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向硅钢卷V型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28633发布日期:2023-09-13 18:3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向硅钢卷V型存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向硅钢卷v型存放装置,属于取向电工钢卷存放。


背景技术:

1、取向电工钢带(以下简称“硅钢片”),是制造各种变压器铁心的主要原料。硅钢片的关键性能对应力高度敏感,不恰当的拉应力和压应力会严重破坏其内在晶体结构,导致材料性能严重下降甚至报废。所以使用中必须保证卷材两翼得到有效支撑、缓冲,在装卸和存放过程中不能发生卷材塌卷、碰撞等应力集中现象,从而导致性能下降。目前,工厂存放的硅钢卷材,其一是未加工的原料,宽度900mm-1200mm,外径为800mm-1100mm,单卷最大重量约5t,其二是加工中的成品和半成品卷料,宽度200-800mm,外径为550mm-1100mm,单卷最大重量约3.5t。已有技术的鞍座式放料盘已不能完全适合以上尺寸的卷料存放,无效结构多,制作成本较高且不便移动。中国专利cn2020216476112公开“一种硅钢放置装置”,技术方案是:支撑板的内壁上固定有条形的夹柱,夹柱用于夹住若干个硅钢卷,夹柱上设有斜面,斜面上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内安装有若干个滑轮,硅钢卷的底部可与滑轮之间接触滑动;支撑板的外壁上设有插槽,插槽内插有插棒,插棒的顶部开设有内陷槽,两个对齐的内陷槽之间放置有隔板,隔板用于隔开硅钢卷,隔板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弹簧;存在问题是:由十多个部件组合而成,整体结构复杂,部分组件需精密机加工,成本较高,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向硅钢卷v型存放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既可用于各种宽度硅钢卷的场地存放,也可置于运输车辆上作为工装使用,使用场景丰富,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取向硅钢卷v型存放装置,包含缓冲橡胶面一、槽钢一、垫脚、斜撑板一、侧防尘盖板一、缓冲橡胶面二、槽钢二、斜撑板二和侧防尘盖板二,侧防尘盖板一和侧防尘盖板二均为角钢,相互平行布置,侧防尘盖板一和侧防尘盖板二之间通过焊接多个间隔布置的垫脚连接在一起,整体构成矩形框架;槽钢一和槽钢二均开口向下布置,矩形框架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布置槽钢一,槽钢一的外表平面为支撑面一,支撑面一上粘接缓冲橡胶面一,槽钢一与垫脚之间通过多个间隔布置的斜撑板一连接在一起;矩形框架的另一侧沿长度方向布置槽钢二,槽钢二的外表平面为支撑面二,支撑面二上粘接缓冲橡胶面二,槽钢二与垫脚之间通过多个间隔布置的斜撑板二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面一与支撑面二均向内侧倾斜,槽钢一和槽钢二一起在矩形框架上构成v型结构,硅钢卷放置在v型结构上。

4、所述槽钢一和槽钢二之间的矩形框架上设置中防尘盖板。

5、所述垫脚为开口向上的槽钢,斜撑板一和斜撑板二分别焊接在垫脚两端,并分别与槽钢一和槽钢二焊接。

6、所述斜撑板一和斜撑板二为钢板经切割倒角制成,宽度小于槽钢一和槽钢二的槽口宽度,底边为斜边,与垫脚呈67°夹角。垫脚的槽钢开口朝上以减少对地面的压强;斜撑板一和斜撑板二分别置于垫脚两端槽钢腿上进行焊接,每个垫脚一端焊接两个;槽钢一和槽钢二开口朝下分别倒扣在斜撑板一和斜撑板二上,焊接牢固。

7、所述槽钢一和槽钢二的端部外壁打孔,开孔位置内壁焊接连接螺母,便于吊运。多组本实用新型靠近布置,相邻的两组通过连接板、螺栓和连接螺母连接在一起,形成阵列,便于摆放更多的硅钢卷。

8、所述硅钢卷分为硅钢宽卷和硅钢窄卷,硅钢宽卷直接放置在v型结构上,硅钢窄卷通过打包带固定在v型结构上。

9、通过分析硅钢卷的外型尺寸和重量数据,本实用新型使用市面常见的标准槽钢型材,仅使用简单的切割、焊接等工艺从而压低制作成本;通过布置v型结构的间距和其与地面的夹角,适于所有尺寸规格的硅钢卷,可以有效防止硅钢卷滚动,保证存放安全。

10、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缓冲橡胶面一和缓冲橡胶面二成柔性接触,避免应力集中保护材料性能;槽钢一和槽钢二统一为2m的长度,以保持通用性和互换性。中防尘盖板便于现场清洁。侧防尘盖板一和侧防尘盖板二分别与槽钢一和槽钢二间留有缝隙,方便穿过打包带。本实用新型可放置于运输车辆上作为工装使用,满足定尺硅钢卷长途运输的固定和防滚需求,使用场景丰富。



技术特征:

1.一种取向硅钢卷v型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缓冲橡胶面一(1)、槽钢一(2)、垫脚(4)、斜撑板一(5)、侧防尘盖板一(6)、缓冲橡胶面二(8)、槽钢二(9)、斜撑板二(10)和侧防尘盖板二(11),侧防尘盖板一(6)和侧防尘盖板二(11)均为角钢,相互平行布置,侧防尘盖板一(6)和侧防尘盖板二(11)之间通过焊接多个间隔布置的垫脚(4)连接在一起,整体构成矩形框架;槽钢一(2)和槽钢二(9)均开口向下布置,矩形框架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布置槽钢一(2),槽钢一(2)的外表平面为支撑面一,支撑面一上粘接缓冲橡胶面一(1),槽钢一(2)与垫脚(4)之间通过多个间隔布置的斜撑板一(5)连接在一起;矩形框架的另一侧沿长度方向布置槽钢二(9),槽钢二(9)的外表平面为支撑面二,支撑面二上粘接缓冲橡胶面二(8),槽钢二(9)与垫脚(4)之间通过多个间隔布置的斜撑板二(10)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面一与支撑面二均向内侧倾斜,槽钢一(2)和槽钢二(9)一起在矩形框架上构成v型结构,硅钢卷放置在v型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卷v型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一(2)和槽钢二(9)之间的矩形框架上设置中防尘盖板(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取向硅钢卷v型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脚(4)为开口向上的槽钢,斜撑板一(5)和斜撑板二(10)分别焊接在垫脚(4)两端,并分别与槽钢一(2)和槽钢二(9)焊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向硅钢卷V型存放装置,属于取向电工钢卷存放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矩形框架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布置槽钢一(2),槽钢一(2)与垫脚(4)之间通过多个间隔布置的斜撑板一(5)连接在一起;矩形框架的另一侧沿长度方向布置槽钢二(9),槽钢二(9)与垫脚(4)之间通过多个间隔布置的斜撑板二(10)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面一与支撑面二均向内侧倾斜,槽钢一(2)和槽钢二(9)一起在矩形框架上构成V型结构,硅钢卷放置在V型结构上。本技术的积极效果: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放置于运输车辆上作为工装使用,满足定尺硅钢卷长途运输的固定和防滚需求,使用场景丰富。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谢强,薛亚,平玉民,佟跃,蒋博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五矿天威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