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弧套拆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7235发布日期:2023-07-28 05:2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灭弧套拆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拆卸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灭弧套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1、弧焊机器人的灭弧套里面会产生焊渣,需要人工每天进行清理灭弧套焊渣作业工作,清理过程中需要拆装灭弧套;由于没有专用工具,只能使用牙钳来拆装灭弧套,因为牙钳里的齿条大于灭弧套上齿条纹,这样就会造成灭弧套上齿条纹有不同程度磨损。在生产过程中弧焊机器人焊接异常时,焊渣卡紧灭弧套而齿条纹又磨损严重时,就无法拆装灭弧套,影响设备故障快速处理,不利于生产品质、设备、生产稼动的稳定。

2、因此,如何在拆装弧焊机器人灭弧套时不磨损齿条纹,不影响生产稼动,保证品质、设备稳定,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使用牙钳来拆装灭弧套,造成灭弧套上齿条纹有不同程度磨损,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弧焊机器人焊接异常时,焊渣卡紧灭弧套而齿条纹又磨损严重时,就无法拆装灭弧套,影响设备故障快速处理,不利于生产品质、设备、生产稼动的稳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灭弧套拆装工具。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灭弧套拆装工具,包括第一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钳体铰接的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所述第二钳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夹紧部、第二夹紧部,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灭弧套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紧部、所述第二夹紧部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夹紧在灭弧套上相邻两齿条纹之间的凹槽中的第一卡齿、第二卡齿。

3、在本技术方案中,使用时,用手将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打开,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一并张开,将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放到灭弧套外围,使得第一卡齿、第二卡齿分别对准灭弧套上相邻两齿条纹之间的凹槽,再夹紧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以扣紧灭弧套,使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均卡入相邻两齿条纹之间的凹槽,之后再用力旋转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即可将灭弧套拆下。安装时,也使用本工具将灭弧套安装在弧焊机器人上,往反方向旋转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即可将灭弧套装上。本技术方案设计的用于拆装灭弧套的工具,利用第一卡齿、第二卡齿分别卡入灭弧套上相邻两齿条纹之间的凹槽,拆装弧焊机器人灭弧套时不会磨损齿条纹,不影响生产稼动,保证品质、设备稳定。

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齿与所述第二卡齿呈类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卡齿与所述第二卡齿均具有朝向所述夹持空间中心的顶角部。此种结构便于将第一卡齿、第二卡齿分别快速卡入灭弧套上相邻两齿条纹之间的凹槽。

5、作为优选,所述顶角部所在直线平行于所述夹持空间的中心线。此种结构便于将第一卡齿、第二卡齿分别准确卡入灭弧套上相邻两齿条纹之间的凹槽。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齿上朝向所述第一夹紧部内壁的两侧壁与所述凹槽相接触;所述第二卡齿上朝向所述第二夹紧部内壁的两侧壁与所述凹槽相接触。在本技术方案中,当第一卡齿、第二卡齿分别卡在灭弧套夹紧在灭弧套上相邻两齿条纹之间的凹槽中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第一钳体、第二钳体,所述第一卡齿上朝向所述第一夹紧部内壁的两侧壁与所述凹槽相接触;所述第二卡齿上朝向所述第二夹紧部内壁的两侧壁与所述凹槽相接触,将力传递给灭弧套,成功拆下或装上灭弧套。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紧部内壁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卡齿,所述第二夹紧部内壁也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卡齿,两个所述第一卡齿与两个所述第二卡齿对称设置。在本技术方案中,两个第一卡齿与两个第二卡齿对称设置,即整个工具上设置有四个卡齿,对称设置可使得拆装工具在周向方向上对灭弧套施加均匀的力,从而可以快速拆装。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紧部形成于所述第一钳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夹紧部形成于所述第二钳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夹紧部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夹紧部的末端铰接。在本技术方案中,利用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的末端铰接,在拆装过程中,使得操作人员可清楚的看到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方便操作。

