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外开启的特种防护门的铰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9915发布日期:2023-03-29 16:3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外开启的特种防护门的铰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核电站的特种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外开启的特种防护门的铰链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核电站特种门类中有一类对外开启的特种防护门,这类门通常承担着生物屏蔽、抗震、防火(含隔热、隔烟)、防龙卷风(风压及飞射物)以及防冲击波等功能。为了保证这类门所能满足各种防护功能要求,除了门体本身作用外,所用到的铰链装置也就成为了需要承担着这类对外开启防护门在核岛厂房里不同工况下达到防护功能要求的、非常重要的受力部件。
3.由于不同工况下所受力的不同,所以这类门所用到的铰链装置必须经过专门设计,首先必须具备能承受相应工况受力的能力,其次结构还得可靠耐用,易于加工、便于安装,后期维护方便简单。这类门门体大多是碳钢板制成的大门,体型庞大、厚实笨重是其最大的特点,所以铰链装置中铰链轴转动的轻易程度就变的格外重要,即使一个力量很小的人也能轻易控制门的启闭,这才可以。
4.目前中国在运行核电站中外开启特种防护门所采用的铰链装置,多数都是体积大、重量重、安装空间需求大,零件多,安装精度难以提高,门体开关运行时常出现开启困难的问题。这类铰链装置虽然能满足其工况下的门的启闭以及各种功能,但结构复杂、体型笨重,安装时占用空间大,安装精度不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因受传统设计思路“大而重,即为安全”的影响以及现有不足,提供一种对外开启的特种防护门的铰链装置,解决核电站对外开启特种防护门的铰链装置,体积笨重,结构复杂,安装精度难以保证,占用空间大以及时常出现门体启闭困难的情况。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对外开启的特种防护门的铰链装置,包括与门体安装的铰链上部、与墙体安装的铰链下部和铰链轴铰接部分;
8.其中与门体安装的铰链上部包括第一筋板、第一侧板和底板,所述的第一侧板、底板90
°
对接焊,所述的第一筋板与第一侧板、底板焊接;
9.与墙体安装的铰链下部包括轴承座、顶板、第二侧板和第二筋板,所述的顶板、第二侧板90
°
对接焊,所述的第二筋板与顶板、第二侧板焊接;
10.所述的铰链轴铰接部分包括铰链轴、平键和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的铰链轴上端安装在铰链上部的底板上,通过平键将二者固定,所述的铰链轴安装在铰链下部的轴承座中,与圆锥滚子轴承配合安装;
11.所述的铰链上部的底板开有铰链轴孔,在铰链下部的顶板上焊接有用于支撑铰链
轴转动的轴承座,所述的铰链轴通过在铰链上部底板的铰链轴孔和铰链下部顶板的轴承座中转动,进而实现铰链的铰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的铰链上部的第一侧板开有四个通孔和两个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和高强度内六角螺栓与门体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的铰链轴上端开有平键槽,安装在铰链上部底板的铰链轴孔中,通过平键与其固定。
14.进一步的,铰链下部的第二侧板开有通孔,通过膨胀螺栓与墙体定位、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的铰链轴中部为台阶轴,将铰链上部与铰链下部分隔开。
16.进一步的,所述的轴承座加工有轴承孔,在轴承孔中安装有圆锥滚子轴承。
17.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的铰链轴下端与上端等粗,下端安装在铰链下部顶板轴承座的轴承孔中。
18.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的第一筋板、第一侧板、底板、轴承座、顶板、第二侧板、第二筋板均为高屈服强度的碳钢板。
19.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的铰链轴采用高强度钢材质。
20.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的第一侧板、底板为角焊缝加背面开坡口焊接,所述的第二侧板、顶板为角焊缝加背面开坡口焊接。
