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装置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01639发布日期:2022-08-27 05:06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持装置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用针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各种疾病不断出现,医疗领域出现了各种医用针。例如,医学中需要利用穿刺针向装有粉末药物的药瓶内加液并进行混匀,通过穿刺加液设备的夹具夹持穿刺针,并使穿刺针刺穿药瓶的胶塞进行自动加液。又例如,在经皮穿刺手术中,利用机器设备的夹具夹持穿刺针代替医生夹持穿刺针,将穿刺针扎入患者体内病变位置,机器人可以实现更精准、更稳定的穿刺操作。
3.现有技术中,医用针夹具通常包括两个夹臂,利用两个夹臂的开合实现夹持或释放医用针的针座,医用针夹具夹持医用针并利用针管完成穿刺后,医用针拔出时,医用针的针管易与医用针的针座脱离,如穿刺针的针管易与针座脱离而留在胶塞的胶塞上;而且,由于医用针在加工或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来料的医用针的针管歪斜,而现有的医用针夹具无法实现针管矫正,从而无法确保歪斜针管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夹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医用针夹具存在医用针头的针管穿刺拔出后易与针座脱离,且无法实现针管矫正,无法确保歪斜针管正常使用的问题。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包括:
6.固定架体;
7.设于所述固定架体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可相互靠拢围成用于夹持所述针管的夹持腔,且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设有用于将所述针管引导至所述夹持腔内的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靠拢以夹持所述针管或相互远离以释放所述针管;以及
8.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或释放所述针管。
9.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设有与所述针管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靠拢时,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凹槽及第二夹持部的所述凹槽围合形成所述夹持腔。
10.优选的,所述导向结构为与对应所述凹槽相连通且具有开口的导向槽。
11.优选的,所述导向槽为v形槽或弧形槽。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抱爪和第二抱爪,所述凹槽纵向贯穿所述第一抱爪和所述第二抱爪,所述导向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抱爪或所述第二抱爪。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结构上下相反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所述第一抱爪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抱爪相对应,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二抱爪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上的所述第一抱爪相对应。
14.优选的,所述第一抱爪为凸台,所述第二抱爪设有与所述凸台对应配合的所述导向槽,或,所述第二抱爪为凸台,所述第一抱爪设有与所述凸台对应配合的所述导向槽。
15.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一夹持部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体上,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绕对应转轴转动。
16.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
17.力传递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力传递机构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或释放所述针管。
18.优选的,所述力传递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的第一杠杆、及与所述第一夹持部连接的第二杠杆,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二杠杆分别带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绕对应转轴转动。
19.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及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施力件,所述驱动装置可带动所述施力件向所述第一杠杆及所述第二杠杆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施力件驱动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二杠杆转动。
20.优选的,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二杠杆分别设有一斜壁,所述施力件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杠杆及所述第二杠杆上的所述斜壁配合的斜面;所述施力件驱动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二杠杆转动时,所述斜面相对所述斜壁滑动。
21.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22.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体上的滑块,所述施力件固定于所述滑块,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滑块连接并可带动所述滑块移动,所述滑块带动所述施力件同步移动,以使所述施力件驱动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二杠杆转动。
23.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24.回弹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复位以释放所述针管。
25.优选的,所述回弹件为弹簧、拉簧、扭簧或磁铁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2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27.设于所述滑块并用于给所述针管注液的针筒,所述滑块带动所述施力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所述针管时,所述滑块同步带动所述针筒插入所述医用针的针座内。
28.优选的,所述针筒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块;所述针筒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所述针筒上的第一定位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上的第二定位部抵接。