9、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夹紧部的末端形成有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二夹紧部上形成有第二连接部与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让位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让位槽内以使得所述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共面;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相对转动。在本技术方案中,连接件可由螺栓与螺母组成,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均为光孔;螺栓穿过在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内,并由螺母锁住,以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使得两者能绕着螺栓转动。当然,连接件可以是销钉。进一步的,第一让位槽内具有足够的空间供第二连接部活动,与第一让位槽内具有足够的空间供第二连接部活动,确保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能打开。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钳体与所述第二钳体铰接并呈交叉结构。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钳体远离第一夹紧部末端处与第二钳体远离第二夹紧部末端处铰接,此种结构也能利用第一钳体、第二钳体夹紧灭弧套,并将其拆下。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均为半圆弧结构。在本技术方案中,灭弧套的横截面为圆形,设计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为半圆弧结构,在夹紧灭弧套后,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的内壁形成圆形的夹持空间,与灭弧套的外形相适配,使得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均夹紧在灭弧套上相邻两齿条纹之间的凹槽中。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钳体上远离所述第一夹紧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柄部;所述第二钳体上远离所述第二夹紧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手柄部。在本技术方案中,可通过第一手柄部与第二手柄部进行操作,方便操作人员施力。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用手将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打开,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一并张开,将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放到灭弧套外围,使得第一卡齿、第二卡齿分别对准灭弧套上相邻两齿条纹之间的凹槽,再夹紧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以扣紧灭弧套,使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均卡入相邻两齿条纹之间的凹槽,之后再用力旋转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即可将灭弧套拆下。安装时,也使用本工具将灭弧套安装在弧焊机器人上,往反方向旋转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即可将灭弧套装上。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用于拆装灭弧套的工具,利用第一卡齿、第二卡齿分别卡入灭弧套上相邻两齿条纹之间的凹槽,拆装弧焊机器人灭弧套时不会磨损齿条纹,不影响生产稼动,保证品质、设备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灭弧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1)以及与所述第一钳体(1)铰接的第二钳体(2),所述第一钳体(1)、所述第二钳体(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夹紧部(11)、第二夹紧部(21),第一夹紧部(11)与所述第二夹紧部(21)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灭弧套的夹持空间(4),所述第一夹紧部(11)、所述第二夹紧部(21)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夹紧在灭弧套上相邻两齿条纹之间的凹槽中的第一卡齿(12)、第二卡齿(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齿(12)与所述第二卡齿(22)呈类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卡齿(12)与所述第二卡齿(22)均具有朝向所述夹持空间(4)中心的顶角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部(5)所在直线平行于所述夹持空间(4)的中心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齿(12)上朝向所述第一夹紧部(11)内壁的两侧壁与所述凹槽相接触;所述第二卡齿(22)上朝向所述第二夹紧部(21)内壁的两侧壁与所述凹槽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部(11)内壁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卡齿(12),所述第二夹紧部(21)内壁也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卡齿(22),两个所述第一卡齿(12)与两个所述第二卡齿(22)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灭弧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部(11)形成于所述第一钳体(1)的一端,所述第二夹紧部(21)形成于所述第二钳体(2)的一端,所述第一夹紧部(11)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夹紧部(21)的末端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灭弧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3),所述第一夹紧部(11)的末端形成有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一让位槽(112),所述第二夹紧部(21)上形成有第二连接部(211)与第二让位槽(212);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21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位于所述第二让位槽(212)内,所述第二连接部(211)位于所述第一让位槽(112)内以使得所述第一夹紧部(11)与所述第二夹紧部(21)共面;所述连接件(3)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1)可相对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灭弧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1)与所述第二钳体(2)铰接并呈交叉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灭弧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部(11)与所述第二夹紧部(21)均为半圆弧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1)上远离所述第一夹紧部(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手柄部(13);所述第二钳体(2)上远离所述第二夹紧部(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手柄部(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灭弧套拆装工具,包括第一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钳体铰接的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所述第二钳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夹紧部、第二夹紧部,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灭弧套的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紧部、所述第二夹紧部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夹紧在灭弧套上相邻两齿条纹之间的凹槽中的第一卡齿、第二卡齿。本技术利用第一卡齿、第二卡齿分别卡入灭弧套上相邻两齿条纹之间的凹槽,拆装弧焊机器人灭弧套时不会磨损齿条纹,不影响生产稼动,保证品质、设备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陈肇勇,胡永亮,徐国威,刘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