21.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的对外开启的特种防护门的铰链装置使用安全可靠、启闭转动轻巧灵活,并具有安装简单、定位方便、维护简单、承载能力强且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相比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大铰链,该铰链装置提高了门的启闭灵活度,铰链体型变小,安装占用空间减小,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承载能力强,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25.图3为图1局部结构示意图一(下部分为上部分的a-a视图)。
26.图4为图1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27.其中附图中的标记为:1-铰链上部,2-铰链下部,3-铰链轴铰接部分,11-第一筋板,12
‑ꢀ
第一侧板,13-底板,21-轴承座,22-顶板,23-第二侧板,24-第二筋板,25-轴承孔,31-铰链轴、32-平键、33-圆锥滚子轴承,34-平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外开启的特种防护门的铰链装置,包括与门体安装的铰链上部 1、与墙体安装的铰链下部2和铰链轴铰接部分3;
30.其中与门体安装的铰链上部1包括第一筋板11、第一侧板12和底板13,第一侧板12、底板1390
°
对接焊,第一筋板11与第一侧板12、底板13焊接;
31.与墙体安装的铰链下部2包括轴承座21、顶板22、第二侧板23和第二筋板24,顶板
22、第二侧板2390
°
对接焊,第二筋板24与顶板22、第二侧板23焊接;
32.铰链轴铰接部分3包括铰链轴31、平键32和圆锥滚子轴承33;铰链轴31上端安装在铰链上部1的底板13上,通过平键32将二者固定,铰链轴31安装在铰链下部2的轴承座21 中,与圆锥滚子轴承33配合安装,减小了铰接部分的摩擦阻力,提高门体启闭轻巧度;
33.铰链上部1的底板13开有铰链轴孔,在铰链下部2的顶板22上焊接有用于支撑铰链轴转动的轴承座,铰链轴31通过在铰链上部底板13的铰链轴孔和铰链下部顶板22的轴承座中转动,进而实现铰链的铰接。
34.铰链上部1的第一侧板12开有四个通孔和两个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和高强度内六角螺栓与门体连接。
35.铰链轴31上端开有平键槽,安装在铰链上部底板13的铰链轴孔中,通过平键与其固定。
36.铰链下部2的第二侧板23开有通孔,通过膨胀螺栓与墙体定位、连接。铰链轴31中部为台阶轴,将铰链上部1与铰链下部2分隔开。
37.轴承座21加工有轴承孔25,在轴承孔25中安装有圆锥滚子轴承。铰链轴31下端与上端等粗,下端安装在铰链下部顶板22轴承座的轴承孔25中。
38.本实施例中,第一筋板11、第一侧板12、底板13、轴承座21、顶板22、第二侧板23、第二筋板24的材质均为高屈服强度的碳钢板;铰链轴材质为高强度钢并经特殊处理,优秀的力学性能充分保证了铰链的承重能力和特殊工况防护能力。
39.参考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2与底板1390
°
对接焊,焊接形式为角焊缝加背面开坡口焊接,底板13开有铰链轴孔以及平键槽;第一筋板11与第一侧板12和底板13焊接,加强铰链强度,三者组成整个铰链的上部;顶板22与第二侧板23同样90
°
对接焊,焊接形式为角焊缝加背面开坡口焊接,第二筋板24与顶板22与第二侧板23焊接;轴承座21经过机加工后焊接在顶板22上,四者组成整个铰链的下部。
40.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铰链轴31为台阶轴,其上端开有平键槽34,安装在铰链上部1的底板13轴孔中,通过平键与其固定;铰链轴31中间为台阶,将铰链上部1与铰链下部2分隔开;铰链轴31下端安装在铰链下部2的轴承座21中与圆锥滚子轴承33配合转动。
41.参考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轴承座21加工有轴承孔25,其中安装圆锥滚子轴承33。
42.参考图2所示,以已用于霞浦示范快堆项目1号机组核岛厂房内的s1700对外开启特种防护门设计为例,具体介绍该铰链装置的实施方式。s1700对外开启特种防护门尺寸:宽 1656mm、高2250mm、厚220mm,重5100kg。铰链上部1的第一侧板12与门体已加工好螺栓孔的侧面,通过高强度内六角螺栓紧固连接,形成整体;铰链下部2的第二侧板23与门洞口边的混凝土墙体通过专业的膨胀螺栓定位安装形成整体;然后将铰链轴31下端安装在铰链下部2的轴承座21中与圆锥滚子轴承33配合,铰链轴31上端安装在铰链上部1的底板13 上的轴孔中,并通过平键32将二者固定,最终实现铰链上、下部的铰接,轻巧的转动运行,进而实现门体的启闭功能。经过实际的安装效果验证,即使力量小的女性工作人员也可以轻易将门体开启和关闭。经过专业软件计算及验证,使用安全可靠,启闭转动轻巧灵活。
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
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