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站用脉冲缓冲器的隔膜拆卸与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90778发布日期:2023-03-31 14:2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电站用脉冲缓冲器的隔膜拆卸与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厂缓冲器用维修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核电站用脉冲缓冲器的隔膜拆卸与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2.核电站每台机组核岛内各有二十余台隔膜泵,每台隔膜泵配有一台脉冲缓冲器来缓冲隔膜泵运行所产生的介质冲击。
3.每台脉冲缓冲器每4.5年进行一次预防性解体检查维护,且日常缺陷消除都需要拆除其中的隔膜组件(隔膜组件为两个隔膜压盖与其中间的隔膜),工作量比较大。隔膜组件存在现场拆卸困难,且无法根据设备的运行维修手册进行标准力矩紧固工作(标准为:60n.m)等问题,因此需要将设备拆解后运送至检修车间,使用虎台钳进行隔膜组件的解体和回装。
4.除此之外,隔膜泵与缓冲器多数布置在核电站辐射控制区内,大大增加了检修困难,无法保证有效、安全地完成检修项目,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检修人员的辐射行为风险和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核电站用脉冲缓冲器的隔膜拆卸与安装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核电站用脉冲缓冲器的隔膜拆卸与安装装置,所述脉冲缓冲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脉冲缓冲器上端盖、第一隔膜压盖、隔膜、第二隔膜压盖和脉冲缓冲器下端盖,所述第二隔膜压盖上设有螺杆,所述装置包括支架和限位柱;
8.所述支架上开设限位柱安装孔、下腔室盖连接孔和隔膜压板连接孔;
9.所述限位柱设于所述限位柱安装孔内;
10.所述装置使用时,所述支架设于第一隔膜压盖一侧,所述限位柱安装在所述限位柱安装孔内,所述螺杆固定在所述限位柱里,所述隔膜压板连接孔与所述第一隔膜压盖上的孔洞相对应,用于固定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隔膜压盖;所述下腔室盖连接孔与所述脉冲缓冲器下端盖上的孔洞相对应,用于固定所述支架与所述脉冲缓冲器下端盖;当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隔膜压盖以及所述脉冲缓冲器下端盖固定后进行隔膜的拆卸与安装。
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安装孔设于所述支架的中央。
12.更进一步地优选,所述限位柱安装孔的直径为17mm。
1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为空心圆柱。
1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限位柱安装孔内。
15.更进一步地优选,所述限位柱的外直径为16.32mm,内直径为13.23mm。
16.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的高为30-100mm。
17.更进一步地优选,所述限位柱的高为80mm。
18.所述限位柱用于固定所述螺杆,从而固定所述第二隔膜压盖、隔膜以及第一隔膜压盖。
19.进一步地,所述下腔室盖连接孔对称设于所述支架的两侧。
20.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架的两侧,各设置两个所述下腔室盖连接孔。
21.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架的两侧,两个所述下腔室盖连接孔的圆心与所述限位柱安装孔的圆心之间的夹角为45
°

22.更进一步地,所述下腔室盖连接孔和所述限位柱安装孔的圆心距为250mm。
23.更进一步地优选,所述下腔室盖连接孔的直径为20mm。
24.所述下腔室盖连接孔与脉冲缓冲器下端盖上的孔洞相对应,当插入脉冲缓冲器自带的联接螺栓时,所述支架与所述缓冲器下端盖固定锁紧。
25.进一步地,所述隔膜压板连接孔和所述限位柱安装孔的圆心距为34mm。
26.更进一步地优选,所述隔膜压板连接孔的直径为10mm。
27.所述隔膜压板连接孔与所述第一隔膜压盖上的孔洞相对应,当插入螺栓时,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隔膜压盖固定锁紧。
28.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不锈钢支架,所述限位柱为不锈钢限位柱。
