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钥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2644发布日期:2023-03-29 17:31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钥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钥匙。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型汽车不再是奢侈品,目前,汽车钥匙只有常规的汽车启停和车门开、关锁功能;在开车之余,娱乐设施并不丰富,往往需要通过移动设备来弥补。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钥匙,实现多种功能。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钥匙,所述汽车钥匙配置有第一卡板;
5.所述汽车钥匙上配置的第一卡板与车端的方向盘上配置的第二卡板相匹配;
6.所述汽车钥匙通过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卡接,与所述车端通信连接;
7.所述汽车钥匙上配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用于输入控制指令给所述车端。
8.优选地所述汽车钥匙的第一卡板配置有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第二卡板上配置的接口相匹配;
9.所述汽车钥匙通过所述接头与所述接口电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汽车钥匙的第一卡板配置有至少一处机械触头,配置的机械触头与所述第二卡板上配置的机械触点的位置相匹配。
11.优选地,所述汽车钥匙内配置信号收发模块;
12.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用于收发无线通信信号。
13.优选地,所述汽车钥匙与所述车端建立通信连接后,将预存的偏好配置信息同步至所述车端,以使所述车端根据所述偏好配置信息调整车端相关参数。
14.进一步地,所述偏好配置信息包括方向盘位置、座椅位置、后视镜角度、驾驶辅助设置和驾驶模式。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汽车钥匙上配置有充电模块;
16.所述充电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车端的充电信号,对所述汽车钥匙的电池充电。
17.优选地,所述汽车钥匙上配置的控制按键包括若干按钮和摇杆;
18.摇杆和控制按钮用于输入不同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车端的座舱域控制器上运行的车载游戏,或用于控制所述车端的中控主机。
19.优选地,所述汽车钥匙设置为圆弧状,与车端的方向盘上设置的凹槽的形状相匹配。
20.优选地,所述汽车钥匙配置有报警装置;
21.所述报警装置用于响应于所述车端发送的报警信息,发出报警提示。
2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钥匙,所述汽车钥匙配置有第一卡板;所述汽车钥匙上配置的第一卡板与车端的方向盘上配置的第二卡板相匹配;所述汽车钥匙通过所述第一
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卡接,与所述车端通信连接;所述汽车钥匙上配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用于输入控制指令给所述车端;实现汽车钥匙的多种控制功能。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钥匙,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钥匙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汽车钥匙配置有第一卡板;
27.所述汽车钥匙上配置的第一卡板与车端的方向盘上配置的第二卡板相匹配;
28.所述汽车钥匙通过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卡接,与所述车端通信连接;
29.所述汽车钥匙上配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用于输入控制指令给所述车端。
30.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时,汽车钥匙的第一卡板的形状与车端的方向盘配置的第二卡板的形状相匹配,第一卡板能够与第二卡板卡接;
31.所述汽车钥匙通过第一卡板和方向盘上的第二卡板卡接后,所述车端到识别到所述汽车钥匙,汽车钥匙与车端建立通信连接;
32.所述车端识别汽车钥匙的方式包括电信号识别、无线信号识别或机械卡扣识别中的至少一种识别方式。
33.汽车钥匙与车端连接后,通过车端的can总线与车端的动力域控制器连接,触发动力域控制器控制车端上电启动,提供多种汽车钥匙识别方式,避免传统钥匙采用一种识别方式存在的容易破解或识别出现异常的情况,导致出现的安全问题;
34.汽车钥匙上配置至少一个控制按键,与车端通信连接后,通过配置的控制按键输入控制指令给座舱域控制器,控制座舱域控制器完成多种功能,包括游戏功能,车端控制功能等。
35.汽车钥匙通过卡接方式被车端识别,与车端建立通信连接,汽车钥匙与车端建立通信连接后,可通过汽车钥匙上配置的控制按键输入控制指令给座舱域控制器完成多种附加功能。
36.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钥匙的第一卡板配置有接头,所述接头与所述第二卡板上配置的接口相匹配;
37.所述汽车钥匙通过所述接头与所述接口电连接。
38.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所述汽车钥匙的第一卡板上配置由特定型号的接头,所述车端的方向盘上的第二卡板上配置有对应型号的接口;
39.所述接头和接头可以是符合usb协议的标准结构,或采用其他更加便携的接口;汽车钥匙的第一卡板和方向盘上的第二卡板卡接时,对应的接头和接口接触连接,实现汽车
钥匙和车端的电连接。
40.汽车钥匙通过电连接,提高汽车钥匙的安全性能。
41.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钥匙的第一卡板配置有至少一处机械触头,配置的机械触头与所述第二卡板上配置的机械触点的位置相匹配。
42.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车端通过机械触头固定汽车钥匙;
43.具体的,汽车钥匙的第一卡板上配置有至少一处机械触头,第一卡板上配置的机械触头与所述第二卡板上配置的机械触点位置相匹配;
44.当汽车钥匙的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卡接时,汽车钥匙的机械触头与方向盘上配置的机械触点接触,机械触头与机械式的触点通过弹性装置互相卡接,将汽车钥匙的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固定连接,固定汽车钥匙。
45.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钥匙内配置信号收发模块;
