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态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1010发布日期:2023-08-27 15:0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多形态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属于一种加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多形态容器。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工具箱只是用于放置设备,其用途较窄,当用户希望使用设备进行切割、打磨或其它操作时,不容易找到配套的工具,具体可参考发明人之前申请的专利(专利号为:cn201820235123.7以及cn201210344064.4)涉及到的工具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形态容器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方便用户操作。

2、本公开提供一种多形态容器,包括壳体以及提手件,所述提手件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合件与第二卡合件,所述壳体形成有提手凹槽,所述提手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提手凹槽,当所述提手件安装于所述提手凹槽时,所述提手件与所述提手凹槽配合以形成提手孔,所述壳体上形成有滑动槽与第一凸沿部;通过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滑动槽卡合,所述第二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凸沿部卡合,使得所述提手件能沿所述滑动槽滑动;其中,所述滑动槽与所述第一凸沿部的延伸方向相同;当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滑动槽卡合,以及所述第二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凸沿部卡合时,所述提手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槽及所述第一凸沿部的延伸方向垂直。

3、可选的,还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二卡合件形成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提手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的所述螺杆能抵接于所述壳体使得第一卡合件与所述滑动槽抵接,以将所述提手件固定于所述壳体。

4、可选的,所述滑动槽与所述第一凸沿部的延伸方向的一侧位于壳体的边缘,所述第一卡合件能从所述壳体的边缘插入至所述滑动槽,并使得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滑动槽卡合及所述第二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凸沿部卡合,且所述提手件能从所述壳体的边缘脱离所述滑动槽与所述第一凸沿部。

5、可选的,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提手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卡合件与所述提手件可拆卸连接。

6、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配合形成所述提手凹槽,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配合形成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且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分离时,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被打开,所述提手件能插入至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连接时,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闭合以限制所述提手件脱离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

7、可选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螺栓结构以安装于所述提手件上,其中,所述提手件设有若干用于与螺栓结构配合的安装通孔,且所述安装通孔沿所述提手件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第一安装座用于安装设备。

8、可选的,所述设备为切割装置,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切割装置进入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所述切割装置的切割刀从所述壳体的内部伸出所述壳体的外部。

9、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滑动槽位于所述壳体的工作面上。

10、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提手件的一端可插入所述容纳槽内,使得所述提手件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壳体的工作面。

11、可选的,所述设备为具有转动轴的旋转电机,所述壳体形成有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固定槽,通过所述第二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卡合,以及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槽卡合,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杆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第二卡合件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螺栓的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抵接于所述壳体,能够通过旋转所述第一螺栓以拉动所述提手件相对所述壳体移动使得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槽抵接,以将所述提手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且壳体可拆卸安装有第二安装座,所述提手件上安装有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以安装具有转动轴的旋转电机。

12、本公开中的多形态容器的提手件可以根据情况安装到提手凹槽处作为提手,提高该多形态容器的便携性。亦或者该提手件与滑动槽以及第一凸沿部滑动连接以作为物品的靠背,以限制物品的位置,方便后续对物品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形态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提手件,所述提手件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合件与第二卡合件,所述壳体形成有提手凹槽,所述提手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提手凹槽,当所述提手件安装于所述提手凹槽时,所述提手件与所述提手凹槽配合以形成提手孔,所述壳体上形成有滑动槽与第一凸沿部;通过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滑动槽卡合,所述第二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凸沿部卡合,使得所述提手件能沿所述滑动槽的延伸方向滑动;其中,所述滑动槽与所述第一凸沿部的延伸方向相同;当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滑动槽卡合,以及所述第二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凸沿部卡合时,所述提手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槽及所述第一凸沿部的延伸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形态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二卡合件形成有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提手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栓的所述螺杆抵接于所述壳体,且通过旋转所述第一螺栓以带动所述提手件与所述壳体相对移动使得第一卡合件与所述滑动槽抵接,以将所述提手件固定于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形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与所述第一凸沿部的延伸方向的一侧位于壳体的边缘,所述第一卡合件能从所述壳体的边缘插入至所述滑动槽,并使得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滑动槽卡合及所述第二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凸沿部卡合,且所述提手件能从所述壳体的边缘脱离所述滑动槽与所述第一凸沿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形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提手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卡合件与所述提手件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形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配合形成所述提手凹槽,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配合形成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且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可拆卸连接;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分离时,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被打开,所述提手件能插入至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连接时,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闭合以限制所述提手件脱离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形态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螺栓结构以安装于所述提手件上,其中,所述提手件设有若干用于与所述螺栓结构配合的安装通孔,且所述安装通孔沿所述提手件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第一安装座用于安装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形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为切割装置,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切割装置进入到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所述切割装置的切割刀从所述壳体的内部伸出所述壳体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形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位于所述壳体的工作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形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提手件的一端可插入所述容纳槽内,使得所述提手件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壳体的工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形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有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固定槽,通过所述第二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卡合,以及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槽卡合,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杆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第二卡合件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螺栓的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抵接于所述壳体,能够通过旋转所述第一螺栓以拉动所述提手件相对所述壳体移动使得所述第一卡合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槽抵接,以将所述提手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且壳体可拆卸安装有第二安装座,所述提手件上安装有所述第一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以安装设备。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形态容器,包括壳体以及提手件,所述壳体形成有提手凹槽,所述提手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提手凹槽,当所述提手件安装于所述提手凹槽处时,所述提手件与所述提手凹槽配合以形成提手孔,所述壳体上形成有滑动槽与第一凸沿部,通过所述提手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槽卡合,以及所述提手件的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沿部卡合,使得所述提手件能沿所述滑动槽滑动,且所述提手件与所述滑动槽以及所述第一凸沿部可拆卸连接。上述提手件可以根据情况安装到多形态容器的不同位置实现不同功能,满足用户的多种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谭灼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熙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