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螺母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41540发布日期:2022-03-20 02:19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螺母扳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扳手,特别是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螺母的扳手,属于扳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螺母是机械行业中极为常见的零件,生产设备大多是通过螺母配合固定的,所以螺母的安装和拆卸效率直接关系到生产进度;因为机械设备型号尺寸的不同,使得螺母尺寸的多样化,而螺母的尺寸多样化导致了扳手的多样化;在拆装设备时,对于同一个设备,可能具有众多型号尺寸各不相同的螺母,这就需要多种扳手来对螺母进行拆装,大量的扳手汇集在工作人员身边,当拆装螺母时,工作人员需要在众多扳手中找到型号合适的扳手进行作业,这十分费时费力,极大降低了螺母的拆装效率;故需要一种能够适配不同型号螺母的扳手,从而提高螺母拆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式螺母扳手,它不仅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能够提高螺母的拆装效率。
4.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5.一种可调式螺母扳手,包括圆环、磁环、顶压件、手推件、伸缩杆、套筒和防退件;所述磁环设置在圆环侧面上,磁环的轴心线与圆环的轴心线重合,且磁环的内径等于圆环的内径,磁环的外径小于圆环的外径;所述圆环的内壁上设置有半圈锯齿;所述套筒设置在圆环的外圆周面上,且套筒的轴心线穿过圆环的圆心,套筒位于圆环内壁上的锯齿的正对面;所述顶压件设置在套筒内;所述手推件套设在套筒上,且其与顶压件连接;所述伸缩杆设置在套筒远离圆环的一端;所述防退件设置在手推件上。
6.上述可调式螺母扳手,所述圆环的侧壁设置有通孔,且通孔连通至套筒内;所述套筒的侧壁沿着其轴心线方向设置有贯穿性导向槽,套筒外壁上沿着其轴心线方向设置有齿条。
7.上述可调式螺母扳手,所述顶压件包括顶杆和顶板;所述顶杆设置在套筒内,且顶杆的外径等于套筒的内径;所述顶杆靠近圆环中心点的一端垂直设置有顶板,且顶板与圆环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小于圆环的内径。
8.上述可调式螺母扳手,所述手推件包括推环和连接杆;所述推环套设在套筒的外壁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推环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套筒导向槽与顶杆远离圆环的一端连接。
9.上述可调式螺母扳手,所述防退件包括翻板、转轴、定位块、扭簧和复位摁板;所述推环的内壁上沿着其轴心线方向设置有卡槽,且齿条从推环内壁上的卡槽内穿过;所述翻板的一端面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轴接在推环内壁卡槽的内侧面上,翻板与推环内壁卡槽内侧面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推环内壁卡槽内侧面上设置有定位块,且定位块与翻板
侧壁接触;所述复位摁板设置在翻板远离套筒的端面上。
10.上述可调式螺母扳手,所述伸缩杆的轴心线与套筒的轴心线重合。
11.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压件和圆环的配合,有效地卡住了螺母,确保扳手在旋转的时候能够带动螺母一起旋转,从而将螺母旋下;另外,还通过防退件确保顶压件能够紧密触压在螺母侧壁上,确保其在旋下的过程中不脱离扳手;本新型还通过磁环确保了螺母被卸下来时不掉落依然留在扳手上,减少了螺母掉落地面工作人员捡起所耗费的时间。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圆环,2.磁环,3.套筒,4.顶杆,5.顶板,6.推环,7.连接杆,8.翻板,9.复位摁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参看图1、2、3和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圆环1、磁环2、顶压件、手推件、伸缩杆、套筒3和防退件;所述磁环2设置在圆环1侧面上,磁环2的轴心线与圆环1的轴心线重合,且磁环2的内径等于圆环1的内径,磁环2的外径小于圆环1的外径;磁环2的作用在于吸附螺母,当螺母被拧下来时会被磁环2吸附,避免了螺母掉落,减少了工作人员寻找掉落螺母所耗费的时间;所述圆环1的内壁上设置有半圈锯齿,半圈锯齿与其正对面的顶板5配合夹持螺母;所述套筒3设置在圆环1的外圆周面上,且套筒3的轴心线穿过圆环1的圆心,套筒3位于圆环1内壁上的锯齿的正对面;所述顶压件设置在套筒3内,顶压件用于触压螺母,将螺母顶在圆环1内壁的半圈锯齿上,从而将螺母固定在圆环1内;所述手推件套设在套筒3上,且其与顶压件连接;通过手推件控制顶压件移动;所述伸缩杆设置在套筒3远离圆环1的一端,伸缩杆能够调整扳手本体的长度;所述防退件设置在手推件上。
18.所述圆环1的侧壁设置有通孔,且通孔连通至套筒3内;所述套筒3的侧壁沿着其轴心线方向设置有贯穿性导向槽,套筒3外壁上沿着其轴心线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顶压件包括顶杆4和顶板5;所述顶杆4设置在套筒3内,且顶杆4的外径等于套筒3的内径;所述顶杆4靠近圆环1中心点的一端垂直设置有顶板5,且顶板5与圆环1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小于圆环1的内径,顶板5位于圆环1的环空中;顶杆4在套筒3内滑动,通过顶杆4的滑动来控制顶板5与圆环1内壁锯齿之间的距离,从而适配不同型号的螺母。
