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页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5922发布日期:2022-09-06 23:3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合页铰链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合页铰链。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门窗的扇体通过合页铰链与框体连接。为能够随意调整门窗的扇体和框体的相对位置,因此将合页铰链设置为包括铰链主体和安装单元,铰链主体的一端与扇体连接,铰链主体的另一端与安装单元之间可移动地连接,且二者的相对位置至少在上下方向可进行调节。然而,随着时间的增长,当扇体受重力作用影响时,扇体带动铰链主体出现下坠的情况,从而导致扇体刮擦框体,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合页铰链,所述合页铰链有利于防止扇体因受重力下坠,稳定性较好。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合页铰链,包括:铰链主体,其一端用于与扇体相连接;至少一个安装单元,用于与框体相连接,安装单元可移动地连接于铰链主体的另一端,且安装单元与铰链主体为接触配合;安装单元配置为至少在上下方向上相对铰链主体的位置可调节,安装单元和铰链主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时,安装单元压紧于铰链主体且二者相对位置固定;第二状态时,安装单元松开铰链主体且二者相对位置可调;限位结构,设置于铰链主体和安装单元之间;在第一状态时,限位结构配置为能够限制铰链主体相对安装单元向下移动。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合页铰链,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结构,随着时间增长,安装单元与铰链主体之间的压力减小,从而导致安装单元与铰链主体最大静摩擦力减小,因此通过增设有限位结构,当最大静摩擦力小于铰链主体受到的向下的重力,限位结构能够限制铰链主体相对安装单元向下移动,从而避免了扇体因受重力作用出现下坠的情况,稳定性较好,避免了扇体刮擦框体。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安装件和限位件,所述安装件设置于所述铰链主体或者所述安装单元,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安装件相连接;当所述安装件设置于所述铰链主体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安装件二者的位置相对固定,且所述限位件的端部抵接于所述安装单元;当所述安装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单元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安装件二者的位置相对固定,且所述限位件的端部抵接于所述铰链主体。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第一螺栓,所述安装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栓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单元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限位结构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单元设置于所述铰链主体的上下两侧;其中,所述安装单元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铰链主体,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能够使得所述安装单元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或者所述第二状态。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铰链主体上设置有配合部,所述安装单元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配合部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孔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孔上下方向均具有间隙;所述连接孔设置于所述配合部,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连接配合,以将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相向靠近并压紧所述配合部。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铰链主体包括:第一页体,其连接于所述安装单元;连接体,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页体转动连接;第二页体,所述第二页体与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页体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页体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避让通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于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可左右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侧;其中,所述连接体穿设所述避让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连接。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两个固定板和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上下间隔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前后间隔设置且均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板相连接,以形成所述避让通孔。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固定板和两个所述连接板配置为一体式结构。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两个夹持部,所述连接体设置有能够位于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的插接部,两个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插接部之间设置有可使得二者相连接的快装结构,所述快装结构包括:第一孔组,所述第一孔组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夹持部的两个第一固定孔和一个设置于所述插接部的第一条形孔;第一避让通道,设置于所述插接部,且所述第一避让通道与所述第一条形孔相连通;第二孔组,所述第二孔组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插接部的第二固定孔和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夹持部的两个第二条形孔;两个第二避让通道,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夹持部,且两个所述第二避让通道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孔相连通;第一定位杆件,依次穿设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孔,并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定位杆件可沿着所述第一避让通道移动至与所述第一条形孔卡接配合;第二定位杆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并与所述插接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定位杆件的两端可分别沿着两个所述第二避让通道移动至与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孔卡接配合。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合页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合页铰链的截面示意图;
