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4746发布日期:2022-05-11 14: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部设有定位机构(2),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切边底板箱(21),且切边底板箱(2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盒(22),所述定位盒(22)内腔的上下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盘(221)和第二转动盘(222),所述第一转动盘(221)和第二转动盘(222)的表面均开设有弧形槽口(223),所述定位盒(22)左右两侧的上部和前后两侧的下部分别贯穿有第一抵压杆(23)和第二抵压杆(24),所述第一抵压杆(23)和第二抵压杆(24)位于定位盒(22)内侧的一侧均开设有活动口(25),且活动口(25)处固定连接有推动滑块(251),所述第二转动盘(222)的中部开设有孔口(2221),且孔口(2221)处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管(2222),所述转动管(2222)贯穿于切边底板箱(21)的内侧,所述第一转动盘(221)下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转动杆(2211),且转动杆(2211)贯穿于转动管(2222)的内侧并延伸与切边底板箱(21)的内侧,所述转动管(2222)外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蜗轮环(2223),所述转动杆(22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蜗轮(2212),所述切边底板箱(21)内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211)和第二蜗杆(212),且第一蜗杆(211)和第二蜗杆(212)分别与蜗轮环(2223)和蜗轮(2212)啮合传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211)和第二蜗杆(212)的前端均贯穿于切边底板箱(21)的前侧,且第一蜗杆(211)和第二蜗杆(2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2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压杆(23)和第二抵压杆(24)位于定位盒(22)外侧的一端均设有缓冲构件(26),所述缓冲构件(26)包括贯穿杆(261)和抵压头(262),且贯穿杆(261)的一端与抵压头(26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压杆(23)和第二抵压杆(24)位于定位盒(22)外侧的一端均开设有贯穿孔(27),且贯穿杆(261)的另一端贯穿于贯穿孔(27)处,所述贯穿杆(261)与贯穿孔(27)之间夹设有弹簧(26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切刀立架(3),所述切刀立架(3)的内侧通过滑动组件(31)滑动连接有刀板架(32),且刀板架(32)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切割刀(3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立架(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33),所述液压缸(33)的输出端与刀板架(32)的外侧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包括底座,底座的上部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切边底板箱,切边底板箱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盒,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件加工技术领域。该汽车塑料件切边成型模具,通过转动转动把手,使得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分别与蜗轮环和蜗轮啮合传动,从而使得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转动,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又通过上部的弧形槽口推动或拉动第一抵压杆和第二抵压杆,从而第一抵压杆和第二抵压杆外端设置的缓冲构件抵压在汽车塑料件的内侧,对塑料件进行固定处理,使其固定更加方便,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所需成本与操作难度,使用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实用性能,便于推广应用。便于推广应用。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桐城市达成橡塑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1
技术公布日:2022/5/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