19.所述手推件包括推环6和连接杆7;所述推环6套设在套筒3的外壁上;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与推环6连接,连接杆7的另一端穿过套筒3导向槽与顶杆4远离圆环1的一端连接;通过推环6推动连接杆7,而连接杆7连接着顶杆4,所以移动推环6即可同步移动顶杆4,从而移动顶板5。
20.所述防退件包括翻板8、转轴、定位块、扭簧和复位摁板9;所述推环6的内壁上沿着其轴心线方向设置有卡槽,且齿条从推环6内壁上的卡槽内穿过;所述翻板8的一端面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轴接在推环6内壁卡槽的内侧面上,翻板8与推环6内壁卡槽内侧面之
间设置有扭簧;扭簧为翻板8提供翻向齿条的动力;所述推环6内壁卡槽内侧面上设置有定位块,且定位块与翻板8侧壁接触;所述复位摁板9设置在翻板8远离套筒3的端面上;翻板8倾斜一定角度,当推环6向着圆环1移动时,翻板8在齿条上划过,当推环6向着远离圆环1的方向移动时,翻板8卡在齿条上,从而使得推环6无法继续远离圆环1,需要推环6复位时,手动摁压复位摁板9即可抬起翻板8,取消翻板8卡接齿条的状态。
21.所述伸缩杆的轴心线与套筒3的轴心线重合。
22.实际使用过程:工作人员手持扳手使螺母位于圆环1的空腔内,然后手动推动推环6,使顶板5靠近螺母,直至顶板5紧密触压在螺母上,然后松开推环6,此时翻板8卡接在齿条上,推板6无法后退,从而确保螺母被顶板5与圆环1内壁锯齿卡接在圆环1的环空中,将伸缩杆调整至合适长度,然后推动伸缩杆,将螺母拧下来,拧下来的螺母被磁环2吸附,工作人员将螺母从磁环2上取下,此时螺母拆卸作业完成;如果安装螺母,将螺母放置圆环1环空中,推动推环6卡住螺母,然后手持伸缩杆将螺母旋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式螺母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1)、磁环(2)、顶压件、手推件、伸缩杆、套筒(3)和防退件;所述磁环(2)设置在圆环(1)侧面上,磁环(2)的轴心线与圆环(1)的轴心线重合,且磁环(2)的内径等于圆环(1)的内径,磁环(2)的外径小于圆环(1)的外径;所述圆环(1)的内壁上设置有半圈锯齿;所述套筒(3)设置在圆环(1)的外圆周面上,且套筒(3)的轴心线穿过圆环(1)的圆心,套筒(3)位于圆环(1)内壁上的锯齿的正对面;所述顶压件设置在套筒(3)内;所述手推件套设在套筒(3)上,且其与顶压件连接;所述伸缩杆设置在套筒(3)远离圆环(1)的一端;所述防退件设置在手推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螺母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1)的侧壁设置有通孔,且通孔连通至套筒(3)内;所述套筒(3)的侧壁沿着其轴心线方向设置有贯穿性导向槽,套筒(3)外壁上沿着其轴心线方向设置有齿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螺母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件包括顶杆(4)和顶板(5);所述顶杆(4)设置在套筒(3)内,且顶杆(4)的外径等于套筒(3)的内径;所述顶杆(4)靠近圆环(1)中心点的一端垂直设置有顶板(5),且顶板(5)与圆环(1)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小于圆环(1)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螺母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推件包括推环(6)和连接杆(7);所述推环(6)套设在套筒(3)的外壁上;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与推环(6)连接,连接杆(7)的另一端穿过套筒(3)导向槽与顶杆(4)远离圆环(1)的一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式螺母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退件包括翻板(8)、转轴、定位块、扭簧和复位摁板(9);所述推环(6)的内壁上沿着其轴心线方向设置有卡槽,且齿条从推环(6)内壁上的卡槽内穿过;所述翻板(8)的一端面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轴接在推环(6)内壁卡槽的内侧面上,翻板(8)与推环(6)内壁卡槽内侧面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推环(6)内壁卡槽内侧面上设置有定位块,且定位块与翻板(8)侧壁接触;所述复位摁板(9)设置在翻板(8)远离套筒(3)的端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式螺母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轴心线与套筒(3)的轴心线重合。

技术总结
一种可调式螺母扳手,包括圆环、磁环、顶压件、手推件、伸缩杆、套筒和防退件;所述磁环设置在圆环侧面上,磁环的轴心线与圆环的轴心线重合,且磁环的内径等于圆环的内径,磁环的外径小于圆环的外径;所述圆环的内壁上设置有半圈锯齿;所述套筒设置在圆环的外圆周面上,且套筒的轴心线穿过圆环的圆心,套筒位于圆环内壁上的锯齿的正对面;所述顶压件设置在套筒内;所述手推件套设在套筒上,且其与顶压件连接;所述伸缩杆设置在套筒远离圆环的一端;所述防退件设置在手推件上。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螺母的拆装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邢建辉 梅燕斌 李朋立 尹虎平 陈英豪 杨立波 白亮 杜玉 祁进超 焦晓亮 宋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