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方便清理刀片的修眉刀外壳。
背景技术:2.眉毛可以勾画出脸型,改变脸部的结构。但小眉毛分布得凌乱无章,且由于它们细而短小,眉钳也拿它们没有办法,此时就需要修眉刀的帮助。它能帮助修除,轻轻不留痕迹,刀口有保护作用,不会伤到皮肤。
3.修眉刀又名刮眉刀,是一种美容工具,通常选用优质塑料和刀片制作而成。修眉刀能帮助修除多余的眉毛,轻轻不留痕迹,刀头小巧易于掌握,能有效修整眉毛,带有防护网,绝不会弄伤肌肤。修眉刀根据人的生理特点设计,手感好,质感好,使用方便简单,能够修出眉型角度。修眉时根据所修眉毛的部位用力适度的握住眉刀的部分,另一手的手指按住眉毛上方,拉紧皮肤,这样不会有疼痛感。
4.修眉刀使用时,剔除的毛发容易粘粘在修眉刀的刀片上,刀片收入外壳后,毛发卡入外壳缝隙,使刀片难以拔出;此外,刀片上沾染毛发后,非常影响使用感受。
5.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现有的修眉刀外壳并未设置清理毛发功能,使用者只能通过手动处理,刀片上的毛发较难处理,且手动清理危险系数大。
6.因此,现有技术中修眉刀外壳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清理刀片的修眉刀外壳,解决上述问题。
8.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9.一种方便清理刀片的修眉刀外壳,包括:修眉刀外壳,其上设置有刀片清理槽,所述刀片清理槽将所述修眉刀外壳的一端分隔为对称的a部分和b部分,所述a部分和b部分底部均设置有导向斜槽;
10.清理毛刷,其转动设置于修眉刀外壳上的a部分和b部分相对的内侧;
11.防滑传动轮,其设置于清理毛刷的一端;
12.刮毛板,其设置于所述清理毛刷下方;以及
13.进毛槽,其设置于所述修眉刀外壳上位于所述刮毛板的一侧。
14.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刮毛板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清理毛刷滑动接触的刮毛齿。
15.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进毛槽的上方设置有清毛顶板。
16.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修眉刀外壳内部中空,其内设置有与进毛槽相通的存毛槽,所述存毛槽顶部设置有外壳箱盖。
17.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修眉刀外壳a部分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长板,所述延伸长板上设置有固位孔,所述延伸长板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延长短板,所述延长短板与修眉刀外壳b部分之间形成置杆槽。
18.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连接杆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套,转动套的外壁设置有修眉刀刀片和清理撬杆,所述清理撬杆距离所述转动套的距离大于所述修眉刀刀片距离所述转动套的距离。
19.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清理撬杆的外壁转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清理撬杆的一端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传动轮位于所述防滑纹的转动圆弧轨迹上。
20.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1.使用修眉刀时,将伸缩杆卡入固位孔中,修眉刀刀片便可固定住,方便使用。使用完毕后,需要清理刀片只需将伸缩杆拔出固位孔,并手持伸缩杆绕连接杆顺时针转动,让修眉刀刀片从修眉刀外壳底部,导向斜槽处进入,再从顶部转出。在此过程中,修眉刀刀片上粘粘的毛发被清理毛刷清理掉,修眉刀刀片相较于清理撬杆较短,其转动时仅能接触清理毛刷,修眉刀刀片通过多次转动经过刀片清理槽,完成刀片的清理过程,此过程无需接触刀片,清洁过程较为安全。