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更换环冷机台车车体的装置以及更换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50367发布日期:2023-03-29 07:5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更换环冷机台车车体的装置以及更换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更换环冷机台车车体的装置以及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2.环冷机在钢铁生产中,主要用于冷却烧结机生产的烧结矿。环冷机整体呈圆环形布置,沿周向分为冷却区和非冷却区。台车作为环冷机重要部件之一,用于承载热烧结矿。传统环冷机根据规模的不同均拥有数量不等,外形一致的若干台车。其中,台车包括台车本体和车轮,车轮设置于所述台车本体上。若干台车铰接于环冷机回转框架上,并沿环冷机周向依次排列形成一个近似圆环的结构,若干台车能够沿台车轨道绕环冷机回转中心转动。其中,回转框架是由若干台车径向支承梁和台车径向支承梁两端的内、外框架相连接组成。需要说明的是,台车设有铰接座的一侧为前端,设有车轮的一侧为后端。台车前端可通过铰接座铰接于前置台车支承梁上,后端由内侧车轮和外侧车轮分别支撑在台车内、外侧轨道上,台车轨道固设在垫梁上,垫梁固设于环冷机的平面梁上。运转过程中,待冷却的矿料自非冷却区的装料工位注入各台车内,台车进入冷却区后通过压力风对矿料进行冷却,而后台车进入非冷却区的卸料工位,完成冷却和卸料。
3.通常,更换环冷机台车时,需将待更换的台车运转至卸料区内,拆除台车的防尘罩及除尘管,再利用吊装设备将台车进行翻转调整方向,然后将台车从轨道上方吊出,安装过程则是上述步骤反向操作。或者,采用如专利申请号为201110396184.4公开的一种环冷机的台车体拆装方法:将待更换的台车停放于可拆卸段台车轨道和垫梁的上方,并解除该台车体的后侧支承梁与环冷机骨架的平面梁之间的压抵关系。将待更换台车体向上吊起呈悬托状后,即可依次拆除可拆卸段水平轨道和垫梁以及该台车的前端球铰,接下来下放该待更换台车体即可完成拆卸过程。采用上述方式更换台车,需要对环冷机上罩壳和下部溜板的进行拆卸,导致工作量大。
4.再者,台车本体受力平衡呈三点支撑方式,分别为铰接座、内侧车轮和外侧车轮。台车解除铰接时,易使台车本体的重心向台车后端偏移,导致吊装台车时重心点或平衡点定位困难,耗时长,设备生产效率低。此外,还需将环冷机上罩壳和下部溜槽进行拆卸,进而影响台车更换效率。台车本体上分别设有同高度框架和摩擦板等部件阻挡,导致台车更换空间狭小。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更换环冷机台车车体的装置。
6.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更换环冷机台车车体的装置,所述装置位于所述台车本体与所述台车轨道之间,所述装置包括横移机构和顶升机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导轨和移动部,所述导轨架设于所述台车轨道上,所述移动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移动部可沿所述导
轨移动;所述顶升机构设置于移动部上,所诉顶升机构位于所述移动部与所述台车本体之间。
7.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套和插入所述导向套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设置于所述台车本体底面且位于远离所述台车车轮一侧;所述导向套固设于所述移动部上;所述导向轴在所述导向套套设下沿所述导向套上下滑动。
8.优选地,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若干同步千斤顶,所述同步千斤顶均匀布置于所述移动部上,并且所述同步千斤顶位于所述移动部与所述台车本体之间。
9.优选地,所述移动部底部设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导轨适配。
10.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卷扬机和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移动部与所述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用于驱动钢丝绳带动所述移动部沿所述导轨移动。
11.优选地,一种环冷机台车车体的拆卸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更换环冷机台车车体的装置,具体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12.步骤s1、将所述导轨架设于所述台车轨道上,所述顶升机构与所述台车本体底面接触;
13.步骤s2、拆卸铰接于环冷机回转框架上的待更换台车本体;
14.步骤s3、通过所述顶升机构抬升所述台车本体,使待更换台车本体上的车轮外缘最低点抬升至高于所述台车轨道上表面;
15.步骤s4,牵引所述移动部沿所述导轨移动,将待更换的台车车体移除环冷机。
16.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套和插入所述导向套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在所述导向套套设下沿所述导向套上下滑动,在步骤s2之前,将所述导向轴设置于所述台车车体底面且位于远离所述台车车轮一侧,与所述导向轴配合的所述导向套固定于所述移动部上。
