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环境机器人防尘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5107发布日期:2023-07-05 22:2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温环境机器人防尘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防尘散热器的,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温环境机器人防尘散热器。


背景技术:

1、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能够通过编程和自动控制来执行诸如作业或移动等任务,机器人在工作时,其内部电器部件需要散热降温,目前在现有技术cn201920645969.2中,该设备包括机壳、支撑架和机箱外壁,所述机箱外壁内部开设有通气孔,机壳的顶部设有机顶,机顶内部开设有散热口,……导线贯穿机壳的外壁连接有接头,但该设备使用中发现,该设备需要通过手动或外部驱动组件对百叶关闭,从而控制实现防尘,增加了操作的复杂程度,降低了自动防尘的效果,因此提出一种便于对通气口自动关闭,提高防尘散热效果的机器人防尘散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机器人的散热降温效果,减少室外灰尘通过多组排气筒进入机箱内部,提高机箱内部机器人电器部件的防尘效果,提高多组排气筒自动封闭防尘的效果的高温环境机器人防尘散热器。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温环境机器人防尘散热器,包括机箱、格栅和第一风扇,机箱下部设置有多组进气口,机箱顶端设置有排气口,格栅安装在机箱内侧壁上,第一风扇安装在机箱排气口处;还包括过滤装置、风箱、多组排气筒、多组封闭门和多组磁铁,过滤装置设置在机箱的多组进气口处,风箱连通设置在机箱排气口处,第一风扇通过支架安装在风箱内侧壁下部,多组排气筒分别周向连通设置在风箱上部外侧壁上,多组封闭门顶端分别通过合页旋转安装在多组排气筒内侧壁顶部,多组磁铁分别安装在多组排气筒内侧壁底部,并且多组磁铁分别与多组封闭门的位置相匹配;首先将机器人电器部件安装在格栅顶端,之后通过打开第一风扇旋转后对机箱内抽风,使室外空气通过机箱的多组进气口进入机箱内部,之后空气穿过机箱内部进入风箱内,之后风箱内的空气通过多组排气筒向外排放,通过将机箱内空气流通,使空气对电器部件进行散热,提高机器人的散热降温效果,当空气通过多组排气筒向外排放时,空气推动多组封闭门向外翻转开启,当第一风扇停止工作后,多组封闭门受自然重力向下翻转闭合,之后通过多组磁铁对多组封闭门下部吸附固定,从而使多组封闭门将多组排气筒进行封闭,减少室外灰尘通过多组排气筒进入机箱内部,提高机箱内部机器人电器部件的防尘效果,提高多组排气筒自动封闭防尘的效果。

3、优选的,还包括冷却管、冷却箱、泵体、半导体制冷板、导热管和回流管,冷却管安装在格栅底端,冷却箱安装在机箱外侧壁上,冷却箱内设置有冷却液,泵体安装在冷却箱底端,并且泵体输入端与冷却箱内连通,泵体输出端与冷却管内连通,半导体制冷板安装在冷却箱外侧壁上,多组导热管的左端均与半导体制冷板制冷端连接,多组导热管右部均浸入冷却箱的冷却液内,回流管输入端与冷却管连通,回流管输出端连通设置在冷却箱上部;打开半导体制冷板将多组导热管冷却降温,多组导热管通过热传导将冷却箱内的冷却液降温,之后打开泵体对冷却箱内的冷却液抽取,抽取的冷却液输送至冷却管内部,之后冷却液通过回流管回流至冷却箱内,冷却液对冷却管进行降温,冷却管通过热传导将进入机箱内的空气降温,从而使低温空气对格栅顶端的电器部件降温散热,减少室外高温环境对机箱内部的散热降温效果,提高防尘散热器的散热可靠性。

4、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多组进气筒、多组固定块、多组支撑框、多组空气过滤网和多组拉手,多组进气筒分别连通设置在机箱的多组进气口处,多组固定块分别安装在多组进气筒内侧壁上,多组进气筒顶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多组支撑框分别通过开口滑动伸入多组进气筒内部,并且多组支撑框分别安装在多组固定块上,多组空气过滤网安装在多组支撑框上,多组拉手分别安装在多组支撑框顶端;室外空气穿过多组进气筒由机箱的多组进气口进入机箱内,通过多组空气过滤网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从而减少灰尘通过多组进气筒进入机箱内的情况,提高机器人电器部件的防尘效果,当需要对多组空气过滤网清理时,通过抓取多组拉手将多组支撑框向上拉动,从而使多组支撑框带动多组空气过滤网移出多组进气筒内部,提高多组空气过滤网取出后清理的便利性。

5、优选的,还包括翅片和第二风扇,翅片安装在半导体制冷板的散热端上,第二风扇通过安装架安装在冷却箱外侧壁上,并且第二风扇设置在翅片侧方;通过翅片对半导体制冷板的散热端进行散热,提高半导体制冷板的散热效果,通过打开第二风扇对翅片吹风,提高翅片对半导体制冷板的散热效果,提高半导体制冷板的工作稳定性。