46.所述信号收发模块用于收发无线通信信号。
47.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汽车钥匙通过无线信号触发车端启动;
48.具体的,汽车钥匙配置的信号收发模块发出的无线信号的范围和角度在设定范围内;
49.只有汽车钥匙的第一卡板和方向盘上的第二卡板卡接后,车端的指定位置的检测模块才能够检测到相应的无线信号;
50.所述无线信号具体可为通过射频技术、nfc技术或uwb技术发送的蓝牙信号或无线信号。
51.所述汽车钥匙通过无线信号与所述动力域控制器通信连接,以使所述动力域控制器控制所述车端上电启动。
52.所述车端通过小范围的无线信号和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对接,实现准确识别,避免区域内识别的误差,也能够排除其他干扰信号,提高车端的安全性能。
53.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钥匙与所述车端建立通信连接后,将预存的偏好配置信息同步至所述车端,以使所述车端根据所述偏好配置信息调整车端相关参数。
54.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汽车钥匙可以存储用户id以及用户id对应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偏好设置,可以通过汽车钥匙用来在某一车辆上自动实现对某一用户的车辆使用偏好配置的设置。由于每个用户的喜好或习惯不同,在例如驾驶某一类型的车辆时,每个用户会设置相应的车辆使用偏好配置,从而使其驾驶操作更为舒适或更为习惯;用户在使用某一辆车后,其偏好设置会对应存在用户id对应的汽车钥匙上,形成用户偏好配置信息;
55.在汽车钥匙与车端通信连接后,汽车钥匙将预存的偏好配置信息发送至车身域控制器;
56.车身域控制器根据获取的偏好配置信息调整座舱的相关参数,使用户驾驶操作更为舒适或更为习惯。
57.通过汽车钥匙自动调整用户偏好配置,提供更加舒适的用车体验。
58.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偏好配置信息包括方向盘位置、座椅位置、后视镜角度、驾驶辅助设置和驾驶模式。
59.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车身域控制器根据偏好配置信息发送不同的控制指令给
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部件;
60.例如,车身域控制器将偏好配置信息中的对应方向盘位置的配置数据发送至方向盘,车身域控制器将偏好配置信息中的对应座椅位置的配置数据发送至座椅,车身域控制器将偏好配置信息中的对应后视镜角度的配置数据发送至后视镜,车辆使用偏好配置信息中的对应驾驶辅助设置和驾驶模式的配置数据发送至动力域控制器。
61.车端的每个部件在接收到相应的配置数据后,可以自动进行调节设置,例如,方向盘基于相应的配置数据自动完成方向盘的调节设置,座椅基于相应的配置数据自动完成座椅的调节设置,后视镜基于相应的配置数据自动完成后视镜的调节设置,动力域控制器基于相应的配置数据自动完成驾驶模式和驾驶辅助设置的调节设置。
62.对应多个部件,可以同时完成对多个部件的自动调节设置,并且达到该用户相对喜好的状态,不需要逐一调节设置每个部件,效率高,用户体验好。
63.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钥匙上配置有充电模块;
64.所述充电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车端的充电信号,对所述汽车钥匙的电池充电。
65.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所述汽车钥匙通过配置的充电接口与连接,与充电模块对汽车钥匙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充电接口可与第一卡板的接口共用,也可采用单独接口进行充电。
66.车端方向盘的第二卡板周围可配置充电线圈,与汽车钥匙的充电模块匹配,当车端与汽车钥匙通信连接时,自动通过充电线圈对汽车钥匙进行无线充电。
6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汽车钥匙可同时配置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68.通过配置的充电模块对汽车钥匙充电,避免汽车钥匙因电量原因导致的不稳定情况。
69.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钥匙上配置的控制按键包括若干按钮和摇杆;
70.摇杆和控制按钮用于输入不同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车端的座舱域控制器上运行的车载游戏,或用于控制所述车端的中控主机。
71.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参见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钥匙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汽车钥匙上配置若干按钮和摇杆;
72.各个控制按钮用于输入不同的控制指令,以操纵所述座舱域控制器上运行的车载游戏,或输入不同的控制指令给车端的中控主机,用于控制车身域控制器、或动力域控制器或座舱域控制器执行相应功能;
73.具体的,在控制座舱域控制器上运行的游戏时,按钮用于输入游戏的动作指令,摇杆用于输入方向指令,通过按钮和摇杆能够便捷地操纵车端运行的游戏;在控制中控主机时,不同按钮和摇杆可作为输入设备输入不同的控制指令,也可为对不同的按钮和摇杆设置不同的快捷键,用于控制不同功能。
74.需要说明的是,汽车钥匙通过无线信号和/或电信号与车端的座舱域控制器连接,输入控制指令;无线连接更加便捷,电信号连接延迟更低,使用体验更好。
75.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钥匙设置为圆弧状,与车端的方向盘上设置的凹槽的形状相匹配。
76.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参见图2,所述汽车钥匙设置为圆弧状,其主体为柱状结构,上下两面相同,其两侧边为两同心圆弧,上下边为平行直线;
77.优选地,上下两面的侧边与方向盘共圆形,这种结构能够实现圆弧状汽车钥匙与方向盘的凹槽最优匹配,并且不会影响方向盘的正常使用。
78.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钥匙配置有报警装置;
79.所述报警装置用于响应于所述车端发送的报警信息,发出报警提示。
80.在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时,汽车钥匙配置的报警装置可为扬声器和/或微型马达;
81.车辆的报警单元被触发时,即车辆触发报警信息,例如防盗、拖吊等状态时,车端发送报警信息给汽车钥匙的报警装置;
82.车端可通过无线通信与汽车钥匙远程连接,报警装置接收到所述车端发送的报警信息时,触发声音提醒和/或震动提醒。
83.汽车钥匙配置的报警单元,能够反馈报警信息给用户,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84.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