17.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用于更换环冷机台车车体的装置以及更换方法,具有一下
18.有益效果:
19.(1)拆卸台车时,在狭小的空间内,采用顶升机构将待更换的台车抬升,使得台车车轮的外缘高于台车轨道上表面,避免台车车轮与台车轨道发生干涉。利用导向机构与顶升机构之间的配合,实现台车在抬升和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防止因重心偏移导致失衡。通过横移机构实现将台车沿导轨移出环冷机,进而完成对台车的拆卸。同时也避免了拆卸环冷机罩壳和下部溜槽,提高了拆卸效率。
20.(2)回装台车时,同样在狭小的空间内,通过顶升机构将台车抬升,避免出现台车车轮与台车轨道干涉,利用导向机构和顶升机构配合,实现台车移送和下降过程中保持平衡。通过横移机构和滑轮沿轨道将台车移送至台车轨道上,将台车固定至环冷机旋转框架上,实现对台车的安装,进而提高了设备生产效率。
21.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在狭小空间内作业,通过横移机构和顶升机构作用下,使待更换的台车平稳地沿导轨驶离或驶入环冷机,进而实现对待更换的台车进行更换。同时,避免了对环冷机上罩壳和下部溜板的拆卸,实现了对环冷机台车车体的快速更换,进而提高了台车更换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更换环冷机台车车体的装置主视图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更换环冷机台车车体的装置侧视图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更换环冷机台车车体的装置俯视图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更换环冷机台车车体的装置拆卸台车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更换环冷机台车车体的装置回装台车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更换环冷机台车车体的装置完成台车回装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00、台车;110、台车本体;120、车轮;130、台车轨道;140、铰接座;200、横移机构;210、导轨;220、移动部;230、滚轮;300、顶升机构;310、同步千斤顶;400、驱动机构;410、卷扬机;420、钢丝绳;430、滑轮;500、导向机构;510、导向轴;520、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3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32.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更换环冷机台车车体的装置,台车100包括台车本体110和车轮120,车轮120设置于台车本体110上,台车本体110铰接于环冷机回转框架上并可沿台车轨道130移动,其中,该装置位于台车本体110与台车轨道130之间,该装置包括横移机构200和顶升机构300,横移机构200包括导轨210和移动部220,导轨210架设于台车轨道130上,移动部220设置于导轨210上,所述移动部220可沿导轨210移动,移动部220位于台车本体110底部;顶升机构300设置于移动部220上;顶升机构300位于移动部220与台车本体110之间。
33.具体地,在台车轨道130上架设导轨210时,导轨210沿台车轨道130的内轨道至外轨道方向进行架设,并固定于台车轨道130内、外轨道的上表面,以确保台车本体110沿导轨210驶离或驶入环冷机,进而实现对台车的更换,同时防止导轨210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偏移。进一步地,导轨210采用16#槽钢制成,长度为6m,宽度为1m,位于移动部220与台车轨道130之间。与导轨相匹配的移动部220采用10#槽钢焊接而成,移动部220整体呈框架式结构,移动部220上还增设了焊接筋板,用以增强移动部220整体的承重强度。顶升机构300与台车本体110底部相接触,使用时,通过顶升机构300上升将台车本体110抬离台车轨道130,直至台车车轮120外缘最低端高于台车轨道130上表面,防止台车本体110移动时台车车轮120与台车轨道130发生干涉。移动部220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带动已抬升至预定高度的台车本体110沿导轨210移动,进而实现对台车100的更换。
34.如图2所示,该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500,导向机构500包括导向套520和插入导向套520的导向轴510,导向轴510设置于台车本体110底面且位于远离台车车轮120一侧;导向套520固设于移动部220上,导向轴510在导向套520套设下沿导向套520上下滑动。
35.需要说明的是,台车100设有铰接座140的一侧为前端,设有车轮120的一侧为后端,使得台车100后端的重量大于前端重量,重心偏向于后端。台车100解除铰接后,台车100在被顶升机构300抬升过程中,易因台车100前后端重量不均,使得台车100的重心易偏向台车车轮120一侧,进而导致台车100失衡。基于此,装配时,将导向轴510焊接至位于远离台车车轮120一侧的台车车体110底面上,导向套520焊接至与导向轴510相对应位置的移动部220上,导向轴510与导向套520相互配合,导向轴510可沿导向套520上下滑动。通过导向机构500和顶升机构300实现对台车100平稳支撑,在抬升或下降台车100时,导向轴510可随着顶升机构300平稳抬升和下降,进而可有效防止重心偏移现象。