6、优选的,还包括多组防护网,多组防护网分别安装在多组排气筒和多组进气筒的前端开口处;通过设置多组防护网,提高多组排气筒和多组进气筒开口处的防护效果。

7、优选的,还包括检修门,机箱侧部设置有检修口,检修门旋转安装在机箱外侧壁上,并且检修门设置在检修口处;通过设置检修门,提高机箱检修口封闭的便利性,提高机箱内的防尘效果。

8、优选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通设置在机箱内部;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机箱内的温度进行测量,提高机箱内的工作温度监控的便利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将机器人电器部件安装在格栅顶端,之后通过打开第一风扇旋转后对机箱内抽风,使室外空气通过机箱的多组进气口进入机箱内部,之后空气穿过机箱内部进入风箱内,之后风箱内的空气通过多组排气筒向外排放,通过将机箱内空气流通,使空气对电器部件进行散热,提高机器人的散热降温效果,当空气通过多组排气筒向外排放时,空气推动多组封闭门向外翻转开启,当第一风扇停止工作后,多组封闭门受自然重力向下翻转闭合,之后通过多组磁铁对多组封闭门下部吸附固定,从而使多组封闭门将多组排气筒进行封闭,减少室外灰尘通过多组排气筒进入机箱内部,提高机箱内部机器人电器部件的防尘效果,提高多组排气筒自动封闭防尘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温环境机器人防尘散热器,包括机箱(1)、格栅(2)和第一风扇(4),机箱(1)下部设置有多组进气口,机箱(1)顶端设置有排气口,格栅(2)安装在机箱(1)内侧壁上,第一风扇(4)安装在机箱(1)排气口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装置、风箱(3)、多组排气筒(5)、多组封闭门(6)和多组磁铁(7),过滤装置设置在机箱(1)的多组进气口处,风箱(3)连通设置在机箱(1)排气口处,第一风扇(4)通过支架安装在风箱(3)内侧壁下部,多组排气筒(5)分别周向连通设置在风箱(3)上部外侧壁上,多组封闭门(6)顶端分别通过合页旋转安装在多组排气筒(5)内侧壁顶部,多组磁铁(7)分别安装在多组排气筒(5)内侧壁底部,并且多组磁铁(7)分别与多组封闭门(6)的位置相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环境机器人防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管(8)、冷却箱(9)、泵体(10)、半导体制冷板(11)、导热管(12)和回流管(13),冷却管(8)安装在格栅(2)底端,冷却箱(9)安装在机箱(1)外侧壁上,冷却箱(9)内设置有冷却液,泵体(10)安装在冷却箱(9)底端,并且泵体(10)输入端与冷却箱(9)内连通,泵体(10)输出端与冷却管(8)内连通,半导体制冷板(11)安装在冷却箱(9)外侧壁上,多组导热管(12)的左端均与半导体制冷板(11)制冷端连接,多组导热管(12)右部均浸入冷却箱(9)的冷却液内,回流管(13)输入端与冷却管(8)连通,回流管(13)输出端连通设置在冷却箱(9)上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环境机器人防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多组进气筒(14)、多组固定块(15)、多组支撑框(16)、多组空气过滤网(17)和多组拉手(18),多组进气筒(14)分别连通设置在机箱(1)的多组进气口处,多组固定块(15)分别安装在多组进气筒(14)内侧壁上,多组进气筒(14)顶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多组支撑框(16)分别通过开口滑动伸入多组进气筒(14)内部,并且多组支撑框(16)分别安装在多组固定块(15)上,多组空气过滤网(17)安装在多组支撑框(16)上,多组拉手(18)分别安装在多组支撑框(16)顶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环境机器人防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翅片(19)和第二风扇(20),翅片(19)安装在半导体制冷板(11)的散热端上,第二风扇(20)通过安装架安装在冷却箱(9)外侧壁上,并且第二风扇(20)设置在翅片(19)侧方。

5.如权利要求1或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温环境机器人防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防护网(21),多组防护网(21)分别安装在多组排气筒(5)和多组进气筒(14)的前端开口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环境机器人防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修门(22),机箱(1)侧部设置有检修口,检修门(22)旋转安装在机箱(1)外侧壁上,并且检修门(22)设置在检修口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环境机器人防尘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3),温度传感器(23)连通设置在机箱(1)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防尘散热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温环境机器人防尘散热器,其提高机器人的散热降温效果,减少室外灰尘进入机箱内部,提高机箱内部机器人电器部件的防尘效果,提高多组排气筒自动封闭防尘的效果;包括机箱、格栅和第一风扇,机箱下部设置有多组进气口,机箱顶端设置有排气口,格栅安装在机箱内侧壁上,第一风扇安装在机箱排气口处;还包括过滤装置、风箱、多组排气筒、多组封闭门和多组磁铁,过滤装置设置在机箱的多组进气口处,风箱连通设置在机箱排气口处,第一风扇通过支架安装在风箱内侧壁下部,多组排气筒分别周向连通设置在风箱上部外侧壁上,多组封闭门顶端分别通过合页旋转安装在多组排气筒内侧壁顶部。

技术研发人员:孙双意,李腊梅,徐香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增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