29.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架体上的导向机构,用于引导所述滑块向所述第一杠杆及所述第二杠杆方向或远离所述第一杠杆及所述第二杠杆方向移动的导向机构。
30.优选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体的针限位件,所述针限位件设有与所述医用针的针座配合的限位腔,所述针座容置于所述限位腔内。
3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备,包括上述的夹持装置。
3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夹持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靠拢时围合形成用于夹持针管的夹持腔,利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形成的夹持腔夹持针管,取代传统夹持针座的方式,避免医用针完成穿刺拔出时针管易与针座脱离的问题;而且,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夹持针管过程中,利用导向结构将针管引导至夹持腔以使针管夹持在夹持腔,确保歪斜的针管也可以顺利进入夹持腔,可以对歪斜的
针管进行矫正,确保歪斜针管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装置释放针管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3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3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装置释放针管状态时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3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装置夹持针管状态时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37.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装置的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38.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装置的夹持机构在夹持针管时的立体结构图;
39.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装置的第一夹持部与第一杠杆的立体结构图;
40.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装置的第二夹持部与第二杠杆的立体结构图;
41.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装置释放针管状态的部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42.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装置夹持针管状态的部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43.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装置的针限位件的立体示意图;
44.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装置的针限位件与医用针配合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靠拢时围合形成用于夹持针管的夹持腔,利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形成的夹持腔夹持针管,避免医用针完成穿刺拔出时针管易与针座脱离的问题;而且,在夹持针管过程中,利用导向结构将针管引导至夹持腔以使针管夹持在夹持腔,可以对歪斜的针管进行矫正,确保歪斜针管的正常使用。
47.请参照图1-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医用针100的针管101,包括:
48.固定架体1;
49.设于固定架体1的夹持机构2,夹持机构2包括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可相互靠拢围成用于夹持针管101的夹持腔210,且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分别设有用于将针管101引导至夹持腔210内的导向结构211,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相互靠拢以利用夹持腔210夹持针管101或相互远离以释放针管101;以及
50.驱动机构3,用于驱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夹持或释放针管101。
51.本发明实施例中,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的医用针可以是穿刺针、注射针等医用针,该夹持装置夹持各类医用针的针管原理相同。其中,医用针100包括针管101及针座102,针管101固定连接于针座102上。
52.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架体1用于安装夹持机构2及驱动机构3,使固定架体1、夹持机构2及驱动机构3形成有机整体。
53.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架体1的具体结构不限。其中,图1中示出的固定架体1的结构大致呈板状,便于夹持机构2及驱动机构3的布局。
54.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相互靠拢时围合形成用于夹持针管101的夹持腔210,利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形成的夹持腔210夹持针管101,取代传统夹具夹持针座的方式,避免医用针完成穿刺拔出时针管101易与针座102脱离的问题;而且,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在夹持针管101过程中,利用导向结构211将针管101引导至夹持腔210,确保歪斜的针管也可以顺利进入夹持腔210,可以对歪斜的针管进行矫正,确保歪斜针管的正常使用。
55.请参照图6-图8,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分别设有与针管101配合的凹槽212,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相互靠拢时,第一夹持部21的凹槽212及第二夹持部22的凹槽212围合形成夹持腔210。
56.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在夹持针管101时,针管101夹持在第一夹持部21的凹槽212及第二夹持部22的凹槽212围合形成的夹持腔210内,以实现针管101稳定夹持,且可以利用夹持腔210对歪斜的针管101进行矫正。
57.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凹槽212为圆弧槽。利用圆弧槽与针管101外形特征配合,接触面积大,使夹持腔210更有效地夹持针管101。另外,凹槽212也可以为v形槽或u形槽。
58.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分别设置导向结构211,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夹持针管101过程中,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分别利用导向结构211将针管101引导至对应凹槽212内,使针管101顺利进入并夹持在夹持腔210内。尤其对于歪斜的针管101,导向结构211可以很好地将针管101引导进入夹持腔210内,使针管101保持竖直状态夹持在夹持腔210内,实现良好的针管101矫正功能,确保歪斜针管101可正常使用。
