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控制直流无刷电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2184发布日期:2022-07-26 21:2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智能控制直流无刷电镐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控制直流无刷电镐。


背景技术:

2.电镐是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双重绝缘手持式电动工具,安全性非常高,工作效率也非常高,操作方便,深受人们的喜爱,广泛应用于机械安装、房屋装修、水电装修等领域;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专利号为:cn201210062841.6的 一种电镐及其安装方法,这种减震机构减震效果好,滑动轴在行程槽内滑动,由于左、右侧橡胶块的弹力,加大了往后的回复力,减少磨损,减震效果好;齿轮箱内的安装方法比原结构简单,实用方便,而且封闭性更加合理;电镐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手持操作,上述专利中虽然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但是在在操作的时候还是存在一些弊端;一、在打孔的时候电机的工作力度很大,目前的电镐在使用的时候电机的散热效果比较差,经常会出现电机温度过高自动停止工作的现象,这样会影响工作的进度,且还会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二、电镐在打孔的时候根据不同的需求需要进行不同方向打孔,目前的电镐具有手持方法单一的缺陷,且在打孔前不能对电镐钻头进行定位导向;因此急需提出一种新型智能控制直流无刷电镐,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智能控制直流无刷电镐。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控制直流无刷电镐,包括壳体以及转动连接于壳体内的钻杆与设置于钻杆外端的电镐钻头,所述壳体的下端连接有电机支撑箱与位于电机支撑箱内部的电机以及连接于电机支撑箱一侧的安装壳体,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杆,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体内的散热机构以及与所述散热机构、钻杆配合使用的传动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壳体内的扇叶杆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扇叶杆一端的扇叶,所述壳体的下端连接有贯穿于安装壳体上端的传动杆;所述壳体的上端一侧连接有连接块与设置于连接块侧面的支撑箱体,所述支撑箱体内贯穿转动连接有传动螺杆,所述传动螺杆的外侧通过套块套设有定位套杆,所述定位套杆的一端设置有对电镐定位的吸盘组件,所述传动螺杆与钻杆之间通过传动组件传动。
5.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套设于转动杆与传动杆外侧的皮带轮a,两个所述皮带轮a通过皮带a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上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a,所述钻杆的外侧套设有与主动锥齿轮a啮合传动的从动锥齿轮a。
6.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的底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b,所述扇叶杆的外侧套设有与主动
锥齿轮b啮合传动的从动锥齿轮b。
7.优选的,所述安装壳体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出气孔,所述电机支撑箱的底端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8.优选的,所述支撑箱体的一侧嵌设有支撑轴承,所述传动螺杆与支撑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螺杆以及钻杆的外侧均套设有皮带轮b,两个所述皮带轮b之间通过皮带b传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吸盘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定位套杆一端的气管,所述气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吸盘,所述气管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内设置有密封塞。
10.优选的,所述套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导向块,所述壳体的上端开设有供支撑导向块滑动的滑槽。
11.优选的,电镐使用前所述定位吸盘略位于电镐钻头的前端,且所述定位吸盘位于电镐钻头的正上方。
12.优选的,所述电机支撑箱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把手b,所述连接块的上端开设有螺纹连接槽,所述把手b可螺纹连接于螺纹连接槽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发明中转动杆转动不仅带动钻杆转动还通过皮带a与两个皮带轮a传动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转动带动主动锥齿轮b与从动锥齿轮b啮合传动,从而带动扇叶杆转动,扇叶杆转动带动扇叶转动对电机吹风散热,从而电镐钻头钻孔的时候能够自动实现对电机散热,停止打孔则扇叶停止工作,这样在保证良好的散热前提下能够节约大量的电能,经济实用;2、通过在电镐钻头的上方设置吸盘组件,在使用电镐的时候,首先将定位吸盘定位在待打孔位置的一侧,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钻杆转动从而使电镐钻头转动进行打孔,在操作的时候人们手部会向电镐钻头的方向施加压力,使得电镐钻头插入物体或墙体内,钻杆转动还通过传动组件传动带动传动螺杆转动,传动螺杆转动带动套块靠近支撑箱体移动,套块移动带动定位套杆移动,从而使得吸盘组件在打孔的整个过程中都能顺利的进行定位;3、通过在把手a的下端设置把手b,在连接块的上端开设螺纹连接槽,在进行水平打孔的时候将把手b插接在把手a的底端,如果进行垂直向上或垂直向下打孔的时候将把手b从把手a内拧下来然后螺纹连接于螺纹连接槽内,从而就可以双手操作,能够灵活的运用,且调节非常的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14.图1是一种新型智能控制直流无刷电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把手b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新型智能控制直流无刷电镐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1、电镐钻头;2、壳体;3、连接块;4、把手a;5、把手b;6、支撑箱体;7、传动螺杆;8、套块;9、定位套杆;10、吸盘组件;101、气管;102、密封塞;103、定位吸盘;11、散热机
