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81398发布日期:2023-06-08 02:2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锁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锁具,具体涉及锁具结构。


背景技术:

1、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智能门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门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现有的智能锁主要包括指纹锁、密码锁、磁卡锁以及射频卡锁等,但是现有的智能锁内部结构复杂不便于后期的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锁具结构。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锁具结构,包括锁体a、旋钮a、旋钮b、移动部a、移动部b、锁体b、锁舌、固定件a、固定件b、弹簧a和弹簧b;

3、锁舌连接锁体a的端面,锁舌的外周面上设有限位槽;

4、锁体b上设有用于供锁舌插入的通孔a,锁体b内设有用于驱动移动部a和移动部b同步相互远离的驱动组件;移动部a和移动部b并排分布并均位于锁体b内;

5、旋钮a和旋钮b位于锁体b内,并位于通孔的两侧;旋钮a转动连接锁体b,旋钮a的一端活动连接移动部a;旋钮b转动连接锁体b,旋钮b的一端活动连接移动部b;旋钮a和旋钮b的另一端配合插入限位槽内构成固定结构;

6、弹簧a的一端连接移动部a的竖直端,弹簧a的另一端连接固定件a;固定件a连接锁体b的内壁;弹簧b的一端连接移动部b的竖直端,弹簧b的另一端连接固定件b;固定件b连接锁体b的内壁。

7、优选的,限位槽为在锁舌的外周面上沿其外周方向设置的环形槽。

8、优选的,旋钮a和旋钮b的投影形状均为钩子状。

9、优选的,移动部a和移动部b的投影形状均为l形。

10、优选的,锁体a和锁体b压紧的端面上设有弹性密封层。

11、优选的,旋钮a和旋钮b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锁体b。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3、本发明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移动部a和移动部b相互远离移动并分别压紧弹簧a和弹簧b,进而分别带动旋钮a和旋钮b以其与锁体b转动连接的连接点为中心进行旋转,使得旋钮a和旋钮b的端部从锁舌上的限位槽内脱离,进而实现锁体a和锁体b的分离;当锁体a和锁体b锁合时,锁体a朝向锁体b移动,驱动组件失去动力不动作,弹簧a和弹簧b具有的弹性力驱动移动部a和移动部b相互靠近移动,此时旋钮a和旋钮b旋转使其端部配合插入锁舌上的限位槽内,形成固定结构,进而实现锁体a和锁体b的锁紧,本发明提供的锁体结构进行锁合的结构简单,锁合后锁体的稳定性高且便于后期锁具故障后对其内部的维护,能满足使用的需求。



技术特征:

1.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a(1)、旋钮a(2)、旋钮b(3)、移动部a(4)、移动部b(5)、锁体b(6)、锁舌(7)、固定件a(8)、固定件b(9)、弹簧a(10)和弹簧b(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槽为在锁舌(7)的外周面上沿其外周方向设置的环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旋钮a(2)和旋钮b(3)的投影形状均为钩子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移动部a(4)和移动部b(5)的投影形状均为l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锁体a(1)和锁体b(6)压紧的端面上设有弹性密封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旋钮a(2)和旋钮b(3)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锁体b(6)。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为锁具结构,包括锁体a、旋钮a、旋钮b、移动部a、移动部b、锁体b、锁舌、固定件a、固定件b、弹簧a和弹簧b;锁舌连接锁体a的端面,锁舌的外周面上设有限位槽;锁体b内设有用于驱动移动部a和移动部b同步相互远离的驱动组件;旋钮a转动连接锁体b,旋钮a的一端活动连接移动部a;旋钮b转动连接锁体b,旋钮b的一端活动连接移动部b;旋钮a和旋钮b的另一端配合插入限位槽内构成固定结构;弹簧a和弹簧b的一端连接移动部a和移动部b的竖直端,弹簧a和弹簧b的另一端连接固定件a和固定件b;固定件a和固定件b连接锁体b的内壁。本发明提供的锁体内部结构简单便于后期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沈国芳,朱旭,丁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衔尾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