59.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导向结构211为与对应凹槽212相连通且具有开口的导向槽。其中,导向槽的开口大于凹槽212的直径。其中,第一夹持部21上的导向槽与第一夹持部21上的凹槽212连通,第二夹持部22上的导向槽与第二夹持部21上的凹槽212连通。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夹持针管101过程中,针管101从导向槽的开口滑入对应凹槽212内,使针管101进入并夹持在两个凹槽212围成的夹持腔210内。
60.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导向槽为v形槽或弧形槽。其中,凹槽212位于导向槽的底部。
61.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导向结构211设置为v形槽或弧形槽,其结构简单,而且对针管101引导作用效果好。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在夹持针管101的过程中,针管101沿v形槽或弧形槽的内表面滑入凹槽212内,使针管101顺利进入夹持腔210内。其中,v形槽或弧
形槽的开口大于凹槽212的开口,且大于针管101的外径。其中,为便于针管101顺利进入v形槽或弧形槽,v形槽或弧形槽两侧还可设置引导针管101进入v形槽或弧形槽的弧面。另外,导向结构211该可以设置为导向斜面或导向弧面,利用导向斜面或导向弧面引导针管101进入夹持腔210内。
62.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均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抱爪213和第二抱爪214,凹槽212纵向贯穿第一抱爪213和第二抱爪214,导向结构211设置于第一抱爪213或第二抱爪214。
63.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1的第一抱爪213可以设置在第二抱爪214上方,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抱爪214下方;第二夹持部22的第一抱爪213可以设置在第二抱爪214上方,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抱爪214下方。可以理解,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设置为相反。利用第一夹持部21上的第一抱爪213及第二抱爪214与第二夹持部22的第一抱爪213及第二抱爪214对应配合抱紧针管101,进一步提升针管101的夹持稳定性及对歪斜针管101的矫正可靠性。
64.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的结构上下相反设置,第一夹持部21的第一抱爪213与第二夹持部22的第二抱爪214相对应,第一夹持部21的第二抱爪214与第二夹持部22上的第一抱爪213相对应。
65.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的结构相反设置,这样使针管101上部分和针管101下部分均对应有导向结构211,能最大程度地对针管101进行导向,而且针管101夹持更加稳固。
66.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抱爪213为凸台,第二抱爪214设有与凸台对应配合的导向槽,或第二抱爪214为凸台,第一抱爪213设有与凸台对应配合的导向槽。
67.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夹持针管101时,第一夹持部21的第一抱爪213卡入第二夹持部22上的第二抱爪214的导向槽内,针管101一部分夹持在第一夹持部21的第一抱爪213和第二夹持部22上的第二抱爪214的导向槽之间;第二夹持部22上的第一抱爪213卡入第一夹持部21上的第二抱爪214,针管101一部分夹持在第二夹持部22上的第一抱爪213与第一夹持部21上的第二抱爪214的导向槽之间,利用凸台和导向槽配合,实现针管101稳定夹持。
68.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1可转动设置于固定架体1上,驱动机构3可驱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分别绕对应转轴转动。
69.其中,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分别包括与第一抱爪213及第二抱爪214连接的连接部分215,连接部分215设有连接孔2151;第一夹持部21及第二夹持部22的连接孔2151分别与对应转轴形成可转动连接,以使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可分别绕对应转轴转动。
70.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21的连接孔2151与第一转轴23连接,第二夹持部22的连接孔2151与第二转轴24连接,以使第一夹持部21可绕第一转轴23转动,第二夹持部22可以绕第二转轴24转动。其中,第一转轴23和第二转轴24可以直接固定在固定架体1上,也可以通过设置固定在固定架体1上的固定座10,将第一转轴23和第二转轴24固定在固定座10上。优选的,第一转轴23和第二转轴24固定在固定座10上。
71.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驱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夹持针管101时,第一
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各自绕对应的转轴转动,以使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相互靠拢,以将针管101夹持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之间。通过将第一夹持部21和第一夹持部21可转动连接于固定架体1,第一夹持部21和第一夹持部21利用转动方式夹持或释放针管101,可以节省布局空间,而且第一夹持部21和第一夹持部21动作更加省力。
72.除本实施例外,第一夹持部21和第一夹持部21也可以是可移动地设置于固定架体1上,驱动机构3可驱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相靠近移动以夹持针管101或相远离移动以释放针管101,即第一夹持部21和第一夹持部21利用移动方式以夹持或释放针管101。
73.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夹持机构2还包括:
74.力传递机构20,驱动机构3通过力传递机构20带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夹持针管101。
75.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通过力传递机构20向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施力,起到力的传递和放大,可以达到省力目的。
76.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力传递机构20包括与第一夹持部21连接的第一杠杆25、及与第一夹持部21连接的第二杠杆26,驱动机构3可驱动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分别带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绕对应转轴转动。具体的,第一杠杆25与第一夹持部21的连接部分215连接,第二杠杆26与第二夹持部22的连接部分215连接。优选的,第一杠杆25与第一夹持部21一体成型,第二杠杆26与第二夹持部22一体成型。
