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76584发布日期:2022-11-05 06:2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节臂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


背景技术:

2.转向节臂又叫梯形臂,是转向传动装置的最后一级传力部件。在转向节臂的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夹持定位,由于转向节臂端部设有凸环,在对凸环进行定位时若采用普通非弹性定位套,装夹间隙较大时定位一致性较差,影响产品加工精度,装夹间隙较小时产品较难取出,易造成磕碰。
3.因此,需要一种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套环、弹性夹套、拉伸套,所述弹性夹套的上端嵌入在所述固定套环的内部,所述弹性夹套的下端嵌入在所述拉伸套的内部,所述固定套环、弹性夹套、拉伸套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弹性夹套包括圆柱套、多个夹紧块,多个所述夹紧块的底部与所述圆柱套的上端连接,所述夹紧块的横截面为扇形,多个所述夹紧块以圆柱套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所述固定套环的内壁上侧为锥台状,所述夹紧块的外表面与所述固定套环的内壁上侧贴合,所述圆柱套与所述拉伸套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套环与所述拉伸套径向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套环与所述拉伸套轴向固定连接。
6.优选地,上述的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其中所述弹性夹套与所述固定套环径向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夹套与所述固定套环轴向活动连接。
7.优选地,上述的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其中所述拉伸套的下端安装有扳手,所述扳手适于带动所述拉伸套转动。
8.优选地,上述的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其中还包括底板,所述固定套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9.优选地,上述的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其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夹持件,适于在所述弹性夹套将转向节臂定位后进行夹持。
10.优选地,上述的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其中所述固定套环的底部固定有圆环,所述拉伸套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圆环嵌入在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所述圆环与所述环形凹槽转动连接。
11.优选地,上述的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其中所述弹性夹套的外侧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固定套环上贯穿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凹槽沿所述弹性夹套的轴向开设且呈长条状,所述定位螺栓的端部嵌入在所述定位凹槽内。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固定套环、弹性夹套、拉伸套同轴设置,固定套环与拉伸套径向活动连接、轴向固定连接,在固定套环的内壁上侧设置为锥台状,通过弹性夹套上的多个夹紧块与其贴合,圆柱套与拉伸套螺纹连接,从而在拉伸套转动时能够带动弹性夹套沿轴向移动,从而实现多个夹紧块的夹紧和扩张,以便于能够对转向节臂上的凸环夹紧和释放,且夹紧后凸环与固定套环的中轴线重合。因此,该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操作方便、定位精度高、机械式传动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5.图3为图1的仰视图;
16.图4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17.图5为固定套环、弹性夹套、拉伸套的爆炸图;
18.图6为弹性夹套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0.1、底板,2、转向节臂,3、扳手,4、固定套环,5、弹性夹套,51、圆柱套,52、夹紧块,53、定位凹槽,6、凸环,7、定位孔,8、圆环,9、拉伸套,10、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套环4、弹性夹套5、拉伸套9。固定套环4固定在底板1上,固定套环4的底部固定有圆环8且两者同轴。拉伸套9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10,圆环8嵌入在环形凹槽10的内部,圆环8与环形凹槽10转动连接。
23.如图4、图5、图6所示,弹性夹套5的上半段嵌入在固定套环4的内部,弹性夹套5的上半段为多个夹紧块52;下半段为圆柱套51,圆柱套51嵌入在拉伸套9的内部,圆柱套51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拉伸套9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圆柱套51与拉伸套9螺纹连接。固定套环4、弹性夹套5、拉伸套9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24.如图4、图5、图6所示,多个夹紧块52的底部与圆柱套51的上端为一体成型结构。夹紧块52的横截面为扇形。多个夹紧块52以圆柱套51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固定套环4的内壁上段位置为锥台状,夹紧块52的外表面与固定套环4的内壁上部贴合。
25.其中一块夹紧块52的外侧设置有定位凹槽53,固定套环4上贯穿有定位孔7,定位孔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定位凹槽53沿弹性夹套5的轴向开设且呈长条状,定位螺栓的端部嵌入在定位凹槽53内。从而使弹性夹套5与固定套环4径向固定连接、轴向活动连接。拉伸套9的下端安装有扳手3,扳手3用于带动拉伸套9转动。
26.使用时通过扳手3带动拉伸套9转动,由于圆柱套51与拉伸套9螺纹连接,而弹性夹套5与固定套环4径向固定连接,因此,通过螺纹可推动弹性夹套5沿轴向移动,移动过程中夹紧块52会向内收缩和向外扩张,从而将转向节臂2上的凸环6进行夹紧定位和释放,夹紧
后凸环6与固定套环4的中轴线重合。底板1上设置有多个夹持件,在弹性夹套5将转向节臂2的凸环6夹紧定位后,通过夹持件将转向节臂2的其他部位进行夹持固定。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环(4)、弹性夹套(5)、拉伸套(9),所述弹性夹套(5)的上端嵌入在所述固定套环(4)的内部,所述弹性夹套(5)的下端嵌入在所述拉伸套(9)的内部,所述固定套环(4)、弹性夹套(5)、拉伸套(9)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弹性夹套(5)包括圆柱套(51)、多个夹紧块(52),多个所述夹紧块(52)的底部与所述圆柱套(51)的上端连接,所述夹紧块(52)的横截面为扇形,多个所述夹紧块(52)以圆柱套(51)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所述固定套环(4)的内壁上侧为锥台状,所述夹紧块(52)的外表面与所述固定套环(4)的内壁上侧贴合,所述圆柱套(51)与所述拉伸套(9)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套环(4)与所述拉伸套(9)径向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套环(4)与所述拉伸套(9)轴向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套(5)与所述固定套环(4)径向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夹套(5)与所述固定套环(4)轴向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套(9)的下端安装有扳手(3),所述扳手(3)适于带动所述拉伸套(9)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1),所述固定套环(4)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多个夹持件,适于在所述弹性夹套(5)将转向节臂(2)定位后进行夹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环(4)的底部固定有圆环(8),所述拉伸套(9)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10),所述圆环(8)嵌入在所述环形凹槽(10)的内部,所述圆环(8)与所述环形凹槽(10)转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套(5)的外侧设置有定位凹槽(53),所述固定套环(4)上贯穿有定位孔(7),所述定位孔(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凹槽(53)沿所述弹性夹套(5)的轴向开设且呈长条状,所述定位螺栓的端部嵌入在所述定位凹槽(53)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套环、弹性夹套、拉伸套,弹性夹套的上端嵌入在固定套环的内部,弹性夹套的下端嵌入在拉伸套的内部,固定套环、弹性夹套、拉伸套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弹性夹套包括圆柱套、多个夹紧块,多个夹紧块的底部与圆柱套的上端连接,夹紧块的横截面为扇形,多个夹紧块以圆柱套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固定套环的内壁上侧为锥台状,夹紧块的外表面与固定套环的内壁上侧贴合,圆柱套与拉伸套螺纹连接,固定套环与拉伸套径向活动连接,固定套环与拉伸套轴向固定连接。该转向节臂机械式夹紧机构操作方便、定位精度高、机械式传动成本更低。低。低。


技术研发人员:席小龙 肖烈 徐记洪 刘延嗣 许新亮 周润秋 杜鑫 夏少仙 赵志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1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