19.图3为图2中的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合页铰链的分解示意图;
21.图5为合页铰链与门窗的扇体配合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固定件与扇体相连接;
22.图6为图5的截面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铰链主体10、配合部11、第二排齿111、第一页体12、连接体13、插接部131、第二页体14、第二安装孔141、第一固定件142、避让通孔1421、第二固定件143、夹持部1431、固定板1422、连接板1423;
25.安装单元20、第一安装件21、第一安装孔211、第一排齿212、第二通孔212、第二安装件22、第二螺纹孔221;
26.限位结构30、安装件31、第一螺纹孔311、限位件32;
27.连接孔41、连接件42;
28.固定块51、套筒52、连接螺栓53;
29.第一固定孔61、第一条形孔62、第一避让通道63、第二固定孔64、第二条形孔65、第二避让通道66、第一定位杆件67、第二定位杆件68;
30.扇体70、卡槽71。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4.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合页铰链,包括:铰链主体10,其一端用于与扇体70相连接;至少一个安装单元20,用于与框体相连接,安装单元20可移动地连接于铰链主体10的另一端,且安装单元20与铰链主体10为接触配合;安装单元20配置为至少在上下方向上相对铰链主体10的位置可调节,安装单元20和铰链主体1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时,安装单元20压紧于铰链主体10且二者相对位置固定;第二状态时,安装单元20松开铰链主体10且二者相对位置可调;限位结构30,设置于铰链主体10和安装单元20之间;在第一状态时,限位结构30配置为能够限制铰链主体10相对安装单元20向下移动。
3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安装单元20与铰链主体10为接触配合即安装单元20和铰链主体10在安装连接时,二者的侧面相互抵接并产生压力。
3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合页铰链,采用上述结构,随着时间增长,安装单元20与铰链主体10之间的压力减小,从而导致安装单元20与铰链主体10最大静摩擦力减小,因此通过增设有限位结构30,当最大静摩擦力小于铰链主体10受到的向下的重力,限位结构30能够限制铰链主体10相对安装单元20向下移动,从而避免了扇体70因受重力作用出现下坠的情况,稳定性较好,避免了扇体70刮擦框体。
38.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结构30包括安装件31和限位件32,安装件31设置于铰链主体10或者安装单元20,限位件32与安装件31相连接;当安装件31设置于铰链主体10时,限位件32与安装件31二者的位置相对固定,且限位件32的端部抵接于安装单元20;当安装件31设置于安装单元20时,限位件32与安装件31二者的位置相对固定,且限位件32的端部抵接于铰链主体10。安装时,安装单元20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框体,使用时,铰链主体10和安装单元为第一状态,随着时间的增长,铰链主体10和安装单元20之间的压力减小,从而最大静摩擦力减小,而扇体70和铰链主体10均受到向下的重力,当重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铰链主体10存在有相对安装单元20向下移动的趋势,即扇体70存在下坠的趋势,因此通过限位件32的端部抵接于安装单元20,安装件31与限位件32相对固定,因此扇体70和框体的相对位置受到固定作用,从而避免了扇体70出现因受重力下坠的情况,使用方便,能对扇体70进行有效支撑和固定。
39.当然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安装件31设置于安装单元20,限位件32的端部抵接于铰链主体10,其仍具有上述效果。
40.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32为第一螺栓,安装件31上设置有与第一螺栓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311。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一螺栓螺接于第一螺纹孔311,通过第一螺纹孔311和第一螺栓螺纹连接配合,从而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第一螺栓相对安装件31固定,从而避免了扇体70受重力作用而出现下坠现象,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及制造,安装及制造成本较低。
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件31与铰链主体10为一体式结构。
42.当然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结构30亦可包括设置于铰链主体10的第一通孔和穿设于第一通孔的凸块,通过凸块上设置有抵接于铰链主体10的下端的支撑部,且凸块的端部抵接于安装单元20,同样可达到防止扇体70出现因铰链主体10和安装单元20相对滑动而受重力时下坠的现象。
43.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单元2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限位结构3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安装单元20设置于铰链主体10的上下两侧;其中,安装单元20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铰链主体10,通过连接结构,能够使得安装单元20处于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结构中,连接结构和限位结构30的数量均为两个,实现铰链主体10的上下两端和两个安装单元20在上下方向进行双重调节,先通过连接结构对铰链主体10和安装单元20进行粗调节,再通过限位结构30的第一螺纹孔311和第一螺栓进行辅助微调节。不仅能够防止扇体70出现因重力下坠现象,且能够实现精准调节,有利于避免出现铰链主体10和安装单元20过度调节,调节精度高,使得调节较为快
捷,能够进一步地缩小门窗的扇体70安装时间,