而清理撬杆转动时,设置于清理撬杆上的防滑纹部位与防滑传动轮,清理撬杆推动防滑传动轮,进而带动清理毛刷转动,在其转动的过程中,刮毛齿将剔除清理毛刷上的毛发,将其扫入进毛槽中,于存毛槽中暂存,方便使用者后续集中处理,无需每次使用都要清理,十分方便省力,打开外壳箱盖,倒出积存的毛发。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种方便清理刀片的修眉刀外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施例中一种方便清理刀片的修眉刀外壳的清理撬杆和修眉刀刀片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施例中一种方便清理刀片的修眉刀外壳的修眉刀外壳b部分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1、修眉刀外壳;2、外壳箱盖;3、刀片清理槽;4、置杆槽;5、伸缩杆;6、固位孔;7、防滑纹;8、清理撬杆;9、转动套;10、修眉刀刀片;11、存毛槽;12、防滑传动轮;13、清毛顶板;14、清理毛刷;15、进毛槽;16、导向斜槽;17、刮毛板;18、刮毛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8.如图1-图3共同所示,一种方便清理刀片的修眉刀外壳,包括:修眉刀外壳1,其上设置有刀片清理槽3,所述刀片清理槽3将所述修眉刀外壳1的一端分隔为对称的a部分和b
部分,所述a部分和b部分底部均设置有导向斜槽16;清理毛刷14,其转动设置于修眉刀外壳1上的a部分和b部分相对的内侧;防滑传动轮12,其设置于清理毛刷14的一端;刮毛板17,其设置于所述清理毛刷14下方;以及进毛槽15,其设置于所述修眉刀外壳1上位于所述刮毛板17的一侧。
29.工作过程中,使用修眉刀时,将伸缩杆5卡入固位孔6中,修眉刀刀片10便可固定住,方便使用。使用完毕后,需要清理刀片只需将伸缩杆5拔出固位孔6,并手持伸缩杆5绕连接杆顺时针转动,让修眉刀刀片10从修眉刀外壳1底部,导向斜槽16处进入,再从顶部转出。在此过程中,修眉刀刀片10上粘粘的毛发被清理毛刷清理掉,修眉刀刀片10相较于清理撬杆8较短,其转动时仅能接触清理毛刷14,修眉刀刀片10通过多次转动经过刀片清理槽3,完成刀片的清理过程,此过程无需接触刀片,清洁过程较为安全。而清理撬杆8转动时,设置于清理撬杆8上的防滑纹7部位与防滑传动轮12,清理撬杆8推动防滑传动轮12,进而带动清理毛刷14转动,在其转动的过程中,刮毛齿18将剔除清理毛刷14上的毛发,将其扫入进毛槽15中,于存毛槽11中暂存,方便使用者后续集中处理,无需每次使用都要清理,十分方便省力,打开外壳箱盖2,倒出积存的毛发。
30.本实施例中,所述刮毛板17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清理毛刷14滑动接触的刮毛齿18,刮毛齿18在清理毛刷14转动时,将粘粘在清理毛刷14上的毛发剔除下来,如此,便可让干净的清理毛刷14去清理修眉刀刀片10,省去了大量人工和时间。
31.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毛槽15的上方设置有清毛顶板13,清毛顶板13配合清理毛刷14,对修眉刀刀片10进行清理,与清理毛刷14的清洁方式不同,清毛顶板13通过刮蹭的方式清理修眉刀刀片10上的毛发。
32.本实施例中,所述修眉刀外壳1内部中空,其内设置有与进毛槽15相通的存毛槽11,所述存毛槽11顶部设置有外壳箱盖2,被刮毛齿18清理下来的毛发,随后扫入进毛槽15中,最终毛发暂存于存毛槽11内,只需定期打开外壳箱盖2倒出毛发集中处理即可。
33.本实施例中,所述修眉刀外壳1a部分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长板,所述延伸长板上设置有固位孔6,所述延伸长板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延长短板,所述延长短板与修眉刀外壳1b部分之间形成置杆槽4,当清理撬杆8转动时,伸缩杆5能够在置杆槽4中转动。
34.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套9,转动套9的外壁设置有修眉刀刀片10和清理撬杆8,所述清理撬杆8距离所述转动套9的距离大于所述修眉刀刀片10距离所述转动套9的距离。本实施例中,所述清理撬杆8的外壁转动设置有伸缩杆5,所述清理撬杆8的一端设置有防滑纹7,所述防滑传动轮12位于所述防滑纹7的转动圆弧轨迹上,清理撬杆8转动时,其设置有防滑纹7的部位推动防滑传动轮12,进而带动清理毛刷14转动,完成自洁过程。
35.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