29.更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支架为304不锈钢支架。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1.(1)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同时配合套筒扳手、扭力扳手等工具,实现在现场拆卸、安装,也规范了检修人员的检修行为。
32.(2)本实用新型设计简洁明了,当本装置安装到位后,使用较大扭矩时,本装置无任何松动,稳定性高,不易出故障,增加人员的安全性。
33.(3)本实用新型选用304不锈钢制作,机械性能优良,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锈迹,不会产生异物,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同时也满足了核电站内核清洁的要求。
34.(4)本实用新型通过脉冲缓冲器自带的联接螺栓将支架与脉冲缓冲器下端盖相结合,可在现场使用,避免来回搬运至检修区域的工序,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36.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37.图中标识为:
38.1-支架;2-下腔室盖连接孔;3-限位柱安装孔;4-隔膜压板连接孔;5-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40.以下各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的功能部件或结构,则表明其均为本领域为实现对应功能而采用的常规部件或常规结构。
41.实施例1
42.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核电站用脉冲缓冲器的隔膜拆卸与安装装置,脉冲
缓冲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脉冲缓冲器上端盖、第一隔膜压盖、隔膜、第二隔膜压盖和脉冲缓冲器下端盖,第二隔膜压盖上设有螺杆,本装置包括支架1和限位柱5,支架1为304不锈钢支架,限位柱5为304不锈钢限位柱;
43.支架1上开设限位柱安装孔3、下腔室盖连接孔2和隔膜压板连接孔4;
44.限位柱安装孔3设于支架1的中央,限位柱安装孔3的直径为17mm。限位柱安装孔3里焊接有限位柱5,限位柱5为空心圆柱,限位柱5的内直径为13.23mm,外直径为16.32mm,高为80mm。限位柱5用于固定第二隔膜压盖上的螺杆,从而固定第二隔膜压盖、隔膜以及第一隔膜压盖。
45.支架1上的隔膜压板连接孔4和限位柱安装孔3的圆心距为34mm,隔膜压板连接孔4的直径为10mm,隔膜压板连接孔4与第一隔膜压盖上的孔洞相对应,当插入螺栓时,支架1与第一隔膜压盖固定。
46.支架1上的下腔室盖连接孔2对称设于支架1的两侧,在支架1的两侧,各设置两个下腔室盖连接孔2。在支架1的两侧,两个下腔室盖连接孔2的圆心与限位安装孔3的圆心之间的夹角为45
°
。下腔室盖连接孔2和限位柱安装孔3的圆心距为250mm。下腔室盖连接孔2的直径为20mm。下腔室盖连接孔2与脉冲缓冲器下端盖上的孔洞相对应,当插入脉冲缓冲器上自带的联接螺栓时,支架1与脉冲缓冲器下端盖固定。
4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具体操作如下:
48.步骤(1)、先将脉冲缓冲器上端盖和脉冲缓冲器下端盖拆除后,第一个隔膜压盖、隔膜、第二个隔膜压盖为一体,第一隔膜压盖朝上;
49.步骤(2)、在第一隔膜压盖一侧放置支架1,将第二隔膜压盖中间的螺柱插入限位柱5内,使得支架1与第二隔膜压盖固定;
50.步骤(3)、使用螺栓旋入隔膜压板连接孔4与第一隔膜压盖上对应的螺纹孔洞,使用扳手锁紧,使第一隔膜压盖固定在支架1上;
51.步骤(4)、将支架1连同第一隔膜压盖、隔膜及第二隔膜压盖一期翻转180
°
,此时支架1朝下,第二隔膜压盖朝上;
52.步骤(5)、使用脉冲缓冲器下端盖上的原装螺栓,旋入下腔室盖连接孔2与脉冲缓冲器下端盖上对应的螺纹孔洞,将支架1固定在脉冲缓冲器下端盖上;
53.步骤(6)、使用开口扭力扳手,缓慢用力,将第二隔膜压盖逆时针拆除;
54.步骤(7)、将旧隔膜拆除,更换新隔膜后,回装上第二隔膜压盖;
55.步骤(8)、使用开口扭力扳手,分多次缓慢紧固上第二隔膜压盖,力矩达到标准60n.m;
56.步骤(9)、按照安装顺序反向拆除支架1。
57.通过在核电站脉冲缓冲器设备上进行实际操作实验,验证本装置的可行性。结果其功能能满足安装便捷,拆卸隔膜方便,同时配合扭力扳手紧固隔膜压盖的要求,规范了检修人员的行为规范,极大缩短检修时间和工作量。
58.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
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