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33806发布日期:2023-05-24 17:53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铰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铰链,具体涉及一种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1、市场上的橱柜、门窗等家居用品上一般设有铰链,使其能够方便开启和关闭。

2、现有技术中的隐藏式铰链,包括适于嵌入形成在门的侧柱的容置腔内用于与门的侧柱连接的第一连接体,及适于嵌入形成在所述门的扇叶中的容置腔内用于与门的门扇连接的第二连接体,以及将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相互连接的接合装置,接合装置允许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在闭合状态及打开状态的相对位置之间相对移动,使得门的门扇能够进行闭合和打开。其中,接合装置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第一臂一端与第一连接体铰接,第一臂另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而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体铰接,同样,第二臂一端与第二连接体铰接,第二臂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体铰接。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存在交叉,在一个适当的交叉点,所述第一臂通过中间铰轴与所述第二臂铰接。如此由中间铰接轴铰接的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配合第一连接杆及以所述第二连接体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同时由中间铰接轴铰接的所述第一臂及所述第二臂配合第二连接杆及所述第一连接体构成另一个四连杆机构。这样两个四连杆机构的联动限定了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之间的运动轨迹,保证两扇框之间开闭以一个预定的轨迹移动。

3、但是上述的隐藏式铰链中的第一臂及第二臂的形状都是以基本相等的横截面形状从相应的连接体延伸到相对应的连接杆。当应用在安全门,比如保险箱等领域时,铰链需要承载较重的门扇重量,在使用过程中,铰链中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会由于门扇重量的作用而容易发生变形,导致门扇因铰链变形下垂影响门扇的开关。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隐藏式铰链,当应用在安全门,比如保险箱等领域时,铰链需要承载较重的门扇重量,在使用过程中,铰链中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会由于门扇重量的作用而发生变形,导致门扇因铰链变形下垂影响门扇的开关。

2、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铰链结构,包括:

3、第一连接臂,一端铰接连接在框体侧柱上,另一端铰接连接在扇体上;

4、第二连接臂,一端铰接连接在扇体上,另一端铰接连接在框体侧柱上;

5、容置腔,由分别成型在框体侧柱及扇体上的凹槽组成,在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及中间铰接轴被容置在框体侧柱及扇体上的凹槽扣合形成的所述容置腔中;

6、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框体侧柱铰接端及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扇体铰接端沿铰接轴轴向的尺寸大于其各自另一端的尺寸。

7、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臂及所述第二连接臂沿铰接轴轴向的尺寸在两端之间连续过渡。

8、可选地,还包括;

9、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一连接臂铰接,所述第一连接臂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体安装到框体侧柱上;

10、第二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臂铰接,所述第二连接臂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体安装到扇体上。

11、可选地,还包括

12、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框体侧柱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铰接连接框体侧柱的一端铰接;

13、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扇体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铰接连接扇体的一端铰接;

14、中间铰接轴,将所述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的中部铰接在一起;

15、中间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分别配合第一连接杆及框体侧柱,第二连接杆及扇体构成两个四连杆机构,以限制扇体相对框体侧柱的运动轨迹。

16、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体具有第一壳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体铰接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一连接体铰接的一端均设于所述第一壳腔内,且所述第一连接杆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臂远离所述第二连接体一端;

17、所述第二连接体具有第二壳腔,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体铰接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体铰接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壳腔内,且所述第二连接杆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体一端。

18、可选地,第一壳腔与所述第二壳腔相互靠近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体铰接的一端及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体铰接的一端靠近该开口设置。

19、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臂及所述第二连接臂沿延伸方向呈弯曲状。

20、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在与所述中间铰接轴连接的铰接处,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相对的作用面垂直于所述中间铰接轴轴线

21、和/或

22、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铰接处,两者相对的作用面垂直于连接两者的铰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铰接处,两者相对的作用面垂直于连接两者的铰接轴。

23、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处的作用面到其连接所述中间铰接轴处的作用面之间的连续过渡为直线过渡;

24、所述第二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处的作用面到其连接所述中间铰接轴处的作用面之间的连续过渡为直线过渡,以适配所述第一连接臂。

25、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所述中间铰接轴处的作用面到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处的作用面之间的连续过渡为直线过渡;

26、所述第二连接臂连接所述中间铰接轴处的作用面到所述第二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处的作用面之间的连续过渡为直线过渡,以适配所述第一连接臂。

27、本发明提供的铰链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28、1.本发明提供一种铰链结构,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容置腔,第一连接臂一端铰接连接在框体侧柱上,另一端铰接连接在扇体上,第二连接臂一端铰接连接在扇体上,另一端铰接连接在框体侧柱上,容置腔由分别成型在框体侧柱及扇体上的凹槽组成,在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及中间铰接轴被容置在框体侧柱及扇体上的凹槽扣合形成的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框体侧柱铰接端及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扇体铰接端沿铰接轴轴向的尺寸大于其各自另一端的尺寸。

29、此结构的铰链结构,第一连接臂连接在框体侧柱和扇体之间,第二连接臂连接在扇体与框体侧柱之间,在闭合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及中间铰接轴被容置在框体侧柱及扇体上的凹槽扣合形成的所述容置腔中,进而实现扇体的开合,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连接臂与框体侧柱铰接端及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扇体铰接端沿铰接轴轴向的尺寸大于其各自另一端的尺寸。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抵接面相互平行设置,本发明能够增加第一连接臂对第二连接臂的挑力,能够减少在使用过程中,铰链中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会由于门扇重量的作用而发生变形,导致门扇因铰链变形下垂影响门扇的开关情况的发生。

30、2.本发明提供一种铰链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中间铰接轴,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框体侧柱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臂铰接连接框体侧柱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扇体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铰接连接扇体的一端铰接,中间铰接轴将所述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的中部铰接在一起,中间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分别配合第一连接杆及框体侧柱,第二连接杆及扇体构成两个四连杆机构,以限制扇体相对框体侧柱的运动轨迹。

31、此结构的铰链结构,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铰接在框体侧柱于第二连接臂之间,第二连接杆铰接在扇体与第一连接臂之间,且中间铰接轴将所述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的中部铰接在一起,进而使得中间铰接轴一侧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配合第一连接杆及第一连接体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而中间铰接轴另一侧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配合第二连接杆及第二连接体构成另一个四连杆机构,以限制第一连接体与之间的运动轨迹,保证扇体与门框之间开闭以一个预定的轨迹移动。

32、3.本发明提供一种铰链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在与所述中间铰接轴连接的铰接处,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相对的作用面垂直于所述中间铰接轴轴线,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处的作用面到其连接所述中间铰接轴处的作用面之间的连续过渡为直线过渡;所述第二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处的作用面到其连接所述中间铰接轴处的作用面之间的连续过渡为直线过渡,以适配所述第一连接臂。

33、此结构的铰链结构,通过设置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相对的作用面垂直于所述中间铰接轴轴线,以及第一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处的作用面到其连接所述中间铰接轴处的作用面之间的连续过渡为直线过渡、第二连接臂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处的作用面到其连接所述中间铰接轴处的作用面之间的连续过渡为直线过渡,从而使得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在相互交汇时,两者能够移动的更加顺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