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开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3487发布日期:2023-10-22 06:1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开门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开门机,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开门机。


背景技术:

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农村私宅到城市的花园别墅、宅院社区、企事业单位都装有各种开、关大门,这些大门每次开关都需要人工进行推动,由于大门的重量较大,所以每次开关门都会要较大的力量才可以驱动,造成不便,

2、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门机,其通过控制模块驱动驱动模块进行驱动,从而通过连接模块对门进行平移地开或者关,通过机械自动开关门代替人工手动开关门,其具有方便快捷、结构稳定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开门机,其在门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红外接收电路和红外发射器,以使得人体靠近时触发驱动电路对电机进行驱动,进而自动开门,并且在人体远离后自动关门,其具有使用方便、智能化和结构稳定等优点。

3、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开门机,包括支架模块、驱动模块、连接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支架模块,所述连接模块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并且所述连接模块的另一端连接于门,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电性连接,其中:

4、所述支架模块包括主板和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板并且所述主板设有安装槽部;

5、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减速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传送链条,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机均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板并且所述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传送链条均位于所述安装槽部,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安装槽部靠近所述减速机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安装于所述安装槽部远离所述第一齿轮的一端并且所述传送链条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

6、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呈l型,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侧固定安装于所述传送链条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侧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并且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门;

7、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红外接收电路、第二红外接收电路、驱动电路、第一红外发射器和第二红外发射器,其中:

8、所述第一红外接收电路和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位于门的一侧,所述第一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一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光并且所述第一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9、所述第二红外接收电路和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位于门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入端接收所述第二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光并且所述第二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0、所述第一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器x1、三极管q4和三极管q2,所述红外接收器x1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电性连接并且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9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电性连接;

11、所述第二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器x2、三极管q5和三极管q3,所述红外接收器x2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电性连接并且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3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电性连接;

12、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限位开关s1、限位开关s2、场效应管t1、场效应管t2、场效应管t3、场效应管t4和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限位开关s1与所述效应管t1的栅极电性连接并且所述场效应管t1的漏极连接电机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还通过电阻r1分别与所述场效应管t3的源极和所述场效应管t4的源极电性连接,所述场效应管t3的漏极连接电机的一端并且所述场效应管t4的漏极连接电机的另一端,所述场效应管t2的漏极连接电机的另一端并且所述场效应管t2的栅极连接所述限位开关d2的一端。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一安装座安装于安装槽部,所述安装槽部设有第一安装孔并且所述第一安装座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孔对齐;

14、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二安装座安装于安装槽部,所述安装槽部设有第二安装孔并且所述第二安装座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对齐;

15、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一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一轴承并且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二轴承。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1与所述限位开关s2远离所述场效应管t2的一端电性连接并且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3与所述限位开关s2远离所述场效应管t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限位开关s2远离所述场效应管t2的一端还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限位开关s2远离所述场效应管t2的一端还通过电容c1接地。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场效应管t3的栅极一路连接电机的另一端并且所述场效应管t3的栅极另一路通过电阻r2连接电源,所述场效应管t4的栅极一路连接电机的一端并且所述场效应管t4的栅极另一路通过电阻r3连接电源。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4接地并且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10接地,所述红外接收器x1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性连接并且三极管q4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8连接电源。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5接地并且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14接地,所述红外接收器x2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性连接并且三极管q5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1连接电源。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的一端还设有紧急开关sk(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手动进行制停)。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开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模块、驱动模块、连接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支架模块,所述连接模块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并且所述连接模块的另一端连接于门,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电性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开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一安装座安装于安装槽部,所述安装槽部设有第一安装孔并且所述第一安装座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孔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开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1与所述限位开关s2远离所述场效应管t2的一端电性连接并且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3与所述限位开关s2远离所述场效应管t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限位开关s2远离所述场效应管t2的一端还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限位开关s2远离所述场效应管t2的一端还通过电容c1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开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t3的栅极一路连接电机的另一端并且所述场效应管t3的栅极另一路通过电阻r2连接电源,所述场效应管t4的栅极一路连接电机的一端并且所述场效应管t4的栅极另一路通过电阻r3连接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开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4接地并且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10接地,所述红外接收器x1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性连接并且三极管q4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8连接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开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5接地并且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14接地,所述红外接收器x2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电性连接并且三极管q5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1连接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开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一端还设有紧急开关sk。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开门机,包括支架模块、驱动模块、连接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支架模块,所述连接模块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模块并且所述连接模块的另一端连接于门,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支架模块包括主板和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主板并且所述主板设有安装槽部。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开门机,其通过控制模块驱动驱动模块进行驱动,从而通过连接模块对门进行平移地开或者关,通过机械自动开关门代替人工手动开关门,其具有方便快捷、结构稳定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姜恒毅,姜涛,王立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艾德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