44.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铰链主体10上设置有配合部11,安装单元20包括第一安装件21和第二安装件22,配合部11夹置于第一安装件21和第二安装件22之间;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孔41和连接件42,连接件42与连接孔41上下方向均具有间隙;连接孔41设置于配合部11,连接件42穿设于连接孔41,并与第一安装件21和第二安装件22连接配合,以将第一安装件21和第二安装件22相向靠近并压紧配合部11。采用上述结构,将铰链主体10的配合部11夹置于第一安装件21和第二安装件22之间,并通过连接孔41和连接件42的配合对铰链主体10和安装单元20进行粗调节连接,再通过第一螺栓穿设第一螺纹孔311,第一螺栓相对第一螺纹孔311上下移动,从而实现铰链主体10和安装单元20的精准调节,最后再通过连接件42将第一安装件21和第二安装件22相向靠近以压紧配合部11,以完成铰链主体10和安装单元20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2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1和第二通孔212,第二安装件22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221,连接件42为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穿设于第一安装件21的第二通孔212、连接孔41,并螺接第二安装件22的第二螺纹孔221;通过螺钉等紧固穿设第一安装孔211以将第一安装件21与框体相连接。
46.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连接件42与连接孔41前后方向具有间隙,从而可对安装单元20和铰链主体10的相对前后位置进行调整,适应性较好。
47.可以想到的是,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21设置有第一排齿212,配合部11上设置有与第一排齿212配合的第二排齿111,进一步地增大第一安装件21和铰链主体10的配合部11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安装稳定性。
48.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铰链主体10包括:第一页体12,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安装单元20;连接体13,其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页体12转动连接;第二页体14,第二页体14与连接体13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页体14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41,通过第二安装孔141和紧固件(例如螺丝等)配合,以将第二页体14与扇体70固定连接,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4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页体12的两端均设置有配合部11。
50.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图2和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页体14包括:第一固定件142,第一固定件142上设置有避让通孔1421,第二安装孔141设置于第一固定件142;第二固定件143,第二固定件143可左右移动地设置于第一固定件142的一侧;其中,连接体13穿设避让通孔1421与第二固定件143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二固定件143相对第一固定件142左右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页体12靠近或者背向第一固定件142左右移动,以调整第一页体12和第一固定件142之间的左右间距,能够适应扇体70和框体之间的安装误差,使用方便,适应性较好。
51.如图1、图2和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42包括两个固定板1422和两个连接板1423,两个固定板1422上下间隔设置,两个连接板1423前后间隔设置且均位于两个固定板1422之间,两个连接板14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1422相连接,以形成避让通孔1421,且避让通孔1421的宽度与连接体13的宽度相适配。采用上述结构,在安装时,扇体70上设置有与第一固定件142配合安装的卡持,两个固定板1422和两个连接板1423,可根据门窗厂家预留开的槽宽大小进行定制两个固定板1422和两个连接板
1423的尺寸,连接板1423能够有效地遮挡连接体13和卡槽71前后两侧的多余间隙,提高美观性。
52.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时,现有技术中的扇体70上设置有卡槽71,而现有技术中第一固定件142仅包括两个固定板1422,两个固定板1422分别位于卡槽71的长度方向上下两侧,因此当卡槽71的宽度尺寸变大时,固定板1422相应变大,从而连接体13和卡槽71前后两侧存在多余间隙,使得安装较为不美观,因此,通过增设两个连接板1423,以覆盖连接体13和卡槽71前后两侧存在多余间隙,使得第一固定件142安装时较为美观。
5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固定板1422和两个连接板1423配置为一体式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及安装。可通过冲压或者注塑一体成型。
54.当然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固定板1422和两个连接板1423亦可设置为分体式结构,采用可拆卸地连接方式相连接。
55.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固定件143通过连接组件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固定件142。第一固定件142即固定板1422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二固定件143上设置有第四通孔,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块51、套筒52和连接螺栓53,固定块51上设置有第三螺纹孔,首先连接螺栓53穿设第三通孔,套筒52套设第三螺栓,第二固定件143通过第四通孔可左右移动地套设于套筒52的外侧,且第三螺栓螺接于第三螺纹孔。
56.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固定件143上设置有两个夹持部1431,连接体13设置有能够位于两个夹持部1431之间的插接部131,两个夹持部1431和插接部131之间设置有可使得二者相连接的快装结构;快装结构包括:第一孔组,第一孔组包括分别设置于两个夹持部1431的两个第一固定孔61和一个设置于插接部131的第一条形孔62;第一避让通道63,设置于插接部131,且第一避让通道63与第一条形孔62相连通;第二孔组,第二孔组包括一个设置于插接部131的第二固定孔64和分别设置于两个夹持部1431的两个第二条形孔65;两个第二避让通道66,分别设置于两个夹持部1431,且两个第二避让通道66分别与两个第二条形孔65相连通;第一定位杆件67,依次穿设两个第一固定孔61,并与夹持部1431固定连接,且第一定位杆件67可沿着第一避让通道63移动至与第一条形孔62卡接配合;第二定位杆件68,穿设于第二固定孔64,并与插接部131固定连接,且第二定位杆件68的两端可分别沿着两个第二避让通道66移动至与两个第二条形孔65卡接配合。实现了快速安装和拆卸,定位可靠,避免在连接体13和第二固定件143连接过程中出现相对移动,提高安装稳定性以及便捷性能。
5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组设置为两组,第二孔组设置为一组,当然地,二者数量在此不做限定;第一孔组中的两个第一固定孔61中至少一个设置有内螺纹,第一定位杆件67为端部设置有外螺纹的定位销,第二孔组中的第二固定孔64设置有内螺纹,第二定位杆件68为中部设置有外螺纹的定位销,当然地,上述结构在此不做限定,第一定位杆件67亦可焊接于夹持部1431,第二定位杆件68亦可焊接于插接部131。
58.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9.当然,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
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