构;1101、扇叶杆;1102、扇叶;1103、传动杆;12、传动机构;1201、皮带轮a;1202、皮带a;1203、主动锥齿轮a;1204、从动锥齿轮a;13、安装壳体;14、电机支撑箱;15、螺纹连接槽;16、电机;17、转动杆;18、钻杆;19、传动组件;1901、皮带轮b;1902、皮带b。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17.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智能控制直流无刷电镐,包括壳体2以及转动连接于壳体2内的钻杆18与设置于钻杆18外端的电镐钻头1,壳体2的下端连接有电机支撑箱14与位于电机支撑箱14内部的电机16以及连接于电机支撑箱14一侧的安装壳体13,安装壳体13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出气孔,电机支撑箱14的底端开设有多个散热孔,电机支撑箱14内电机16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使得电机支撑箱14内部的热能能够顺利的排出;电机16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杆17,还包括设置于安装壳体13内的散热机构11以及与散热机构11、钻杆18配合使用的传动机构12,传动机构12包括套设于转动杆17与传动杆1103外侧的皮带轮a1201,两个皮带轮a1201通过皮带a1202传动连接,转动杆17的上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a1203,钻杆18的外侧套设有与主动锥齿轮a1203啮合传动的从动锥齿轮a1204,通过主动锥齿轮a1203与从动锥齿轮a1204啮合传动带动钻杆18转动;散热机构11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壳体13内的扇叶杆1101以及固定连接于扇叶杆1101一端的扇叶1102,壳体2的下端连接有贯穿于安装壳体13上端的传动杆1103,传动杆1103的底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b,扇叶杆1101的外侧套设有与主动锥齿轮b啮合传动的从动锥齿轮b,通过传动杆1103传动带动扇叶杆1101转动,最后带动扇叶1102转动对电机16进行散热;壳体2的上端一侧连接有连接块3与设置于连接块3侧面的支撑箱体6,支撑箱体6内贯穿转动连接有传动螺杆7,传动螺杆7的外侧通过套块8套设有定位套杆9,定位套杆9的一端设置有对电镐定位的吸盘组件10。
18.实施例二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智能控制直流无刷电镐,本实施例还包括:壳体2以及转动连接于壳体2内的钻杆18与设置于钻杆18外端的电镐钻头1,壳体2的下端连接有电机支撑箱14与位于电机支撑箱14内部的电机16以及连接于电机支撑箱14一侧的安装壳体13,电机16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杆17,还包括设置于安装壳体13内的散热机构11以及与散热机构11、钻杆18配合使用的传动机构12;散热机构11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壳体13内的扇叶杆1101以及固定连接于扇叶杆1101一端的扇叶1102,壳体2的下端连接有贯穿于安装壳体13上端的传动杆1103;壳体2的上端一侧连接有连接块3与设置于连接块3侧面的支撑箱体6,支撑箱体6内贯穿转动连接有传动螺杆7,传动螺杆7的外侧通过套块8套设有定位套杆9,套块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导向块,壳体2的上端开设有供支撑导向块滑动的滑槽,对套块8起到导向支撑的作用,使得定位套杆9能够顺利的做水平移动;定位套杆9的一端设置有对电镐定位的吸盘组件10,传动螺杆7与钻杆18之间通过传动组件19传动支撑箱体6的一侧嵌设有支撑轴承,传动螺杆7与支撑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传动螺杆7以及钻杆18的外侧均套设有皮带轮b1901,两个皮带轮b1901之间通过皮带b1902传动连接;吸盘组件10包括固定连接于定位套杆9一端的气管101,气管10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吸盘103,气管101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内设置有密封塞102,密封塞102与定位套杆9之间通过绳
子连接,防止密封塞102丢失;电镐使用前定位吸盘103略位于电镐钻头1的前端,且定位吸盘103位于电镐钻头1的正上方,在打孔之前使定位吸盘103定位在待打孔位置的一侧,然后再进行操作,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操作的精准度。
19.实施例三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智能控制直流无刷电镐,相较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本实施例还包括:电机支撑箱14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把手b5,连接块3的上端开设有螺纹连接槽15,把手b5可螺纹连接于螺纹连接槽15内,在进行水平打孔的时候将把手b5插接在把手a4的底端如图1所示,如果进行垂直向上或垂直向下打孔的时候将把手b5从把手a4内拧下来然后螺纹连接于螺纹连接槽15内如图2所示,从而就可以双手操作,能够灵活的运用,且调节非常的简单快捷。
20.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在使用电镐的时候,首先将定位吸盘103定位在待打孔位置的一侧,然后打开开关启动电机16,电机16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动杆17转动,转动杆17转动通过主动锥齿轮a1203与从动锥齿轮a1204啮合传动带动钻杆18转动,钻杆18转动带动电镐钻头1转动进行打孔,在操作的时候人们手部会向电镐钻头1的方向施加压力,使得电镐钻头1插入物体或墙体内,钻杆18转动还通过传动组件19传动带动传动螺杆7转动,传动螺杆7转动带动套块8靠近支撑箱体6移动,套块8移动带动定位套杆9移动,从而使得吸盘组件10在打孔的整个过程中都能顺利的进行定位,不会阻碍打孔的进行;我们都知道电镐在工作钻孔的时候电机的工作力度很强,因为电机会产生大量的热能,本发明中转动杆17转动还通过皮带a1202与两个皮带轮a1201传动带动传动杆1103转动,传动杆1103转动带动主动锥齿轮b与从动锥齿轮b啮合传动,从而带动扇叶杆1101转动,扇叶杆1101转动带动扇叶1102转动对电机16吹风散热,从而电镐钻头1钻孔的时候能够自动实现对电机16散热,停止打孔则扇叶1102停止工作,这样在保证良好的散热前提下能够节约大量的电能,经济实用,操作完成后使电机16的输出轴反向转动,带动吸盘组件10恢复原来位置方便下次使用,通过在把手a4的下端设置把手b5,在连接块3的上端开设螺纹连接槽15,在进行水平打孔的时候将把手b5插接在把手a4的底端,如果进行垂直向上或垂直向下打孔的时候将把手b5从把手a4内拧下来然后螺纹连接于螺纹连接槽15内,从而就可以双手操作,能够灵活的运用,且调节非常的简单快捷。
21.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