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定位压紧的夹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7974发布日期:2023-10-28 18:3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自动定位压紧的夹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具体涉及自动定位压紧的夹具结构。


背景技术:

1、汽车膨胀阀安装在汽车蒸发器入口,主要起节流做用,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的节流孔节流后,成为低温低压的雾状的液压制冷剂,为制冷剂的蒸发创造条件;同时控制制冷剂的流量。由于电子膨胀阀的反应速度快,调节范围大,在中高端车型的空调系统中应用广泛,有很好的市场。

2、电子膨胀阀工艺路线:毛坯型材-锯切毛坯-震研-cnc-检验-清洗-包装;其中cnc加工时需要对其夹持,现有的夹持只有水平夹持功能,在竖直方向未压紧,实现竖直方向位置不准确,实际加工容易出现误差。

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自动定位压紧的夹具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动定位压紧的夹具结构。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自动定位压紧的夹具结构,包括底座:

4、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后限位组件,工件后侧壁与后限位组件贴合接触;

5、所述底座在后限位组件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测压组件和上压紧组件,工件内侧壁和前侧壁与第一测压组件贴合贴合,上压紧组件压紧端与工件顶部贴合接触;

6、底座在固定连接有第二测压组件,第二测压组件压紧端设于底座顶部,且第二测压组件压紧端与工件外侧壁贴合接触;

7、第一测压组件、后限位组件和第二测压组件与工件四侧壁贴合接触,实现工件水平固定;

8、上压紧组件和底座配合将工件压紧在底座顶部,实现工件竖向固定,实现工件全方位夹持固定。

9、更进一步的,第一测压组件包括侧限位组件、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一缓冲组件,侧限位组件与底座顶部,侧壁限位和第一缓冲组件连接有第一压紧组件,侧限位组件与工件内侧壁接触,第一压紧组件与工件前侧壁贴合接触,第一缓冲组件用于第一压紧组件压紧压紧缓冲。

10、更进一步的,侧限位组件包括第一侧限位座和第一定位柱,第一侧限位座固定安装于底座顶部,第一侧限位座内壁均匀连接有第一定位柱,且第一定位柱里端与工件内侧壁接触,第一侧限位座与第一压紧组件连接。

11、更进一步的,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转角气缸、第一压紧柱和第二转动板,第一转角气缸固定安装于第一侧限位座上,第一转角气缸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板,第二转动板外端靠近工件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紧柱,第一压紧柱里端与工件前侧壁贴合接触,第一压紧组件与第一缓冲组件连接。

12、更进一步的,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一转动板,第一挡板固定安装于底座顶部,第一挡板靠近工件的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组件,第二转动板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缓冲组件配合使用的第一转动板。

13、更进一步的,第二测压组件包括气缸、活动槽、直板、推动杆、侧夹板、横轴和第二定位柱,气缸固定安装于底座顶部,气缸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直板,底座开设有侧夹板,侧夹板内固定连接有横轴,横轴转动连接有直板,直板下端开设有与直板限位滑动连接的活动槽,直板靠近工件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与工件外侧壁贴合接触。

14、更进一步的,上压紧组件包括第二压紧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第二压紧组件固定安装于底座顶部,且第二压紧组件与工件顶部接触,第二压紧组件连接有第二缓冲组件,第二压紧组件与工件顶部接触,实现工件竖向固定,第二缓冲组件对第二压紧组件缓冲保护。

15、更进一步的,第二压紧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二压紧柱、第三转动板和第二转角气缸,第二支撑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角气缸,第二转角气缸驱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板,第三转动板靠近工件端部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紧柱,且第二压紧柱底部与工件顶部接触,第三转动板与第二缓冲组件连接。

16、更进一步的,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四转动板、第二挡板和第二缓冲组件,第二转角气缸驱动端还连接有第四转动板,第二挡板固定安装于第二支撑座,第二支撑座靠近第四转动板端部固定连接有与第四转动板配合使用的第二缓冲组件。