36.如图2-图3所示,顶升机构300包括若干同步千斤顶310,同步千斤顶310均匀布置于移动部220上,并且同步千斤顶310位于移动部220与台车本体110之间。
37.进一步地,同步千斤顶300包括千斤顶、单作业同步阀、配套油管和压力表,千斤顶连接同步阀门、压力表和配套油管,若干同步千斤顶300均与电动液压泵连接,其中千斤顶选用4个15t单作用千斤顶。装配时,将4个同步千斤顶310均匀分布在移动部220四个角并与台车本体110接触,抬升台车100时可保证4个同步千斤顶310同步抬升相同高度。
38.如图1-图2所示,移动部220底部设有若干滚轮230,滚轮230与导轨210适配。
39.如图3-图6所示,该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400,该驱动机构400包括卷扬机410和钢丝绳420,钢丝绳420两端分别连接移动部220与卷扬机410,卷扬机410用于驱动钢丝绳420带动移动部220沿导轨210移动。
40.台车本体110呈梯形,其中,台车本体110靠近台车内轨道一侧位窄边,靠近台车外轨道一侧为宽边。卷扬机410的设置在台车外轨道130外侧,使用时,在拆卸台车100过程中,将钢丝绳420固定至与台车本体110宽边同侧的移动部220上,移出台车100时,通过手动开关控制,驱动移动部220沿导轨210将台车100移出环冷机。回装台车100过程中,需在导轨210靠近台车内轨道130一侧设置滑轮430,将钢丝绳420固定至与台车本体110窄边同侧的移动部220上,并绕过滑轮430,用以改变移动部220受力方向。回装台车100时,通过手动开关,驱动移动部220沿导轨210将台车100移进环冷机。
41.如图1-图4所示,一种环冷机台车车体的更换方法,采用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具体操作包括如下步骤:
42.步骤s1、将导轨210架设于台车轨道130上,顶升机构300与台车本体110底面接触;
43.步骤s2、拆卸铰接于环冷机回转框架上的待更换台车本体110;
44.步骤s3、通过顶升机构300抬升台车本体110,使待更换台车本体110上的车轮120外缘最低点抬升至高于台车轨道130上表面;
45.步骤s4、牵动移动部220沿导轨210移动,将待更换的台车车体110移出环冷机。
46.采用上述方法拆卸台车100时,具体地,在实施步骤s1时,由于台车本体110上设置有栏板,易对更换台车100造成阻碍。因此,拆卸台车100前,需将台车本体110上的栏板进行拆除。将导轨210架设于台车轨道130上表面,其中导轨210固定于台车轨道130上表面,以防止在移送台车100时出现导轨偏移。将顶升机构300轻微抵接台车本体110底面,使得顶升机
构能够支撑台车本体110,为下一步拆卸台车本体110做准备。台车本体110在远离台车车轮120一侧固设有铰接座140,铰接座140通过销轴与环冷机回装框架铰接。在实施步骤s2时,拆除与铰接座140配合的销轴,此时与台车本体110底面接触的顶升机构300平稳地支撑着台车本体110,能够保证台车本体110平稳地脱离环冷机,此时卸下的台车本体110与顶升机构300和横移机构200形成一个整体。实施步骤s3时,通过顶升机构300调整台车本体110的高度,将台车本体110同步抬升至预定高度,使待更换台车本体110上的车轮120外缘最低点抬升至高于台车轨道130上表面,避免在移送台车本体110时车轮120与台车轨道130发生干涉。需要说明的是,在抬升台车本体110的高度时,还需保证台车本体110未装车轮120的一端高度略低于安装车轮120的一端,以保证移送台车100过程中能够保持台车100平稳。在实施步骤s4时,钢丝绳420分别连接卷扬机410和移动部220,通过卷扬机410驱动钢丝绳420进而拉动移动部220沿导轨210移动,驶离环冷机,直至台车本体110中心点位于台车外轨道外侧。最后,通过吊装设备直接将待更换的台车100吊离,进而更换新的台车。
47.回装台车时,通过吊装设备将新更换的台车平稳置于顶升机构300上,在导轨210靠近台车内轨道一侧设置滑轮430,钢丝绳420一端连接卷扬机430,钢丝绳420绕过滑轮430与移动部220连接。在卷扬机430驱动下,钢丝绳420带动移动部220沿台车内轨道方向移动,直至台车车轮120位于台车轨道130的正上方。然后,通过顶升机构300同步调整高度,将台车下降直至台车车轮120与台车轨道130相配合。最后,以铰接的方式,将新更换的台车100固定至环冷机回转框架上,将卸下的栏板安装至台车本体110上,移出移动部220,拆卸导轨210。
48.如图2所示,该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500,导向机构500包括导向套520和插入导向套520的导向轴510,导向轴510在导向套520套设下沿导向套520上下滑动,在步骤s2之前,将导向轴510设置于台车车体110底面且位于远离台车车轮120一侧,与导向轴510配合的导向套520固定于移动部220上。
49.在拆卸台车过程中,实施步骤s1时,通过顶升机构300接触台车本体110底面,使得顶升机构300能够支撑台车本体110,将导向轴510焊接至台车本体110底面且位于远离台车车轮120一侧,与导向轴510配合的导向套520焊接于相对应的移动部220上,进而可保证台车100在抬升和移送过程中均可保持平稳。
50.在回装台车过程中,需要说明的是,新更换的台车100通过吊装设备吊装至顶升机构300上,使得顶升机构300、台车100和移动部220上成为一个整体,移动220部上具有与前一台台车相匹配的导向套520,因此需要在顶升机构330支撑的作用下,在导向套520相对应的位置焊接导向轴510,以保证台车100在移送和下降过程保持平稳。
51.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