77.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通过向第一杠杆25及第二杠杆26施力,第一杠杆25带动第一夹持部21绕第一转轴23转动,第二杠杆26带动第二夹持部22绕第二转轴24转动,使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相互靠拢以夹持针管101。利用第一杠杆25及第二杠杆26向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施力,利用杠杆原理,可以实现将驱动机构3施加力的传递和放大,可以大大减小驱动机构3的所需施加力,达到驱动机构3省力和节能的作用。其中,驱动机构3对第一杠杆25及第二杠杆26的施加力为f1,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6对针管101的夹持力为f2,利用杠杆原理可知f2=f1*l1/l2,因此可以控制f1的大小,来控制f2的大小,使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6对针管101稳定夹持。
78.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装置31、及与驱动装置31连接的施力件32,驱动装置31可带动施力件32向第一杠杆25及第二杠杆26方向移动,以使施力件32驱动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转动。其中,驱动装置31通过支撑座30固定于固定架体1上。
79.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夹持针管101时,驱动装置31带动施力件32向第一杠杆25及第二杠杆26方向移动,施力件32同时推压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使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发生转动。其中,驱动装置31具体可以是丝杆电机。利用丝杆电机带动施力件32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施力件32向第一杠杆25及第二杠杆26方向移动进行施力或远离第一杠杆25及第二杠杆26方向运动以停止施力。
80.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分别设有一斜壁261,施力件32设有分别与第一杠杆25及第二杠杆26上的斜壁261配合的斜面321,施力件32驱动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转动时,斜面321相对斜壁261滑动。
81.本实施例中,施力件32的施力点位于斜面321上,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的受力点则位于斜壁261上,施力件32利用斜面321与第一杠杆25及第二杠杆26上的斜壁261滑动
配合,可以实现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平稳转动。其中,施力件32大致呈三角形,施力件32利用两个斜面321分别向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施力,以驱动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转动。
82.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分别设有一凸部262;施力件32运动到位时,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上的凸部262分别与施力件32上的对应斜面321抵接,以实现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限位。
83.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驱动机构3还包括:
84.活动设置于固定架体1上的滑块33,施力件32固定于滑块33,驱动装置31与滑块33连接并可带动滑块33移动,滑块33带动施力件32同步移动,以使施力件32驱动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转动。
85.本实施例中,滑块33连接在丝杆电机的丝杆311上,丝杆电机可带动滑块33沿丝杆311来回运动。驱动机构3驱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夹持针管101时,驱动装置31驱动滑块33向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方向移动,滑块33带动施力件32同步移动,直到施力件32与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接触,滑块33继续带动施力件32向下运动,使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发生转动,直到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运动到终点位置,此时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完全夹持针管101。
86.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驱动机构3还包括:
87.回弹件34,用于驱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复位以释放针管101。
88.本实施例中,当夹持机构2需要释放针管101时,驱动装置31驱动滑块33向远离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方向移动,使滑块33带动施力件32脱离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在回弹件34作用下复位。利用回弹件34驱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复位,便于释放针管101,而且实现成本低。
89.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回弹件34为与所述夹持机构2连接的弹簧或拉簧;或,回弹件34为与所述夹持机构2磁吸附的磁铁。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分别对应设置一个回弹件34。当回弹件34为弹簧或拉簧时,第一夹持部21对应的弹簧或拉簧一端连接第一夹持部21,另一端连接固定架体1或施力件32;第二夹持部22对应的弹簧或拉簧一端连接第二夹持部22,另一端连接固定架体1或施力件32。当回弹件34为磁铁时,可以在固定架体1或施力件32设置磁铁,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由磁性材料制成或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设置磁铁,通过磁吸附方式实现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复位。图1-图4中示出的回弹件34为拉簧,第一夹持部21对应的拉簧连接施力件32与第一夹持部21,第二夹持部22对应的拉簧连接施力件32与第二夹持部22。
90.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驱动机构3还包括:
91.设于滑块33并用于给针管101注液的针筒35,滑块33带动施力件32驱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夹持针管101时,滑块33同步带动针筒35插入医用针100的针座102内。
92.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设有用于给针管101注液的针筒35,驱动机构3带动施力件32驱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夹持针管101时,驱动机构3同步带动针筒35插入医用针100的针座102内。