17、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第一测压组件、后限位组件和第二测压组件与工件四侧壁贴合接触,实现工件水平固定;上压紧组件和底座配合将工件压紧在底座顶部,实现工件竖向固定,实现工件全方位夹持固定,竖直方向位置准确,工件全方位夹持固定后将上压紧组件再移动走,将工件上端空出位置,满足刀具加工,避免出现加工误差。



技术特征:

1.自动定位压紧的夹具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定位压紧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测压组件(2)包括侧限位组件、第一压紧组件和第一缓冲组件,侧限位组件与底座(1)顶部,侧壁限位和第一缓冲组件连接有第一压紧组件,侧限位组件与工件内侧壁接触,第一压紧组件与工件前侧壁贴合接触,第一缓冲组件用于第一压紧组件压紧压紧缓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定位压紧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侧限位组件包括第一侧限位座(21)和第一定位柱(28),第一侧限位座(21)固定安装于底座(1)顶部,第一侧限位座(21)内壁均匀连接有第一定位柱(28),且第一定位柱(28)里端与工件内侧壁接触,第一侧限位座(21)与第一压紧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定位压紧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压紧组件包括第一转角气缸(22)、第一压紧柱(26)和第二转动板(27),第一转角气缸(22)固定安装于第一侧限位座(21)上,第一转角气缸(22)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板(27),第二转动板(27)外端靠近工件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紧柱(26),第一压紧柱(26)里端与工件前侧壁贴合接触,第一压紧组件与第一缓冲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定位压紧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挡板(23)、第一缓冲组件(24)和第一转动板(25),第一挡板(23)固定安装于底座(1)顶部,第一挡板(23)靠近工件的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组件(24),第二转动板(27)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缓冲组件(24)配合使用的第一转动板(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定位压紧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测压组件(5)包括气缸(51)、活动槽(52)、直板(53)、推动杆(54)、侧夹板(55)、横轴(56)和第二定位柱(57),气缸(51)固定安装于底座(1)顶部,气缸(51)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直板(53),底座(1)开设有侧夹板(55),侧夹板(55)内固定连接有横轴(56),横轴(56)转动连接有直板(53),直板(53)下端开设有与直板(53)限位滑动连接的活动槽(52),直板(53)靠近工件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柱(57),第二定位柱(57)与工件外侧壁贴合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自动定位压紧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压紧组件(3)包括第二压紧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第二压紧组件固定安装于底座(1)顶部,且第二压紧组件与工件顶部接触,第二压紧组件连接有第二缓冲组件,第二压紧组件与工件顶部接触,实现工件竖向固定,第二缓冲组件对第二压紧组件缓冲保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定位压紧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压紧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座(31)、第二压紧柱(32)、第三转动板(33)和第二转角气缸(36),第二支撑座(31)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角气缸(36),第二转角气缸(36)驱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板(33),第三转动板(33)靠近工件端部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紧柱(32),且第二压紧柱(32)底部与工件顶部接触,第三转动板(33)与第二缓冲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定位压紧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四转动板(34)、第二挡板(35)和第二缓冲组件(37),第二转角气缸(36)驱动端还连接有第四转动板(34),第二挡板(35)固定安装于第二支撑座(31),第二支撑座(31)靠近第四转动板(34)端部固定连接有与第四转动板(34)配合使用的第二缓冲组件(3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自动定位压紧的夹具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后限位组件;底座在后限位组件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测压组件和上压紧组件,工件内侧壁和前侧壁与第一测压组件贴合贴合;底座在固定连接有第二测压组件,第二测压组件压紧端设于底座顶部,且第二测压组件压紧端与工件外侧壁贴合接触;第一测压组件、后限位组件和第二测压组件与工件四侧壁贴合接触,实现工件水平固定;上压紧组件和底座配合将工件压紧在底座顶部;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实现工件全方位夹持固定,竖直方向位置准确,工件全方位夹持固定后将上压紧组件再移动走,将工件上端空出位置,满足刀具加工,避免出现加工误差。

技术研发人员:解晓宇,吴勇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众捷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