊粒的重力压迫压感控制板32,使得led灯板53接通供电终端4进行照明作业,当工人作业结束后,压感控制板32卸去吊粒的重力压迫,从而自动断开led灯板53与供电终端4的电路连接,从而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装置的环保性。
29.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
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0.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1.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