93.本实施例中,滑块33带动施力件32驱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夹持针管101的同时,巧妙利用滑块33带动针筒35与针座102的内腔插接以给针管101注液,以便针管
101穿刺注液,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94.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针筒35可移动地设置于滑块33;针筒35套设有缓冲弹簧36,缓冲弹簧36一端与针筒35上的第一定位部351抵接,另一端与滑块33上的第二定位部331抵接。其中,第一定位部351和第二定位部331均为定位台阶。
95.本实施例中,利用缓冲弹簧36可以控制针筒35与针座102之间的作用力,一方面可以调控缓冲弹簧36配合力的大小,使针筒35与针座102紧密配合,防止针筒35与针座102之间漏液,而且可以防止针筒35与针座102配合过紧,确保针筒35可以顺利从针筒35拔出;另一方面可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避免驱动装置31过大的冲击力。
96.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夹持装置还包括设于固定架体1上、并用于引导滑块33向第一杠杆25及第二杠杆26方向或远离第一杠杆25及第二杠杆26方向移动的导向机构8。
97.本实施例中,利用导向机构8对滑块33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使滑块33运动更加平稳。
98.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导向机构8为固定于固定架体1上的导轨或开设于固定架体1上的导槽。利用导轨或导槽与滑块33配合,可以实现滑块33沿直线平稳运动,导向可靠性好。其中,本实施例中,图2中仅仅示出了导向机构8为导轨的实施例。
99.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夹持装置还包括固定于固定架体1的针限位件9,针限位件9设有与医用针100的针座102配合的限位腔90,医用针100的针座102容置于限位腔90内。
100.本实施例中,利用限位腔90对针座102进行限位,使医用针100不管在夹持还是释放状态时,医用针100可以稳定放置在针限位件9上。
101.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针限位件9包括:
102.左右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壁面901和第二壁面902,用于限制针座102左右移动;
103.上下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三壁面903和第四壁面904,用于限制针座102上下移动;及
104.用于限位针座102向前移动的第五壁面905,第一壁面901、第二壁面902、第三壁面903、第四壁面904及第五壁面905围成限位腔90。
105.本实施例中,第一壁面901和第二壁面902用于限制针座102左右移动,第三壁面903和第四壁面904用于限制针座102上下位移,第五壁面905用于限位针座102向前移动,使针座102上下、左右及前方均得到限位,确保针座102可以稳定限位在限位腔90内,便于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对针管101的夹持。
106.请再次参照图9-图12,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夹持装置还包括:
107.设置于固定架体1或针限位件9上的第一限位结构,分别用于对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释放针管状态时进行限位;
108.设置于固定架体1或针限位件9上的第二限位结构,分别用于对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夹持针管状态时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结构。
109.本实施例中,在初始状态(完全释放针管状态)时,利用第一限位结构对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进行限位,以使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保持相互远离呈释放针管状态,便于医用针的更换。当第一夹持部21和第一夹持部21运动到终点状态(完全夹持针管状态)时,利用第二限位结构对第一夹持部21和第一夹持部21限位,以使针管保持夹持状态,且便于控制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的行程。
110.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针限位件9并位于第一杠杆25和第二杠杆26之间的第一限位凸起92和第二限位凸起93。初始状态(完全释放针管状态)时,第一杠杆25与第一限位凸起92抵接,第二杠杆26与第二限位凸起93抵接,实现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初始状态限位。另外,第一限位凸起92和第二限位凸起93也可以直接设置在固定架体1上。
111.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针限位件9的第一限位柱94和第二限位柱95,第一限位柱94位于第一杠杆25一侧,第二限位柱95位于第二杠杆26一侧。当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运动到终点状态(完全夹持针管状态)时,第一杠杆25及第二杠杆分别对应与第一限位柱94和第二限位柱95抵接,从而实现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限位,确保针管稳定夹持。另外,第一限位柱94和第二限位柱95也可以直接设置在固定架体1上。
112.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限位凸起92和第二限位凸起93设于针限位件9上,第一壁面901和第二壁面902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一限位凸起92和第二限位凸起93,这样可以利用第一限位凸起92和第二限位凸起93对夹持机构的初始状态进行限位,而且可以利用第一限位凸起92和第二限位凸起93的第一壁面901和第二壁面902对针座102进行限位,可以实现一件多用,简化结构。
113.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针限位件9还设有用于供抓手穿过的通孔91,通孔91与限位腔90相连通。
114.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更换医用针100时,抓手从通孔91穿过以抓取医用针100的针座102并取走该医用针100,抓手再抓取新的医用针100,并将使医用针100的针座102放置在该限位腔90内,实现换针操作。通过设置该通孔,以便抓手穿过,便于实现自动换针操作。
11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夹持装置。其中,设备具体可以是用于穿刺加液的穿刺加液设备,也可以是用于经皮穿刺手术的机器,还可以是其它用于夹持医用针的设备。通过利用该夹持装置夹持医用针的针管,避免医用针的针管完成穿刺后针管易与针座分离的问题,而且可以对歪斜的针管进行矫正,确保医用针的正常使用。
11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靠拢时围合形成用于夹持针管的夹持腔,利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形成的夹持腔夹持针管,取代传统夹持针座的方式,避免医用针完成穿刺拔出时针管易与针座脱离的问题;而且,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夹持针管过程中,利用导向结构将针管引导至夹持腔以使针管夹持在夹持腔,确保歪斜的针管也可以顺利进入夹持腔,可以对歪斜的针管进行矫正,确保歪斜针管的正常使用。
11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