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托电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96017发布日期:2022-08-03 03:1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顶托辅助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托电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用顶托一般由托板、丝杠和托顶螺母组成,主要用途是在施工的过程与钢管和脚手架配合使用,起到调节脚手架和管架的高度、平衡支撑重物、承重的作用,在平面施工商砼浇筑的施工过程中用的最多,随着近几年城市基建的高速发展,顶托的用量也有突飞猛进的进展。而在建筑用顶托的使用过程中,顶托进场时,工人需将调节螺母预先安装并旋转至丝杠中部方便使用,这一过程基本由工人手工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设计合理的一种顶托电动调节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顶托电动调节装置,包括电动扳手、转换装置及调节装置,所述转换装置一端与电动扳手相配合,另一端与调节装置相配合,通过电动扳手带动调节装置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对顶托的螺母高度调节;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钢管及设置在钢管下端的手抓,所述钢管顶端设有直开槽,并通过直开槽与转换装置卡接配合。
6.进一步的,所述转换装置包括六角螺栓及设置在六角螺栓底部的翼板,所述翼板与钢管顶端的直开槽配合。
7.进一步的,所述手抓包括两根钢筋,所述两根钢筋对称设置在钢管的外壁上。
8.进一步的,一种顶托电动调节装置还包括高度控制装置,且通过高度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对顶托上的螺母高度进行精确调节。
9.进一步的,所述高度控制装置包括l型板及倒置l型板,所述l型板及倒置l型板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一组调节孔,所述l型板与倒置l型板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10.进一步的,所述l型板及倒置l型板的底板上分别设有半圆凹槽,且半圆凹槽与顶托的丝杆相匹配。
11.进一步的,所述钢管为空心钢管,且其内径大于顶托丝杆的外径,这样顶托螺母在向下调节的过程中,保证钢管与顶托丝杆之间不会发生干涉。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的转换装置、调节装置能够实现电动扳手与顶托之间的配套连接,从而实现了电动调节的目的,大大提高了顶托螺母调节的效率,真正实现了省时省力。
14.2)通过设置的高度控制装置能够在电动调节过程中控制螺母调节的高度位置,实现了螺母高度的精确控制,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度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l型板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倒置l型板俯视图;
21.图中:1、电动扳手;2、转换装置;201、六角螺栓;202、翼板;3、调节装置;301、钢管;302、直开槽;303、手抓;4、顶托;5、高度控制装置;501、倒置l型板;502、螺栓;503、l型板;504、调节孔;505、半圆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3.如图1-6所示,一种顶托电动调节装置,包括电动扳手1、转换装置2、六角螺栓201、翼板202、调节装置3、钢管301、直开槽302、手抓303、顶托4、高度控制装置5、倒置l型板501、螺栓502、l型板503、调节孔504及半圆凹槽505。
24.实施例:
25.顶托电动调节装置包括电动扳手1、转换装置2、调节装置3及高度控制装置5。
26.转换装置2一端与电动扳手1相配合,另一端与调节装置3相配合,通过电动扳手1带动调节装置3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对顶托4的螺母高度调节。
27.调节装置3包括钢管301及设置在钢管301下端的手抓303,钢管301为空心钢管,且其内径大于顶托丝杆的外径;钢管301顶端设有直开槽302,并通过直开槽302与转换装置2卡接配合。手抓303包括两根钢筋,两根钢筋对称设置在钢管301的外壁上,且采用双面焊接技术,使得钢筋焊接更加牢靠。
28.转换装置2包括六角螺栓201及设置在六角螺栓201底部的翼板202,翼板202与钢管301顶端的直开槽302配合;六角螺栓201能够与电动扳手1的头部配合,实现有效传动。
29.高度控制装置5贴近顶托丝杆设置,能够实现对顶托上的螺母高度进行精确调节;高度控制装置5包括l型板503及倒置l型板501,l型板503及倒置l型板501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一组调节孔504,l型板503与倒置l型板501之间通过螺栓502进行固定,根据需要的高度,可以对l型板503与倒置l型板501交错区域长度进行控制,以调节倒置l型板501顶面的高度。
30.此外,l型板503及倒置l型板501的底板上分别设有半圆凹槽505,且半圆凹槽505与顶托4的丝杆相匹配,从而稳定的贴合设置在丝杆一侧。
31.工作过程:
32.首先将预先调节好的高度控制装置设置在顶托4的丝杆上,然后将调节装置的手抓插入顶托4的螺母两侧的孔洞中,再将转换装置与电动扳手相连,然后将转换装置与调节装置配合安装,启动电动扳手,通过电动扳手带动转换装置、调节装置及螺母一起旋转,从而将螺母调节至与高度控制装置上表面接触为止。


技术特征:
1.一种顶托电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扳手(1)、转换装置(2)及调节装置(3),所述转换装置(2)一端与电动扳手(1)相配合,另一端与调节装置(3)相配合,通过电动扳手(1)带动调节装置(3)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对顶托(4)的螺母高度调节;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钢管(301)及设置在钢管(301)下端的手抓(303),所述钢管(301)顶端设有直开槽(302),并通过直开槽(302)与转换装置(2)卡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托电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装置(2)包括六角螺栓(201)及设置在六角螺栓(201)底部的翼板(202),所述翼板(202)与钢管(301)顶端的直开槽(302)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托电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抓(303)包括两根钢筋,所述两根钢筋对称设置在钢管(301)的外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托电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度控制装置(5),且通过高度控制装置(5)能够实现对顶托上的螺母高度进行精确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顶托电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控制装置(5)包括l型板(503)及倒置l型板(501),所述l型板(503)及倒置l型板(501)对应位置分别设有一组调节孔(504),所述l型板(503)与倒置l型板(501)之间通过螺栓(502)进行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顶托电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503)及倒置l型板(501)的底板上分别设有半圆凹槽(505),且半圆凹槽(505)与顶托的丝杆相匹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托电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301)为空心钢管,且其内径大于顶托丝杆的外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托电动调节装置,包括电动扳手、转换装置及调节装置,所述转换装置一端与电动扳手相配合,另一端与调节装置相配合,通过电动扳手带动调节装置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对顶托的螺母高度调节;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钢管及设置在钢管下端的手抓,所述钢管顶端设有直开槽,并通过直开槽与转换装置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转换装置、调节装置能够实现电动扳手与顶托之间的配套连接,从而实现了电动调节的目的,大大提高了顶托螺母调节的效率,真正实现了省时省力。通过设置的高度控制装置能够在电动调节过程中控制螺母调节的高度位置,实现了螺母高度的精确控制,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鲁寅 高锋 邵明月 罗正洲 李斌斌 王建炳 杭波 许凯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0
技术公布日:2022/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