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式电动力矩扳手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8958发布日期:2023-10-21 23:5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式电动力矩扳手托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施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简式电动力矩扳手托架。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电动力矩扳手在使用过程的操作方法基本如下:以两个人配合人力托举电动力矩扳手的方式工作,即第一人双手托举电动力矩扳手并控制启停开关,第二人利用套筒套螺杆并控制电动力矩扳手正、返转开关,同时协助第一人托举电动力矩扳手。

2、但是,由于3000n.m电动力矩扳手重量约10kg,需人力托举电动力矩扳手套螺杆,再操作启停开关、正、返转开关,不仅劳动强度大,通常一个人无法完成整个操作过程,两个人配合也不能长时间工作,存在劳动强度大,需两个人同时操作,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3、综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种可大幅降低劳动强度的简式电动力矩扳手托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大幅降低劳动强度的简式电动力矩扳手托架。

2、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简式电动力矩扳手托架,包括固定座、支撑座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导向柱,升降杆和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杆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部与所述支撑座铰接,下部与所述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升降杆穿过所述导向柱,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座相连,下端与所述连杆的末端相连,操作所述连杆沿其与所述连接座的铰点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升降杆沿所述导向柱上下运动。

3、本实用新型的简式电动力矩扳手托架,用于托举电动力矩扳手,托架依靠支撑座支撑,可水平方向移动,进而调整电动力矩扳手位置,具体应用时,电动力矩扳手固定在固定座上,操作人员用一只脚踩连杆的操作端,形成向下的作用力,根据杠杆原理,连杆中间靠与连接座的铰点的形成支点,杠杆的末端向上运动同时提供向上的作用力,使升降杆沿导向柱向上移动,同时固定座带动电动力矩扳手向上移动,实现托举电动力矩扳手上下的动作,完成后,施力的脚放开,即可完成上述部件的复位。

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升降杆包括第一螺杆、螺管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与所述螺管的上端和下端相连,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第一螺杆上,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连杆相连。如此设置,可通过转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可调整升降杆的长度,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具体应用时,第一螺杆可对固定座上下调节高度0-8cm,第二螺杆可对螺管上下调节高度0-8cm。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座设有行走轮,所述支撑座底部形成操作空间,所述第二螺杆延伸至所述操作空间。如此,托架可水平方向移动,方便水平调整电动力矩扳手位置。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座由多块角铁构成,所述连接座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所述角铁的侧面,所述连杆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连接座铰接。如此设置,角铁第一端与导向柱垂直连接固定,用于稳定导向柱垂直地面。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连接。如此,固定座下方安装第一螺杆用于支撑固定座,固定座可360度旋转,方便调整电动力矩扳手的操作方向。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如此设置,方便托架任意方向移动,便于调整电动力矩扳手位置。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座包括四块角铁,所述角铁均匀布置在所述导向柱的四周并通过l型板与所述导向柱固定连接。如此设置,连接稳定可靠。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升降杆间隙配合。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代替了人工托举电动力矩扳手,可根据电动力矩扳手尺寸、形状、支撑点位置的设计固定座,操作时仅仅需一位操作人员单脚控制电动力矩扳手上下的动作,再用双手控制电动力矩扳手的启停、正反转、套螺杆,可大幅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一位操作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简式电动力矩扳手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支撑座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导向柱,升降杆和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杆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部与所述支撑座铰接,下部与所述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升降杆穿过所述导向柱,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座相连,下端与所述连杆的末端相连,操作所述连杆沿其与所述连接座的铰点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升降杆沿所述导向柱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式电动力矩扳手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包括第一螺杆、螺管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与所述螺管的上端和下端相连,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第一螺杆上,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连杆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式电动力矩扳手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设有行走轮,所述支撑座底部形成操作空间,所述第二螺杆延伸至所述操作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简式电动力矩扳手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由多块角铁构成,所述连接座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所述角铁的侧面,所述连杆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连接座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式电动力矩扳手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简式电动力矩扳手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式电动力矩扳手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四块角铁,所述角铁均匀布置在所述导向柱的四周并通过l型板与所述导向柱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式电动力矩扳手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升降杆间隙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简式电动力矩扳手托架,包括固定座、支撑座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导向柱,升降杆和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杆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部与所述支撑座铰接,下部与所述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升降杆穿过所述导向柱,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座相连,下端与所述连杆的末端相连,操作所述连杆沿其与所述连接座的铰点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升降杆沿所述导向柱上下运动。本技术的简式电动力矩扳手托架,代替了人工托举电动力矩扳手,操作时仅仅需一位操作人员单脚控制电动力矩扳手上下的动作,再用双手控制电动力矩扳手,可大幅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一位操作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刁胜良,张利军,钟港,符文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博云汽车制动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